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链网设计的基要属性之三:可结构性

蔡维德 蔡维纲 天德信链 2023-10-24



区块链互联网系列 (8)


----------

2019年7月29日

为了实现根本上质的提升,新的区块链互联网应该拥有以下3个基要属性:


1.足够可观察性:在适当的系统部件,选择足够的反馈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控制器的能力


2.足够可控性:在适当的系统部件,选择足够的控制,并将其发送到控制致动点的能力


3.足够可结构性:变更系统部件的可观察性和可控性,以适应环境的足够能力


可结构性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一个控制系统有4个部件:原始系统,反馈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驱动系统。原始系统即被控制的原系统;控制器系统即控制的决策者,决定控制动作;反馈系统即观测系统,测量适当的变量并将测量结果转发给控制器系统;控制驱动系统即控制动作的实现装置或机制。


可结构性应该定义如下:在所有可能的输入和外在变量之下,变更系统可控性和可观察性的能力。因之,结构性是指系统对不同操作环境的适应性。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定义可结构性?让我们举例说明:SDN和NFV是一种从根本上改变网络结构的新技术。SDN创建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数据中心适应网络环境的功能。有关SDN的目标,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谷歌认为SDN有5个目标:高可扩展/高调整性,高自动化,高性能接口,自定义配置和管理,直接驱动设计。Raj Jain教授 (互联网的奠基者之一) 认为SDN有10个目标:虚拟化,协调执行,可编程控制,动态扩展性,自动化,高可见性,高性能,多用户,服务集成,和开放性。


根据这些目标,SDN具有适应环境的功能,而环境有3种类型的变化:


  1. 规模变化:应对的SDN功能是可扩展性/可调整性,等等


  2. 输入变化:应对的SDN功能是负载平衡,重新配置,可编程控制,和控制器之间的协调,等等


  3. 性能变化:应对的SDN功能是高性能接口,高自动化,等等


适应性也可以解释为修改系统行为,以解决系统中的某瓶颈的能力。对任何通信系统而言,吞吐量和延迟都受限于系统瓶颈。当瓶颈被移除之后,吞吐量将增加,延迟也将减少。但瓶颈会因着系统输入和环境变量而变化;所以系统需要动态适应性。


每个SDN目标都可以解释为SDN克服某瓶颈的能力。比如,负载平衡就是一种重新分配资源的机制,用来消除某系统瓶颈。可编程的配置则提供了重新分配资源的机制,可编程控制提供了一种可操纵的机制,这些都可用来消除某种瓶颈。


从瓶颈的角度来看,系统适应性在调整两种性能,即可控性和可观察性。比如,当资源重新分配后,系统中某些部件可控性下降,而另些部件可控性上升。另一种情况是,在资源重新分配之后,某些部件可观察性降低,另些部件可控性上升。例如,当队列存储资源减少,则队列的可控性也降低。又如,当用于执行某任务的CPU数量增加时,分配给子任务的CPU资源的可控性也增加了。同样地,当反馈资源减少时,系统的可观察性也降低。因此,资源分配对可控性和可观察性具有直接影响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扩展性/可调整性,负载平衡,资源重新配置,可编程控制,自动化,等等都是可控性的概念;而高可见度就是高可观察性或高效率反馈。因此,SDN一个重要目标是:随意调整可控性和可观察性,以适应不同的操作环境。



足够可结构性

提高网络性能的方法当中,有三个共同要素:高可控性,高可观察性,和对网络环境的高应变性。


要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变更系统(或系统部件)的可控性和可观察性至关重要。对某些网络状况而言,要加强的是某部件的可控性;而对另一些网络状况而言,要加强的却是某部件可观察性。


然而,提高系统部件可控性或可观察性都要花钱。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说明的,完全可控性和完全可观察性常常太昂贵,或物理上不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出足够可控性和足够可观察性的概念。同理,要提高系统的应变性,也需都要花钱,有时也物理上不可能。足够可结构性指调整系统部件的可控性和可观察性在物理上可行,而且成本也在合理范围內。


调整系统可控性和可观察性有两种方法:

(1)对单一系统部件调整可控性或可观察性,(2)对单一系统部件在可控性和可观察性之间做权衡调整(比如提高可控性,而降低可观察性)。第一种调整可称为第一类可结构性调整。第二种调整可称为第二类可结构性调整。第一类调整,最常见的例子是负载平衡,几乎每个现代数据中心都有设置。在第一类调整中,重点是某系统部件的可控性(或可观察性)或多或少之间的权衡。


在第二类调整中,重点是某系统部件的可控性与可观察性之间的权衡。控制理论告诉我们:可控性和可观察性是互补的。当可观察性的成本太高时,我们可以提高可控性来补偿可观察性。同理,当可控性的成本太高时,我们也可以提高可观察性以补偿可控性。所以,我们要考虑结构转换的成本:比如,从相对可控的结构,转变为相对可观察的结构的成本。



SDN 4D模型有局部可结构性

SDN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结构模型,称为4D,如下图所示:


图1: 4D网络控制模型4D是SDN的抽像模型


而4D是:决策 (Decision),传播 (Dissemination),发现 (Discovery),和数据 (Data)。从控制的角度来看,4D包含了網絡控制系統中的4個關鍵元素中的3個:Data指向原始系统,Discovery指向反馈系统,Decision指向控制器系统。但4D不看重控制驱动系统,反倒看重通信系统Dissemination。


4D模型的四结构用词都可以翻译为控制语言:比如,决策 = 控制,传播 = 控制驱动和反馈回路,发现 = 观察反馈,数据 = 系统元素。从信息流角度,从系统元素(数据)到控制器的信息流是关于可观察性的; 从控制器到系统元件的信息流是关于可控性的。


從系統科學來看,此模型有2個缺陷。首先,它沒有清楚地阐明網絡控制系統中的3個关鍵,即可控性,可关察性,和可结构性。雖然Decision很容易理解为控制,但Decision并不强调控制系統的能力(可控性)。雖然Discovery明显与與反饋有關,但Discovery的含義只是發現網絡拓撲,設備資源,或網絡流量等。這定义与反饋的通常定义明显不同,而可观察性的技術含义比反饋更广泛,更強。可关察性意味預測系統行為的能力,這概念在Discovery的定义中完全缺失。


第二個缺陷是4D仅显示了4种功能的分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這这四种功能的分离,仅通过功能分离的组件来实现。但这模型却没有展示系统资源分配的适应性,即本文所表明可结构性的意义与使用。


4D实现局部可结构性

我们来看看4D模型如何实现某种型式(局部)的可结构性。在传统的OSPF路由算法中,网络拓扑被泛洪到OSPF区域中的所有节点。然后,每个节点必须基于拓扑计算到所有目的地的最短路径,见下图:


图2: OSPF分布式路由计算


OSPF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来自各节点的反馈成本很高,因每当拓扑有变化时,每个节点都必须将新拓扑信息对整个区域进行泛洪。第二:路由是不可控的,因为每个节点计算的最短路径可以随时改变,也没方法来指定某特定路径。


一旦采用4D模型,控制决策,反馈循环,和控制信息传播都可以分开。我们很快就得到一个整体化控制机制:把整个网络信息送到一个中心节点,在中心节点计算所要的最短路径。那么中心化OSPF或4D-OSPF就把上术2个问题解决了,见下图:


图3: 可结构性OSPF


负载平衡实现第一类可结构性调整

数据中心的负载平衡是第一类可结构性调整一个好的例子。

数据中心流量是小老鼠(小延迟的小文件)和大象(大吞吐量的大文件)的混合体。数据中心内部的拥塞经常发生,而拥塞导致小文件和大文件的传输性能大幅下降。因此,负载平衡是每个数据中心的关键任务。


图4: 负载均衡提供可结构性


在图4中,左图显示了2个大象流经过同一链路引起的拥塞。在右图中,负载均衡器将服务器重新分配给2个大象流。在此负载平衡器充当重组控制器。有负载平衡的网络具有可结构性;但如果网络没有负载平衡或如果网络负载平衡性能差,则可结构性将是低的。



路由实现第二类可结构性调整

另一个可结构性问题发在路由上。路由有两种主要技术:IP路由和VC(virtual circuit)交换。IP路由和VC交换之间的争论, 从某个观点来看,是可控性和可观察性之间的权衡问题,这种权衡就是上文称的第二类可结构性调整。


在IP路由中,整个路径很难知道,因为IP路由表仅提供下一个节点的ID。但是,IP路由允许2个端点之间的所有可能路径都可成为IP路径。因此,关于整个路径,IP路由具有弱可观察性,但有强可控性(选择性)。


反过来说,关于路径,VC切换提供强可观察性,因为VC的ID 告知整个路径的链接。然而,由于VC是预先设置的,因此VC切换仅允许在路径选择上仅有弱可控性。


从可结构性角度来看,IP路由与VC切换一样好。但是,从路由性能来看,VC切换明显优于IP路由。原因是IP路由对整个路径只拥有低可观察性,使得在整个路径中维护QoS(服务质量)或高性能变得过于昂贵。另一方面,虽然VC切换在路径选择上只有限量可控性,但是由于对于每个链路有更高的可控性,高路由性能(QoS)变得容易。要获得更高路由性能,高路径可观察性是至关重要的,而VC切换最能提供高可观察性。由于缺乏整体路径可观察性,IP路由只能实现尽力而为(best effort)的性能,这通常造成低性能。这是本系列文章之一(区块链互联网系列(5)[5])所涵盖的主题之一。


下表总结了IP路由和VC交换的可结构性权衡。


IP路由

VC交换

可观察性

整个路径可观察性低

整个路径可观察性高

可控性

路径选择明显很多,路由可控(选择)性高;但路径的路由性能可控性低。

路径选择明显很少,路由可控(选择)性低;但路径的路由性能可控性高。

可结构性

藉着强制IP路由中的固定点,路由可控(选择)性降低,而路由可观察性提高。

藉着容许VC中某些链接可变更,路由可控(选择)性提高,而路由可观察性降低。



参考文献

[1].     蔡维德 & Kevin Tsai,“TCP 端到端设计又旧又多毛病:区块链互联网系列(1)”

https://mp.weixin.qq.com/s/AyDG063nq7FKy9MEKZOxfg

[2].     蔡维德 & Kevin Tsai,“区块链互联网需要新协议:区块链互联网系列(2)”

https://mp.weixin.qq.com/s/vvA4u7LiIMfkzCTI04VSzw

[3].     蔡维德 & Kevin Tsai,“区块链互联网需要网内控制和监控:区块链互联网系列(3)”

https://mp.weixin.qq.com/s/u8r1NM0GderFDVsScw6Q4A

[4].     蔡维德 & Kevin Tsai,“链网会是复杂网络,掌控时间将是关键技术:区块链互联网系列(4)”

https://mp.weixin.qq.com/s/slRinMxNnhdW5BTRBLhaFg

[5].     蔡维德 & Kevin Tsai,“链网应考虑采用路径模型:区块链互联网系列(5)”

https://mp.weixin.qq.com/s/UZlod05SU4qSOS4Dh_bjlQ

[6].     蔡维德 & Kevin Tsai,“链网设计的基要属性之一,可观察性:区块链互联网系列(6)”

https://mp.weixin.qq.com/s/3NrzTxkn7yRMouDOWiZVTA

[7].     蔡维德 & Kevin Tsai,“链网设计的基要属性之二,可控性:区块链互联网系列(7)”

https://mp.weixin.qq.com/s/84ZUy_PU49PA7o5XZyZVfw


蔡维德

北航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天德科技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区块链互联网实验室, 天民(青岛)国际沙盒研究院, 赛迪(青岛)区块链研究院,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区块链产业专业委员会,科技部重点项目负责人,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专委会


蔡维纲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 荣誉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本硕博,区块链网络专



天德


 

天德科技产品:

(1)天德崂山链开放服务平台,为您提供的联盟链是通过工信部多家测试的真链。

如何免费试用崂山链? 如何为您量身订做区块链智能合约?


(2)泰山沙盒区块链测评,拥有全球最大的公链测评数据库,为项目方和投资机构提供自动化测试和多维度的科技尽调。

如何获得公链市场最新报告?洽谈个性化报告?收费标准?


有合作意向,请联系 王先生contact@tiandetech.com

天德科技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区块链底层、区块链产业沙盒(测试和监控)、区块链互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天德科技拥有34项国际领先的区块链核心算法发明专利。



天德崂山链开放服务平台

选择真链!您不需要承担伪链的风险

请联系 

contact@tiandetech.com


©2019 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