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 能领悟的学者绝非一般般! 做到第一很难,但做到唯一很容易?

2018-01-22 南京大学 胡伟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胡伟


项目年会,朋友让我跟学生讲讲情怀,我就选了这么个有挑战和难度的题目,它同时涉及两个终极主题:探索宇宙的奥秘和寻求人生的真谛。


为了这一小时的报告,我前前后后花费了上百小时,应学生邀请,发成博文,以飨大家。但不管是鸡汤还是毒药,灌是没用的,你不吸收,它不生效。正所谓“天宇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宽,不渡无缘之人”。


许多导师想要踏实肯干的学生,我则希望得有想法、有思想的学生而教之。我一向信奉教育不是装篮子,而是点燃火把。


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只有付出真诚,才能激荡起清脆的回响。因为真诚才能换回信任,虚伪只会招来嫉恨。我们不能吓唬年青人,老掰着拧着的不行,都累,让学生自由生长,弱引导而非强干涉才是最有效的途径。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化腐朽为神奇,而又润物细无声的特质。


• 1  

科研是项苦差,

奈何偏有人爱!


在高校做科研,其实除了收入低,其它都是高大上,具体来说: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各项体检指标蒸蒸日上。怕了吧?受打击了吧?如果还没有,恭喜你过了第一关,但也别高兴得太早了。


科学家是神一样的存在——普罗米修斯,为了盗取真理的火种,照亮原本隐藏在黑暗中的世界,而甘受苦楚。科学研究的职位一旦能够带来高收入,那么到这个职位上来的将不再是真正的科学家了。


我曾写过一首诗:

南大墙角一树梅,

身影绰绰高枝间。

不怨皮黑骨清瘦,

但留清气向乾坤。


其实年青时的清贫是一笔财富,压力让你远离舒适区,危机感和紧迫感让你积极地找寻机会,倾尽全力成长。另一方面,其实没有万贯家财,你一样可以很富有,比如富有想象力,富有创造力,富有志气,富有热情,富有活力。这些都是比财富更宝贵的,你可以用来创造财富,也可以用来创造比财富更宝贵的东西。时间和精力是生命的组成基元,是生存和从事一切的基础,也最公平公正的。我们拿无价的去追求有价的,还是追求更高尚的,关键看自己的价值判断。正所谓“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对功利心的追逐,不会带来真正的不朽。不要老惦记着回报,努力做你认定有价值的,这本身就是无价的回报。


薛其坤院士曾将科学的魅力概括为两点:一、满足人的好奇心。二、思想和决策的自由。这两者其实是社会上极其稀缺的资源,这样的生活真的是太有意思了。此外,我觉得还有一点,科学共同体虽然极端挑剔,但同时又非常包容,只要你能做出令人信服的成就和贡献,他们能够容忍你的性格乖张和行为不羁。


• 2

追求真善美,

历尽悲苦哀!


求真、向善、爱美是人类之本性,也是驱动你奔赴理想和提升人生品格的强大动力。


真赋予你看穿世界的慧眼:科学研究是一个对真理上下求索的过程。核心价值追求:1. 你是否发现了真理,2. 如不是,那么你的工作能否为别人发现真理提供坚实有力的铺垫?科研需要就同一主题做持续的深入的思考,对思维能力与深度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学术界充满了特立独行、内心强大的人和自由、洒脱、可爱的灵魂,求真是他们永恒的追求。


善回报你遍历荼毒的勇气:世界以痛吻我,我必报之以歌。人生难免遇到困苦和窘迫的境地,遭遇风霜打击之后,心存恶意者,一点人性的恶就能令其报复社会;而心存善意者,遍历荼毒,只要还有一线光,仍能满血复活,再爱这个世界一次。善良的人,是命运永远眷顾的强者。


美带给你人生品质的提升:无太多发言权,引用一则评论供大家矫正审美:)清邹一桂在《小山画谱》指出画画最忌六气:“一曰俗气,如村女涂脂;二曰匠气,工一而无韵;三曰火气,有笔仗而锋芒太露;四曰草气,粗率过甚,绝少文雅;五曰闺阁气,描条软弱,全无骨力;六曰蹴黑气,无知妄作,恶不可耐。”


人的幸福感来源于取悦与满足自我,你不愿意用垃圾食品和地沟油来安抚自己的肠胃,又怎能用低俗垃圾的追求来糟践自己的灵魂。坚持去做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你会发觉除了真、善、美没有什么是重要的,慢慢的,你就会看淡一些事情,抛开无谓的烦恼。欲望因执念而生,执念因欲望而固。有人看到了,所以求觉醒;有人看不到,于是执迷不悟。抛弃对世俗利益和权力的执著追求。但是追求得越高,要承受的也越重。科研的道路注定筚路蓝缕,而后才能玉汝于成。


• 3                  

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突然悟到,四季是一年,也是一生。经历了萌发、孕育和收获,终归于冬的素净。人生只有走过的,才是你的世界。所以要不断尝试新鲜的东西,要活出精彩每一天,而非把一天重复几十年(所谓的几十年如一日)。


爱因斯坦在自述中谈到自己的创造时,他明确地表达了,年少时他就已经学会识别那些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他人与合作的精神,都是自学前、小学、中学教育就开始了,等到大学乃至之后就已经晚了,但我坚持认为晚总胜于无。人们说90后、00后独子一代非常的没耐心,需求总要立刻得到满足才行。我在此必须要告诫,付出立马就要回报——你只适合做钟点工(还有所谓富婆重金求子,工资当日结算,我没试过,应该是骗人的);从一生的角度去权衡——你才能做企业家。这世上太多人想用钟点工的思维去获得企业家的回报。


人生道路上,选择大于努力,格局决定结局。限制人发展的,往往不是智商和学历,而是眼界和格局。时常要思考:你是谁?你想去哪儿?你该怎么办?接近什么样的人,就会走什么样的路。当然有时换个思维,你能看到的更多!陆游曾讲:“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诗外的正是智识、学养、阅历、操守、精神等形而上的东西。我们要知道,有些力量不是单纯由肉体发出的,而是源自于灵魂的。


• 4                 

透过现象看本质,

繁华散尽始存真


现象是纷繁的,本质是简洁的,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世上最难的事,莫过于在热闹之中按兵不动,在诱惑面前不忘初心。所以真能够看清本质的人,少之又少。“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以不尽知求无穷理,研究就是求著物,缘于心,将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做深刻对映的过程。“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对真正的学者来说,做学问本身,就是乐趣所在。刷一波广告,南京大学在前中央大学时期的“诚、朴、雄、伟”的校训传承至今,“诚”即诚实、真挚的治学态度,“朴”即质朴、崇实的治学方法,“雄”即雄浑、阔大的治学眼界,“伟”即崇高、伟岸的治学目标。


• 5                  

不做浅学无知者,

不做墨守陈规者


Detail的东西很容易被岁月抹平,只有闪耀着无限光辉的才能够万世留存。我常在深夜里思索,孔子何以在我们民族的历史长河里被永远铭记?我发现是他的格局,他尝试解决一个大的课题。他倾尽心力谋的是天下的万世太平,并提出了完整的东方道德体系,以道德来教化约束民众,并描绘了大同世界(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人类理想社会的大方向。


科研也是这样,尽挑容易课题做,时间长了终会累积成万劫不复的打击。真正值得攻克的难题,从来不会是轻松的差事。需要有独立思考、理性分析、自由想象、不偏不倚(中庸)的评判,还要视野宽、格局大。“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局限和无知,一定要把个人的角度和判断低低地放在“公正”之下。在做学问上,凡你能说的,说清楚;凡你不能说清楚的,不要胡说,害人且浪费别人的生命。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 6                   

做到第一很难,

做到唯一很容易?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取舍中度过。认清选择之后,才能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取舍不容易,是对视野、判断的考验,是价值观的体现。“思考”与“做决定”完全可以没有一点儿外在表现,但其实它们才是最重要的。


做科研要有确定的、与众不同的目标。“你要做到第一很难,做到唯一很容易”。我们要Think big,think different。要做到唯一:第一,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第二,想别人想不明白的道理;第三,做别人没做的事情。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和技术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要把“提出问题”贯穿在研究的始终。要用问题来引导研究,从实验设计,到数据处理,到文章写作,每一步都要思考自己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持续地更新自己的问题,才能使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没有经历原创性工作是很难体会到原创思想在刚刚萌芽时的那种煎熬和苦痛的——无处借鉴,无处寻找答案!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原创性的工作就像是猜谜语。没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储备,不能建立起那种支撑工作得以前进的强大信心和信念,是没法把“谜语”猜对的。然而,当谜底揭晓时,连傻子都认为道理很简单!


研究一定要创新,新问题、新概念、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没有新意就谈不上科研。运动员要保持竞技状态,模特要保持形体,歌唱家要保持嗓音,科研人员要保持的就是创新能力。一旦失去了,科学家就坠入凡间了。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要解决创造力的潜力挖掘,成年后贵在长期保持。


如何提高或保持创造力?


第一、保持旺盛的精力:

创造力强的人都是精力非常充沛的。年轻人为什么更有创造力,精力充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第二、保持简单的生活:

年轻的时候以为幸福很简单,长大后才明白简单很幸福。简单的生活让我们的精力更加集中,思想中少很多包袱,潜意识中也少了很多隐忧,精力才可能得到有效的投入。


第三、不断地淘汰旧知识

把一些看似花哨的知识彻底的扔掉,只记住关键的方法和思想。做到这一点似乎很难,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认为这些知识对我们做判断很重要,但这对于创新很危险。


第四、保持自信

随着年龄增长,有了稳定的职业和地位,得失感变得强烈了,先入为主的知识积累得也多了,难免会有诸多碰不得的想法,就慢慢失掉了自信。但科研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不会因你是大科学家或老油条就会变得更为友好。实际上,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拒绝平稳,保持信心。


第五、充满好奇心:

经验越多,对于新问题的敏感性就越差。这类似传感器,会有疲劳和老化。好奇心是对科研至关重要的一种心理,它使得我们对于好问题、新问题有更好的敏感性,并让我们更快得上手解决问题。学会忘记一些知识,不要给自己设定任何标签,那么好奇心就不难保持了。


• 7                   

抬头看路,

脚踏实地!


动力来源于对所做的事的价值坚信不疑。你明确的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那就是你的方向和目标。大多数人因看见而相信,真正的领袖因相信而看见,他们内心坚定的信仰,带领着我们前行。从事科研工作就是带领一波人在模糊的方向上探索未知,充满了风险,充满了刺激。耶!


没有令你心驰神往的理想,就不可能有毅力。科研需要有超人的笃定,不要轻易放弃,拼的就是坚强。“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找准工作方案,排出任务表、时间表、路线图,对做好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重点是质量要求,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


另外,君子非但善假于物也,还善假于人也!一个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得远。过去我们讲“人口红利”是按人头算的,而科研重视的是“人心红利”,要点燃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热爱。


• 8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坚持”是老生常谈,但你无法否认生命中的太多价值都是由它创造的。人总会奢望“如何能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但为什么要存在这种极端不公平的交易。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科研之路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通往卓越的道路就是与惰性(尤其是思维的惰性)作斗争的过程。


要想成为真正的学者,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一定要相信时间的回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但如何在工作量长期满负荷的状态下,仍能够按原计划按部就班的执行,是要考虑的,但毕竟有那么多人做到了。中规中矩是达到基本要求,尽心尽力是达到职业要求,能否做到尽善尽美则要看个人的意愿够不够强烈,你的科研做到尽善尽美了没?


想干事的人永远在找方法,不想干事的人永远在找理由,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易,就是change。老祖宗很早就意识到——变是永恒的,无处不在的,我们要顺应它。而科研人就是要找到变的规律。


这两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恕我直白理解:)天气变化无常,人要像天一样经常运动,强健体魄以保生机;大地沉稳厚重,做人要像大地一样踏实稳重,方成事业。换成通俗顺口的话,就是“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发现没,清华的校训与口号实现了完美的统一。注意,体育也是教育的重要部分:)


•  10                 

科研不是全部,

人生不留遗憾


不要缺失了对父母和爱人的陪伴,不要缺席了儿女们的成长。留心观察和体会,别让生活悄然溜走而浑然不觉;别在每天周而复始的忙碌中,忘却了初心。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承其志”。共十条,不求十全十美,但求十分用心,希望能够助力大家做好科研并提升自我修养。

谢谢大家!


* 年底千头万绪,报告乃赶制之作,

里面多有借鉴但未逐条注明,好为人师之心切,还望海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