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走精神在,应天励医才:武医外科“一把刀”张应天一生积蓄逝后捐建医学奖励基金

2018-02-02 作者: 刘实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去年11月,笔者写了篇《外科专家张应天教授逝世,学界众人怀念、社会千人送别,我们应该明白什么 》,引起极大反响。


笔者当时写那篇文章有一个直接的“动因”,那就是知道张应天教授逝世不久前才刚刚看到下面这个消息:武汉医学会以“终身成就奖”表彰的一批(至少)在武汉有名的老医学专家。



当时笔者特别注意到两个姓张的外科前辈:张寿熙和张应天。前者是笔者的岳父,而后者过去(从间接渠道)有所耳闻。


其实,这个名单还真是荟萃了湖北武汉临床医学界的名医,其中不少是原武汉医学院毕业的。这批人的确是武汉医界的宝库。可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对武汉、湖北、乃至中国医疗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老专家开始离开我们。


对于张应天教授的离世,笔者写道:作为一个科学家,探索是个艰辛的路。作为一个医生,患者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笔者更感慨:能够活在人民的心中,那才叫做真正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前不久,又有两位同济医科大师相继离世,为此,笔者发表了《同济医科海外校友悼念中国医卫领域两位大师:耳鼻喉科黄选兆和社会医学梁浩 》,并在文学城博客记载《同济医科校友悼念中国医卫领域两位大师:耳鼻喉科黄选兆和社会医学梁浩材 》。


回顾武医-同济医科老一辈专家的业绩,笔者自问:什么是同济医科的精神?这两位在中国医学与卫生事业创造过辉煌但却平易近人到群众自发热爱的同济医卫大师不就是具体的同济医科精神的化身吗?


今天,笔者看到下面的新闻报道:《武汉医界“一把刀”走了,捐出一生积蓄50万奖励医学人才 》,更加相信张应天教授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推荐阅读背景材料:

武汉医界“一把刀”走了,捐出一生积蓄50万奖励医学人才

原创 长江日报 2018-01-31 18:51:33


张应天夫人顾美皎在捐赠仪式上 通讯员袁莉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31日讯31日,按照著名外科专家、武汉市第六医院名誉院长张应天教授生前遗愿,夫人顾美皎教授将其一生积蓄捐赠给六医院,设立医学奖励基金培育人才。据悉,“张应天医学奖励基金”是武汉地区市级医院中唯一一个以专家名字设立的医学奖励基金。


张应天是首届“中国医师奖”得主,对胃肠道及乳腺肿瘤,复杂胆、胰疾病,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有极深造诣,为我国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敢于为病人承担风险,常接别人不敢接的高难度手术,因此得了个雅号——“张大胆”。在上世纪90年代,他是武汉医界的“一把刀”。


张应天身边同事介绍,张教授收入不高,一生非常节俭,却对年轻医生倾心培养。在六医院外科,有一本保存完好的人才培养登记本,登记本首页是一份“培干计划”。“培干计划”从医疗、教学和科研三方面详细制定了各级外科医生的业务培养计划。这份计划的制定时间是1985年3月,署名“张应天”。这就是说,在他到医院工作的第二年,就开始考虑人才培养了。他说:“只要有钱,房子会慢慢盖起来,设备也会买得到,但人才是拿钱买不到的。培养人才需要时间,必须从现在开始!”


从那以后,张应天就按照“培干计划”,一条一条地落实,制定了手术分级制、读书报告会制、住院医师24小时值班制等一系列制度来保证人才培养。如手术分级制,明确要求不同级别的医生只能做不同级别的手术,不允许高年资医生从大到小包揽全部手术。而当时,不少医院都盛行“点名手术”的风气,年轻医生少有锻炼机会。读书报告会制甚至已扩展到了省人民医院、市一医院等外院。


年轻医生在张应天培养下迅速成长起来。如今,他的学生中,有的获得国务院津贴,有的担任省、市普外学会常委和副主委,有的担任专业杂志的常务编委、副主编。而六医院普外科,也从当初45张床位,发展到了130多张。


31日,武汉同济医院著名妇科专家、张应天夫人顾美皎教授,按照张应天生前遗愿,将其一生积蓄50万元无偿捐献给医院,医院同时配捐50万,共同设立“张应天医学奖励基金”,奖励医院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务人员。(记者黄莹 通讯员袁莉 刘望 罗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