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塑料几乎无处不在,食品包装、轮胎、衣服、水管。它们所产生的微小颗粒最终会进入环境,并被人们摄入或吸入。
上图:海上的故事。瑾瑜(6岁)画。图片来源:第五届国际少儿环保公益绘画大赛参赛作品。摄:Linda©绿会融媒·减塑捡塑
现在,首批同类数据显示,这些微塑料与人类健康之间存在联系。一项对200多名接受了手术的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其中近60%的人,其主要动脉中存在微塑料或更小的纳米塑料。这些人在手术后约34个月内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的几率是动脉中没有塑料的人的4.5倍。
密歇根州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的医生科学家罗伯特-布鲁克说:"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验。"这将成为全球进一步研究的起点,以证实、扩展和深入研究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所带来的风险程度"。
但布鲁克、其他相关人员研究人员以都提醒道,2024年3月6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并不能说明这些微小碎片会导致健康不良。他们说,研究人员没有研究的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地位,可能是导致健康不良的原因,而不是塑料本身。
科学家们发现,微塑料几乎无处不在:海洋、贝类、母乳、饮用水、空气、雨水。
这些污染物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持续时间长,通常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分解。因此,负责清除废物的细胞无法轻易降解它们,所以微塑料会在生物体内积聚。
研究表明,在人类的血液以及肺和胎盘等器官中都发现了微塑料。然而,积聚微塑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造成危害。马萨诸塞州切斯努特山波士顿学院的儿科医生兼流行病学家菲利普·兰德里根(Philip Landrigan)说,科学家们担心微塑料对健康的影响已经有大约20年的时间了,但事实证明很难对这些影响进行严格的评估。
意大利卡塞塔坎帕尼亚路易吉·万维特利大学的内科医生朱塞佩·保利索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微塑料会被脂肪分子吸引,因此他们很好奇这些微粒是否会在血管内壁形成的称为斑块的脂肪沉积物中堆积。研究小组对257名接受手术治疗的人进行了跟踪调查,这种手术通过清除颈部动脉中的斑块来降低中风风险。
血液记录
研究人员将切除的斑块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在150名参与者的样本中,他们看到了锯齿状的圆球,也就是微塑料存在的证据,它们与细胞和其他废物混杂在一起。化学分析显示,大部分微粒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组成,聚乙烯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塑料,经常用于食品包装、购物袋和医用管材;聚氯乙烯则是更常见的聚氯乙烯或乙烯基塑料。
分析表明,平均而言,斑块样本中微塑料含量较高的参与者的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也较高。布鲁克说,这揭示了这些微粒可能如何导致健康状况不佳。如果它们有助于引发炎症,就可能增加斑块破裂的风险,溢出的脂肪沉积物可能会堵塞血管。
与斑块中没有微塑料的参与者相比,有微塑料的参与者更年轻、更可能是男性、更可能吸烟、更可能患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由于这项研究只包括那些需要通过手术来降低中风风险的人,因此尚不清楚这种联系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是否成立。
布鲁克对剩余40%参与者的血液中没有发现微塑料的数据感到好奇,尤其是考虑到要完全避免塑料几乎是不可能的。该研究的合著者、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凯斯西储大学的心脏病专家桑杰·拉贾戈帕兰(Sanjay Rajagopalan)说,这些参与者可能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或者有不同的处理塑料的生物途径,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INC-4的展望
这项研究正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各国代表试图达成一项消除塑料污染的全球条约之际。2022年,175个国家投票决定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目标是在2024年底前最终取得制定的法律文书的成果。
研究人员一直在为这一进程争取更多的投入,并指出该条约的进展过于缓慢。兰德里根说,最新的研究报告很可能会在四月份渥太华的谈判会议上点燃谈判者的火种。
INC-2现场照片,©绿会融媒·减塑捡塑
有关INC
2022年2月,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五届会议续会(UNEA-5.2)通过了一项历史性决议(5/14),旨在制定一项关于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其目标是到2024年底完成谈判。该文书将基于解决塑料整个生命周期的综合方法。
塑料污染水平迅速上升是一个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经济和健康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一切照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必要的干预措施,进入水生生态系统的塑料废物量可能会增加近两倍,从2016年的每年约900-1400万吨增加到2040年预计的每年2300-3700万吨。
重建人与自然的平衡 | 支持绿会生态保护公益项目,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文 | LYJ
审 | 绿茵
排版 | 绿叶
【参考链接】
Marfella, R. et al. N. Engl. J. Med. 390, 900–910 (2024).
Landrigan, P. J. et al. Ann. Glob. Health 89, 23 (20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650-3
服务科技工作者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联系小编 | V25@CBCGDF.org
010-8843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