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吗?但"科疯子"的另类思考:远东文化圈的去中华化之后,创建地球村文化体系?

2017-11-12 张绪山 陈楷翰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吗?

作者| 张绪山《光明日报》(2014年08月13日14版)


“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是史学领域乃至社会各界广泛流传的一种观点,本刊今天刊发一篇提出不同见解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并欢迎就此问题及相关话题发表高见。


“众口铄金”“积非成是”是中国古谚,意思是说,一种观念或见解一旦众口相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强大力量,即使是明显的谬见,也会迫使人们当作正确的事物而接受。与所谓“谬误重复千遍变成真理”庶几近似。这种现象在历史学上最显著的例证,莫过于流传甚广的“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的说法。


冯友兰《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云:“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这里需要注意,所谓“唯独中国屹立不倒”“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是就“文明”“文化”(civilization,culture)延存而言,并非指“政权”(state)意义上的“国家”或“王朝”的存续,否则,就中国历史上频繁的王朝更替与少数民族入侵而言,“屹立不倒”“亘古亘今”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冯友兰为彼一时代之硕学鸿儒,其观点可代表前辈学人之史学常识。


在我国学术界,与世界古文明研究相关的“四大文明”说曾一度非常流行。近些年“四大文明”说虽已不太流行,但与之相关的“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的传统说法,却仍被很多人坚持,尤其是在国学界,似仍被奉为不易之论,频繁见于众多史学著作,包括一些著名史学家的著述。


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的关系。一般而言,造成文明中断与消失的原因,不外自然灾难与族群征服。就目前所知,在世界古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等)中,中断与消失了的文明,多缘于族群入侵与征服。但就历史实际而言,族群征服可以造成一种文明的暂时中断,但并不一定造成永久毁灭与消失。因此,在判断一种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不能简单地将“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混为一谈。这是我们在讨论各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应首先注意的。


实际上,中国文明“未曾中断(消失)”说乃基于两点:一是排除了少数民族入侵与征服造成的传统政权中断,二是排除了文化传统的暂时断裂。否则,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入主中原,金对中原腹地的占领,尤其是 35 33147 35 11865 0 0 910 0 0:00:36 0:00:13 0:00:23 2038 35 33147 35 11865 0 0 845 0 0:00:39 0:00:14 0:00:25 2342元、满清的统治,就不能说中国文明“未曾中断”。究其实,中国文明“未曾中断”说是就几个事实而言:其一,少数民族入侵虽然带来中原文明的间歇,但并没有导致中原民族主体语言——汉语言——的根本改变或消失;其二,以传统汉语言写成的古典文献延绵不绝,保存至今;其三,由于传统语言及古典文献的保存,其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得以保存、延续。


以此标准衡量,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无疑是“有古而无今”的中断(消失)的文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古埃及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进入“希腊化”时代,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古埃及语言文字受到的影响逐渐扩大。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罗马征服埃及后,埃及古文献在罗马内战中大部被毁,拉丁语的推行更挤压了古埃及语的存在空间,尤其是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帝国官方宗教后,对古埃及语言文化影响重大的多神教受到压制。529年查士丁尼皇帝关闭了所有多神教与世俗文化中心,古埃及文化更加式微。644年埃及被新兴的阿拉伯势力征服,居民改用阿拉伯语言,改信伊斯兰教,古文献再次遭到毁坏,最终荡然无存。语言与文献的消失,使得以语言与文献为载体的传统信仰与价值观念随之消失;伊斯兰教的确立更使得埃及成为穆斯林世界的一部分,古埃及文明遗产所承载的信仰与价值观不复存在。它在一千余年后为人所知,只是缘于一个偶然事件: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发现罗塞塔石碑,1822年法国学者商波良解读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学诞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见天日。但古埃及文明只是作为历史遗迹存在,与现在的伊斯兰世界的埃及社会已经没有联系,现在的埃及人(专门研究者除外)已对古埃及语言、文献及价值观完全隔膜,茫然不解。古巴比伦文明的情形大致相似,19世纪中叶欧洲学术界解读楔形文字获得成功,并开展考古发掘,这个古老文明才逐渐为人所认识。但它同样只是作为过往的存在为人所知,与现今存在的文明没有任何实际联系。


然而,很难说印度也属于这种情形。印度的历史虽充满了外族入侵,尤其是莫卧儿入侵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更以时间漫长著称,但印度的传统文化并未消失。印度是不重视历史的国度,没有记载历史的传统,马克思甚至说:“印度人没有历史”。印度没有像中国那样留下成系统的古典文献,所以谈不上古代典籍消失的问题。但其经典作品《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一直绵延流传,至今仍被印度人视为不可侵犯的圣典,是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等问题争论的指南;至于被视为印度独特产物的种姓制度更是至今犹存,实实在在地为人所感知。有人以当今印度人识梵文的人数不多,断言印度文明已经消亡,其实没有多少道理。作为学术工具的梵文,现代人通晓者不多,实属自然之理。李慎之先生在《与杜维明先生的对话》一文中特别提到,过去认为印度文明中断,可能是因为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关系。他曾就此问题请教季羡林教授,得到的答复是印度文明没有中断(消失)。


任继愈先生是大学者,但他也接受“中国是唯一文明未曾中断的文明”的观点。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古希腊文明的“中断”:“中华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不断地前进,与时俱进。这一点很特殊,只此一家。你看希腊,它持续了一个时期,然后罗马人来了,希腊文明就中断了。”这显然是将“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混为一谈了。为了说明自己的看法,任先生提到一件事:中国人在雅典读柏拉图的书,旁边的一位希腊人不以为然;他以此事证明希腊的“古代文化中断了”。这样的看法令人费解。中国人对外国人阅读《易经》《道德经》之类的中国典籍,恐怕也会不以为意;即使在当今中国人中,除了相关研究者阅读此类古典书籍,其他阅读者不会很多,我们能否据此断言中国古文明已经中断消亡了呢?


如果实际考察一下希腊历史,情况将更加清晰。不断遭受外族征服确为希腊历史显著特点之一。公元前2世纪初希腊被罗马所征服,但罗马人并没有强迫希腊人放弃自己的语言。而且,正如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武力征服的落后民族最终在文化上被征服的情形一样,罗马人震惊于希腊文化的高度发达,许多贵族家庭将希腊人请来做老师,为孩子们授课,其结果是,希腊文明非但没有消失,更以其内在魅力征服了罗马人,扩展了其影响范围。认为罗马征服希腊造成希腊文明的中断与消失,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从文化上,罗马帝国分为两个部分:西部的拉丁文化区与东部的希腊文化区。5世纪末西罗马覆亡于北方的蛮族入侵之后,地中海东部希腊文化圈演化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继续保持繁荣。希腊语不仅是民众日常使用的语言,而且也逐渐超越拉丁语,成为从事文学、教育、神学、法学活动的官方语言。准确地用希腊语阅读、写作、演讲被认为是基本的教养。在东罗马帝国存在的千余年中,古希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从未中断,举凡重要历史文献几乎都以希腊语写就,其系统性与丰富性为世人所公认。1453年以后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征服,众多希腊学者携带古希腊抄本逃亡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一大诱因,古希腊文化的光彩再次展现在西欧各国人民眼前。在希腊本土,自首都沦陷到1821年宣布独立的近四百年间,希腊文化的传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希腊语作为民众语言没有中断,东正教会在各地兴办了许多秘密学校,向儿童们传授希腊文化,希腊语字典与语法书以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诗人品达的作品在各地出版。希腊语的民间文学、民歌、诗歌获得发展。


希腊民族虽历经磨难,但他们的语言保持了连续性,没有被外族语言所淹没,沦为历史陈迹。现代希腊语系由民间希腊语(相当于汉语的白话文)发展而来。自18世纪中叶以后,究竟采用民间希腊语还是古希腊语作为全国统一语言,曾出现过激烈的争论,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但民间希腊语为希腊人民最终接受,成为通用的现代希腊语。这一过程与现代中国接受白话文的曲折历程十分相似,其结果也很相似: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现代希腊人阅读古老的《荷马史诗》,在难度上不会大于中国人阅读《论语》等古典作品。


在三千年历史中,希腊文明虽历经磨难,但所具有的持久影响力并未中断、消失,而在近代似乎则更趋发扬光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感 44 33147 44 14745 0 0 1007 0 0:00:32 0:00:14 0:00:18 3186”;英国诗人雪莱则称:“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说:“希腊文明仍然活着;它走进我们心智方面的每一次呼吸中,希腊的遗产太多,我们之中没有任何人能终其一生去完全吸收。”(《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下卷,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873页)希腊文明以其绵延不绝的影响,证明了它属于“亘古亘今,亦新亦旧”的文化范畴。


既然印度、希腊的文明也没有中断,那么,所谓“世界上唯有中国文明没有中断”的说法就不能成立。这一见解在我国学术界长期存在,广泛流传,影响深远,似已演化为一种不证自明的(self-evident)“历史常识”,甚至出现于很多学者包括一些著名学者的著述中,被当成中国文化“独特论”的历史证据,但它毕竟是一种谬见伪识,现在是应该改正的时候了。


推荐阅读:

远东文化圈的去中华化,是一个另类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 陈楷翰


我从事的是半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学研究,算是应用生态学的升级吧,因此在经济学、文化社会学、自然科学部分的分析往往会带有比较冷酷的理工人味道,但在分析后的设计,通常都站在大陆的角度上,比如这贴:     


《青山绿水快乐人世,其基础应当是大格局的循环利》

目前青山绿水被许多人理解为人类从自然景观中退出,或者修复被破坏的自然景观,这不现实,需要大量的钱财,而目前经济状况很不好,搞不来这么多钱,充其量就是政策和资本引导而已。


减少消耗环境充其量有这三条路:

    1. 低端产业外迁,资源进口,产业升级为高端产业。

    2。直接压缩产能,过贫穷生活。

    3、完善工业文明最薄弱的还原系统,走循环利用道路。

      

第一条路难度非常大,这与目前所处文明阶段有关。 第二条如可能走不顺,考虑一下1980年左右基本依靠内需发展社会的时候啥样子。第三条路可以避开较多的文明阶段问题,最现实。

 

循环利用与传统的生态工程、循环经济还不是很一样,玩的并不是小农经济时代的桑基鱼塘、稻鱼鸭循环等,也不是所谓贵港模式卡伦堡模式之类的,这些模式均受到市场容量和经济波动的巨大影响,文化影响也非常大,尤其是系统絮乱时循环链很容易变形断裂,根基不扎实,当不得饭吃。

 

 我认为循环利用应当具体细分为多个层级,比如:

  • 高层级(战略层级)的诸如依托种源库构建、水土风关键因子控制、经济与文化推演、镶嵌体格局构建技术的沙地——废弃物耦合资源化(别和我吹什么沙地治理沙漠治理的“技术”,老话——没怎么把以色列治沙人看在眼里)、依托南海海岛和高生产力环境进行的高质量海洋牧业及其附属聚落附属产业、过剩产业选择性转移边疆的地缘政经自然一体化等、境外“半租界”的文化——经济破局构建; 

  • 中层级(战役层级)的诸如禽北上牧南下的生产——消费——还原体系、各种流域与区域内自然——产业——文化规划与推演体系建立、高原、沙地的半地下开发模式创建、自然资源理性调度模式分析等等。

  • 低层级(战术层级)的传统第一——第二产业经济循环模式等等。

  • 基础级(工具级)的要素构建和甄别嵌入等等

    

这一系列首先都基于半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学基础上的开发,有了这门学科的发展基础,才聚焦到一些特定节点上去重点进行人工生态系统工程研发,否则一开始就站在和自然和其他文明社会对峙的基础上,还能有多少腾挪余地?————这一路径并不同于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可以认为是资源贫乏前提下的新路径。这不是传统的碎片性质一级学科所能替代的。与此相关而更偏向理论的一些二级学科如景观生态学、流域生态学、经济生态学、文化生态学必须得到重视,否则再增加科技投入意义都不大,目前的社会环境容量并不能接纳大部分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社会系统格局更谈不上识别、系统化、嵌入这些碎片编码知识。当然我不是说不该支持这些储备性质的东西,而是轻重缓急和费效比分析上的理性投入,系统工程部分——还不是钱老的系统工程概念——是目前最欠缺的东西了,如果在格局上无法突破,则无论怎么努力怎么修正都是在给别人做嫁衣,管他熊彼得还是猪彼得的理论,其预设前提都要归于系统格局基础上。

    

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谈得上青山绿水,关停并转围追堵截、拿钱砸行政上之类是短视的。这部分目前做得比较漂亮的是日本。希望当局想开,搞定地方财源——房地产税后就开始正规来。

   

 若有得罪各界人士,请多包涵。我算是技术人士,话说出来必然有相应的一揽子可实施东西,虽然不全但单点打击无用,除非鬼才遇到天才那我才认输。


大多数人不能认可我这态度,我同样也无法认可大多数人,并且认为他们违背了做学问的心态。这大概是华夏文化者与大陆文化者之间的区别所在吧,没办法虽然同在一块大地上,但道不同也。

 

 说到远东文化圈,同样是这个问题。从3000多年文字、金属器械、城市被确定出现的商朝至宋,中华文化基本是以开拓外向的形式出现的,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剑,商人在后面,其高势能形成了远东文化圈的核心,并辐射到了诸如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中华文化以(公卿士)华夏文化、儒法行政文化(主要是大夫和庶族学人)、工商资本文化(主要是市民商人)、流民文化为主要结构,四个文化构成不时融合撕裂,形成了时间尺度上缤纷复杂的中华文化。在很长时间内,由于中华文化经济体的大体量和高效率,以及给周边带来的利益,中华文化圈逐渐被周边认可,并成为远东文化中心。

      

随着中华走向农耕帝国社会,中华文化也逐步演替中,至汉后开始进入一次又一次的次生演替阶段,即王朝循环。从表面上体现出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灭绝的形象,实际上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则认为进入文化生态系统的后期发展阶段。直至宋灭后,中华文化四个文化构成彻底嬗变,儒法行政——流民内殖民文化成为后中华文化的主要构成,即日本人所说的:华夏亡于元蒙,此时中华文化才正式走向衰亡阶段。

    

相应地,这也是远东中华文化圈开始解体的时期,此时中华文化圈逐渐不能给周边带来利益和认可度和适度胁迫,其内殖民形象也让边缘地区望而生畏,因此开始体现为中华文化圈边缘地区的自行发展及去中华化。下降一个层级,我们看草原民族的兴衰史,也差不多是这样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文化圈的解体,从元至现代,中华文化圈的空心化与解体过程,是一个缓慢进行的过程,今日我们看到的日韩等保留着浓厚华夏文化内容的国家、新加坡等儒法+工商资本主义文化内容的国家、正在迅速去中华化的东南亚诸国与中华文化圈的起源地大陆之间明显的疏离状态,并非49年后特定形成的,而是几百年的历史了。

      

后中华文化与原中华文化圈边缘地带之间的宽松联盟,逐渐在利益和意识上形成了明显的冲突,西方异核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的进入,更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远东地区的文化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虽然很明显地还未能真正逼近西方现代文明,但已体现出了成为当代文化热点的趋势。此时的大陆文化社会学研究,似应从书斋或远方走出来,脱开封闭生境思路,把眼光放在这个热点趋势上了。

 

 文化的形成——壮大——稳定或演替——衰亡,是一个无法规避的过程,如果文化的内核未能在结构上有质的优化,则文化圈的聚散是必然的事情。即使是更高一级的,以正义伦理——契约伦理为主体,宗教超越动机全面介入的西方现代文化,也有可能遇到这个规则的侵扰。

      

另外,用马斯洛需求六层次结构分析文化的话,会得到更深入和更有意义的结果,这个话题不好在这里说。

      

文化的发展规律,是一个半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学中的重要内容,偏向群落与系统层级,应当遵循的是能量——熵最大化原理,它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部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