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对于精准医疗的再思考

2018-01-08 作者| 王兆宝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一、 精准医疗的定义是什么?

各国定义有一些差别,但核心意思相差不大,我们看一下中国精准医疗专家组詹启敏院士的定义: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预防治疗方案。


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到,精准医疗本身是一个工具箱,要对个体进行个性化方案的制订,本身会用到多种工具,同时结合多个维度的数据分析。和基因检测及数据分析相关的,是其中提到的“现代遗传技术、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所以精准医疗不等同于靶向治疗,更不等同于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及数据分析是“精准医疗百宝箱”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 精准医疗的覆盖范围在何处?

精准医疗针对的是所有疾病,例如出生缺陷、遗传缺陷(单基因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疾病等。目前出生缺陷领域精准医疗实施的范围和深度较广且深,NIPT(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已经在全世界获得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在英国和德国,NIPT 将进入全民医保,而在中国,深圳等地已经将 NIPT 纳入地方医保。对于经历过不孕或反复流产而寻求 IVF(in-vitro fertilization,试管受精)的人群而言,基于基因测序的 PGS(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和 PGD(preimplantation geneticdiagnosis,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是必经之路。


研究表明,在利用 PGS 结合形态分析胚胎后,妊娠率达到 69.1%,远远高于只利用形态筛查所得到的 41.7%。但在所有疾病的精准医疗中,癌症的精准治疗目前正处在风口浪尖。


三、 肿瘤的精准医疗与靶向治疗的关系

欧美国家血液癌症和前列腺癌的5 年存活率高于中国,但其他实体瘤的5 年存活率与中国没有显著差异。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有手术、化疗和放疗,后来逐渐增加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一代治疗手段。


2016 年 9 月 Nature 和 NEJM 研究人员先后发表两篇文章“质疑”精准医疗,由此引发了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连文章都没细看,甚至思考的人),开始了精准医疗“冷思考”。那么这两篇文章到底说了什么?他们对于精准医疗在癌症领域的“质疑”,主要集中在靶向治疗上,“质疑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a、具有明确治疗价值的癌症驱动基因相对较少,且在患者群体中比例不高

例如:驱动基因EGFR 和 ALK,分别占肺癌的40-50%和约5%;驱动基因HER2,占全部乳腺癌25%; MSI,占子宫内膜癌的30%,占胃癌和结直肠癌的19%。精准医疗临床的转化应用来自于上游科研探索成果。驱动基因的发现本身需要上游医学科研的不断研究探索,以对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不断揭秘,从而获悉更多的驱动突变或高频突变标志物,此外,由于肿瘤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杀手,患病基数庞大,驱动基因占比10%以上,就为许多潜在受众提供了更多生的希望。医疗本身除了硬件、软件之外,还有人文关怀,不然我们更难以理解对“孤儿药”的研发和生产。


b、根据驱动基因进行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大部分只能部分地阻断细胞增生途径,不能全部锁死相关代谢通路进行遏制目前正在探索的合成致死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策略(基因和 基因同时关闭表达的时候,细胞就死了,两个基因单独失活的时候,细胞不会死亡),这种尝试要靠合并用药,例如在乳腺癌治疗中,吉非替尼和依维莫司合用,对于癌细胞有合成致死效应。但同时合并用药或者加大剂量,可能会增加潜在的毒副作用


c、肿瘤组织的高度异质性

使得分子靶向药物只能杀死一部分携带特定驱动基因突变的细胞,同时在用药或治疗过程的选择压力,使得细胞产生耐药性,导致原来的靶向药物失效,需要更换治疗方案。肿瘤治疗的目的一是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肿瘤组织的高度异质性,靶向药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对于这一点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目前免疫治疗正是通过调动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摆脱了对体内肿瘤组织异质性的部分依赖,但整体而言,PD-1 类免疫药物只有约20%的有效率。


d、因为使用靶向药,进行基因检测带来的成本

如果没有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及分析,靶向药的有效率只有大约20%,而通过基因检测后,靶向药的有效率上升到大约80%。将能够从靶向药获益的患者从汪洋大海中筛选出来,本身避免了不合适患者后续无谓的靶向治疗,这是为患者节约了治疗时间和费用。同时随着技术的升级,基因检测的成本可以使得更多的患者可以接受和获益。


综上,学界对靶向药的质疑集中在它能覆盖的有效患者人群,耐药后治疗方案的更换,为靶向药支付的成本,以及基因检测的成本投入。质疑可以理解,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靶向治疗本身还在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基因编辑手段 CRISPR/Cas9 的引入,使得一些新药的开发或诊疗方案逐渐走向临床。


四、 如果没有靶向治疗,会怎么样?

作为常规的治疗手段:手术、化疗、放疗的手段之外,假如没有靶向药,肿瘤患者也在进行治疗。手术或放化疗后,患者可能复发,例如,对于II-IIIA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是重要治疗手段,约25%的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讲,虽然手术看起来很成功,切除得很干净,但后续极易产生复发;化疗后同样存在耐药。


任何一种治疗策略都不可能100%完全地治愈100%某一类肿瘤患者,即便处于I A 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5 年生存率为73%,仍有一部分患者从手术切除中无法受益。任何一种治疗手段/策略可能都对某一部分患者在某一段时间产生疗效,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靶向药也是如此。


2017 年吴一龙教授领衔的Brain 研究,针对肺癌脑转移患者,比较了埃克替尼(凯美纳,EGFR-TKI)和全脑放疗的结果,显示埃克替尼组的疗效要明显好于全脑放疗组,颅内PFS 分别为 10.0 个月和 4.8 个月(HR=0.56,P=0.014),颅外 PFS 数据分别为6.8 个月和3.4 个月(HR=0.44,P<0.001=。但是,总生存时间(OS)两组没有差异,分别为 18 个月和 20.5 个月。这项结果的出现为EGFR 突变、多发脑转移的肺癌患者,将靶向药作为首选而不是全脑放疗,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同年,吴一龙教授在2017 ASCO 报道,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I-IIIA 期,且携带EGFR 敏感突变)手术后使用靶向药易瑞沙来辅助治疗,疗效显著优于手术后辅助化疗。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延长:28.7 月 vs 18 个月;3 年无病生存率提高:34% vs 27%;毒副反应上,易瑞沙组也远优于化疗组。靶向药作为现有治疗手段的一个补充,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讲,多了一个选择。


五、 肿瘤的精准医疗并不等同于靶向治疗,更不等同于基因检测

靶向治疗前需要进行肿瘤体细胞驱动基因的测序分析,但放化疗同样需要基因检测及分析,以便提高其治疗的精准性,降低毒副作用发生概率。临床研究已经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或其他遗传变异,与药物的不良反应关系密切。多西他赛与 CYP39A1、蒽环类与 HAS3/CELF4、伊立替康与UGT1A1,未来需要寻找更多的遗传位点,来评估患者的化疗毒副作用。放疗剂量及毒性对于个体治疗及预后的影响,与个体自身的遗传信息也息息相关。Moffitt Cancer Center 的临床肿瘤学家基于基因表达信息及其他临床数据,开发出 GARD 参数(genomic-adjusted radiation dose),用来判断肿瘤放疗疗效。GARD值越高,疗效越好,这是在放疗领域看到的最新进展。而在免疫治疗领域,PD-1 或 PD-L1 的免疫抑制剂药物对于患者是否受益,FDA 及 NCCN 指南推荐通过检测 MSI 进行评估。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一个底层技术,和不同的治疗手段(靶向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相结合,提高特定患者人群的获益率。


六、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准治疗?

我们需要的精准治疗,应该是精准手术治疗、精准靶向治疗、精准化疗、精准放疗、精准免疫治疗等等手段的结合,未来,我们还有基因编辑疗法,而非今天所面临的仅有的几种选择上。


汽车刚发明时,速度和舒适度上并不比马车快多少、好多少,但马车现在已经走进了历史的故纸堆。基因检测作为新生事物,仍然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同时肿瘤本身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我们对于肿瘤本身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入,同时治疗手段上不同策略的选择及序贯安排,更是需要临床的具体探索实践和总结讨论,不断完善诊疗指南,推动精准医疗的前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