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终身难得一见! 最美菊花集合大全: 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2017-11-07 作者| 栗茂腾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菊花-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菊花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花卉,是文人墨客公认的花中四君子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


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记载可以从《周官》、《埠雅》以及《礼记·月令篇》中找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这说明中国最早的菊花是秋季开花,花的颜色是黄色;估计当时都应该是野生种,当然黄色花的栽培菊花也是存在的。



菊花因在秋末至冬初开放,也是秋冬季节为数不多的观赏花卉,故菊花被文人墨客赋予了清寒傲雪的品格。陈毅元帅在《秋菊》这首诗中更是表达出了他对菊花的热爱以及对其坚韧品格的赞赏,“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酷爱菊花,以菊花为题材的诗词等更是比比皆是,最著名的莫过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孟浩然在《过故人庄》描述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中也有类似描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这都说明菊花在古代还被赋予了长寿和吉祥这层含义。



根据中国植物志描述:我国人民对菊花的喜爱最早也并不止其独特的观赏性,主要还在于它的药用价值;在春秋战国时代,屈原的离骚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足见当时已将菊花的花当作蔬菜使用了;但是到了汉朝及唐朝对菊花的药用价值引入了极大的注意;菊花的花是清凉药,味寒、甘苦、散风清热,明目平肝(资料引自中国植物志)。


从植物学上讲,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叶片卵形至披针形,羽状浅裂或半裂,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花直径在不同品种中差异很大,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等,花色则更为丰富,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及绿色等。经过育种家的培育,目前栽培的菊花品种极多,其头状花序也有很大变化,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中间的管状花也常特化成各式舌状花(植物描述参考中国植物志等)。





历史上的菊花品种分类是以色为主的,汤忠皓在1963年对菊花提出了他自己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法,首先根据花径大小、花枝习性分成两大区;再根据舌状花与管状花数量之比分成舌状花系与盘状花系,最后再依据瓣形及瓣化程度分成类和型(汤忠浩,中国菊花品种分类的探讨,1963)。


1982年在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会上,与会专家确定以花瓣、花型两级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初步确定菊花共分为五个瓣类,包括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具体区分细节可参考中国植物志和相关网站资料http://wsxrd.com/news/DispNews.asp?Ti=0&CiD=1000&ID=1679)。以下为常见的菊花类型。




































附:菊花为主要题材的诗句。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

《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唐·太宗

《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

《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宋·梅尧臣

《残菊》

零落黄金蕊,

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

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

《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杨万里

《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

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

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沈周

《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

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

除却陶家到我家。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董必武

《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  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