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土豪中国财大气粗以举国体制玩"高空大"科技, 但为何不敢面对800万人口小国是怎么练成了诺贝尔科学奖大国的深层根源?

2017-10-09 综编| 科文迪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中国科技大爆发,得益于5大秘技

来源 新财迷


近几年,中国科技出现了大爆发,这不但让很多外国人不适应,包括很多中国人也不适应。外国人觉得中国不可思议,原来觉得中国的东西都是山寨的,是一种鄙视心态,结果后来发现山寨的东西无论质量还是性能,怎么比他们自己的还要好呢?而且价格又那么便宜。于是,他们慢慢从不信到惊讶。很多中国人,一贯思维就是中国比西方国家弱,所以中国有什么新科技都缺乏信任,哪怕自己已经在享受世界上最好的科技成果也不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这些人多数是没有到外边看看比较一下,又长期对工业、科技发展不了解,所以才有这样的固化认识。

不管吃惊或者不信,但事实都在那摆着,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科技大爆发?其实原因有五方面:

一、中国的长期技术积累。中国的科技爆发,与中国建立以来六十多年一直坚持自力更生有着密切关系,正是国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长期技术积累,才使得每一项技术都有很扎实的基础,这些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厚。厚积而薄发,中国就处于这个阶段。

二、中国教育由量变引发质变。无论在哪里,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虽然,很多人诟病新中国后没有培养出大师,但中国却培养出了数以亿计的工程师,这些人构成了中国扎实的技术人才基础。这本质上,是中国的教育由量变转向质变的过程。当国家需要创新时,有大量科技人才提供创新的能量,这才有了科技大爆发。

三、中国资本越来越充裕,研发投入越来越多。进行科技研发就是烧钱,过去国家没钱,所以投入有限,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能遍地开花。现在不同了,一个企业的市值都可以上万亿,科技研发投入可见一斑。不仅仅企业投入,国家投入更多,有资本和财政的充分支撑,研发成果当然就越来越多了。

四、中国的举国体制优势。一般的国家,大的项目玩不起,但中国不同,企业玩不起的国家可以玩,政府可以将各种资源集中在一起搞科研,可以采取举国体制。这种体制优势,不是普通国家可以比拟的。

五、中国巨大规模市场的推动。与很多国家市场狭小相比,中国14亿人的大市场是无与伦比的,这意味着只要找准市场需求点,用科技手段解决相关需求和矛盾,成功了就能发财,就会带来大量的收入,就可以进行新产品的研发。这种市场条件,是其它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具备的。

中国这5大优势,让中国科技进入了大规模的爆发期!国人应该享受这个大爆发!


再看看!诺贝尔获奖比例最大的国家——瑞士


瑞士科技瑞士学界有不少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伯尔尼期间建立狭义相对论;较近期的科学领域获奖者则有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海因里希·罗雷尔、理乍得·恩斯特、埃德蒙·费希尔、罗夫·辛克纳吉、库尔特·维特里希等,在所有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13位与瑞士有关连,位于瑞士的国际组织总共获得9次诺贝尔和平奖。

经调查表明,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占国民比例最高的国家是瑞士。自1901年至今瑞士人共获得了25个该项国际科学界的最高奖项,难道这只是巧合而已? 

    

无论是8月1日瑞士国庆日上的总统讲话,还是瑞士Osec商业促进协会的对外经济宣传,都常常提及瑞士的多项诺贝尔获得者。以此,宣传将瑞士作为科研、商业基地的正确性。
    

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一项统计,瑞士每100万人中就有1.11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从1950年至2001年,瑞士人获得的诺贝尔奖,分别为诺贝尔物理、化学、医药和经济奖。
    

与瑞士相比,英国每100万人中的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为0.840、美国0.712、德国0.341,法国只有0.187。
    

在什么情况下算是“瑞士”的获奖者?

 

但是这只是众多统计中的一个。“瑞士诺贝尔获得者”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明确。一个诺贝尔获奖者怎样才算是瑞士获奖者?只要在瑞士进行过科研?在瑞士出生?或者必须有瑞士护照?

    

那些有瑞士护照但却从未在瑞士生活和工作过的人,算不算瑞士诺贝尔获得者?那些,尤其是战争时期,被迫来到瑞士,有些加入了瑞士籍,他们的诺贝尔奖算不算瑞士的?关于怎样才是“瑞士”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24个“货真价实”的瑞士诺贝尔奖,3个模棱两可
    

科学历史学家Roland Müller在他的网站上阐述了他对于瑞士诺贝尔获得者的观点。他支持“瑞士有24名真正瑞士诺贝尔获得者”的观点,因为这24人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都拥有瑞士国籍。
    

而另外3位诺贝尔获奖者能不能算为瑞士人,还有些争议。比如物理学家Paul Dirac虽然在英国和美国度过了一生,但出生时却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瑞士护照。另外一位,也是物理学家的Wolfgang Pauli,在他1945年拿到诺贝尔奖之后,才在居住地-瑞士Zollikon加入了瑞士国籍。
    

198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Jack Steinberger,自1968年便在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从事研究工作,并于2000年加入了瑞士国籍。还有科菲·安南(Kofi Annan),他2001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同年成为日内瓦荣誉市民,因此他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算是“瑞士人”。
    

1910-1981年之间,还有9个诺贝尔和平奖被一些总部设在瑞士的组织获得。
    

Richard Ernst:“ 瑞士对于高科技人员的吸引力依然很大。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00多人与瑞士有关,另外还有1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瑞士生活的外国人,他们有的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大学学习,有的曾在这些学院任教。
    

还有47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年轻时期曾在瑞士从日内瓦、伯尔尼、Rüschlikon到巴塞尔的研究所中学习或工作过。
    

总共有100多个诺贝尔奖与瑞士有紧密的关联。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难道是巧合?1978年因发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阿尔高人Werner Arber认为这是一个巧合,他说:“这是一个静态的‘闪失’”。

 

肥沃的土壤

    

而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温特图尔化学家Richard Ernst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有两个原因,令瑞士拥有如此之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一,瑞士在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能够置身战火之外,吸引了众多欧洲智慧学者的到来。
    第二,“在过去的50年中,瑞士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这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具备的优厚条件,因为果实的成熟是长期的酝酿。”

 

    

瑞士人并不比其他人聪明
    

瑞士之所以出现如此之多的诺贝尔获得者,并不是因为瑞士人比其他国家人聪明。Richard Ernst说:“其他国家,比如奥地利在人才潜力方面也有和瑞士类似的先决条件。”
    

而奥地利现在正在经受“人才流失”,有创造性的人才成为出口商品。“而在瑞士恰恰相反,再加上优越的薪金也吸引世界各地精英人才的到来。近些年甚至美国的科研人员也来瑞士进行科研。”

 前途光明
    

由此Richard Ernst认为瑞士在诺贝尔奖项上的世界领先位置将会保持。他说:“瑞士对于优秀科研人员的吸引力依然巨大,因此我敢肯定,将来也不会改变。”
    

但是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强调,诺贝尔奖并不是对科研工作唯一的肯定。用他的话说:“许多科学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尽管他们的科研成果也很优秀。这里当然也与政治和运气有关。”
    

这无疑是对那些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人员的一种安慰。

25名“货真价实”的瑞士诺贝尔获得者:
1901年,让·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和平奖
1902 年,Elie Ducommun和Charles Albert Gobat:和平奖
1909年,Emil Theodor Kocher:医学奖
1913年,Alfred Werner (在法国Mülhausen出生,从1894成为苏黎世市民):化学奖
1919年,Carl Friedrich Georg Spitteler:文学奖
1920年,Charles-Edouard Guillaume(自1883年生活在法国):物理奖
1921年,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德国Ulm出生,1901-1955苏黎世市民):物理奖
1937年,Paul Karrer:化学
1939年,Leopold Ruzicka (出生在前奥地利-匈牙利的Vukovar,自1917年成为苏黎世市民):化学奖
1946年,Hermann Hesse(出生在德国Calw,1883-90在巴塞尔入籍,从1923成为伯尔尼市民):文学奖
1948年,Paul Hermann Müller:医学奖
1949年,Walter Rudolf Hess:医学奖
1950年,Tadeus Reichstein (出生在波兰的Wloclawek,1916年成为苏黎世市民):医学奖
1951年,Max Theiler (自1922移居美国):医学奖
1952年,Felix Bloch(自1934移居美国):物理奖
1957年,Daniel Bovet(自1947年移居意大利):医学奖
1975年,Vladimir Prelog (出生在萨拉热窝,自1959成为苏黎世市民):化学奖
1978年,Werner Arber:医学奖
1986年,Heinrich Rohrer:物理奖
1987 年,Karl Alexander Müller:物理奖
1991年,Richard Robert Ernst:化学奖
1992 年,Edmond Henri Fischer(出生于上海,自1947年成为日内瓦市民):医学奖
1996年,Rolf Zinkernagel:医学奖
2002年,Kurt Wüthrich:化学奖

2017年,Jacques Dubochet:化学奖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之一,瑞士科学家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


再推荐阅读:

800万人口小国瑞士再度成诺贝尔科学奖大国,为什么?

作者|赵亚杰


提起瑞士,你想到的是什么?

手表、巧克力、瑞士军刀亦或是少女峰?


你可能不知道,

瑞士还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

雅克·迪波什是第21位瑞士籍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得主,

历史上,瑞士有5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7人获诺贝尔化学奖,

9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同时雅克·迪波什也是第25位瑞士籍诺贝尔奖得主

凭借这么多的诺奖得主,

瑞士获得诺奖的人数位居世界第六位


►截至2011年4月,诺奖得主国家分布图,瑞士排名第6


与其拥有的众多诺奖得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瑞士只有重庆市面积的一半,

狭小的国土面积,只有41,285平方公里

以及834万人,

约为北京市常住人口是三分之一,

而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一项统计,

瑞士每100万人中就有1.11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历史上,

有超过113位诺贝尔奖得主与瑞士相关,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意志帝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

1895年,年仅16岁的爱因斯坦

参加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

他的理科取得了高分,

但是文科考试却不合格

未能顺利入学,

之后他去一所瑞士高中补习了,第二年9月

才顺利进入苏黎世理工学习物理


►瑞士知名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俯瞰


1901年,早已放弃德国国籍的爱因斯坦获得了瑞士国籍

1902年,他在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第二年转了正

两年后的1905年,这位籍籍无名的专利员刷屏了

这一年

他的博士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终获接受

他成了爱因斯坦博士

这一年

他发表了四篇论文,

关于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质量和能量关系,

在物理学的四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这一年

被后人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瑞士与诺奖得主的缘分,

还不仅仅局限于瑞士国籍的科学家

众多诺奖得主虽然不是瑞士籍,

却是在瑞士完成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有十位诺奖得主在苏黎世理工,

十一位在苏黎世大学,

还有七位在日内瓦以及巴塞尔任教或完成他们的研究,

提起这些大学,就不得不说一些瑞士世界领先的高等教育体系



根据2017年的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

瑞士共有九所大学进入世界前一千,

有八所大学居于世界前五百,

四所大学位于世界前一百,

其中苏黎世理工以及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分列世界第十以及第十二位,

超过了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

其中,说起来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1969年独立建校,仅仅只有不到五十年的历史


为什么瑞士可以拥有如此之多的诺奖得主呢?


►Richard Ernst(1933—)由于他对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光谱发展的贡献,获得了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士籍化学家

Richard Ernst是这样说的:

第一,

在一战和二战期间,

瑞士都能够置身战火之外,

吸引了众多欧洲智慧学者的到来

第二, 

在过去的50年中,

瑞士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

这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具备的优厚条件,

因为果实的成熟是长期的酝酿


凭借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厚的研究资金,

瑞士至今仍在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研究者,

其世界领先的高等教育体系,

也在为瑞士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


相信未来,

瑞士这样一个“弹丸小国”,

仍会涌现出更多的诺奖得主,

继续延续他们在诺奖上的辉煌


  自然科学类瑞士籍诺奖得主名单

1909年    Emil Theodor Kocher: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3年    Alfred Werner (在法国Mülhausen出生,从1894成为苏黎世市民):化学奖

1920年    Charles-Edouard Guillaume(自1883年生活在法国):物理奖

1921年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德国Ulm出生,1901-1955苏黎世市民):物理奖

1937年    Paul Karrer:化学奖

1939年    Leopold Ruzicka 

         (出生在前奥地利-匈牙利的Vukovar,自1917年成为苏黎世市民):化学奖

1948年    Paul Hermann Müller: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9年    Walter Rudolf Hess: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0年    Tadeus Reichstein

        (出生在波兰的Wloclawek,1916年成为苏黎世市民):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1年    Max Theiler (自1922移居美国):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2年    Felix Bloch(自1934移居美国):物理奖

1957年    Daniel Bovet(自1947年移居意大利):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5年    Vladimir Prelog (出生在萨拉热窝,自1959成为苏黎世市民):化学奖

1978年    Werner Arber: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6年    Heinrich Rohrer:物理奖

1987年    Karl Alexander Müller:物理奖

1991年    Richard Robert Ernst:化学奖

1992年    Edmond Henri Fischer

        (出生于上海,自1947年成为日内瓦市民):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6年    Rolf Zinkernagel: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2年    Kurt Wüthrich:化学奖

2017年    Jacques Dubochet:化学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