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鞍钢:为什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2017-10-06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点击上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关注我们  ↑ 

本文收录于《如何认识当代中国》一书,胡鞍钢著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在线购买


列宁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毛泽东也常说,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电视剧《红色摇篮》剧照 

电视剧《红色摇篮》中,周恩来到达苏区后,临时中央决定要攻打赣州,周恩来要按照中央的决定去执行,召开会议研究攻打赣州问题,毛泽东认为不能强行攻打赣州,会议上多数人同意攻打赣州,彭德怀明知道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韬略是无人能比的,他这次提出不能攻打赣州的理由也是充分的,只是因为周恩来主张要打,为了树立周恩来的威望,明知不能打还是肯定的说能打,结果最后是惨败。在失败之后,项英说看样子,毛泽东说的对,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那么什么是真理呢?又是如何定义“真理”呢?根据维基百科释义,真理是我们所认知的集合范围内可以预测现象的最高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形式系统理论自身的逻辑无法证明。不可证性使人产生了对真理的自然绝对性规律的信仰(信念),成为指导行动的最高准则。认知超越原集合时会产生新的指导行动的真理,原来的不可证规律在新集合中得到证明而成为原集合的定理。使用真理概念的有科学、哲学、宗教等领域。真理通常被定义为与事实或客观实在相一致。然而,任何一个真理的定义都没有被学者普遍接受。许多不同的真理定义一直被广泛争论。许多与真理定义相关的主题同样无法获得共识。

“真理被认为是永恒的、不变的”,这也是对真理最通俗的描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记述了他的名言:“是什么说不是什么,不是什么说是什么,这是假的;是什么说是什么,不是什么则说不是什么,这是真的。”

那么我们需要进一步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理论呢?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理论认为,真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在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各个发展阶段具体过程的正确认识,是对客观世界近似的、不完全的反映。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合就是绝对真理。

科学的真理是利用具有逻辑性的科学方法获得或经过验证而得来的。近代科学旨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用知识(理论)与完整实验来证明真理。再将知识进行研究归纳和系统化后,便成为科学的真理。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1]这正是认识科学真理的重要途径。

油画:列宁在一九一八(作者:陈逸飞,年代:1968)


毛泽东是怎么谈真理的呢?

毛泽东指出:“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2]

毛泽东又谈道:“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3]

毛泽东在《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中提出:“按照辩证唯物论,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4]

不过,用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时的实践,而是比较长时间的实践;不是少数人的实践,而是多数人的实践;不是部分地区的实践,而是多数地区的实践。

总之,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认识真理要有一个认识过程,检验真理也要有一个实践过程。

胡鞍钢       

2014年3月16日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4]《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本文收录于 胡鞍钢《如何认识当代中国》一书,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在线购买。

 
更多阅读

研究|加大行政奖惩力度是中国环境绩效改善的主要原因吗?

胡鞍钢接受光明日报专访:健康对中国极具现实和长远意义

胡鞍钢做客思危大讲堂:中国进入强国时代

研究|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内涵与发展思路

书荐 | 胡鞍钢 杨竺松:《创新中国集体领导体制》

胡鞍钢、杨竺松:创新中国集体领导体制

胡鞍钢:当代中国研究如何走出去

鄢一龙谈《大道之行》:未想过会畅销 目的是解答国人共有困惑

胡鞍钢:人才是怎样成长的

崔之元:路德·次贷·金砖

胡鞍钢:美国正陷入“保罗·肯尼迪陷阱”

国情研究院举办跨界文化专题讲座: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房晓辉教授出席

胡鞍钢:中国应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书评|看海归75后学者谈共产党与社会主义

书评|中国公共治理变革的理论借鉴——《增进公共事物治理》评介

用“精准激励”激发“我要脱贫”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购买《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