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验 | 小学期间父母的陪伴让我爱上阅读

2016-10-01 雍州布衣 阅伴


文 | 叶沣
来源 | 知乎

作为一个经常被老妈说“读书读傻了”的人,关于如何让小学生热爱阅读,我觉得我还是满有心得(别担心,我不是真傻,文科硕士在读一枚)。

回忆

我的阅读习惯说起来真的是来源于我的父母。

我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很有学习气氛的环境里。父母都是中技毕业,除去大专学艺术的叔叔,同一辈的亲戚中就是我父母学历最高。在我这一辈嘛,是我。

我记事不算太早,不过据老妈说,我上幼儿园之前已经能背很多唐诗。因为从出生到上幼儿园这两年多都是老妈带我。一本插图版的唐诗300首,她带着我读了许多,而我也就背了许多。不过后来我只记得插图,说实话。这就是我人生第一个和读书有关的经历。

幼儿园时代一直到小学前三年我一直体弱多病。输液室的所有护士都认识我。而那时我父亲上班是倒早晚班,所以打针输液都是他带我去。点滴一挂几个小时也挺无聊,于是父亲每次都会去买上一本《读者》或者《青年文摘》或者《故事会》或者《辽宁青年》,我一边打针,他一边一篇一篇的读给我听,直到我睡着。等我睡醒了,点滴也打完了,就收拾东西回家。

在我不认识字的时候读的书还挺多,因为每天都要讲睡前故事。也全得我父母有耐心有毅力,爸爸在的时候爸爸念,爸爸上班妈妈念。《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甚至是《西游记》我都在小学之前就“读”过,现在只记得里面的插图和绿色的书皮。至于西游记更是,虽然父母念完了上中下三本,我只记得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我童年还有过两本插图版的世界童话精选,那就是我觉得无聊了缠着妈妈念了几百次的书。所以在我的世界里,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是爸爸妈妈陪我玩的一部分

再后来我识字多些了,能够自己看文章什么的了,老爸老妈也很乐意给我买书。那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城市近郊的镇上,平日没什么消闲的去处,于是老爸无聊了就带我去逛镇上的新华书店。也不知是老爸抹不开面子,还是他另有深意,每次去书店东翻翻西翻翻,总会问我喜欢哪一本,看中什么买什么。我的书柜里也就有了一本十分不靠谱的世界童话故事之魔鬼篇(等到我终于仔细读了,才发现这并不是一本鬼故事。。。而是一本欧洲关于黑森林之类的民间传说)。


后来我长大了去书店,总会碰到有的孩子撒泼耍赖地央求父母买花花绿绿的书。而那些父母也大同小异地厉声训斥:“买了你又不看!不买!这次买了你必须看完!不然就不给买!”然后回想起我的父母对于我买书这件事几乎是有求必应,也不在意我看完没看完,现在想来十分开明。可能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小时候读书的经历,或者他们忘记了他们小时候怎样。但是对我来说,小时候要读完一整本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一方面是认识的字不多,一方面是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有限。理解力方面的限制也让很多书并没有那么好看。比如说我八九岁就买的《雾都孤儿》当时只看了一章多一点点,真正读完是上高中以后的事。我小的时候也确实没有那么多儿童书籍,我买的大多是很多很多字然后带一点插图的书,所以也不存在质量不好的问题。而现在满书店充斥的什么《桂宝》系列,其实从阅读的角度来讲质量远不及以前了。这一点还是需要父母有甄别能力,像我的教授说的:并不是每一本装订过的纸都能叫“书”。

至于父母读不读书,我觉得并不是小孩读不读书的关键条件。我父母也只是忙于工作和家务,闲了就一直在电视机前发呆的普通人。但是我并不介意在他们看电视的时候坐在一边看书。一方面是他们看电视声音不是很大,不会打扰我(而且其实读书入迷的时候根本注意不到周围的好嘛),另一方面是我读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他们,他们马上就会放下遥控器跟我讲解。从小学刚开始看书时不认识的字,到高中看不懂的资产与负债关系(富爸爸穷爸爸),老爸老妈都有耐心讲解。当然了从小学习名列前茅的我有很多学校奖励的字典和词典。

但是父母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小时候认识的字不多,读的书不是他们给念的,就是从老爸书架上翻来的小人书(我相当记得有一本小人书叫《卓娅》)。后来可以自己读了,读了四遍的《神秘岛》也是来自老爸的书架。就连我平生听到的第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是老爸给我讲的《海上劳工》。反观家里有的亲戚家的孩子,给我讲的秘闻是从他们家《知音》上看的(惊悚脸)。

另一方面,我们家从我九岁起就断断续续地买《读者》,一开始我也只是看幽默一刻,后来才渐渐开始读其他的文章。这个习惯后来更加强化,于是从2001年到2009年,整整八年读者,我全部都有(近几年热议的“奋斗N年才和你喝咖啡”其实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就在读者上刊载了)。在我十一岁的圣诞节,我爸送给我了一本刘墉的书,还专门在扉页上写了寄语。所以在我的世界里,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和玩洋娃娃一样有趣的事,而且爸妈会陪我,长大了又觉得赠予别人一本书是一个非常有心的举动。


总结

总的说来,我爱读书有这几个原因:

1.父母陪我读,于是在我的大脑里这是游戏的一部分,是很有趣的,与学习无关(以至于后来因为读其他书而作业要写五六个小时……)。

2.父母给我买,所以我有充分的书可以读。而且到了青春期有足够的零花,于是买了许许多多《菊花香》之类的言情小说,沧月的武侠小说以及安妮宝贝,还有后来的《最小说》和七堇年。父母的宗旨是,只要学习成绩不掉队,都可以看。(于是答主时尚杂志读龄10+年,目前尝试进入奢侈品营销领域工作)。

3.父母和我聊。我总感觉一部分觉得自己孩子难以教导的父母其实并不怎么和孩子聊天。在我的记忆里有很多世界名著都是老爸老妈和我聊天时谈及的,例如后来我会去读的《红与黑》完全是因为我爸我妈都爱,而且和我说了很多年。而像是雨果,凡尔纳,大仲马小仲马,狄更斯之类,也是父母年轻时读过。于是有时是他们和我聊然后我去读,有时是我读完了之后和他们聊。近期还和老爸聊起过莫言。(不过我感觉陈忠实的书不管我爸说多少遍我都懒得开始……)。

4.虽然我的记忆里父母读书的时候并不多。但是他们总给我一种感觉就是他们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读书的。因此我家书柜里有很多旧版书,而且他们和我说的很多故事也是从书里来的。所以在我的大脑里,读书是天经地义的事

5.这一点虽然确实促进了我读书,但是也充分地解释了我妈“读书读傻了”的理论。我小时候常常一个人在家。有的时候我爸担心电路着火,于是会把电闸关了。于是我没什么别的事可以做,就读书咯。(不过现在想起来那些有电的日子我也不看电视是真的,可能是从小玩具什么的太多反而觉得看电视没意思吧)。于是我至今都不是很会社交……这一点需要辩证地看待……

另外,小孩子爱不爱看书和个性是没什么关系的。我也见过很多活泼好动的小孩也很喜欢看书。主要还是看父母的影响,爱看书的小孩都是因为读书有趣才会去读的。即便是爱运动的小男孩,也有专心读书的时候。

比如说我读小学的时候本年级的“才子”就是个踢足球特别棒的男生,人家读的书比我多多了。不过人家父母都是医生,家庭环境在那儿放着。

至于老师嘛,现在的老师一下子管那么多学生,影响力是不能和父母比的,虽然一个用心治学的好老师确实能够带出来不错的学生。孩子不能读书也许是专注力有限呢?这一点如果深入研究教育学,会发现,其实还是在父母。

报名秋季共读班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