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计划学术官"周扒皮"的科研奴隶制: "搬砖枰重+记件计分"评估,正在坑杀这一代中国科研人才,终将埋葬独创科学家!!!

2017-11-13 周耀旗 李毅伟等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一)

记件评估

正在坑杀这一代中国科研人才

作者| 周耀旗


“记件工资”是早期资本主义时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它表面上挺合理,按劳分配 。但由于资本家以此来尽量减少成本,而工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在很低的工资条件下工作很长时间,导致了臭名昭著的血汗工厂。但是,追求数量的后果往往是质量的不稳定,因为即使是熟练工人他也可以通过偷工减料来谋取最大的利益。现代社会对质量的追求使记件工资越来越不流行。目前发达国家的记件工资主要局限在一些对质量要求不高、或者质量能够保证、能够精确测量的简单劳动例如农业、呼叫中心、卡车驾驶、数据输入员等。

        

然而,科学研究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与提出问题 、用创新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相关。科学研究据说是、至少在可见的将来是为数不多的智能机器人无法替代的工种。这样一个复杂的劳动,按道理应该由一个复杂度相匹配的评估方法来衡量


的确,当笔者在美国从助理教授升为终身副教授时评估是通过自我陈述,同事推荐,匿名同行评审,系内委员会,系主任,学院委员会,院长,大学委员会,和校长等多个关口的层层把关,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结束评估。美国终身教授的要求是在研究,教学,和服务三方面中至少有一面是杰出(excellent),其它方面满意(satisfactory),而我当时大学对副教授杰出的要求是要有国内外发表、同行审议的学术文章,而在国内有初始声誉(Record of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disseminated and peer reviewed scholarship ,Emerging national reputation),这是一个非常定性的指标匿名同行评审非常关键,因为隔行如隔山,只有同行才能对你的成果在创新、科研声誉、行内影响力有真正的了解,而匿名是讲真话的必要条件。

       

很不幸的是,国内现在大多数地方对科学研究进行非常简单的定量评估:论文数、专利数、基金数等等,而唯一和质量有半毛钱关系的是——所谓的杂志分区及影响因子而对工作本身没有任何真正深入、仔细的匿名专业评估。这不仅仅从不久前周程博客公布的教师职称晋升的规则可以看到 (见下文),而且许多项目特别是地方上项目的申请书及验收充满了定量的指标。笔者见过发表论文100余篇,专利5个以上之类的指标。在发展技术上有定量指标可以理解,但基础研究评估的定量化就是变相地把复杂劳动简单化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定量评估的直接后果——就是奖励用简单劳动的方式来做复杂劳动也就是说

  • 1)能肤浅的决不深入,能跟风的决不立异

  • 2)能保守的决不冒险,

  • 3)微创新为主,发论文至上。进而

  • 4)论文审稿能找圈内朋友,决不找外人因为发表论文的目的只是一个数字,而不是一个让匿名审稿人免费帮助提升质量的机会

  • 5)片面地追求影响因子——已经导致某些容易出Cell,Nature,Science的热门领域,在全国上下重复投资,而国民经济急需的其它方方面面得不到应有的全面发展,难道有几朵花的春天吗?

  • 6)更糟糕的是有些大课题组是论文生产灌水线:每个学生只负责做一小部分同样的重复性劳动,以此达到论文产出的极大化。笔者在美国的同事说——他经手的国内某些名校名师的学生——虽然是Nature第一作者也只会一点点东西,一切要从头教起,这不是在培养科研人才而是在训练技术民工。

        

追求数量——损害质量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从宏观来讲,过去片面追求GDP数量种下了如今环境被破坏的恶果,现在国家认识到了,开始重视了,追求可持续的发展了,但环境的破坏可能需要好几代人才能恢复!然而,现在简单计分评估——也正在坑害这一代科研人才,难道需要几代才能醒悟吗?


(二)

学者气质重于文章 

——附议周耀旗教授主张

作者|李毅伟


刚注意到科学网*今天的头条博文:记件评估正在坑害这一代科研人才。博文作者周耀旗教授,现任职于澳大利亚Griffith University,他是几年前从美国转移过去的,也是科学网的老住户(访问量120万+)。这篇博文里透露了一个奇特的情况,引述如下:

.

“...有些大课题组是论文生产线:每个学生只负责做一小部分同样的重复性劳动,以此达到论文产出的极大化。我在美国的同事说他经手的国内某些名校名师的学生虽然是Nature第一作者也只会一点点东西,一切要从头教起,这不是在培养科研人才而是在训练技术民工。”

.                                      

相信人们会同意,教授、博士、科学家不是“工种”的称谓,教学和研究也不是刻板劳动,而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思想劳动。“博士”意味着达到了“Degree of Philosophy”,要在头脑中建立了一定的方法论,要去建立相对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追求精神层面的不朽。但是,当下的学术界 “行(hang)气” 有点重了,好像教学科研只是个一般的职业。这样的话,等于自降“身价”。因为,厨师、演员、清洁工等的劳动更为必不可少,也更为见效。厨师随便做一道菜,几乎人人都能享用;演员的表演,几乎人人都能观赏;清洁工几天不工作,人们就得生活在垃圾堆里了。可是一般的学术文章,只有少许人去读。一般认为,不能按照工人的办法来看待学者的产出。职业层面,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但有性质上的不同。


 最近想了一下,其实大学是个层次很高的单位,大学的书记、校长晋升就到省级了,再往上就是中央单位了。当然,很多事情大学里说了不算,而高层没办法了解到所有大学的所有情况。其实,就算政策再好,归根到底还是落到个体头上。我还是认为,“总体”的问题根源于”个体“,是个体问题叠加的结果。假如人人都放慢脚步,厚积薄发,“事就这样成了”。当然,从高层的角度也不是无计可施。5年前,复旦大学推出“学术代表作制度”受到各方面的好评*;中南大学也提出博士入职8年不上讲台*,拿平均工资。我认为这些都是从结构层面进行调理。当然,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实际,只能作为借鉴。校级、院处级领导干部还是有水平的;教师系列,关键在于个体怎么去看。看法决定做法。


可能部分老师会认为,学校平台较低,可以通过多发论文的办法来提升个体,这是一种看法。我的看法是,力量小的情况下宜于“少而大”,花多点时间做重要工作。平台低并不妨碍“登高望远”。只要在一件事情上不停地积累,哪怕是断断续续,假以时日,必能有成。可能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路走来,一路妥协,也很难有成。从2011年前后产生类似想法,断断续续地做,切实有条件实施大概是从2013年开始。之前好像总是在等待他人的许可。。。不敢说现在做到多大,但单位也投入了很多年,从现在起任何时候请我走,等于从我这里颗粒未收 —— 这是个经验。当然,如果现在忽然说不做了,好像也能放下了。

      

我的体验,科学网的博客和群发邮件可以把人给稳住 —— 社交网络定律。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做个校内社交网络,把老师、学生、干部网罗进来,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人气上来了还能拉广告赚钱 —— 这也算内部创业。以前在学院QQ群里“透露”过,人人都可以注册科学网博客、写博客文章。不少老师自己也注册了。比如,力学的张伟伟老师2012年注册了科学网博客*,他写的博文2013年以来篇篇精选,也经常上头条,总访问量200万+。现在也有个researchgate网站*,德国人开办的学术型社交网站,哈佛、普林斯顿、北大、清华都有不少老师注册,本单位也有好些老师注册。


我是不想“闷声发财”,分享一点情况。经费也好,多代课也好,多个千八百万其实也是小钱儿 —— 不如追随内心。


(三)

科技评价的

可能会遇到的几个实质性困难

作者|杨正瓴

         

(1)同行评议:用现有知识来评判未知知识,本身就具有不可靠性

越是新知识,对人类文明进步促进越大的新知识,越容易遭到现有知识的反对。


Zenas 公理,普朗克定理,历史学的中国定理。

丁肇中说,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例如:

    ① 1892年,英国皇家学会承认1845年拒绝了James Clerk Maxwell气体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是个错误。这说明同行裁判系统存在根本缺陷。

    ② 晶体学权威、两届诺贝尔奖得主鲍林(Pauling)曾公开声称: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是在胡言乱语,没有什么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1 was awarded to Dan Shechtman "for the discovery of quasicrystals". https://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11/

         

(2)真科技,主要来自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

爱因斯坦说:“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实践性的职业对于象我这样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拯救:因为学院式的环境迫使青年人不断提供科学作品,只有坚强的性格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不流于浅薄。”

  

陈省身说:“要做学问就要安静,甚至电话都不要接,不能打断思路。”

思考,需要大块的时间。


(3)过度竞争:

科技界竞争越激烈,【同行评议】的消极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因为“你死我活”,只能“党同伐异”!!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置于国家和社会利益之上。特别是评价结果绑定了“下岗”“升迁”等物质利益时。


美国科技中心,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创新,以大型实验为主。


陈希孺院士《数理统计学简史》第273页写到:“在美国有一个流行的口号:‘publish or purish’(不发表就 灭亡),提升职称等许多与个人利益有关的事情都取决于多发表,”

    39 40680 39 16057 0 0 4615 0 0:00:08 0:00:03 0:00:05 4615 

在1931年到1934年,美国更是多次发生罢工奶农强行倾倒其他奶农的牛奶,理由是“防止其他奶农以低价出售牛奶”。

                

(4)引用,和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科学作品方面,数量指标起不了特别的作用,无论如何也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每一个科学作品来说,最主要的是质量,也就是向自然界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充分程度如何和所得答案的可靠程度如何。”

        

2014年Nature统计发现,从1900年开始,高温超导的发现,DNA双螺旋的结构确定,以及首次观察到宇宙扩张速度的加快等重大发现,都赢得诺贝尔奖,可是相关的论文都没有进入引用前100的论文。

         

(5)早发表,晚评价

 1978年华罗庚在中国数学会成都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提出:“早发表,晚评价。”

 

短期引用,与论文水平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现在的引文影响力研究基本上都是关注短期引用。但是,《越来越多的时间滞后威胁诺贝尔奖》。

       


(6)真正的核心困难:真理(客观规律)是客观的

 真理(客观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类而自然存在。

 一个科技成果是否真实,却是独立于人类的评价。


多数人的看法,不一定就是真理。例如:  

    ① 苏联共产党,大约50万党员,夺取了全国政权;大约400万党员,打败希特勒(二战中苏联共产党有700万党员,其中300万人战死在前线);以此,到了近2000万党员,应该管理地球或太阳系了吧?可是,事实却是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② 伽利略在1632年发表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对话》的作品,支持和发展哥白尼的地动说,于1633年被罗马教廷圣职部判处终身监禁,后改为软禁,直至1642年去世,终年78岁。1992年10月31日,伽利略蒙冤360年后获平反。

                      

相关链接:

[1] 新华网,2014-10-21,丁肇中对话青年师生:一生最重要选择是只做一件事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10/21/c_127121143.htm

丁肇中说,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2] 孙学军,2016-04-20,论文评审演变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971370.html

1892年,英国皇家学会承认1845年拒绝了James Clerk Maxwell气体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是个错误。这说明同行裁判系统存在根本缺陷。

[2-1] Alex Csiszar, 19 April 2016, Peer review: Troubled from the start

NATURE  卷: 532   期: 7599   页: 306-308   出版年: APR 21 2016

http://www.nature.com/news/peer-review-troubled-from-the-start-1.19763


[3] 黄秀清,2010-11-16,准晶:被双料诺奖得主鲍林斥为Nonsense的伟大发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80705-383415.html


[4] 新华网,2011-10-25,陈省身:“大师”二字这样写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10/25/c_122193249_3.htm 因为人们一旦学术上有所成就后,在国内给他们安排的官场上的事情太多,没有时间来做学问。要做学问就要安静,甚至电话都不要接,不能打断思路。


[5] 斯幸峰,2015-09-16,耶鲁大学教授:研究生做科研的11条军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20485-784084.html 学会思考,你需要两样东西:首先你得有一段充裕的时间;其次是,你需要跟比你对该科学问题理解得更透彻的人进行尽量多的一对一交流。


[5-1] Stephen C. Stearns, Some Modest Advice for Graduate Students

http://stearnslab.yale.edu/some-modest-advice-graduate-students

First, a real opportunity could arise that is more productive and challenging than anything you could do in graduate school and that involves a long enough block of time to justify dropping out.


[6] 武际可,2017-04-16,科学研究是有闲人群的玩艺———读爱因斯坦的短文有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1049189.html 看来要有好的研究,就首先要造就一批衣食无忧的有闲人群。对于有幸衣食无忧有空闲时间的人,就有条件充分展示自己的爱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对科学爱好的人可以去探求自然的奥秘,对文学爱好的人可以创作出传世著作,对艺术有兴趣的人可以创作出不朽的艺作,即使你是一位匠人,可以利用这衣食无忧的条件做出精美绝伦的作品,这就是匠人精神,你可能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至少可以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才是一种生活的高境界。


[7] 谢志刚,2014-10-30,史上引用次数最多的十篇论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317-839711.htm 高温超导的发现,DNA双螺旋的结构确定,以及首次观察到宇宙扩张速度的加快等重大发现,都赢得诺贝尔奖,可是相关的论文都没有进入引用前100的论文。此次引用前100的文章,是从1900年开始计算的。要进入前100名,至少要引用12119次,实在恐怖!搞笑的是很多有名的论文都没有进入前100。

    

目前引用最多的文献是1951年的论文,描述了怎么计算溶液中蛋白的含量,它已经有305000次引用。


[7-1] NATURE 2014 (Richard Van Noorden, Brendan Maher,  Regina Nuzzo) The top 100 papers, Nature explores the most-cited research of all time

http://www.nature.com/news/the-top-100-papers-1.16224?WT.mc_id=FBK_NatureNews


[8] 武夷山,2016-04-07,短期引用与长期引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68350.html 他们认为,引文需要进一步区分为不同情形;短期引用说明了被引论文作者处于研究前沿,反映的是选题的时尚性;长期引用则能够说明,被引文献对于将知识主张转化为概念符号的编码化过程作出了贡献。研究前沿的知识主张很可能只是风光一时,因此将短期引用作为质量指标是不合适的。现在的引文影响力研究基本上都是关注短期引用,因此,相关数据所测度的并非认知质量,而只能反映出被引文章作者参与了当前的话语讨论。


[8-1] Loet Leydesdorff, Lutz Bornmann,  Jordan A. Comins, Staša Milojević. Citations: Indicators of Quality? The Impact Fallacy

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rma.2016.00001/full


[9] 孙小淳,2013-10-06,苏联专家谈中国的“科学文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547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51670-730496.html

评价科学,不能像评价生产大米、砖头那样论斤计量。“在科学作品方面,数量指标起不了特别的作用,无论如何也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每一个科学作品来说,最主要的是质量,也就是向自然界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充分程度如何和所得答案的可靠程度如何。”


[10] 江晓原,2009-12-28,爱因斯坦:曾经的超级“民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f2bc80100gyz0.html 爱因斯坦后来多次表示,如果他当时在大学里找到了工作,就必须将时间花在准备讲义和晋升职称的论文上,恐怕就根本没有闲暇时间来自由思考了。他在逝世前一月所写的自述中表明,奇迹来自自由的思考:

   

鉴定专利权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幸事。它迫使你从物理学上多方面地思考,以便为鉴定提供依据。此外,实践性的职业对于象我这样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拯救:因为学院式的环境迫使青年人不断提供科学作品,只有坚强的性格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不流于浅薄。

[11] 新华网,2010-01-13,埃及考古学家称金字塔并非奴隶修建(组图)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1/13/content_12800059.htm

   

在墓穴遗址发现的考古证据显示,1万多名建筑工人每天要吃掉21头牛和23只羊,所有这些牲畜都是从埃及北部和南部的农场运来的。此外,这些工人每3个月进行一次轮换。


[12] 周健,2016-09-11,科学面临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78-1002186.html

[12-1] 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and Brian Resnick, 2016-09-07, The 7 biggest problems facing science, according to 270 scientists, by 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and Brian Resnick on September 7, 2016

http://www.vox.com/2016/7/14/12016710/science-challeges-research-funding-peer-review-process


[13] 文双春,2016-08-19,基金挂了只因没创新或评委不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997348.html 科学史证明,新领域大多由拿小钱或不拿钱的人开创。也就是说,开创性的东西在初期很难得到认可和支持历来是一种常态。

[13-1] Kevin J. Boudreau, Eva C. Guinan, Karim R. Lakhani, Christoph Riedl. Looking Across and Looking Beyond the Knowledge Frontier: Intellectual Distance, Novelt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cience.  Management Science,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8, 2016http://pubsonline.informs.org/doi/10.1287/mnsc.2015.2285


[13-2] Lindell Bromham, Russell Dinnage, Xia Hua.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has consistently lower funding success. NATURE, 2016, 534(7609): 684–687  (30 June 2016)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4/n7609/full/nature18315.html


[13-3] Stefano Balietti, Robert L. Goldstone, Dirk Helbing. Peer review and competition in the Art Exhibition Gam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 2016, 113(60): 8414-8419 (JUL 26 2016)

http://www.pnas.org/content/113/30/8414.full


[14] 张蕾,光明日报,2014-04-10,《自然》文章:时间滞后将威胁诺奖地位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4/291709.shtm 本周的《自然》上刊登了芬兰阿尔托大学的圣·福尔图纳托(Santo Fortunato)等人撰写的一篇报道《越来越多的时间滞后威胁诺贝尔奖》,表示这等待过程将会越来越常见,甚至发展到使原本有机会得奖的候选人活不到颁奖典礼那天。


[14-1] Santo Fortunato. Prizes: Growing time lag threatens Nobels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08/n7495/full/508186a.html

Nature 508, 186 (10 April 2014) doi:10.1038/508186a, Published online 09 April 2014


[15] 人民网,1992-10-31,1992年10月31日 伽利略蒙冤360年后获平反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1031/3655.html

 

1992年10月31日,伽利略蒙冤360年后终于获得梵蒂冈教皇的平反。

    

梵蒂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10月31日在梵蒂冈说,当年处置伽利略是一个“善意的错误”。他对在场的教廷圣职部人员和20来名红衣主教说:“永远不要再发生另一起伽利略事件。”

    

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由于他在1632年发表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对话》的作品,支持和发展哥白尼的地动说,于1633年被罗马教廷圣职部判处终身监禁,后改为软禁,直至1642年去世,终年78岁。


[16] 张九庆,2015-01-06,科学进步的未来:一个比喻性的总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42-856902.html


3 科技创新面临的内外部威胁

        

科研经费的匮乏。科学研究越来越深入,面对科学问题越来越复杂和专业化,科技创新变成了一个需要大量投资的风险事业,科研资金的匮乏也因为全球经济危机而加剧。青黄不接的资金资助形式使得科学家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短期目标上,而那些需要长时间研究才有可能带来重大发现的科研问题便少人问津。

       

科研不端行为的严重。科学家的信誉是建立在科研诚信的基础之上,然而包括剽窃、伪造、篡改等在内的科研不端行为的不断发生正在侵蚀着科学家的良好信誉。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是检验科学是否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2013年7月31日英国《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透露,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存在大量不具有可重复性的实验研究。例如,2011年,德国拜尔公司的一项内部调查发现,在67项内部临床前研究中,大约2/3无法验证。2012年,美国加州一家名为安进的制药公司对53项关于癌症的论文进行重复性检验,89%的研究结果无法重复。2013年5月,对美国德克萨斯州MD安德森肿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至少有50%的已发表数据无法进行重复。这些证据说明医学论文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科研不端行为。科学共同体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赢者通吃、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激励机制。适度的竞争是科学进步的动力,但过度竞争也导致了科研不端行为的泛滥,成了科学进步的阻力。赢者通吃使得科研经费、奖励和其他的回报主要集中在第一个发表论文的科学家身上;快鱼吃慢鱼使得草率的研究挤出了精雕细作的研究。

       

追求科技创新的高效率。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技术创新的难度显著增加。丰富的专业背景知识、长时间的辛苦劳动、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加上昂贵的技术装备,使得科技创新成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这个复杂巨系统必须良好运行,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许多投资者往往只追求效率,把科技创新看成是只要有人财物的投入后就会立竿见影的事。

       

因为对资金的依赖,科学家越来越听命于投资人,屈从于任务导向的研究,科学家的自主性和科学共同体的自治性受到了挑战。因为不端行为的存在,投资人对科学家的科研活动和行为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监管,听取了越来越多的汇报。

       

科技创新和投资者之间需要足够的张力。例如,就基础科学研究而言,仅把科学研究当成是一种创造性艺术,认为任何对导向性、目标性的要求都会窒息科学研究的独创性思维;或者仅把科学研究当成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认为科学家的一切研究都必须回应这种需要;这两种观点都不可取。比如,投入到科学研究的资源是有限的,对科学的目标要求和定向在于投资者能确定把有限资源放到哪个研究领域哪个研究主题,但投资者的目标要求不能控制到具体某个具体科学家的研究策略上。


[16-1] Wadman, Meredith, NIH mulls rules for validating key results, NATURE  卷: 500   期: 7460   页: 14-16   出版年: AUG 1 2013

http://www.nature.com/news/nih-mulls-rules-for-validating-key-results-1.13469

        

In a 2011 internal survey, pharmaceutical firm Bayer HealthCare of Leverkusen, Germany, was unable to validate the relevant preclinical research for almost two-thirds of 67 in-house projects. Then, in 2012, scientists at Amgen, a drug company based in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reported their failure to replicate 89% of the findings from 53 landmark cancer papers. And in a study published in May, more than half of the respondents to a survey at the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in Houston, Texas, reported failing at least once in attempts at reproducing published data (see ‘Make believe’).


[17] 孙学军,2017-01-21,重复别人的研究论文,胆子要足够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029070.html

        

关于癌症顶级学术论文验证性工作再次发表进展,证明现实中大多数高级别研究论文的可重复性非常不理想。2017年1月19日发表在《eLife》上的一系列论文中,“癌症生物学重复性项目”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对5项著名CNS级别杂志上发表的癌症临床前研究进行的验证性实验,没有一个研究结果能够被完全重复,验证研究无法确认研究中的任何发现。部分研究能够得到与初始研究类似趋势的结果,但统计分析无法排除这些结果是意外变化,或者说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两项实验因为使用小鼠或细胞问题导致无法确认研究是否符合原来研究条件。


[17-1] eLife, Editorial Jan 19, 2017, Reproducibility in Cancer Biology: The challenges of replication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23693

        

The first five Replication Studies have now been published. Two of the studies reproduced important parts of the original papers (Kandela et al., 2017; Aird et al., 2017), and one did not (Mantis et al., 2017). The other two Replication Studies were uninterpretable because the control tumors grew too quickly or too slowly (or exhibited spontaneous regressions) to reliably measure whether the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had the predicted effect (Horrigan et al., 2017a; Horrigan et al., 2017b): however, in one of these two cases the original paper (Willingham et al., 2012) has led to clinical trials for anti-CD47 antibody therapy that will provide extensive additional data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Three of the Replication Studies are also accompanied by Insight articles (Dang, 2017; Davis, 2017; Sun and Gao, 2017).


[18] 文双春,2013-05-02,能出院士不一定能出大师——学术越评越掉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685914.html

        

学术乃至所有智力贡献的准确评价相当于物理学中的精确测量,是个高技术活,多数情况下即使技术再高明也无法对某个物理量精确测量。


关于这一点,英国经济学家Charles Goodhart在1975年发明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Goodhart定律:某种评价一旦被选择用来作决策时,这种评价就开始失去其价值了。(Once a measure is chosen for making policy decisions, it begins to lose value as a measure)。Goodhart定律曾被应用于银行和其他领域的政策制定,实践表明,评价不仅破坏评价过程,也扭曲对评价目标的认识。从这一点来看,Goodhart定律类似于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学术就像量子,所以也“测不准”;学术评价就像量子测量,任何测试量子的操作,都会改变量子状态,同样,任何学术评价都会使学术和学术评价本身变味,而且不是变好,而是越评越掉价。


(四)

新体制教师职称晋升规则

如此制定,合理吗?

作者|周程


今天凤凰网报道说,中国迎来了第三次留学生归国潮。如果大家回国后到大学执教,和本土人才一样遇到了这样的职称晋升规则,你觉得委屈吗?


1.“不发表,即死亡”,对在一个聘期内连1篇论文都没有发表者、或在同一岗位两个聘期内没有负责过1个省部级项目者不再续聘;


2.一个聘期为三年,在同一系列的同一岗位最多只能续聘一次;


3.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个聘期后,“非升即走”,教学系列教师,若教学表现突出,可以申请暂缓退出;


4.各系列教师在聘期内不得申请系列转换,聘期结束后可以以校外人员身份申请应聘其他系列教师岗位或非教师岗位;


5.聘用合同期满时,若未再签新的聘用合同,即自动解除学校的人事聘用关系;


6.讲师晋升高级讲师至少须高质量地完成192*3学时教学工作量,发表3篇以上论文,负责过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


7.助理教授晋升副教授至少须完成96*3学时教学工作量,发表5篇以上论文,主持过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


8.高级讲师晋升教学教授至少须高质量地完成192*3学时教学工作量,发表5篇以上论文,主持过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或负责过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


9.副教授晋升教授必须完成96*3学时教学工作量,发表7篇以上论文,主持过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


10. 原则上,入职或晋升用论文要求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科只统计CSSCI期刊论文,理科只统计SCI期刊论文(在非SCI、SSCI、A&HCI期刊上发表的外文学术论文按在CS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同等对待);


11.SSCI或A&HCI论文1篇可折抵3篇CSSCI期刊论文,中科院1区SCI论文1篇可折抵3篇普通SCI论文;


12.独立撰写/编撰/翻译的20万字以上的高水平专著/教材/译著可折抵3/2/1篇评职称用论文。主持撰写/编撰/翻译高水平专著/教材/译著时,若主持人独立完成的文字量在10万字以上,可在上述标准基础上进行减半折抵处理;


13.聘期内作为主要责任人申请获得多个教学科研项目者,从第二个项目起,每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国家级一般项目、国家级重大项目子项目,或省部级重大项目/省部级一般项目/其他重要项目可折抵5/3/2/1篇评职称用论文;


14.作为主要负责人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者,按不低于获得相应级别的教学科研项目对待。

新体制教师职称晋升通道示意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