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什么是赢得诺贝尔奖的必要条件?

2017-12-13 作者|陈广仁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赢得诺贝尔奖的必要条件

作者|陈广仁

《科技导报》编辑部,北京 100081


自1901年12月10日开始颁发以来,通过百余年成功的评选、运作及宣传,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已成为世界上广泛承认的最具权威、最有声望、最富影响的科学奖项。而关于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得主的论著浩如烟海,众多作品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科学生活及精彩纷呈的学术观点。本文借助《如何获得诺贝尔奖》、《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权谋》3本各有侧重、颇具特色的著作,分析获得诺贝尔奖的必要条件。


毕晓普(J.M.Bishop,1936—)生长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农村小镇,1957年进入哈佛医学院求学,毕业后在马萨诸塞总医院任住院医师,2年后到国民保健研究所参加博士后进修。1967年到德国留学。1968年返回美国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工作至今。毕晓普起初的研究方向是复制逆转录病毒,后转向阐明癌症起源的机理。1970年始,毕晓普等着手验证“一些静止的病毒癌基因被激活可致癌”假说,1976年获得实验支持。1982年,毕晓普将癌基因描述为“引起恶性肿瘤的基因。正常脊椎动物细胞含有这些基因,当它们异常表达时能导致恶性生长。”1989年,毕晓普和瓦默斯(H.Varmus)因发现正常基因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癌变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2003年出版的《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人生》自传中,毕晓普叙述了其成长经历、科研生涯及获得诺贝尔奖的经过。他强调,科学家只有站在前人成就基础之上,为进一步探索自然之谜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类种种偏见和阻力做斗争,踏踏实实、执着不懈地献身追求,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而科学家要想获得成功,须有兴趣、信心、勇气、决心迎接挑战,并能在合适的时间到达合适的位置。但他指出,该书名带有自嘲的意味,想要获得诺贝尔奖并没有所谓的套路。


《如何获得诺贝尔奖》叙述了毕晓普从偶然当上科学家、在科研领域找到立足之地、通过努力取得一定科学成就,到接到获奖消息时心里打鼓是否玩笑、对诺奖得主身份忐忑不安等人生经历及心路历程,它反映了一个诺奖得主的基本特点。突出反映诺奖得主群体特征的,当属《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诺贝尔奖、科学和科学家》。该书通过对75位诺奖得主、50余位科学家的访谈,综述了诺贝尔奖的遴选程序、影响获奖的重要因素、获奖成就的普遍特性、诺奖得主的显著特点、诺贝尔奖的科学影响等。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必要条件是特定时期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3个学科取得重要成果这些发现和发明的价值及时凸显并得到世人认可,明确有不多于3名领头人且足够长寿。历史表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奖标准、提名方法、遴选机制、运作方式都堪称典范。但《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表明,面临哪一领域、哪项成就、哪个科学家应该获奖时,诺奖委员会的倾向、熟练游说者的操纵、科学权威的影响、科学团体的期望、科学共同体的认可、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被提名者的个性和地位、社会大众的反映等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诺奖评选。在某种程度上,诺奖得主除其重要的科学发现外与普通人并无两样,而且这些科学成果与诺奖领域之外的无可比较,特别是一些获奖者与“第四人”几无差别,获奖者只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环境做了正确的事情。但从诺奖得主总体来看,要想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登上科学事业的巅峰,从事科研的动机、科研训练的师承、潜在突破的选题、合作研究的团队、开展创新的场所、克服逆境的能力、获取成就的层次、研究成果的“造势”等因素均非常重要。


作为偶像、神话,诺贝尔奖已成为优异的象征和天才的指标,使一些雄心勃勃的科学家疯狂追寻可能获奖的特别研究,而一年一度的提名、评选、颁布、授奖,使许多世界著名科学家患上了“诺贝尔奖臆想症”、“诺贝尔奖躁狂症”。但该书指出,诺贝尔奖不但具有局限性、滞后性、倾向性,而且将从事科学工作的目标直指诺贝尔奖是徒劳的,世上并不存在得奖的终南捷径。科学家应提出和解决重要问题、寻求和理解自然现象,并为得到答案或意外结果而开心。


《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描述了诺奖得主的共性特点,旨在反映做出重大发现和获取重要奖励时,人的因素在科学探求及成果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其对诺贝尔奖的评价相对比较正面。认为诺奖评选纯属权谋活动的,当属《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该书在回顾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化学委员会1901—1950年会议议程等官方档案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发掘与评奖当事人有关的书信、日记、演讲稿、评审报告、年度报告、科学著作等,直击诺奖提名、评审、选择等过程中种种生动甚至极具感情色彩的权谋斗争。


世人普遍认为,诺贝尔奖采用了一种中立、平等、客观、公正、公开的方法来判定科学中最好的成就。但《权谋》表明,诺贝尔奖规章解释、会议程序、甄选标准、提名条件、学科发展、领域界定、成果标志、科学理想、学术政治、国家利益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诺奖评选。特别是诺奖委员对科学的认识严重影响评审的结果,他们的判断、偏好、兴趣、利益、恩怨不可避免地掺入评选工作。能否得奖并不依靠永恒不变的优异标准,关键的是诺奖委员们那些变化多端的优先次序及其对科学成就的了解。该书指出,获奖者及其代表的研究领域,并不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选择,取得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并不一定能获诺奖。但无论如何,科学成就未达到一个极高层次肯定无望诺贝尔奖。


总之,《如何获得诺贝尔奖》、《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权谋》分别从诺奖得主个体的经历及成就、诺奖得主群体的特点及背景、诺奖委员会的运作及谋略3个层面,从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荣誉竞争3个侧面,揭示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面貌。这3本书共同的心声是:诺贝尔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专注于获奖是南辕北辙;科学家应着力做出最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努力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12年第34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