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学术生涯衰老过程(Academic Aging Process)

2017-10-23 作者| 肖鑫鑫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本周 35 24522 35 8790 0 0 3185 0 0:00:07 0:00:02 0:00:05 3185参加了山东大学组织的齐鲁青年论坛,了解了山大对人才引进的政策(不得不说陈哲宇事件让山大在用人、育人方面的努力成效倒退好几年)。


作为一个马上博士毕业的海外学子,要不要回国,什么时候回国,都是俺要仔细考虑的。联想起前阵子在我们Bernal Institute的一个经验介绍会,主讲人是系里新拿到欧洲研究学会ERC(European Research Concil)starting grant的青椒Micheal D. Scanlon博士。这个项目的成功率在10%左右,可以拿到一至二百万欧左右的启动资金,申请人得在博士毕业以后的七年内申请,拿到这个项目大致就可以到任何一个欧盟高校去任教了。


跟国内申请NSFC青年基金对年龄的限制不同,欧洲的一些面向于ESRearly stage researcher)即青年研究者的项目大都是对完成博士的年限加以要求。因为各国的博士体系不同,比如UK和爱尔兰的本科生毕业后可直接成为博士生,从而可在三到四年获得博士学位(俺还见过两年半的),德国教育体系下则一般需要先做两年硕士。所以可以见到二十五六岁的从英国毕业的学霸,以及不到30岁即回国拿到青年千人项目的八零后和九零后。


Micheal提到了一个有趣的 academic aging process,即学术生涯衰老过程(可能俺翻译的不是非常妥当)。如果把博士毕业即拿到博士学位当做学术生涯的出生证的话,那么在爱尔兰(其他欧盟国家情况类似)的学术评价体系里:“五岁”的时候已经“太老”而不能参与申请爱尔兰研究学会IRC(Irish Research Council)设立的博后项目; “七岁”的时候就不能再申请前面说到的ERC的启动资金;“八岁”的时候就不能再申请爱尔兰科学基金会SFI(Science Foundation Ireland)的启动基金了。“五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这个时候一些欧洲国家设立的博后项目已经不能再继续申请了。五年大致可以做两站博后,在此之后继续就不应该再继续 “千年博后”了,而是应该可以有能力自己成为PI,寻得一个较为稳定的教职。


这样的考量大约有三点:


首先在学术上,自己继续单干或者即便可以帮导师管理一些博后学生,自己作为leading author(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学术论文数目已经被取得稳定职位、且有一定数目学生的同龄人所超越,时间越久,回国时候的竞争力越下降,差距也越大。


其次是对于自己的生活状况来说,需要稳定下来,结婚生子,贷款买房,照顾老人,过上循规蹈矩的生活,而不再继续漂泊。


最后是此时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academia or industry)最后的抉择机会,俺跟爱尔兰的医疗器械、化学制药方面的企业HR交流,他们普遍认为企业不会雇用进行了两站博后之后的研究者。


通过这次交流,明显感觉到国内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在科研方面的大力投入。用人单位对于申请者的论文水平要求也是水涨船高。衷心祝愿各位同在海外打拼的同仁们身体健康(这点必须要注意,俺最近发福厉害,血压飙升),做出有影响力的工作,早日学成归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