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Helm:创新生态系统监测平台为企业提供生物多样性认证
在这个信息时代,全球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不断增加。随着全球生物多样性法规日益趋严、企业和供应商正面临着更高的监管要求和商业可持续性的挑战,那么,企业应如何适应这一变革,确保其产品不涉及森林砍伐或退化、或者栖息地破坏,并通过透明的数据证明其环保承诺?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一项新的生态系统监测平台——NatureHelm,近日崭露头角。据悉,该平台为企业和土地所有者提供了一套工具,帮助他们监控供应链中的生态系统,适应即将推行的生物多样性法规。NatureHelm以其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引起广泛关注。为供全球环境治理兴趣人士参考,“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编译分享其资讯如下,仅供作为案例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本文共计2700字,阅读约5分钟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政府和各种项目纷纷提出了更严格的法规、规则,要求企业对其生产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核算。在这一背景下,NatureHelm应运而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生态系统监测平台。这个新兴平台的诞生,源于联合国于2022年12月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该框架要求在2030年之前保护30%的陆地、内陆水域、沿海和海洋区域,以及将30%的退化生态系统置于有效的恢复计划下。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访问了该机构的官网,发现该机构的定位是:NatureHelm通过提供定制的数据洞察,来帮助企业理解、管理和报告生物多样性;并赋能企业在降低风险、最大化机会的同时,打造出符合自然规律的未来。
据介绍,NatureHelm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整套工具,让企业和土地所有者能够监测其供应链中的重要物种和生态系统指标。通过这个订阅制平台,用户可以追踪其属性上的关键生物多样性目标,并得知这些指标随时间的推移如何变化。这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是一种符合未来法规要求的生态认证,更是一项在企业社会责任层面的积极行动。
NatureHelm的创始人,保护生态学家黛比·桑德斯指出:“‘跟踪生物多样性’不再是一件好事;这将成为受到监管的事情。” 这一言论道出了NatureHelm背后的使命——推动企业不仅仅在言辞上关注生态环境,更在实际行动中承担起对生态系统的应有的责任。
据报道,NatureHelm的构想源于桑德斯过去十年与她的另一家公司Wildlife Drones的合作经验。该公司销售的空中无人机可以追踪无线电频率的野生动物标签,收集了大量来自相机陷阱、动物追踪路径、树冠卫星测量和生物声学调查等多方面的生态数据。然而,这些数据很少被用于衡量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正是在这一现状下,NatureHelm成为了桑德斯转化这些庞大数据为切实可行的环境行动的工具。
举例来说,一家咖啡种植者通过订阅NatureHelm,可以利用其算法从全球数据库中寻找关于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信息。这包括需要保护的濒危鸟类、需要清除的入侵性老鼠,或者对咖啡植株至关重要的本地传粉者。通过实地调查、生物声学监测器、相机陷阱等手段,管理人员可以将发现上传到NatureHelm的平台,获得这些指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图表。每年,用户将获得一份报告,详细说明其土地上生物多样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化是否与他们的保护行动有关。
生态洞察新维度
据报道,NatureHelm不仅仅是一个监测平台,更是提供了使用新技术进行监测的咨询服务。桑德斯表示:“在任何可能的地方,我们都希望授权他们自己做这项工作,因为这是最经济实惠和可持续的方式。” 这体现了NatureHelm的可操作性,它致力于让用户能够真正参与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
除了面向小农场的服务外,NatureHelm还定位于为大型公司提供服务。在新的法规出台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确保其供应链中的关键环境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NatureHelm在这一点上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为大公司也能提供跟踪生态系统指标的全面解决方案。
Aluan公司是NatureHelm的早期合作伙伴之一,它是一家从印度尼西亚生产有机椰子油的公司。Aluan在300个小农场上展开多个保护项目,包括为海龟物种进行的恢复项目和重野放的监测,以及对当地重要鸟类的保护。对于Aluan这样的企业来说,NatureHelm的数据分析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措施,还能为其在市场上打造具有生态保护信誉的产品提供支持。
Moorlands Biodynamic Lamb的业主文斯·赫夫南也是NatureHelm的早期用户之一。他认为,通过使用NatureHelm获得的数据证明他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可以在吸引更多注重环保的买家的同时,也为他争取更有利的贷款利率。
反思
在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类似的生态系统监测平台涌现,成为企业实现绿色认证的得力助手。然而,这也需要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履行对地球的责任。NatureHelm的推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以更全面的方式履行其环保责任。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要真正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保护,需要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NatureHelm的成功还取决于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技术更新和法规调整方面的持续适应能力。
另,NatureHelm的用户群体也需要更加广泛的扩展。尽管现在已有早期合作伙伴的身影,但平台的价值将在更多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企业中得到验证。只有当更多的企业看到其在提高生态系统透明度、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实际作用时,这样的监测平台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摄影:HJL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思考题
Q1: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类工具,如何能轻松跟踪和披露特定场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Q2:《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新的全球框架下,私营部门的参与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利用各种分散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对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和监测,帮助企业实现《30×30》目标,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
Q3: 从分散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到有约束力的政策、以及能拿来就用的工具,中间的鸿沟如何弥补?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方面的招标项目,不少地方获得了大量财政支持来做监测。那么如何确保后续监测的数据长期可用、易获取、向公众开放、好用,并避免由于信息壁垒造成的重复/反反复复的财政投入?
Q4:如何避免这类工具被滥用、甚至沦为企业“洗绿”的工具?
本文仅供资讯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转发请标注来源。
文 | 芊佳
审 | 绿茵
排版 | 绿叶
【参考链接】
https://www.naturehelm.com/
https://focusingonwildlife.com/news/new-platform-offers-toolkit-for-companies-to-prove-their-eco-claims/
✍ 坚持以优质的前沿内容,来服务海洋、湿地、全球科技治理、全球环境治理等领域的读者、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公众。
✍ 长期跟进各大环境公约、政府间机构、国际组织的最新动态。包括但不限于:CBD, RAMSAR, CMS, CITES, UNFCCC, BBNJ, UNCLOS, UNEA,ITPGRFA,IPCC, IPBES, IUCN, ISO,EBP,化学品三公约,以及进展中的塑料条约谈判、DSI治理、科技伦理治理等最新动态。
✍ 发文原则:无价值的不发;非前沿的不发;在中文世界其他平台已有的内容一般不发;其他微信平台已发的内容坚决不再发。坚持前沿性、创新性。
✍ 努力服务读者,争取让读者花费的时间不白花,务必读有所获。✍ 提供资讯、搭建平台,助力中国专家深度参与全球治理。长按关注
联系小编:
010-88431370, 18910282583
投稿信箱,欢迎来稿:
v25@CBCGDF.org; v66@CBCGDF.org
专门报道海洋与湿地等前沿动态, 为学术研讨活动提供公益支持,服务我国广大海洋与湿地科技工作者和环境保护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