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代币当股权
今天看到uniswap开始收费的消息,心里凉了半截。
主要原因是他们没经过社区治理,直接宣布了对协议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很多用户分析,这是否代表说uniswap labs认为只有协议层是归社区的,而前端应用和移动端是归项目方所有。
我觉得,他们根本没想这些事,投票治理只是不痛不痒的应承。本质上,他们还是走得股权创业路线,或者说没想清楚代币到底有啥用。
Uniswap是我觉得最有创新力的应用,但好应用确实不代表代币就一定是好的,有时我们潜意识里把治理代币想成了股权。
价值投资第一条,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
在加密市场,买代币可完全不等于买项目所有权的一部分。在这个市场里,代币更多有它自身的效用。
1
大部分代币,长期看没有权益价值,只是情绪的放大器。
好项目不等于好代币,像uniswap绝对是一流的项目,三流的代币模型。
在传统商业世界,如果看好一个公司的长期发展,二级市场的参与方式就是买它的股权。
而在加密世界里,如果看好一个项目的长期发展,是否也应该直接购买它的代币并长期持有?
这个答案因人而异吧。我目前的思考是要辩证的看,核心要看它的代币供需结构。
比如uniswap的代币模型,在供应端每年大量增发,在需求端只能拿来做治理,相对来说就不太能work。
如果是这种模型,它的价格走势大概率只跟两个事情有关,一个是大行情的波动,一个是项目特定事件的驱动(比如发布啥利好)。
如果是这样的价格波动模型,那为什么不买比它更稳健的以太呢?
2
代币的效用千奇百怪,一定要看清它的价值缘起何处。
如今市场上,有很多项目依然没有发行代币。比如像coinbase,它有交易所和base链,走的是传统股权模式,要分享它的成长收益,买coin股票就好。
像curve和gmx这种协议的代币,持有可以获得协议收益分成,效用非常明显。
有很多应用,代币主要是做冷启动,但启动过后价值一泻千里,像早期各种uniswap的仿盘,开放的各种二池属于这一类。
有些根本没应用的代币,比如像各种meme coin,它的效用主要就是情绪宣泄和投机炒作,这也是一种价值。
像opensea它本身就是把治理权和代币分开来看,所以它一开始是想上市,拗不过用户不干了,最终也没上市成。
更多的应用,拿代币当幌子,pua用户来用,背地里图谋的是用户手续费的真金白银。
不同的价值其实对应了不同的波动曲线,也就是价值发现周期,如果没看清代币背后的价值,都只用一种买入并持有的策略,有时可能被坑的很惨。
3
区块链网络有其原生货币。
如果把不同区块链网络比喻成不同的国家/城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它的作用就是日常流通、结算和储值。
按照这个模型,大饼和以太坊都是各自“网络国家”的结算货币,它们走的是货币价值逻辑。
这个国家里有一个菜市场,商品琳琅满目,这个菜市场一定要发行货币/代币么?
这就像早期的uniswap,没有代币依然运行的很好,催生了整个流动性挖矿热潮。
4
在这些区块链网络上构建的应用,它们实际可以没有自己的代币。
但当它们发展壮大以后,必然它也想要一种价值变现的方式,发行代币是最直接的一种模式。
只是这种代币模型的设计非常关键,像uniswap它就很担心监管,所以不敢分享收益,而直接收费跟代币无关,所以它敢干。
如今依然没有代币的metamask,协议手续费赚的也蛮多,也有很多人用。
有些应用,只需使用ETH作为结算货币即可,无需自身的代币赋能,核心是它们找到了自己产品定位,有刚需。
5
并不是所有的区块链网络都需要发行代币。
全世界有180多种货币,而扣除固定汇率后只有130多种。而这其中,并不是所有货币都能一直保有价值。比如像土耳其里拉相对美元一直呈现下跌趋势。
这就像区块量网络,有很多L2可以直接使用以太作为基础货币,它们自己的代币,更像欢乐豆,价值需要额外挖掘。
也并不是所有应用都需要发行代币。
全世界大概有4万多家上市公司,国内注册企业有1.7亿,其中个体户有1.14亿。
也就是说能通过股权来分享企业红利的,占实际商业主体数量非常非常少。
就像很多区块链应用,只要真的符合用户需求,自然有人用,也能产生收益。
对于那些发行了代币的应用,购买时就要认清,它的效用是啥,它的经济模型和供需关系。
切记,好应用不代表好代币。
---
创作不易,感谢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