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科学家的儿女做什么?

2018-03-08 徐耀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来源:徐耀科学网博客


科研圈是个围城。每年那么多考研的大学生不就是想挤进这个圈子吗?局外人觉得科研属于衣食无忧、受人尊重的好职业,科研单位和高校是可以从三十岁就想着安度晚年的地方,凡是这么想的人对社会的认识基本属于幼儿园阶段,他们不知道人生在世干什么都不容易,更不知道科研圈内有多少人想跳出去却出不去,只好硬撑着。


好了,既然科研圈是个围城,那科学家怎么安排自己子女的未来呢?最近热火朝天的两会上有很多位高权重的学术名人给科研体制献言献策,却也有人抛出一个稍显冷门的话题,51%的科学家子女不愿意从事科研工作。如果科研工作如大众所想的美好,哪个家长会把自己的孩子往外推呢?不过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


据我观察,有很多科研人员的子女还是子承父业了,甚至就和父母在一个行业内,这无疑是要利用父辈的学术朋友圈,当然前提是这些科研人员在业内有不错的关系网,而且这些关系处于有效期内。这是非常现实的做法,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好一些,听话的孩子也会顺从父辈的安排,不过这种安排会形成一个隐隐约约的“研二代”。社会上有红二代、官二代、富二代、黑二代,这个“研二代”的出现也是中国社会传统力量的体现。在电影《芳华》里军区首长的女儿郝淑雯就自豪地对战友说“江山都是我们打下来的”,老子打江山,儿子坐江山,孙子毁江山,这样的封建思想还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思想深处。有的科学家处心积虑地利用手中权力拉拢人脉,花国家的钱引进一些人才,既为自己构建门派,也为自己的子女做职业铺垫,真的是圆满。只是,这些孩子们真的喜欢科研吗?如果不喜欢,也没有天赋,那他们就会像南北朝门阀士族那样,在学术的近亲繁殖中成为科研门阀的牺牲品。如果科学家父母仅仅为了孩子可以利用自己的势力而鼓励没有选择能力的年轻人加入科研圈,恐怕也属于短视行为。历史证明,门阀制度最为盛行的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社会最为凌乱的时代,没有朝代能够良性发展,而抛弃门阀制度使用科举制度的唐朝开启了总长度千年以上的几个朝代。尤其被满清污蔑的明朝实际上是政权结构最稳定的朝代,恰恰在明朝,科举制度达到了最完善的地步。所以,纯粹出于对科学的爱好而子承父业才是应该鼓励的。


毕竟科研圈内有权有势的人少,大多数科研一线的人都很辛苦,也没有成就感,这些家长们往往选择不让孩子们从事科研。除了纯理论研究以外,理工科的大多数工作依赖于仪器设备,缺乏这些条件是不可能出成果的,虽然中国号称有世界最大的科研群体,但真正能顺利开展科研的人员总数却不多,大家都是分母,因为大多数单位的科研平台不行。科研需要的是智力,而现实中,平台比智力重要,如果站在一个好平台上,笨蛋也能出成果。按照马太效应分配的科研资源掠夺了大多数平台不好的人的机会,正如程京德的系列博文“他山之石:日本大学之崩溃”里所讲。大量游走在科研圈边缘而头脑清醒的人笃定不会让他们的子女子承父业。顺带解释一个秘密,马太效应来源于马太福音,而马太福音是《圣经新约》里的第一章,而《圣经新约》是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凡是按照马太效应搞的资源分配都是掠夺弱者,对抗马太效应的方法就是社会主义的计划性和公平性。


现在是个开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从兴趣出发选择职业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但我们的教育却在背道而驰。民间有句俗话批评书呆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在当下教育培养的年轻人身上,除了在学校里所学的一点点连皮毛都算不上的知识,什么都不懂。从小到大,繁重的学业把孩子们用来培养兴趣的课余时间都占据了,而全民娱乐的浮躁气氛又把孩子们澄心发现万物之美的机会夺走了,培养出很多佛系青年,科学家的子女也不能例外。


职业使然,科学家对子女的未来规划往往比其他人更为精准,但是精准就好吗?我认为还是对孩子不要太控制,让孩子的发展道路上多一些可能性更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