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汗颜吧! 亲自做实验几十年的诺奖得主: 发表论文不过百篇, 多数为第一(或唯一)作者, 从不"灌一篇水", 更不随便署名

2017-10-13 综编| 科文哲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蝌蚪士导读》有一位留学英国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又在英国知名大学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近20年的资深科学家,近期受聘一所国内大学,且道出了非常不幸的学术遭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连续失败,但是收到了几个啼笑皆非的同行评审意见,其中之一认为【"该申请者作为资深科学家不该以第一作者或同时又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更不该以唯一作者发表述评论文”】。实在无语!如此槽糕的评语——反映部分评审人本身就不是什么学术专家;其实就是学术江湖“流氓混棍”——根本不懂国际学术伦理——而傻傻地提出如此“非科学”评审意见,就此荒唐可笑的“非科学”评审意见也竟然被国家基金xx处学科组认可。为纠正如此缺失学术道德的愚蠢认知,推崇两位国际科学泰斗——诺奖得主,几十年身处科研一线且亲自做实验。如此勤奋的科学泰斗(如基因之父) 的论文总量不超过百篇。其中,绝大数科研成就均以第一作者、甚至唯一作者发表,  但是从不"灌一篇水", 且更不随便署名一篇论文。



亲自做实验的诺贝尔奖得主之一:

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 (1918–2013)

作者   西德尼·布伦纳  Sydney Brenner        

 

              

桑格于1982年退休,英国的维康信托基金会(Wellcome Trust)和医学研究理事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于1993年成立了桑格中心(Sanger Centre),这座研究机构称为桑格研究院(Sanger Institute),地点位于英国剑桥,是世界上进行基因组研究的主要机构之一。2007年,维康信托提供英国生物化学学会(British Biochemical Society)一项补助,使其为桑格从1989年以后的实验研究纪录进行建档及保存。


弗雷德里克·桑格是一位杰出而又独特的科学家,他于2013年12月19日逝世,同时我们失去了一位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他两次得过诺贝尔化学奖,但由于他开发的蛋白质和核酸测序方法为我们现在所做的很多事情提供了基础,我们称他是分子生物学家。


弗雷德(Fred)于1918年出生在英国的格洛斯特郡。他在剑桥大学接受教育并在那里拿到了本科(1939)与博士学位(1943)。在1953年,我参加了他在牛津大学Alembic俱乐部关于胰岛素而做的专题讲座。由于两个原因这个会议仍然印在我的脑海里面。其一是他解释他的工作的方式。他有一套三角形的木块,其空白面对着听众,当他完成多肽片段的表征,他就把木块翻过来显示氨基酸,直到他完成胰岛素A链和B链的序列组装。他5年以后因破译胰岛素的序列将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另一个原因是来自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鲁宾逊爵士的评论,他指出化学家认为蛋白质是无定形聚合物,但是桑格现在证明它们在氨基酸序列上面有确定的化学结构。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后来提到序列假说的必要条件。该序列假说指的是蛋白质的一维序列由DNA一维序列来指定;转换表格就是遗传密码。证明这一点成为分子生物学的早期阶段的核心问题。


遗传学家西摩·本泽(SeymourBenzer)已经证明可能会在单核苷酸分辨率来测量突变之间的重组,与化学突变相结合,这可能允许我们对基因与其蛋白产物进行比较—用遗传学对基因进行“测序”和应用弗雷德里克·桑格的技术对蛋白质产物进行测序。当我在1956年来到剑桥大学,我去生物化学系见了弗雷德。我发现他正在开发利用放射性技术对少量的蛋白质进行测序的方法。他合成了卵清蛋白,并用放射性氨基酸进行标注,由高电压电泳和色谱组合的“指纹识别”方法消化蛋白质,并分离多肽(他在他胰岛素的工作里面发明了这个程序)。我们后来在噬菌体T4头蛋白上使用了这个方法,这是在众多利用弗雷德的方法来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首个例子。

   

在1962年弗雷德加入分子生物学MRC实验室之后,因为小RNA可能被纯化,他开始发展对RNA测序的方法。虽然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霍利是第一个测定RNA序列(tRNA)的人,弗雷德和他的同事在1967年发表了5S核糖体RNA序列。接着,他的方法被用来对抑制基因tRNAs和它的突变体进行测序和研究。      


弗雷德接着把他的注意力转向了DNA并且开发了产生具有确定尾端片段的“加-减”方法。到1975年,他已经对5-kb长噬菌体phiX178基因组大部分进行了测序。他在1977年发表了双脱氧方法并用它对人的线粒体17-kb 和噬菌体λ46.5-kb DNA进行了测序。随着1974年克隆技术出现,很明显对于大多数分子生物学家而言新的研究时代开始了。由于一路领先的研究,弗雷德将与Walter Gilbert和保罗·伯格分享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当然,遗传学会有所不同;我们不再依赖于生物的繁殖周期,可以直接研究DNA,甚至早已灭绝的生物。生物化学也会改变,因为核酸可以用来产生我们所需要的蛋白质。能够对DNA进行测序也让胚胎学成一门科学,并对生理学提供了不可能那么容易获得见解。这将继续让我们认识这个星球上最有趣的生物-我们自己。


弗雷德经常被称为一个谦虚的人,但他的目标是远离谦虚。他把目标的一个奇点与简洁的轻描淡写结合在一起。他经常提到他的科学工作“在实验室里面鬼混”,西摩·本泽(Seymour Benzer)告诉我1954年当他第一次遇到弗雷德,他问弗雷德他是否认识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认识”,弗雷德说,“就是那个热衷于基因的家伙。”当我们在1961年在剑桥相遇开始讨论我们将组织新的实验室,诺贝尔奖得主马克斯·佩鲁茨(Max Perutz)比较担心弗雷德可能会选择当主席,但弗雷德说:“我不做那种事。”


这个弗雷德·桑格将无法在当今科学界生存。随着不断的汇报和评估,一些委员就注意到,他在1952年发表胰岛素与1967年对RNA测序的第一篇文章之间的文章很少,直到于1977年DNA测序又有很长一段时间间隔很少有文章发表。他将被贴上不多产的标签,他的个人支持申请将被拒绝。我们不再有一种文化,允许个人在今天被认为是非常危险的长期项目进行研究。


弗雷德在1983年退休。虽然MRC想让主任在退休后继续前进,这个例外曾经为马克斯·佩鲁茨(Max Perutz)做过。我问弗雷德他是否愿意保留他的小办公室和实验室并继续留下去。他以一种很个性化的方式回答:“不,我已经受够了。我想造一艘船,花一些时间在我的花园里折腾了。”在他退休的下午,他放下吸管,去了一个小的欢送会,就走出了实验室和科学。

原文: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3/6168/262.full



解码“基因组学之父”桑格:测序,测序,测序



“桑格 37 37922 37 14305 0 0 7189 0 0:00:05 0:00:01 0:00:04 7188之无愧地被称为‘基因组学之父’,他的工作为人类读取和理解基因代码奠定了基础,彻底变革了生物学并极大促进了当今的医学发展。”、

 

有一天,65岁的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突然停下手中的试验,转身走出实验室,宣布自己正式退休。那一年是1983年。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年纪已经足够大了,需要开始另一种生活。

 

此后,在家专心打理花园的桑格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30年后的2013年11月19日,他在沉睡中于英国剑桥郡阿登布鲁克医院安然离世,享年95岁。弗雷德里克·桑格这个名字,以及与他有关的种种传奇往事,再度被世人的记忆所唤醒。

 

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领域的教科书中,以桑格的名字命名的试剂、测序法是无法绕过的经典教学内容,桑格也由此被今天的年轻学子们奉为“祖师爷”级的人物。

 

事实上,两次获诺贝尔奖,就足以说明桑格在世界科学界所拥有的分量和地位。因完整测定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证明蛋白质具有明确构造,桑格独享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上世纪70年代末,他提出快速测定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技术“双脱氧终止法”,即被称作“桑格法”的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与另外两名科学家共享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科学史上,桑格成为继玛丽亚·居里、莱纳斯·鲍林、约翰·巴丁之后,第四位两度获颁诺贝尔奖,且是迄今为止唯一两次获得化学奖的科学家。

 

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主席杰里米·法莱尔评价:“桑格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基因组学之父’,他的工作为人类读取和理解基因代码奠定了基础,彻底变革了生物学并极大促进了当今的医学发展。”

 

从认识蛋白质开始

 

1918年8月13日,桑格出生于英国格洛斯特郡,父亲是一名内科医师,曾作为传教士在中国短暂工作,后因健康原因返回英国,母亲则是从事棉花加工生意的商人后代。

 

桑格原本打算跟随父亲的步伐迈入医学界,但高中毕业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后,转而对生物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成为一名科学家。而当时的剑桥,正好拥有诸多生物化学先驱。

 

上学时桑格表现平平,从中学一直到博士毕业之前,他几乎没有获得过任何奖学金,然而父母也没有一味要求他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是尽量给他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父亲的剑桥背景和富裕的家境帮了他不少忙。

 

1944年,桑格在剑桥取得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留校跟随正在研究胰岛素的生物化学系新任教授阿尔伯特·查尔斯·奇布诺尔开始了博士后研究,专注于为氨基酸排序的工作。

 

胰岛素在人体的糖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就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科学家开始关注胰岛素的生化性质,不仅仅因为它具有医学的应用前景,还因为它是当时仅有的几种能够被提纯的蛋白质。

 

在桑格涉足胰岛素研究之时,世界生物学界对于蛋白质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蛋白质没有明确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而另一派则坚持认为蛋白质具有结构,并且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桑格以牛胰岛素作为样本,开始确定胰岛素分子中的51个氨基酸序列。他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截断连接氨基酸链的“桥”,这使得他可以研究单个的氨基酸片段,然后他又将这些片段重新组合成氨基酸长链,进而推导出完整的胰岛素结构。1953年,桑格成功地测序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洪国藩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桑格在科学界对蛋白质的认识还很匮乏的情况下,不但明确回答了蛋白质具有结构,而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搞清楚其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人。

 

1965年,我国科学家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在洪国藩看来,我国科技史上这项与“两弹一星”齐名的伟大成就,是桑格的研究与中国科学最为直接而紧密的连接点。

 

“如果没有桑格搞清楚胰岛素的结构,我们就没有办法进行人工合成。”洪国藩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科学家成功实现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反过来支持并证明了桑格蛋白质测序的正确性。

 

桑格测定蛋白质序列的方法至今仍有应用,而他所使用的2,4-二硝基氟苯此后被称为“桑格试剂”,该试剂与自由氨基的反应则被称作“桑格反应”。这项工作为他赢得了第一个诺贝尔奖。

 

“测序,测序,测序”

 

获得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学和学术报告邀请纷至沓来,而桑格却并不打算离开自己所钟爱的实验室生活,他一一婉拒,继续躬耕实验。

 

1962年,桑格参与筹建了隶属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圣地”,迄今为止诞生了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然而作为创建元老的桑格,却始终没有担任太多职务,因为“参与管理事务太痛苦了”。

 

在研究年鉴上,桑格曾以“测序,测序,测序”作为题目总结自己一生的工作。上世纪70年代,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桑格将注意力转向RNA和DNA的测序研究。

 

而对于桑格此后致力于发明一种全新的DNA测序方法,英国同行之间流传着一段颇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曾在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的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告诉记者,当时有很多科学家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排队测序,桑格也不例外。然而有一天,排队等待的低效率让桑格很是烦恼,于是,他决心要从漫长的队伍中离开,自己去发明一种更为快速的测序方法。

 

“原本排着队就能在Nature或Science这样的杂志上发篇论文,可是桑格说他不排队了,要去做一个创新性的新方法。”高福说,桑格的选择,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英国科学界优良的创新型研究传统。

 

桑格最先想到了自己曾用于蛋白质测序的“拼图法”,但他很快发现这种手段在面对信息量庞大的DNA时毫无用武之地。自认为并不聪明的桑格,曾说自己“只是个一辈子在实验室里瞎胡混的家伙”,埋头实验室成为他的“成功密钥”。

 

最终,后来被称为“桑格法”的“双脱氧终止法”测序技术应运而生,他利用该技术成功定序出一种噬菌体的基因组序列。这也是科学家首次完整的基因组定序工作。相较于当时其他的DNA测序方法,桑格的技术使用了较不具毒性的材料。这一系列工作,为他赢得了第二次诺贝尔奖。

 

桑格两次获诺奖的研究,都涉及生物大分子的一级结构及其测序,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前主任科林·布莱克莫尔评价,桑格发明的两项技术打开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大门。

 

随着基因组研究的飞速发展,科学家开始想要破解上帝留给人类的基因“天书”。而作为第一代测序技术的“桑格法”,成为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

 

因为厌烦了排队,桑格转而自己研究起新的DNA测序方法。关于这段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高福认为它对当下中国的科学界有很大启发。“如果桑格只是排着队在Nature上发了几篇论文,那么相对于发明一种新的测序方法来说,究竟哪个贡献大呢?”

 

尽管桑格几十年来一直身处实验室一线并且成名很早,但如今若要在公共检索系统中查找,他一生发表的论文和评述不会超过百篇。即便在他一年之内发表论文最多的1969年,文章总数量也仅有5篇。然而,他于1977年与人合作撰写的关于DNA测序的文章,发表至今已被引用超6万次。

 

“在我们当前的科学环境中,大家急急忙忙多发了几篇论文,数量上去了不少,但是对于科学的真正贡献究竟在哪里呢?”在高福看来,桑格的追求和成就值得今天的中国科学家深思。

 

“高级技术员”的历史价值

 

桑格被认为是“20世纪英国科学的英雄人物”,他在65岁时宣布退休的决定让很多人诧异。而他解释说,到了这般年纪还作研究,如果达不到自己期望的水准心里会觉得不安,不如把位置让给年轻人。

 

1993年,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和医学研究理事会在剑桥大学成立了桑格中心,后改名为桑格研究院。有趣的是,这所以桑格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研究机构有一项观光项目,就是带着大家去欣赏桑格退休后精心打理的花园。

 

回望科学生涯,桑格在为自己所写的唯一一篇自传中总结道:“对于科学家来说,行动就是做实验。”

 

因为桑格的重要贡献都是在生物大分子的测序技术方面,曾有另一位诺奖获得者对桑格作出这样的评价:“他是一个高级技术员。”

 

“这样的评价其实并没有错。桑格确实拥有很强的技术能力,而且,他所发明的技术非常重要。”高福说,对于科学家而言,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角色至关重要。

 

而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研究员于军看来,技术有其“时效性”的问题,尽管桑格的蛋白质测序技术和DNA测序技术今天还有应用,但使用范围已经非常有限。因此,桑格的贡献,要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来理解。

 

“诺贝尔奖颁发给从事技术方法研究的科学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因为科学发现而获奖。”于军说,桑格发明的测序技术正是他在科学界能够拥有独特地位的标志性特征。

 

“没有桑格对测序技术的发明,就没有基因组学的概念出来。”正致力于新一代测序仪研究的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研究员任鲁风评价说,“桑格法”是一个里程碑式的DNA测序技术。

 

1980年,应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时任所长王应睐的邀请,桑格曾来到中国进行短暂访问。“参观交流中他发现,有些实验药品、生物制品我们买不到,桑格就一一记下来,回到英国后的一个礼拜之内,他就把那些用品寄往中国。”洪国藩院士回忆。

 

洪国藩在剑桥进修期间曾跟随桑格从事研究,两人结下深厚友谊。在他的印象中,桑格性格温和,但也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沉默寡言。“每当听到你有新的科学想法,他就会非常高兴。”洪国藩认为,正是兴趣和专注成就了桑格辉煌的科学人生。

 

《中国科学报》 (2013-12-20 第5版 人物周刊)



冷冻电镜(cryo-EM)顶级泰斗

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

图为Richard Henderson获得普利奖时接受采访所拍摄


人物背景:

    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教授,苏格兰人,生于1945年。1983年,年仅38岁的Henderson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16年,英国皇家学会决定将当年的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颁发给Richard Henderson。


科学生涯:

    Richard Henderson是典型的“纯粹科学家”,科学生涯几十年,一直坚持在一线亲自做实验,大量成就均以第一作者、甚至唯一作者发表论文(注:在生物领域,对于非理论研究而言,这意味着Henderson教授本人就是科学实验或数据分析的实际执行者,通信作者一般意味着研究内容的指导和统筹规划)。1975年, Henderson与其合作者Nigel Unwin利用电子显微三维重构技术首次获得7埃分辨率的细菌视紫红质3D结构(Henderson and Unwin,1975)。这是人们首次观测到膜蛋白的跨膜螺旋结构,也是人们首次利用该技术看清楚生物对象的二级结构。当时Henderson教授做出这项成果的时候,冷冻电镜还没有诞生,样品辐射损伤极其严重,只能依靠二维晶中大量规则排列的分子平均效应抵消辐射损伤影响。在当时的环境能完成这样的创举,在今天看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80年代中期,冷冻电镜技术诞生;Henderson教授也在随后解析了冷冻状态下的3.5埃分辨率的细菌视紫红质二维晶体结构(Henderson, R. et al, 1990)。稍稍有点遗憾的是,那个年代,电镜技术完全处于萌芽状态,分辨率上还无法和X-射线晶体学媲美,最早的跨膜螺旋只有7埃,对解释原子层次的机理存在一定困难,而从7埃推进到3.5埃近原子分辨率却整整花了15年时间。虽然Henderson第一个观察到跨膜螺旋,但是先于他的3.5埃分辨率结构,第一个膜蛋白3.0埃分辨率的原子模型却是德国科学家米歇尔研究组于1984年利用X-射线晶体学完成的(Deisenhofer, J. et al, 1984)。米歇尔随后获得1988年诺贝尔奖。八九十年代是Henderson重要的转型期,他并没有因为X-射线晶体学的强大技术压力而放弃冷冻电镜相关研究。相反,他深刻地洞察到冷冻电镜可能在未来会成为“极具前景的、更加强大的技术”,他的重心也在随后转向了和冷冻电镜相关的原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Henderson教授研究风格极具前瞻性和深刻洞察力,纯粹以彻底解决科学、理论或技术问题为导向,完全不以发文章为目的,其研究论文也从不“灌一篇水”,更不随便署名一篇论文。他是极其典型的“完全不跟风型”的科学家,因为他“无风可跟”,他就是“狂风暴雨的创造者”。在近几年这场浩浩荡荡的所谓“冷冻电镜革命中”,Henderson教授没有一篇Nature,Science这些所谓的“高大上”的文章,并且曾拒绝在自己博士后的两篇关于超大膜蛋白复合物的Nature论文上署名。虽然他也对这些研究成果也大加赞赏,但认为不属于自己目前的研究范畴,不应该因为作者是自己的博士后而随便署名。尽管Henderson近些年的“publication”完全算不上“耀眼”,但每一次冷冻电镜领域有重大突破或具有巨大争议性的研究结果,第一个被邀请“出山”的便是Henderson教授。

    

而这样一位从不贪图一篇CNS、不灌一篇水、不随便署名任何一篇所谓“高大上”、“奢侈”、“高影响因子”论文的科学家,却是目前整个领域公认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最佳候选人之一(假如未来几年诺奖颁发给冷冻电镜)。事实上,Richard Henderson早在20多年就已经预见了“这场革命”。作为分子生物学家出身的Richard Henderson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便做出了一系列大分子结构研究的里程碑式的工作,并且深刻地洞察到冷冻电镜在未来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关键意义,毅然决然地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全面转型发展冷冻电镜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并给出了一系列理论和实验上的准确预言(Henderson, 1995)。在冷冻电镜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图像处理算法和软件均有重要贡献,尤其是在直接电子探测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影响力。90年代末,在一次3D电子显微镜的GRC(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会议上,同领域一位科学家在报告中悲观提到:“冷冻电镜技术非常有限,不可能超越像X射线晶体学这样强大的技术手段”。Richard Henderson在下一场发言中开门见山,毫不客气地说他完全不同意该观点,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一系列客观严谨的研究结论,并且十分自信地预言:“冷冻电镜会超越其它各种技术,成为蛋白结构研究的主导工具”。20多年以后,在这场冷冻电镜的“革命”中,人们用事实证明了Henderson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量的研究和预言的准确性。当然,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的结果甚至超出了Henderson当时的预言。


提携年轻学者:

    Henderson教授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对年轻一辈的学者鉴赏也颇具慧眼,并且能实质性地促进其职业发展。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Sjors Scheres 博士。当年多多少少由于publication的原因,他在西班牙那些其实并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无法获得一份教职,却得到Henderson大力赏识,成为Henderson教授为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亲点的“潜力股”,并于2010年正式入职;两年后,Scheres博士拿出了冷冻电镜领域经典之作Relion程序,再两年之后,Scheres入选2014年Nature杂志评出的“十大科技人物”。

    

Henderson教授不仅仅鼓舞年轻人、促进其职业发展,他甚至“鼓舞”了整个领域。早期的电镜技术根本无法研究生物结构,Henderson则用事实证明了其可行性,在70年代冷冻电镜技术尚未出现以前,便获得了七次跨膜螺旋结构。80年代冷冻电镜技术诞生以后,很多传统的结构生物学家依然不看好这项技术,甚至一度嘲笑其为“blobology”(英文讽刺词语,意思是“只能看见一坨轮廓的技术”)。而Henderson就是那个“逆潮流而行的未来开创者”,直接着眼20年后,并且用事实一次又一次鼓舞整个领域保持乐观心态向前发展、着眼未来。


个人八卦: 

Henderson教授在同领域其他“大牛”眼中的地位到底如何呢?凯哥也八卦一下多年前参加电镜学习班时的一个插曲。那时,大家都在会后开啤酒聊天、自由讨论,有位大牛发现Henderson被围着,手头没有拿到beer,十分着急,赶紧去帮Henderson开beer,然后顺便说了一句略带玩笑的话:任何人的beer你们都可以自己去开,但Richard的beer我必须要亲自为他开”。话说这位大牛自己本身也是皇家院士...

    

另外再八卦一些实验室里发生的小细节。按道理,一个人38岁当选皇家院士,这种履历早就风光无限,瞬间秒杀一切同行,仅凭其学术威望就有可能轻而易举获得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等等方面的支持。但是Henderson教授亲自在一线做研究、做实验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Henderson教授今年已经72岁,凯哥还经常在半夜两三点看到他在电镜室做实验。这种情况必须发生在两个人同时熬夜的前提下,按道理应该是小概率事件。所以好奇之下,凯哥估算了一下自己熬夜的先验概率,以及凯哥在场情况下观测到Henderson教授熬夜的条件概率,然后计算出Henderson教授单独熬夜做实验的先验概率,着实吓了一跳!

    好了,不扯太多八卦了,已经大致介绍过了冷冻电镜领域这位泰斗。下一次,凯哥将和大家分享Richard Henderson教授有关冷冻电镜的一段十分钟的视频介绍。凯哥已经将Henderson所讲的内容,逐句对照意译为中文,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下回见!


科普利奖简介:

该奖始于1731年,为科学界最古老的权威奖项,已有近300年历史。颁奖不分学科,所有学科一起参评,每年只颁发一人,爱因斯坦、达尔文、高斯、法拉第、门捷列夫、普朗克、沃森、克里克、桑格等等划时代的科学家都曾获得该奖。目前该奖通常只颁发给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是从诺奖得主中二次筛选),Richard Henderson是极少数的例外之一,另一个例外是黑洞蒸发理论提出者史蒂芬·霍金。


参考资料:



Deisenhofer, J., Epp, O., Miki,K., Huber, R., and Michel, H. (1984). X-ray structure analysis of a membraneprotein complex. Electron density map at 3 A resolution and a model of thechromophores of the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er from Rhodopseudomonasviridis. J Mol Biol 180, 385-398.

Henderson, R. (1995). The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neutrons, electrons and X-rays for atomicresolution microscopy of unstained biological molecules. Q Rev Biophys 28, 171-193.

Henderson, R., Baldwin, J.M., Ceska, T.A.,Zemlin, F., Beckmann, E., and Downing, K.H. (1990). Model for the structure ofbacteriorhodopsin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electron cryo-microscopy. J Mol Biol 213, 899-929.

Henderson, R., and Unwin, P.N. (1975).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purple membrane obtain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Nature 257, 28-32.

Kuhlbrandt, W. (2014). Cryo-EM enters a newera. Elife 3, e0367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