王友绍: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物种DNA条形码库构建
2023年第十一届全国红树林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9月15日~17日在浙江省温州市金银岛大酒店举行,历时三天。2023年9月16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高级顾问杜晖贤(Freddrick Dubee)教授应邀赴现场参加了这一学术盛会。与此同时,中国绿发会“海洋与湿地”团队也派代表于线上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涵盖了七个主题,包括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红树林保护修复与蓝碳、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监测、红树林有害生物防控、红树林可持续利用(生态养殖、生态旅游)、退塘还林/湿等红树林生态修复实践案例以及红树林管理和自然教育。
长期以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海洋与湿地保护,而红树林则是其重点关注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受到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生态功能退化。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绿发会成立了红树林专项基金,设立了“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传播平台,就滨海湿地方面的法律法规积极建言献策等等。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友绍教授接着进行了主旨报告: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物种DNA条形码库构建。他详尽展示了他及其团队近些年来所参与和致力的红树林保护工作和项目,以及所取得的各大亮点成果,空间分布和内容上都十分详实、全面。他所在团队历经艰辛,通过基于技术的实地调查、取样等多种方式所记录和累积的全国的红树林资源相关数据,对于我国的红树林研究与保护十分重要。
基于多年研究,他总结道:
- 我国现存原生红树林植物群落主要分布海南岛、广东湛江、广西等地,红树林群落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白骨壤由于适应生境能力强,为先锋植物群落,是最广泛分布的种类,秋茄和红海榄在各个潮位都有分布,无瓣海桑(外引种)、桐花树、木榄也是广泛分布群系
- 海南岛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除了常见种外,还有海莲、正红树等。福建、浙江等地红树植物多样性较低,多为单一的纯林。各潮间带的浸水高度、海水盐度、土壤理化性状的不同, 加上各个区域气候带差异,导致了红树植物群落在水平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性。
- 红树林底栖动物在广东、广西、海南分布种类较多,均超过200种,其中以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为主。福建底栖动物种类相对较少、140种,浙江最少、为44种。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存在类似的空间分布。
- 微生物群落、鸟类等种类区系基本相同。在海南、广西、广东等地物种多样性较高,福建,浙江等地相对较少。由于大部分的红树林鸟类都是迁徙鸟类,红树林区水鸟类的多样性表现出服显的季节性。
(文章基于线上参会笔记整理,未经演讲人本人核实,仅供资讯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整理/Samantha 审核/绿茵
相关阅读: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沿海红树林扩大降灾范围,受益人数增加30%
利用可生物降解结构来促进红树林恢复 | 蓝碳研究人员开发出保护沿海湿地的新方法
湿地公约秘书长蒙巴博士盛赞:红树林 ——了不起的湿地生态系统
新报告发布!《几十年的红树林覆盖率变化:对自然、人类和气候意味着什么?》
沿海湿地恢复缘何意义重大?绿会湿地工作组参加联合国海洋十年系列研讨会
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937/24237.html
长按关注
联系小编:
010-88431370, 18910282583
投稿信箱,欢迎来稿:
v25@CBCGDF.org; v66@CBCGDF.org
专门报道海洋与湿地等前沿动态, 为学术研讨活动提供公益支持,服务我国广大海洋与湿地科技工作者和环境保护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