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回眸|胡鞍钢:对中国之路的初步认识

2018-02-22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点击上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关注我们  ↑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载:国情报告(第八卷 2005年(上)) 

2005年第9期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历经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曲折,中国从复杂与困难的环境中崛起,极其快速的崛起,规模庞大的崛起,不平衡和不协调的崛起。她的模式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国模式。尤其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全球贸易增长、全球减贫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发展模式对全球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更是积极的、深远的。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国的发展之路?她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尤其是重大的成功与重大的失败?

纵观过去的50年,中国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转型。其发展模式依据不同的国内环境、不同的国际背景、不同的激励和挑战、领导人面临的不同发展任务而演进和变化。作为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后来者、落伍者,中国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就是追赶先行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它的本质是一种战略转型。从80年代开始,中国推动经济体制从命令式中央计划经济向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并向外部世界开放了经济,成为极其少数的成功者。它的本质是一种经济体制转型。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吸收、获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大大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贸易高速增长,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更是实现了从封闭经济向开放式经济的转型。在这 27 54165 27 14939 0 0 3669 0 0:00:14 0:00:04 0:00:10 3668平凡的过程中,中国人切身感受到良好的政治环境的重要性,也惊奇的发现了自己强大的学习能力。

中国的发展道路充满了矛盾与悖论。发展既是引起中国巨变的根本动因,又是引起中国各类矛盾的深层根源。我们对它的认识仅仅是刚刚开始,更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因此我们自己需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过我们深信不疑:中国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探索之路、学习之路、创新之路,是一个没有完结、没有尽头之路。


///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记录

///

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1950年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1950全球每日支出不足1美元的极端贫困人口(extreme poverty)为13.8亿人。[1]1950年中国每日支出不足1美元的极端贫困人口占世界总数比重至少在40%以上,至少在5.5亿人。1950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4.5%,而在1820年为32.9%。人均GDP占世界人均GDP水平的1/5,不足西欧12国的1/10。[2]在中国发动工业化时现代经济成份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0-1/7之间。[3]1949年人口死亡率为20‰,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左右。我们估计,1949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为1年左右。1950年中国是世界上人类发展指标最低的国家,仅为0.159,略低于印度。[4]无论用什么经济社会指标,中国都是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中国正是在这样极端落后贫穷的基础上,强制性的发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到1978年时,中国基本实现了50年代和60年代所制定的国家工业化的初期目标,迅速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和6.5%的水资源基本养活了世界1/5以上的人口。中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到1978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超过了4年(1982年为4.6年);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迅速下降为1/4(1982年为22.8%)人力资本(指15-64岁人口与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乘积)占世界总量比重为17.5%(1975年数据),居世界首位。[5]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大大下降;人类发展指标提高到0.57(1982年数据)(见表1)。最重要的社会成就就是创造了一个比现代历史上任何时期更为公平的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农民群众获得了社会主人的地位。[6]同时,中国也成为了世界政治、军事和综合国力大国之一,确立了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中国成为世界第四综合国力大国。我们估计1980年中国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为4.7%,排在美国(约22.5%)、前苏联(缺数据)、日本(6.0%)之后,而高于印度(3.4%)[7]。


但是,中国的工业化基本上还是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中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人均收入极其低下,到1978年时仍然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8]贫困人口及低收入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根据世界银行规定国际贫困线,即每人每日支出不足1美元,1981年中国贫困人口数为4.9亿,占世界总数比重的35%左右;到2002年已经下降至8800万人,占世界总数比重的7%左右;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从1981年的49%下降为2002年6.9%。[9]中国城市化率相当低下,1978年只有18%。中国基尼系数要比印度小得多;中国成人文盲率更是大大低于印度水平(为52%)。这也预示着,中国一旦改革开放,其发展速度势必会超过印度,因为较为公平的社会和相对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会有助于经济起飞。


1 中国主要人力资本指标

(1950-2000)

指    标

1950年

1982年

2000年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1.0a

4.6d

7.1d

人口预期寿命(岁)

35b

67.77d

71.4d

婴儿死亡率(‰)

200b

37.61d

28.38d

人类发展指数

0.159c

0.557e

0.745f

资料来源:a、系作者估计数。胡鞍钢:“构建‘富民强国’的宏大目标”,《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2002年11月12日。b、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50年(1949-199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49年。c、Crafts, N.2000, Globalization and Growth in the Twentith Century, IMF working WP/00/4. d、《中国统计摘要》(2002),第34页。e、1980年数据,见UNDP,2004,第144页。f、2002年数据,见UNDP,2004,第141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已经由世界低收入国家进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口平均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人类发展指标迅速上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不断缩小与发展国家的差距。[10]无论采取哪个标准,中国贫困人数量都急剧减少,贫困人口比例明显下降;从总体上来看,人民生活已经由贫困或温饱进入到小康水平。


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工业产品生产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外资吸引国。从综合实力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综合国力国家,与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由1980年的5倍,缩小至2000年的2.5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贸易大国、政治大国、军事大国和综合实力大国。


中国过去50年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包括重大的失败之处。为什么中国能够在过去50多年特别是过去20多年迅速崛起?它的发展道路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什么会成功,又有哪些失败的教训?中国发展与崛起对全球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如何进一步理解中国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


///

二、中国发展模式的演进

///

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演化、发展与变化的,此一时不同于彼一时。这是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不同的领导人面对不同的发展挑战,需要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这本身就会引起中国发展模式的变化,也可以清晰地了解中国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


1.发展战略转型


中国的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一个追赶模式,即作为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后来者、落伍者,它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就是追赶先行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不同时期,中国选择和实行了不同的追赶战略(见表2),它包括发展目标的不同、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不同、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不同、工业化技术路线不同、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关系不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收入分配关系的不同、城乡关系的不同以及经济体制的不同。从建国发展的历史来看,大约25年、30年左右有一个次比较重大的转型。我把发展战略分为三代:第一代主要是毛泽东式的追赶战略,主要是1950到1978年;第二代是邓小平和江泽民式的追赶战略,从1978年到2002年;现在进入第三代发展战略。实际上,每一代战略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同代的发展战略。相同点表现了发展战略的继承性,不同点表现了发展战略的创新性。每一发展战略也都是承上启下、相互衔接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都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现代化与全球化挑战的响应。当然,每一代发展战略都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历史的局限性,有其历史的制约性与历史的可选择性。


表2  中国不同时期的追赶战略


传统追赶战略

转轨期追赶战略

新的追赶战略

发展目标

追求高速度

赶英超美

2000年实现“四化”

以物为本

追求高增长

2000年GDP翻两番

以人为本

促进人类发展,实现持续增长

积累与消费

的关系

高积累、低消费

强调生产性投资

较高积累、刺激消费

强调硬件投资

强调软件投资

强调人力资本投资

产业发展结构

优先发展重工业

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利用比较优势

重视产业结构调整

科教兴国战略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促进结构变革

知识信息发展战略

工业化技术路线

自主开发技术

资本密集技术路线

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

重视劳动密集技术路线

多要素密集技术路线

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关系

自给自足,进口替代

主要依赖国内资源和市场

高度国内保护主义

对外开放

出口导向增长

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逐步贸易、投资自由化

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提高国际竞争力

利用国际资源、市场、资本和技术

贸易、投资自由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力开发资源,破坏资源和生态发展

先污染,后治理,生态赤字扩大,黑色发展

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绿色发展

收入分配关系

平均主义

“先富论”

“共同富裕论”

城乡关系

城市优先发展论

城乡分割

城市优先发展论

城乡差距拉大

城乡协调发展论

缩小城乡差距

地区关系

内陆优先发展

地区差距拉大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

地区差距先缩小后扩大

东、中、西协调发展论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注重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优先论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公平与效率

公平优先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市场机制要效率

再分配、公共服务公平优先,社会和谐优先

政府与社会

政府控制社会

政府主导社会、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政府与社会合作、伙伴关系

经济体制

中央计划经济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市场经济

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2. 经济体制的转型


从80年代开始,世界有1/3人口开始经历巨大的经济调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总共有28个国家。中国的强劲赶超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实施了被称之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战略,即推动经济体制从命令式中央计划经济向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并向外部世界开放了经济。中国改革已经20多年了,与其他20多个市场经济转型国家相比,中国的改革道路是极其独特的。中国在这次经济转型中的先行者,也是极其少数的成功者。


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初期条件相比,中国有不同的初始条件。一是改革之初,中国的工业化程度远远低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开始时,中国主要是一个农业经济,自然经济仍占有相当的比重。前苏联和捷克等东欧国家则已经是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经济。[11]二是改革之初,中国的国有化程度远低于前苏联及东欧各国。在改革之前,前苏联、东欧地区的国有部门几乎涵盖了全部人口,甚至包括农业人口。而在中国,1978年,国有企业职工在就业劳动力中的比重只占1 8% ,与国有企业接近的城市集体部门职工比重也仅 5% ,而农村人民公社却占据劳动力比重的70%强。[12]三是改革之初,中国经济的计划化程度远比前苏联、东欧低。苏联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发源国,到改革前,这种体制在该国已经运行了 70多年,历史悠久,根深蒂固,经济计划已经覆盖了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而中国的中央计划体制是1953年才从苏联学习过来的,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全盘照搬。中国的计划统计人员的数量、质量,以及指令性计划制定的严密程度和执行计划的严格程度,都远不及前苏联。地方政府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在中央计划以外建立小规模的企业乡镇。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比较来看,中国与前苏联和东欧转轨国家的初期条件大为不同,前者的发展条件远不及后者,不利条件也明显多于后者。苏联和东欧转轨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知识化,中国远未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知识化。


在转轨国家中只有中国和越南避免了“转型衰退”。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28个转型国家的GDP还不到转轨前的3/4,许多国家总产出下降的持续时间长达8年之久,大约GDP的一半就损失了(见表3)。改革不是我们的目的,改革是我们实现富民强国的手段,我们有“文化革命”的深刻教训,就很难重蹈覆辙。而苏联共产党执政70多年,东欧国家共产党执政45年却没经历过像“文革”那样的社会动乱。


表3 经济转轨国家出现的转型衰退

国家

产出连续下降的年数

产出累积下降(%)

真实GDP,2000(1990=100)

中东欧国家a

3.8

22.6

106.5

阿尔巴尼亚

3

33

110

保加利亚

4

16

81

克罗地亚

4

36

87

捷克共和国

3

12

99

爱沙尼亚

5

35

85

匈牙利

4

15

109

拉脱维亚

6

51

61

立陶宛

5

44

67

波兰

2

6

144

罗马尼亚

3

21

82

斯洛伐克

4

23

105

斯洛文尼亚

3

14

120

独联体国家a

6.5

50.5

62.7

亚美尼亚

4

63

67

阿塞拜疆

6

60

55

Belarus

6

35

88

格鲁吉亚

5

78

29

哈萨克斯坦

6

41

90

摩尔多瓦

7

63

35

俄罗斯联邦

7

40

64

塔吉克斯坦

7

50

48

土库曼斯坦

8

48

76

乌克兰

10

59

43

乌兹别克斯坦

6

18

95

大衰退期间的产出下降()




法国

3

11

n.a.

德国

3

16

n.a.

英国

2

6

n.a.

美国

4

27

n.a.

中国1960-1962

3

32

n.a.

注:a 除1990年GDP是按人口加权外,其他均为简单平均

资料来源:WorldBank country office date; Maddison(1982).


中国是先改革,后转轨。经济改革与经济转轨的区别在于,改革的焦点是调整与完善现有的制度,而转轨是改变制度基础的过程。中国与东欧相比,前者属于经济改革,后者属于经济转轨。中国的制度变迁过程:是先改革,后转轨。


经济体制的转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济改革阶段(1978年到1992年),主要是脱离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双轨模式。1978到1984主要是农村改革,1985到1992年是城市改革。


第二阶段是经济转轨阶段(1992-2003年),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了系统性、综合性、主动性的制度创新。


经过20多年改革的努力,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基本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和合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通过放权让利和包括承包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改革试验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调整;市场机制已在中国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等各个经济领域发挥着广泛的调节作用,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及劳务的价格已经开始绝大部分由市场供求决定;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已经开始由行政性指令的直接控制转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的间接调控,财税、金融、外汇、投资体制的新框架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巩固、完善和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显示了吸收剩余劳动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积极作用;对外开放、对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广泛开展,开放型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收入分配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得到了稳步推进。


我们选择了9个方面,设计了24个测度市场演进程度的指标,分别对中国经济的各个主要层面的市场化程度进行测度。[13]这些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和体现着市场化特征(见表4)。根据我们计算,1978年中国市场化指数为18.39%,到1985年上升为33.60%,到1990年为38.52%,1999年又进一步上升为50.25%。整个改革时期,中国经济的总体市场化程度平均每年以4.84%的增长率向前推进。改革的制度效应非常明显,中国已经搭建起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框架,并开始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



第三个阶段(2003-2020年)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完成转轨阶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中国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经济转轨模式,经济改革是一场渐进革命。首先中国的改革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场革命,因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国的改革就其演进过程而言是渐进变化的,显示出一种渐进变化的方式,这种并不惊天动地的平稳的变化累计的效果深刻的改变了计划经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是革命,所以它是渐进主义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结果,包括前面与苏联等国家的比较。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4]


第一,中国改革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型。首先,改革是由中央政府发动和推动的,政府是改革的主体;其次,改革目标是由中央政府提出的,随着改革的进程中央政府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目标;再有,改革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央领导人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相关,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实主义做法,一方面不断学习国外经验、引进国外制度,另一方面根据本国国情创新制度,通常采取“试点试验”,取得经验,作为正式制度进行推广。改革引起的社会矛盾冲突以及社会不稳定性是由中央政府来协调和解决的。


第二,中国改革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制度变迁是一个学习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边干边学”的过程。学习可以提高制度变迁的预期回报率,或者降低制度变迁的风险。制度变迁的速度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函数。学习能力既包括获取外国经验的能力,总结本国经验的能力,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制度创新的规模速度取决于现有的知识存量和知识质量。中国的改革在开始并未被加以良好设计,但是它却不断发展起来。对于改革,邓小平和中国的改革者并没有抱天真和教条主义的态度,而是坚持务实与渐进的方法,学习与实践的方法。例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目标是不断修改和调整(见表5)。


表5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时间

会议

重要内容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1982年9月

党的十二大

提出经济改革要“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1984年10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

党的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1997年10月

党的十五大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并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理论。

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

提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003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资料来源:齐桂珍:“经济体制改革大事记”,《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0日。


第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改革是否成功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证。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要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只有注意改革的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协调统一,才能实现稳中求进。[15]


第四,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经济自由革命。经济自由是解放生产力重要途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企业改革:扩大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开放:允许发展私营经济,引入新的竞争者,打破垄断,鼓励公平竞争;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国投资者。


此外,中国改革是一个对内对外开放的互动过程;是一个经济持续增长过程,改革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的动力;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过程,不是放弃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的改革。


从总体上看,中国在实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实现了体制有序转轨、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剧烈变动和社会保持稳定的有机统一,这说明中国所采取的独特改革道路是成功的。从体制变迁的角度看,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中国已开始进入准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3.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


中国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秘诀就是实行全面对外开放,在全球范围内吸收、获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因而大大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贸易高速增长。无论是和发达国家,还是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开放步伐都是最快的,开放程度也远高于人们判断和预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建立开放型经济、开放型市场、开放型社会,全面的更大规模的融入世界经济,并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增长和投资增长。


过去20年中国迅速从一个封闭经济、高度保护市场走向半封闭、半开放经济,进而成为所有新兴经济中最开放的市场和经济体。通过采取贸易自由化政策,中国迅速融入世界经济。


第一,中国大幅度降低了名义关税税率。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平均名义关税税率已经降低了四分之三,从80年代早期的56%到2001年的平均仅15%。到2005年将平均名义关税税率降到9%。


第二,大幅度削减非关税贸易壁垒。1996年中国非关税壁垒占各类贸易的2/3,2000年降至1/3,加入WTO后中国将取消绝大部分贸易关税壁垒。[16]根据WTO规则,国际贸易仅控制不到10%。


第三,1994年中国废除双轨制汇率制度,实行单一汇率制度。


中国加入WTO之后又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17]中国的市场开放程度远比一般人所认为的程度要高得多,实际开放度可能相当于GDP的70%。[18]我们估计2004年这一比重在75%,其中进口额占GDP比重达34%,在华外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内销售额约5.54万亿元(2003年为4.2万亿元,[19]2004年工业销售收入增长了32%[20]),约占GDP比重40.5%。这表明,中国的实际开放度在中、印、俄等10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是最高的,可能也是世界各国中市场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竞争最激烈的特大市场。


///

三. 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

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经济大国,它必然对全球经济发展作出重大的积极的贡献。我把它称之为中国的四大贡献:


1.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1980年~2002年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居世界首位,今后这一贡献作用将愈来愈大。我们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数据库(WDI2004)按1995年国际美元价格(PPP)计算,1980~2002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51%,相当于世界和美国同期经济增长率的三倍以上(见表1)。这一时期,中国对世界新增GDP(1995年国际美元价格,PPP)的贡献率为21.31%,美国为21.09%,日本为5.81%,德国为3.04%。其中,在1980~1990年期间,美国对世界新增GDP的贡献率最高,为21.25%,中国居第二位,为12.25%,日本居第三位,为10.56%;在1990~2002年期间,中国对全球新增GDP的贡献最大,上升为27.09%,美国退居第二位(见表6)。


表6  四大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1980-1990

1990-2002

1980-2002

GDP增长率(%)

中国

9.29

9.69

9.51

日本

4.09

1.07

2.43

德国

2.19

1.48

1.80

美国

3.17

2.93

3.04

世界

3.23

3.00

3.11

GDP增长贡献率(%)

中国

12.25

27.09

21.31

日本

10.56

2.78

5.81

德国

3.92

2.48

3.04

美国

21.25

20.99

21.09

世界

100

100.00

100.00

注:GDP按1995年国际美元价格(PPP)计算。

数据来源:按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数据库(WDI 2004)数据计算

 


2.中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


我们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数据库(WDI2004)按1995年美元价格计算,1980~2002年期间,中国出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0.62%,相当于世界、美国和德国同期出口贸易增长率的2倍左右(见表7);其中,1990~2002年期间,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率为14.92%,想当于世界、美国、德国和日本同期贸易增长率的2倍~4倍之间。这一时期,美国对世界新增出口贸易额(1995年美元价格)的贡献率为10.66%,居第一位;其次是德国,为9.87%;中国居世界第三位,为6.08%。其中,在1980~1990年期间,中国对世界新增出口贸易额的贡献率仅为1.96%,到1990~2002年期间,这一贡献率提高至7.66%,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最大的新兴市场,也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


表7  四大国对全球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


1980-1990

1990-2002

1980-2002

出口贸易额增长率(%)

中国

5.67

14.92

10.62

日本

5.27

3.78

4.46

德国

5.39

5.72

5.57

美国

5.54

5.21

5.36

世界

5.16

6.06

5.65

对全球出口贸易增长贡献率(%)

中国

1.96

7.66

6.08

日本

8.67

4.67

5.78

德国

10.68

9.55

9.87

美国

12.71

9.87

10.66

世界

100

100

100

注:出口贸易额按1995年美元价格计算。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数据库(WDI2004)数据计算。



3.对全球减贫贡献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大幅度减少绝对贫困人口数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显著的成绩,也是对人类发展的积极贡献。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统计,按照中国国家贫困线,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为2.5亿人,贫困发生率为30.7%,到198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这表明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使农村贫困人口受益;到1990年时又减少了4000万贫困人口;1990-2002年期间,又减少了5680万贫困人口,2002年农村还有贫困人口282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


根据世界银行(2002)统计,1990-1999年期间,发展中国家每日低于1美元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25 亿人,其中中国减少了1.45亿人,[P1] 中国占发展中国家总数比重由28.2%下降为18.7%,到2015年中国再减少1.62亿人,这一比重还将降至为7%;这一期间,发展中国家每日低于2美元的贫困人口增加了5900万人,其中中国减少了1.86亿人,中国占发展中国家总数比重由29.4%下降为22.1%,到2015年还将再减少4.33亿人,这一比重降为8%。


中国对全人类发展和减少贫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扭转了世界历史上过去50多年贫困人口一直上升的趋势,使得世界贫困人口首次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统计,在1990-1999年期间,全球人均每日支出不足1美元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23亿人,而中国减少了1.51亿人,已经减少了40%。如果不包括中国,全球过去10年贫困人口数增加了2800万人。同期全球人均每日支出不足2美元的贫困人口增加了9000万人,而中国减少了1.91亿人,已经减少了23%,如果不包括中国,全球增加2.81亿人。[21]根据世界银行估计,如果没有中国减少贫困人口的努力,或者不包括中国的贫困人口,世界的贫困人口数将由1980年的8.48亿上升到1990年的9.17亿,再上升到1999年的9.45亿。[22]


中国发展的事实表明,人类是可以也是可能战胜人类自己的挑战――贫困,也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国际合作实现人类自己不断追求的理想――减少贫困。



4.中国发展模式对全球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


中国模式来自于中国实践,应用于中国实践;它也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也会应用于发展中国家。


2004年5月份世界银行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扶贫大会”,是由世界银行提出来,他们希望把发展中国家政府与非政府的专家请到中国,实地感受和分享中国减贫经验。中国的发展与转型经验在世界享有盛名,全球扶贫大会全球总结了100个经验,中国占了1/10。


我代表国情研究中心参加了大会并提交了题为“发展、合作、互利、共赢——关于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贷款援助的评价”报告(中英文)。在这个报告里我指出,中国的经验表明,在几乎所有的低收入国家中,中国获得国际贷款援助占GDP比重最低,人均贷款额也是最低,但是中国宏观经济指标,特别是减少贫困的指标非常高,项目成功比例最高,发展的政绩也最好。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实际上中国也是最有效率的使用了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第一,种子作用——在80年代开放初期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为中国打破发展瓶颈奠定基础;第二,示范作用——发展项目符合中国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有可行性、推广性和重复利用性;第三,催化作用——国际金融主旨尽管是在局部地区的援助,但是由于改善了整体的投资环境,因此有效地吸引了外国直接投资和国内私人投资。该报告引起了各类国际机构和专家的兴趣和好评。


我个人认为,中国有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验与发展减贫经验,现在到了该认真总结自己的宝贵经验并与发展中国家分享此经验的时候了。


///

四、中国之路的特点与经验

///

1. 中国之路的特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彭斯教授强调,虽然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过去亦曾经历高速且持续的经济增长,但从未见过像中国这样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在一段长时间内如此强劲增长,其发展规模和重要性之大,影响人口之多,都是空前的。他强调,中国的发展经验是独一无二的。[23]


我认为,中国发展之路的确十分独特,它有如下特点:


规模巨大。人类发展史上参加人数规模、经济规模、市场规模、消费规模最大,即使是社会流动的规模、贪污犯罪的规模,甚至中国共产党党员自身的规模都是最大的,高达6700万党员,相当于世界大国的人口(大于 6000万人)。这决定了中国巨变的成功与失败都会对世界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例如当中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就会直接引起全球人口出生率下降;当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就会直接使全球贫困人口下降。


发展与转变最迅速各类变量相对中国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是变化最快的,相对同期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变化最快的,也超过了发达国家发展的相同时期。她几乎把西方国家150-250年的历史巨变压缩和集中在50-100年的时间之内。这也决定了她不可能沿着或跟随西方国家传统的现代化之路“亦步亦趋”,势必是采取“蛙跳”式发展或者避免重蹈高代价式发展之路。但这本身也会给中国社会构成巨大的压力。


社会变迁范围最大,影响是多方面的。中国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一场同时发生的社会革命。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在过去的400-500年间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革命,包括宗教革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交通革命、能源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生物革命。而中国社会几乎同时经历这些社会革命,且以经济高速发展为基础和驱动的革命。


发展极不平衡。不仅表现为城市之间、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不平衡,而且表现为政治与经济、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和谐等突出现象。


影响作用最明显和深远的一次制度变革与社会变革实践中国共产党是以推动中国现代化为己任的,以富民强国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以改革开放为手段的。中国的发展,几乎面对着世界上所有的发展问题,而且比世界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大;而其一旦发展了,对世界作出的贡献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大。它既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国际的未来发展产生广泛影响。中国的发展是独有的,中国的影响更是独有的。


2. 中国之路的成功经验


(1)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首先是政治稳定。1840年到1949年,几乎没有经历过政治稳定的时代;1949年以后有7年政治稳定的时间。1957年以后,又开始出现政治不稳定的时期。反右派、庐山会议、大批判,特别是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引起的全局性的不稳定事件。1976-1978年是一个徘徊期,1978年以后进入政治稳定期。在政治上,长时期的动乱从此结束,出现了建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逐步重建国家基本制度,恢复社会主义民主人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制,重建社会秩序,以渐进主义方式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废除领导“终身制”,重新恢复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逐步实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也改进了公共政策决策机制。从“天下大乱”时期进入“天下大治”时期,从国家制度破坏失灵时期进入国家制度建设改革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政治稳定与政治开明时期。


其次是宏观经济稳定。为什么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呢?因为这既蕴含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欲速则不达”的深意,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改革以来的时期是建国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最稳定的时期,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系数最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距最小(见表8),基本属于无波动经济增长时期[24]。


表8  中国GDP增长率波动系数

                     (1953-2000年)              单位:%

时期

均值

标准差

波动系数

最大值

最小值

1953-2000

8.0

7.9

99

21.3

-27.3

1953-1978

6.7

10.3

154

21.3

-27.3

1979-2000

9.6

3.1

33

15.2

3.8

1991-1995

12.0

2.1

17.5

14.2

9.2

1996-2002

8.1

0.86

11

9.6

7.1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第53页数据计算;波动系数定义为标准差与均值之比。


全球经济下滑造成了全球经济波动,全球现在正处在“大起大落”的“大落”阶段,呈现较大的经济波动。我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2002)计算,1997-2002年期间,全球GDP增长率波动系数为42%,其中日本为223%,欧盟为42%,美国为51%,中国仅为8%(见表9)。中国的宏观经济正是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仍然保持了稳定。


三是社会稳定。中国社会在1978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上是稳定的。无论从中国发展的历史,还是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来看,天下大治的时代就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时代,天下大乱的时代就是经济衰败和社会退化的时代。改革以来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为中国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条件。


表9   全球与主要国家GDP增长率比较

                        (1990-2002年)               单位:%


1991-2000年

2001年

2002年

世界

2.6

1.1

1.7

高收入国家

2.5

0.7

1.5

美国

3.2

0.3

2.3

日本

1.3

-0.3

0.0

欧盟国家

2.0

1.5

0.8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

6.1

-1.4

2.6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

7.7

5.5

6.3

中国

10.1

7.3

7.8

印度

5.6

4.5

4.8

资料来源:The World Bank,2003,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vestingto Unlock Global Opportunities, The World Bank,, pp200.


(2)强大的学习能力


首先,中国是一个学习模式。一是向历史学习,从历史中获取中国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二是向他国学习;三是学习自己的教训,前人的失败成为后人成功之母;四是在学习中创新。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试验场,既是学习大课堂,也是实践大课堂。一旦学习比较成功的话,就会具有巨大的规模效应。


其次,中国是一个竞争模式。一是国家之间的竞争。任何一个国家的挑战,都构成一种强有力的国际压力。国家竞争会激发从领导人到人民之间的改革愿望。二是国内的政治竞争。各种发展都会对政治统治或秩序提出挑战,其根源来自发展对治理本身的挑战,其迫使领导人、政治家不断的学习。三是市场竞争(也包括国际市场的竞争),迫使企业家和就业者学习和竞争。四是社会竞争。社会竞争也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迫使各类团体学习。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发展的基本活力和动力所在。


再有,中国是一个创新模式。中国的发展模式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或者模仿外国发展模式,无论是苏联社会主义的东方模式还是资本主义的西方模式。这是中国的国情与历史是十分独特的。中国只能寻找与国情相符合、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不同的发展模式。这是理解中国发展模式是否成功的关键。外来的现代化因素更能适合于、适应于本国的条件,就可能成功;反之,就可能失败。


例如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水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江泽民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都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创新。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农民工进城务工,都是对中国解决“四农”(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发展难题的重大创新。


///

五、小节: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中国之路

///

如何进一步理解中国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和悖论?我有如下看法:


发展既是引起中国巨变的根本动因,又是引起中国各类矛盾的深层根源。发展本身是一个悖论:当发展在解决原有的矛盾时又可能产生出新的矛盾;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时又可能形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没有发展便没有历史进步,但是发展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和谐,不平衡的发展、不协调的发展、不对称的发展反而产生更大的社会的不和谐。


发展总是有代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不过不同的发展模式或策略所付出的社会代价会有不同,社会的收益与代价的比较权衡会有所不同。


发展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发展并不总是成功的,有时候是先成功后失败,有时是先失败后成功,有时成功与失败同时存在或者交替出现。


中国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多种模式并存、竞争、此消彼长、相互借鉴。


发展的成功与失败是十分难以理解的秘密,也是十分简单明了的道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因此,激励可以改变一个国家。[25]不同的激励会产生不同的国家命运。错误的激励使富国变为穷国,从强大走向衰落;正确的激励使穷国变为富国,从贫弱走向强盛。这也是1840年以来现代中国的历史写照与历史结论。


中国崛起速度太快,崛起规模太大,崛起环境太复杂,崛起方式太不平衡。不仅世界各国没有预想到、准备好,我们中国自己也没有。


中国发展的成功就是世界发展的成功;反之,中国发展的失败就是世界发展的失败。中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仅我们自己而且全世界都不能允许中国发展失败。在这样的情势下,研究中国崛起就是研究中国如何成功崛起,如何避免失败,这不仅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国发展模式是一个崭新的发展模式,也是一个不断被创新的新模式。迄今为止,我们对它的认识仅仅是刚刚开始,还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它,更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探索之路、学习之路、创新之路,是一个没有完结、没有尽头之路。诚如毛泽东所说,“人类总得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观点,悲观的观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观点,都是错误的。”[26]


* 此文系作者于2005年2月18日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举办的“发展理念创新-中国之路”高级研讨会的文稿,该会议由李若谷副行长主持;写于2005年2月17日,由王磊同学协助整理。原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全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下载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