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真相| 网红薛兆丰是北大教授吗?网上卖啥知识竟赚了5000万?

2018-03-15 新浪财经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1

北大教授网上卖啥?

竟赚了5000万


北京大学教授薛兆丯是位名副其实的"明星教授",他因在知识付费平台的订阅户超过25万、总收入近5000万人民币(约790万美元),受到广泛关注。但北京大学证实,他因个人规画,目前正办理离职。


北京青年报报导,据北大官网,薛兆丯现职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法律经济学教授、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教育经历包括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目前薛兆丯在北大是全职教师,但属于聘用制教师。


某知识付费平台上显示,薛兆丯开设的订阅专栏《薛兆丯的经济学课》,订户已超过25万。该平台称这是在平台乃至整个市场上,用户数量最多的专栏,"可说用户和薛老师共同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经济学课堂"。


据报导,"薛兆丯的经济学课"栏目目前有25万931人订阅,每人每年付费199元,据数据计算,薛兆丯仅在该栏目就收益4992万余元。业内人士称,该平台是五五分成,据此计算,薛兆丯本人从中分成近2500万。


目前,名人在知识付费平台开设专栏较为常见。以薛兆丯所在的平台为例,物理学家万维钢、计算机学家吴军、北大金融系博士生导师香帅、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傅佩荣等,他们也都凭借专栏项目收穫大量"学生",如万维钢的《精英日课》有13万人订阅,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有12万人订阅。


万维钢曾表示,"付费专栏就是要给付费读者提供专属服务。好的研究结果,除了应用价值之外,还需要有传播价值,能丰富大众的思想。"他表示,为获得好选题,他每天都大量查阅美国各类媒体信息,从选题、研发到写作,每天平均需七、八个小时。


对于知识付费,有读者认为很值得,"大学时选的经济学专业阴差阳错地错过了,如今终于有机会重读经济学,而且还是在北大薛兆丯教授的课堂上,太酷了。"但也有读者认为有点贵,"花199元还不如买两本经济学经典教材自己读。"


2

网红教授薛兆丰

确认离职北大, 后悔言多必失

2018年03月10日 23:38 新浪财经


  • 网红教授薛兆丰将从北大离职 曾在网上卖课赚2000万

  • 汪丁丁批薛兆丰:张狂无知 水平就一没毕业经济系学生

  • 北大国发院唐方方:薛兆丰先生是北大教授吗?

  

新浪财经3月10日讯,今日晚间新浪财经获悉,网红教授薛兆丰已确认将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离职,目前正在办理离职手续,但是国发院官网尚未撤下其相关介绍。

  

关于离职一事,截至发稿,薛兆丰没有回复新浪财经的短信采访要求,也未接听接洽采访的电话。新浪财经无从获悉他对相关报道的反应和评论。


  

实际上,薛兆丰拒绝接受采访事出有因。据熟知他情况的人士向新浪财经透露,数天前他不小心向自媒体透露将离职的消息,并抱怨“北京的房子买不起”之后,外间对相关报道的解读出乎其意料,目前薛兆丰非常后悔,不愿再接受采访。

  

1968年出生的薛兆丰被列为国发院全职教授,官方介绍显示,其研究领域为法律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具体职务是法律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近两年因为他在网络直播卖课,和平台方整体售卖超过4000万元,薛兆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学家网红。但随着曝光量和售卖额的飞速高涨,这位网红教授也不断遭受质疑。其同事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唐方方曾公开质疑薛兆丰的学术水平,并批评称“经济学不是故事会”。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汪丁丁也曾抨击薛兆丰的水平就是一个“没有毕业的经济系学生”。

  

不可否认,作为网红教授薛兆丰网络粉丝众多,支持群众众多,所以售卖平台能出乎意料的成功。除了在经济学界一直是舆论争议的焦点人物外,薛兆丰在经济学领域有鲜明的身份特征。他曾提出“提升火车票价格解决春运”、“免费才是最贵的”等观点,这些观点无疑成为改开大潮中不能忽视的声音。

  

公开资料显示,

  • 薛兆丰1991年毕业于深圳大学。

  • 2003年到2008年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 2010年进入北京大学国发院至今。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网民,薛兆丰曾在早期网络引起了众多口水战。

  • 有评价称,他集少年意气和网民泼辣的性格于一身。这一性格一直没有改变,薛兆丰在国发院期间,除了教学外,也多次就网约车和垄断等公众事件发言。(新浪财经 张蕾 发自北京)

 

3  真相 ▏

唐方方:薛兆丰先生是北大教授吗?


大家好,微友们好!

今天我来跟大家聊聊一个有趣的事情


几天前,有个朋友给我发来一篇文章,问我认不认识里面提到的一位先生。我和这位先生无冤无仇,不过,今天我们要说一说这位先生,据说很多人听他的经济学课,我们来看看是个什么东西?


-❶- 

真相只有一个 让我细细道来


这文章里有一句话:“经济学,我们不讲什么关于无差异曲线这些数学知识的学问”。无差异曲线一点不复杂,很简单的,就是一条线(把喜欢程度一样的物品组合放在同一条线上),这算什么数学知识啊。你不讲无差异曲线,你还讲经济学?后面又说,“我们系统的替同学们建立地道的经济学思维”。地道的经济学思维?还正宗牛栏山呢。

  

接着,马上又提到“碎片化的时间可以拿来用,像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当职员的时候做出相对论。”

  

拜托,二十多年前我专门去过伯尔尼(Bärn/Bern,瑞士的联邦政府所在地),看过爱因斯坦先生待的地方。爱因斯坦先生用了多少心血、熬了多少个夜晚!碎片化时间他就把相对论做出来了?这还是一个三百年、五百年一出的天才。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有一部非常棒的电视连续剧叫Genius,天才,就是专门写他的,这部剧应该会获得艾美奖。

  

碎片时间可以学习很多东西,但不是拿来煽情卖课程这么用的,这是在误导人!

  

下面我们来聊聊

这个东西的造假证据:


造假1:北京大学教授身份

北京大学招聘教师是有非常严格、认真的程序的。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北京大学人事处好好打听一下,这位先生是不是北京大学的正式教师,还北京大学教授呢。就是下面这位

  


北京大学“教授”薛兆丰先生的名字,是否在下面的北京大学考核名录上,大家可以在下图中找寻,请大家自行查找。

名单如下:

  

图片拍摄于北京大学公告栏。详情可咨询:北京大学信息公开办公室,电话010-62765710。

  

造假2:北京大学考题

下面还有一个号称北京大学的考题。例如说:水和钻石相比,我们更需要水,但为什么水那么便宜,而钻石却卖出天价?居然答案说是B,标准答案。他是这样解释的:水对我们非常重要,第一个铜板就买水,第一千零一个铜板的时候(还一千零一夜呢),买水和买这个钻石的边际效用就一样了,所以我们就买个钻石来虚荣一下。


  

这是个基本的简单的常识啊:钻石,因为它相对稀缺。而且它这个稀缺是某一家钻石供应商(做市场的人都知道,做珠宝行业人都知道)刻意控制它的供应量,造成你的稀缺,好像觉得没有钻石就没有爱情似的。而且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玉文化,不是钻石文化。

  

不能误人子弟 

经济学不是故事会,它是社会科学,但别忘了它也是一门科学,它有规律的,它不是一团橡皮泥可以让你拿来当故事随便搓、随便揉、随便讲的。你违背经济规律去做工作试试看?我们吃的苦头还少啊,这个不说两句不行了,你这是在挖坑误导人。


任何一个科学,它都是严肃认真的,它不能只是好玩。光好玩了,那还叫科学?必须花点功夫和心血的,如果你想认认真真的、有所进步,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你必须要动点脑筋,花点心血。大家好自为之啊,大家保重。

  

作者简介:唐方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金融学及营销学教授,爱思唯尔(Elsevier)人文社会科学99位中国高被引学者。师从博弈论宗师泽尔腾(Reinhard Selten)和海萨尼(John C. Harsanyi)教授,两位恩师与“美丽心灵”纳什教授(John F. Nash)分享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1996年)。学习过五种语言,海外生活过二十年,中国公民。1997年获实验经济学会Heinz Sauermann 奖(两年一度)。获颁过多个教学奖(从本科到EMBA),教授过数以千计的本科、硕士、博士生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官员。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学硕士(系统工程,1988);成都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理学学士(运筹学,1985);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中普雄区果目公社,先后就读于果目小学、南城小学、北城小学、城关中学和越西中学。(责任编辑:张伟)


4

汪丁丁批薛兆丰:

张狂无知——水平就一没毕业经济系学生

来源:经济学家圈  

  

汪丁丁批薛兆丰:张狂无知水平就一没毕业的经济系学生(比春晚精彩)  

汪丁丁薛兆丰最近关于知识付费的争论引发了大讨论,汪与薛说话都非常直接火爆。

  

1)汪丁丁朋友圈回复

  

请问,那位能不看脑图就听懂脑科学,第三截图。哪位可以不想象细胞结构而“听”懂细胞结构,第二截图。最后...他试图从日常口语概况经济理论,四项概况,客气地说,至少错了三项。而且让经济学家感觉这段文字是完全没有毕业的经济系学生写的,哎,五常教授的批评有理!


——源自汪丁丁2月18日微信朋友圈

  

2)事件还原:  

《汪丁丁:为什么付费买到的只能是三流知识?》


何为一流知识?

我在《思想史基本问题》里有长篇阐述。

  

简要地说,一流知识的特征是,人类在数百年里只有数次机会与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相遇,如果你幸运地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而且你获得了重要性感受,那么根据“怀特海三段论”,你就有了表达自己的这一重要性感受的冲动。注意,此时,你绝不会为了让大众理解你的表达而扭曲你对重要性感受的表达。

  

我在《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里谈了这件事,我记得维特根斯坦就是典型。

  

那时,剑桥的凯恩斯小圈子里的人认为只有拉姆齐才可能采访维特根斯坦,尽管拉姆齐是年轻天才,而且我为他特别写了一篇传记性散文(“流萤穿过空庭”),可是,第一天谈话结束时,维特根斯坦问他听懂了吗,他回答没有听懂,希望次日继续谈话。

  

维特根斯坦说:damn it! 因为,他只能完全重复这一天的表达,不能接受他对自己的重要性感受的最佳表达之外的任何表达,哪怕是为了让眼前这位青年天才听懂。

  

这就是一流的知识,它如此圣洁,以致有幸遇到它的人只能为它而活着为它而表达,福柯的名言:记住,不是我在言说,而是话语借助我在言说!旷野呼喊,不是我在呼喊而是查拉图斯特拉被世界精神附体不得不如是说!

  

那么,大众付费要求接受什么样的知识?这就是我观察几个月的感受,自从去年罗胖儿和脱不花到湖畔居与我喝茶,我就开始关注他们的商业模式,而且至今仍提供道义支持。

  

可是,我无法忍受这一商业模式的折磨,它要求我反复改变自己的表达直到商业团队认为大众能够理解。我也试着为舒立团队的同类要求折磨自己的表达,在夏威夷海边,但都失败了,我不可能背叛我自己。

  

古人之学乃为己之学,今人之学才是为人之学。我通知团队成员,我拒绝他们的模式。因为,这是昨晚我提出的“知识命题”,知识收费,罗胖儿提供的产品可以代表最高水平,也因此,那些折磨自己并因此使自己从勉强二流学者的水平降低到大众能够理解的水平即三流水平的人,分享知识收费的至少百分之五十收益。

  

能够与金钱和权力交换的知识,必定是三流的,因为表达方式不可能继续忠于只有一流知识才可表达的那种重要性感受。

  

一流的知识只能免费,这是因为它只吸引少数能够理解它的人。这些人是最可宝贵的,他们原本不应付费,他们投入的理解力和伴随着理解一流知识的艰辛,价值远远超过任何付费知识的市场价格。

  

人类最稀缺的,永远不是权力与金钱而是理解(关于“善知识”的判断力)。虽然,芸芸众生仍被权力和金钱驱赶着,虚度年华。

  

我再解释一次:一流知识之所以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是因为它只服从根本重要性的准确表达,它绝少服从愿意付费的大众根据市场交换原则而预期的通俗化标准。我并不反对罗胖儿的路线,我并且坚持道义上支持他以及湛庐文化的路线。胡风写信评论毛泽东的文学路线:究竟是大众化的文学,还是化大众的文学?

  

3)薛兆丰回复:

  

《薛兆丰:知识的价值与付费与否无关》

  

我们的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尽力消除“知识”的神秘感。很多人在接触经济学——乃至其他学问以前——都会对这门学科感到“不明觉厉”,也就说虽然看不明白,但还是觉得很厉害。

  

确实,有这样一些学者,以为知识天然地就分为三六九等。但在我们的专栏所讲解的知识体系看来,知识的深浅轻重,是以理解现实问题为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准绳的。没有什么知识是天生就高人一等的。这也是第38讲——哈耶克的“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一文——成为专栏核心内容的原因。

  

同样,也有一些学者,有意无意地把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囫囵吞枣和故弄玄虚当做做学问的一种境界。而我相信,哪怕再深奥的知识,也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反过来,一种思想,如果表达得不清不楚,那别人也无法指出它的错误。那些只能用来“端着”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当然,知识的价值与付费与否无关。古往今来,几乎所有学生都得付费方可求学,几乎所有教师都要收费才愿意讲课。他们的思想的价值,不会因为付费而打折;而有大量流传甚广的谬误与偏见,也不会因为免费而增值。把知识的价值与付费与否相提并论,本身就是一种浅见。

  

也正是因为这样,能够在一年时间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用生动鲜活的例子,与你共同构建经济学思维体系,我感到荣幸和自豪。


4)薛兆丰早年批“走火入魔”

《薛兆丰:走火入魔的汪丁丁》

  

按(薛兆丰):汪丁丁在国内是知名经济学者,他在国内大众媒体发表大量经济散文,多旁征博引,寓意隐晦,令不少读者感到高深莫测。

  

最近到上海,一位编辑朋友向我投诉:“他的文章里竟然有方程式!”

  

他,就是汪丁丁,《财经》杂志的学术顾问。“没那么夸张吧?为什么不到学报投稿?”我笑道。

  

后来我看了他的那几篇文章,的确有微积分,还有怪异的中文,黑格尔式的黑话,以及大错特错的经济学图线。

  

怪异的中文

  

汪丁丁在《社会博弈与中国教育的两极化》中写道:“这里所说的‘权利’意义广泛,通常被社会理论学家分类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或者常识性地被理解为‘对他人的影响力’。”

  

第一句说“意义广泛”,第二句转头去说分类,第三句误用“或者”,因为它和第二句是并列而不是二中选一的选择关系。况且,“常识性地被理解为”不是中文,而是假洋鬼子的句式。

  

汪丁丁在《“梯度”?“极点”?“精神”?》中写道:“如果古代希腊和北美的殖民英雄们仅仅满足于‘好日子’,那么再辉煌的殖民地也难免‘灰飞烟灭’的结局”。

  

如果还没有“灰飞烟灭”,就说他们不满足于“好日子”;如果“灰飞湮灭”了,就是满足于“好日子”。总不可能错的话,说了等于没说。况且,用主观上的“知足不知足”来解释一个民族的兴衰,何说服力之有?

  

黑格尔式的黑话

  

那么,什么是“黑格尔式的黑话”?

我们先找两段黑格尔的原文来看看。

  

“声音是物质各部分分离的特殊状态的变化,是这种状态之否定的结果——纯然是特殊的一种抽象或一种理念的理想。因此,这种变化本身直接就是物质特定存在的否定。(《黑格尔·自然哲学》)”

  

再来,“内在精神和民族的历史才是精神的历史,宪制是由它铸造并将由它铸造的。一切要素都达到了它的自由存在,这种意志就是一种现实的决定个体的意志,它就是君主制。(《黑格尔·哲学全书》)”

  

——您看不懂吗?我懂。那是胡话!

  

类似地,汪丁丁在《“梯度”?“极点”?“精神”?》中又写道:“精神,它的外化是‘观念’,从人的思考中诞生出一个新世界(9.490,-0.10, -1.04%)——在那里制度与人互相复制从而互相延续着生命。经济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发展’,它只不过是精神的展开罢了。”

  

我反过来说“观念的外化是精神”有什么不妥吗?反过来说“一个新世界诞生了人的思考”可以吗?我把“精神的展开”改成“制度的展开”可以吗?

  

都可以,只要煞有介事,怎么写都行。汪丁丁和黑格尔都一样,说的都是语无伦次、耗费读者精力的“黑话”,或曰梦话、独白、呓语、胡说。

  

杜撰的图线

  

汪丁丁在《社会博弈与中国教育的两极化》中把小学、中学、大学、博士、博士后等教育并列在同一条坐标轴上,然后写道:“我用一条先向下倾斜再向上倾斜后再度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来概括作为间接需求的对教育的需求。而这条特异的需求曲线与正常供应曲线的三个交点的中间那一点,也即不稳定均衡点E……”

  

汪丁丁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需求曲线”,是他杜撰的怪物。

  

首先,不同的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能首尾相连的。能说顾客对色拉、罗宋汤、面包、牛排、红酒、甜品和毛巾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再向上倾斜后再度向下倾斜再向上倾斜后再度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吗?

  

其次,需求曲线上没有什么点是“不稳定”的。需求曲线不是滑梯,要落到什么比较低的位置才算“稳定”。能说刚吃了色拉的人和连甜品都吃完的人就比较稳定,正在吃牛排的人就不稳定——非得吃下去,不然就吐出来吗?

  

第三,绝对没有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有时候人们需要更贵的商品,那是因为他们需要另外一种更好的商品,这表示为另一条位置更高、但依然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而不表示为一条掉转方向、向上攀升的需求曲线。

  

例如,你不要咸鱼要鲍鱼,那表示为一条位置更高的需求曲线,但这条需求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也就是说,这种鲍鱼越便宜,你要得越多;如果免费赠送就多多益善,而不是反而不要。

  

任何商品,包括所谓的“炫耀品”,都是如此!应该指出,“炫耀品”是一个多余的、令人误入歧途的概念。有人创造这个词,是因为他没有掌握需求曲线的表达方法,所以才搬出一个新名堂来自圆其说。要是“炫耀品”的概念是成立的,那么世界上任何商品就都是“炫耀品”了。

  

概念的杂烩

  

经济学上,“需求”和“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种“需求”,表示为一整条需求曲线;而一个“需求量”,则表示为某条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

  

一条固定的需求曲线,对应一种固定的“需求”,也就是说:(1)商品是不变的,是同一种商品;(2)顾客对这种固定商品的喜好程度也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有价格和“需求量”这两个因素!

  

当“需求”不变时,“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种变化关系,表示为在固定的需求曲线上的滑动。

  

但是,如果顾客对这种商品的好感增加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诸如收入增加、产品的质量提高、赶时髦等),那么他的“需求”(而不是“需求量”)就发生了变动,那将表示为需求曲线整条地向上移动,而不是沿着原有的需求曲线的滑动。

  

所有这些基本概念,本来都有严格的定义和用法。遗憾的是,在汪丁丁的文章里,这些概念成了大杂烩。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数量,拼成了此起彼伏的怪线。

  

学术上有深湛的创见,是困难的、罕见的、宝贵的、可遇不可求的;而假装有深湛的创见,则是可怜的、滑稽的、作风不正的、缺乏鉴赏力的。

  

物理学上没有创见?不要紧,塌塌实实做个电工好了,不要去创造**功;经济学上没有创见?不要紧,一年一年教授和应用需求定律好了,不要去创造什么“经济学哲学”,那是皇帝的新衣。

  

后记:下笔批评汪丁丁前,我花了3个星期细读他那两篇文章,并反复推敲自己的观点。是的,汪丁丁在国内名气颇大,而我是后辈,对他提出严重的指控,难免有人会认为我是在博出名。幸好我对此向来毫不介意,因为我显然无须为了避免出名而隐瞒己见。

  

那我犹豫什么呢?科斯(Ronald Coase)说过:不清不楚的思想,别人也无从清楚指出它的错处(Not being clear, it was never clearly wrong.)。既要出手批评不清楚的思想,又要防止自己随之落入不清楚的泥潭,这是我举棋不定的原因。稳妥的做法,是一方面对别人故弄玄虚的文章置之不理,另一方面自己多写清楚的文章来倡导较好的品味。但我最后决定冒险出手,原因是看到他在需求曲线上错得分明。

  

本文发表后,流传甚广,争论至今。《万科周刊》、《书城》和《经济学消息报》等纸媒体和数十家网站相继转载,汪丁丁则先后至少发表6篇文章回应。有趣的是,其中丁丁说我“对黑格尔的表达方式看上去真是‘恨之入骨’,所以不惜用‘文化革命’的语言着实痛痛快快地‘批评’了一番”。殊不知,我对黑格尔的批评,完全来自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而该书中文版上竟赫然印着“本书执行主编汪丁丁”几个字。看来丁丁并不知道,应该把账记在波普尔身上。

  

我对故弄玄虚的深恶痛绝,的确来自波普尔。他在《反对大词》(Against Big Words)中写道:“受过不充分教育的人的傲慢,就是夸夸其谈,佯装具有我们所不具有的智慧。它的诀窍是:同义反复和琐屑之事再加上自相矛盾的胡言。另一个诀窃是:写下一些几乎无法理解的夸大言词,不时添加一些琐屑之事。大多数哲学系(尤其社会学系)的智力标准都流于浮夸,并纵容虚假的知识,而这些人似乎都极渊博。”

  

至于波普尔的描述是否适用于汪丁丁的“经济哲学散文”,就请读者独立判断吧。

  

5)汪丁丁最新回复: 

针对《薛兆丰:走火入魔的汪丁丁》文中所说的“需求曲线”回复

  

汪丁丁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需求曲线”,是他杜撰的怪物。

  

首先,不同的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能首尾相连的。能说顾客对色拉、罗宋汤、面包、牛排、红酒、甜品和毛巾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再向上倾斜后再度向下倾斜再向上倾斜后再度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吗?

  

其次,需求曲线上没有什么点是“不稳定”的。需求曲线不是滑梯,要落到什么比较低的位置才算“稳定”。能说刚吃了色拉的人和连甜品都吃完的人就比较稳定,正在吃牛排的人就不稳定——非得吃下去,不然就吐出来吗?

  

第三,绝对没有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有时候人们需要更贵的商品,那是因为他们需要另外一种更好的商品,这表示为另一条位置更高、但依然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而不表示为一条掉转方向、向上攀升的需求曲线。

  

例如,你不要咸鱼要鲍鱼,那表示为一条位置更高的需求曲线,但这条需求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也就是说,这种鲍鱼越便宜,你要得越多;如果免费赠送就多多益善,而不是反而不要。

  

——节选自《薛兆丰:走火入魔的汪丁丁》

  

汪丁丁回复

  

真不晓得为什么薛兆丰或者,很可能是他的半脑残粉,不知自己贻笑大方,总是将这篇根本没有想清楚经济学的人写的文章找出来。我原本是不想炒这碗冷饭,好在当事人张五常教授现在已不待济这位不合格的弟子。回到主题,薛的文章,骂黑格尔的不截图了,那是张狂无知的许多表现之一。只截图经济学ABC,我先贴老贝克尔这篇文章,1991年发表在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机关报“政治经济评论”,贝克尔那时早已是芝加哥学派领袖,第二截图就是他画的,不仅需求曲线可以向上倾斜而且还波浪式呢!咋了?老贝克尔难道不懂经济学?就算脑半残的读者,也肯定知道谁是贻笑大方的!


——源自汪丁丁2月19日知乎动态


5

网红教授薛兆丰

将从北大离职 曾在网上卖课赚2000万

网红教授薛兆丰将从北大国发院离职 曾在网络平台卖课赚2000万

  

来源:经济学家圈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经济学家圈从多个渠道获悉,薛兆丰已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离职,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薛兆丰本人也向经济学家圈确认要离开北大。

  

薛兆丰最近两年因为在网络直播卖课,和平台方整体售卖超过40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学家网红,让人们意识到了知识付费的威力。但随着曝光量和售卖的飞速高涨,薛兆丰受到了质疑也越来越大。

  

最为致命的是2017年年底,薛兆丰同事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唐方方公开质疑薛兆丰学术水平,并且严重指出薛兆丰不是北大教授。唐方方批评说“经济学不是故事会”,发言用语直接,讽刺意味强烈。

  

唐方方质疑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薛兆丰的北京大学教授身份,称其并不是北京大学教授,但是却在授课平台用北京大学经济学课程售卖,明显在利用北京大学品牌进行背书,属于误导用户。随后薛兆丰是不是北大教授引发“院聘教授是不是北大教授”的大讨论。

  

据经济学家圈了解,薛兆丰属于北京大学国发院“院聘教授”,并非北京大学正式聘任教授。薛兆丰入职北京大学国发院为时任院长周其仁引进的,属于朗润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别称)聘任,即院聘,在引入薛兆丰的时候,朗润园教授汪丁丁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根据官方资料,薛兆丰为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创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加盟、由两院合营的非赢利性学术组织,据了解经费为国发院自筹,首期赞助单位为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

  

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2010年成立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丁丁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简资修、苏永钦、王文宇、巫和懋、郁光华、张维迎等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术委员会成员。首批研究员更是包括陈若英、邓峰、李力行、凌斌、徐建国、薛兆丰、姚洋、张帆、周其仁、朱苏力等十位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和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知名学者和教授,薛兆丰、邓峰为中心的联席主任。


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2010年11月1日成立仪式(图)

  

受到质疑后,薛兆丰在平台的售卖课程也取消了北京大学字样,但是授课平台身份介绍截至发稿前仍然是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汪丁丁发起了一轮知识付费的讨论,提出“为什么一流的知识永远免费”的观点,该文章被网友热情讨论,随后薛兆丰不合时宜的也进行了回复,称有些人“生搬硬套、牵强伏虎、囫囵吞枣、故弄玄虚”,再次引发了汪丁丁的回击,并称薛兆丰水平也就是一个没有毕业经济系学生,称薛兆丰“忘恩负义”,而且也提到了张五常对薛兆丰的批评。

  

薛兆丰在经济学领域一直是舆论争议焦点人物,在经济学领域有鲜明的身份特征,他的“提升火车票价格解决春运”、“免费才是最贵”的观点成为改开大潮中不能忽视的声音,他的网络粉丝众多,支持群众众多,所以售卖平台能出乎意料的成功。但是受到的质疑也多。

  

薛兆丰1991年毕业于深圳大学,通过自学张五常经济学,对经济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利用学到的知识在网络和报刊发文,可以说是薛兆丰是中国最早一批的网民,并且对舆论工作相当掌握,少年意气和网民泼辣的性格集聚一身,一时间在早起网络引起了众多口水战。2003年到2008年他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进入北京大学国发院至今。薛兆丰在国发院期间,除了教学外,也 69 45532 69 31677 0 0 13401 0 0:00:03 0:00:02 0:00:01 13399多次就公众事件发言,比如网约车和垄断等。

  

由于早期受到张五常的加持,信心倍增,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路径。但是张五常对其观点和感情比较复杂,张五常博客管理员2009年曾经转述过张五常称薛兆丰不是其学生,也不是其朋友,并称薛兆丰不懂经济学。不过留言随后删除。


汪丁丁春节期间因为需求曲线之争和免费知识之论再次提起张五常评价,让刚从唐方方质疑中冷静的舆论再次高潮起来。目前尚不得知,薛兆丰是因为唐方方质疑还是汪丁丁之争提交的辞呈。

  

也有人不认同唐方方和汪丁丁的质疑,认为薛兆丰的课程受欢迎是因为得到了市场认同,大火赚钱后,反而引发了其他教授的不满。唐方方在此次薛兆丰事件之前,并没有多少人了解,甚至北大系统内部也有此声音。而对于汪丁丁“一流知识”的争论,则自始至终存在,其中不乏一些高校教授学者的批评。

  

针对此事,经济学家圈联系了薛兆丰,薛兆丰确认说“是的”,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流程,对于后续如何打算没有回应,并称“北京的房子买不起”。

  

但是,不到最后一刻,结果永远定不下来,也不排除出现转机薛兆丰继续留任北大国发院,经济学家圈将继续关注这一事件的最近进展和官方公告,也并请各方不要申请删稿,多谢。(责任编辑:张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