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大”的困境与出路? 第三板块“大局”

2018-03-31 作者| 林治阳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推荐阅读:

重大困境与出路?  第一板块“困局”

“重大”的困境与出路?  第二板块“变局”


三、大局


1、前言
要讲出路,就一定要有具体可行的方法,不仅是执行的力度和内容,思想上也应该明确一些观点。

(1)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教育的目的
即重大教育人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大家找一个好工作?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还是教会学生一些知识给他们一身荣誉就完事了?我觉得都不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塑造人”我之前就说了,只要学生出色,还怕找不到好工作?如果学生普遍出色,那么很多顶尖的公司是很愿意主动来重大招人的。你说现在重大来的公司都很顶尖?对不起,很多顶尖的央企和公司并未来重大招人,再看看今年的行情,有些行业顶尖的公司是直接不来重大招人了的,虽然有地域因素在里面,但也反映了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坚持认为,如果一个学校社会认可度非常高(我们还不错但是还没有到非常高的地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出类拔萃,那么很多之前没来过的大公司是绝对愿意过来的。你什么时候见过最顶尖的公司不去清北招人?也只有学校塑造出的学生优秀,也能走得更远,乃至形成累积的优势。而走到社会以后,所有活动的核心和主体依旧是人,只有人优秀了,重大才能真正顶尖起来。所以,我们应该明确,重大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塑造人”,以人为核心,而不是灌输完知识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折腾最后再找个工作就完事了。

(2)其次要讲的是大方针和思路。重大现在这个情况,我认为现阶段比较好的方针思路有四条:


一是“两头重点抓,中间稳中进”

什么意思呢?“两头“在学生层面是本科和博士,在教师层面指优秀的年轻教师和顶尖的科研大牛,在科研层面是做好学术基础、职业基础培训和冲击顶尖科研项目。本科是重大最精锐的生源,不管以后他们去哪里做什么都是毫无疑问的重大人;而博士也代表着重大科研的执行性角色,出去也代表着重大的科研水平。所以这两头要重点抓;硕士由于就业型导向为主,而且其有实习,所以可以稳中求进。在教师层面,青年教师往往富有激情,而且现在985对教师的招聘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青年教师尤其是优秀的青年教师往往代表着巨大的教学潜力和科研潜力;而重大也有顶尖的学术大牛,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冲击国内的院士或者行业的fellow,尤其是fellow,只要有一个fellow起来了我们就有了翻身的机会,同样的教学好的老师也一样。科研层面也是,重大现在的科研培训基础太差,职业基础培训也是属于学生自娱自乐型,这种过家家的游戏对一个大学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我们也该准备好冲击顶尖科研项目,这种顶尖科研项目不能浮躁,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上的支持,最后成果也应该要达到顶级,而不是几篇SCI或者EI就认定了事。


二是”给予选择的机会,同时又区别对待“

什么意思呢?重大有多少学子在稀里糊涂的学习着自己的专业做一些看上去政治正确的事情?你进来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这个专业进来后学什么你有没有了解?这个专业就业有哪些方向都要哪些特长?不同方向过的都是什么样的生活?你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吗?很多重大学生连这些问题都没有想清楚,就坑着头在做,或者是迫于周边人异样的眼光而做着自己一点都不喜欢的事情。这样的人相信在重大觉得不会少。而有的学生甚至是好苗子,由于一开始缺人指导所以浪费了自己的青春,等他醒悟过来时候往往又缺少了很多锻炼的机会。所以重大应该再提供多一点的机会让大家可以多选择。那什么叫区别对待呢?我就以建筑学部找工作为例,建筑学部跟专业有关的就业方向一般有施工单位、设计院、地产公司、咨询公司、监理公司、公务部门、法务部门等等,不同性质的单位其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喜欢的学生特质也是不同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让适合的人去适合的单位,更准确的说是让他们能找到适合的方向并且有做好它的实力,也重塑相应的评价标准,具体到下文的”分流“再细说。


三是“充分协调资源,更多贴近社会”。

重大的很多资源在我看来是完全没有利用起来的,而我们的培养模式又导致我们跟社会割裂很严重,这种是不利于重大发展的,也会让我们的学生变得肤浅浮躁。具体我在下文再分开阐述。


四是”要有五十年树人、一百年立校的决心“

既然做的是大学,我们就不能只争一朝一夕之间的得失成败,要有花一百年时间卯足劲去干去拼的决心,对大学本身是如此,咱们学生也应该如此,想着厚积薄发,看得到更遥远的将来。

(3)坚决驳斥几种思想:

一是认为”只要时间久了到以后就一定会好“

这是典型的慵懒思想。会变好是因为有改变,而不是因为时间久了。如果不肯改变,不去执行,那么时间再久都没有用。反之,如果肯积极进取,那么即使短时间内也可以取得骄人成绩。而且就算你进步了,如果别人比你进步还快,那你实际上是等于退步的。中国不也就是从改革开放短短30年内突飞猛进么?法国不也是就这么被我们超越了么?非洲过了几百年不依旧是非常贫困落后么?所以这根本就不是时间问题,而是方法问题。只有方法对了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累积优势。


二是认为”重大只是个平台,做得好不好全在自己“

对个人来说,这样倒真的没什么错。但是,重大是一个大学,大学本身不能这样,作为一个大学,重大应该让启迪更多的学子,让他们成为顶天立地的儿女。而这种想法往往会让大家习惯于一种只顾自己的”屌丝心态”,这种“屌丝心态”无关于家境也无关于表面的优秀(如学生会主席、学霸等等),而是缺少一种“影响他人改变世界”的气魄和决心。我上文就说了,09级电气12班那三个哥们,他们能把自己班上的人影响成这样,以后他们又能改变多少人多少事?重大里很多的”优秀”,其实都是“屌丝心态”,无能力去影响他人,没办法突破平台上限,也不可能改变世界,甚至连想都没想过。一个没有王者之心的人,在走上社会后是绝无可能成为真正的王。


三是认为“重大的问题全国高校都有,这些是通病”

是通病又如何?大家都有同样的问题,我能改了,那我就比其他人好。如果100个里面只有10个人改了,那么本来大家100个相同水平就会瞬间变成10个顶尖90个平庸。重大如果能赶在其他高校前面力克现在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那么就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超过原本在自己前面的高校,并培养出更多可以改变世界的学生。


四是认为“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够了,重大怎么样我根本无能为力”

这也是一样的“屌丝心态”,从心里上就把自己认定为弱者,不愿意去改变周边的环境;或者说是习惯于享受这个平台给自己带来的优势所以内心深处心满意足,但是如果这么容易就满足了那还不一样是“屌丝心态”?


这里我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台大的指导教授以前是我这个国际行业协会的理事长(他自己这么翻译的但其实英文原文是president也就是主席……曾经的行业老大……orz),我当时去台大也是因为在我这个方向亚洲没有比他更出名的导师了(或许日本有一个……吧?),在台大也确实经历了很多很好玩的事。但你以为我过去就只顾自己学习了?由于我台大老师之前也是台大土木系副系主任(等于我们的副院长),刚好我跟土木建管的一些学院领导也熟悉,所以就有了以下这出:

 

土木那边委托奉老大处理,最后也成功了。
所以接下来的剧情就是
重庆大学建管学院与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和交换生协议
台湾大学谢尚贤教授BIM科研学思历程分享
台湾大学谢尚贤教授来到重庆大学建筑学部交流
台湾大学谢尚贤教授到访我院并作学术交流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建管学院跟台大土木系每年最多有6个交换生名额(现在学院的想法是先从本科生开始做起每年2名,以后再逐年增加),土木学院由于申报时间的关系所以交换生协议估计要到今年年底才会生效(老大别骂我%>_<%),也是每年不超过6个。除此之外还有学术、教学、共建实验室方面的合作,只不过做事要一步一步来,后面几年咱们和台大的合作会逐步开展起来。
你以为这就完了?由于我台大老师是台湾BIM联盟的老大,然后刚好重庆BIM联盟的发起人(也是重大老师)跟我很熟而且他也很想跟这边合作,于是就有了
重庆BIM联盟与台湾BIM联盟签约仪式暨BIM技术研讨会召开


这个新闻也上个国内BIM的各大网站头条。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没有,台大城乡规划所的张圣琳所长听说台大土木跟我们签订了合作条款,刚好重大有个交换生(齐胖子你这个臭流氓→_→)过去跟了她后面,所以出于攀比心理(不要在意这些细节)+齐胖子的邀请,她也跑到重大建筑学院来交流了,这就像我上文说的“当你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你也会影响其他人”。


也就是说,哥哥去了趟台湾就给重大土木和重大建管各带来每年6个交换生名额,还有共建实验室、教学合作、期刊合作等一共14点内容(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放屁!这分明是因为杨永斌院士balabalaba……”,呵呵哒,哥哥才没工夫安慰你脆弱的屌丝玻璃心)。这次重大和台大合作完完全全是我发起的,自己主动去找三个学院的领导谈,合作条款都是我拟定的,一些手续也是哥哥跑的。而且还帮着促进了两个行业协会之间的合作(行业间的合作主要还是那个老师在推动,我主要是负责起草文件和一些对接工作)。顺便还刷出了个礼包把城乡规划所的所长弄来了。


虽然咱们在这个领域还跟不上台大,有些老师也跟不上,但是总归会有人受益的,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尤其是年轻的老师和有想法的学生,他们会收获颇丰。


所以你说你不能“影响他人,改变世界”?根本就是你没想过去做这些,甚至只想着自己好么。


这些对我有什么好处?我特么都要毕业了,这些关我屁事。


你不能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做?总有些人,其生活的目的和价值不是那些肤浅的东西,而是为了改变一些什么,他们生而为此。


所以请相信我,你们可以做到更多,可以去影响他人甚至改变世界。


更何况,重大是每一个重大人的重大,无论学生、老师还是曾经的过客,她都是我们永远的家。她的发展和崛起离不开我们每一个重大人的努力和拼搏。
下文我再来说具体的方法。

2、教学层面
学校之前成立了教学工作小组,我觉得这是非常正确的决策。本科生教学的确是一个大学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不仅关乎了本科生培养的质量,也关乎了重大以后研究能力的延续。研究学术方面第三大点再说,这里直接提教学有关的建议想法吧。


(1)增加国际间课程的合作
我们可以就一些主题(不方便以学院或者单一课程入手),开设国际合作竞争的课程。如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之间就开设了一门课,全球34所大学的同学就一个主题共同开展一门为期一年的课程,大家先在各自学校完 31 65326 31 20303 0 0 8701 0 0:00:07 0:00:02 0:00:05 8698各自基础教育部分,然后中期通过网课形式互相交流,最后一段时间在斯坦福进行最后授课和比赛,最后他们设计出来的东西企业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或者参考的,相关费用由企业负担。重大或者卓越联盟也可以尝试参与甚至发起相关课程,我们可以就当前热门的一些话题(如这次中英合作的核电、高铁、金融等等)设置课程,然后邀请国内外一些学校和企业参与。人员选拔建议也开放成全校选拔,并且根据主题来确定各专业人数配比,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自己组队参与。同时这么课也会增加相关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甚至是跨领域跨学校合作。如果找到合适的执行方案,那么我想我们的老师也会成长很快。


(2)加大教学宣传
在互联网时代,重大的教学还没有走入到mooc阶段。我们很多老师讲课还是蛮好的,为什么不试着走上mooc平台,如coursera等。如果能有英文讲课或者英文字幕就更好了。我在台大也参与过mooc的制作,金钱成本其实不是很高,虽然时间花的不少但是最后收获还是很大的。毕竟别人在看课的时候首先是看到你这个学校,然后才是看到你这个老师。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3)大学部内部或者相近专业允许相关课程互相选
就像我之前说的,土木的也需要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建筑的也需要结构方面的知识,房地产的也需要环境工程方面的知识,在一个专业贴近的大学部内,很多课程和知识其实都是互相关联、融会贯通的,彼此之间也需要相互了解各自的知识,如果我们能允许相近专业的课程互相学习,这其实不也是有利于大家走得更远吗?不止是建筑学部,其他学部相近学科也可以尝试做下。


台北回来后我了解了相关情况,每个学院现在都有10个学分的外选课,硕士也可以选其他学院的课了,而且应该是很早时候就可以了,只不过宣传不到位。这种宣传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不够重视所以没有宣传过,二是由于有些学院课太多所以把这个学分都变成自己的专业课了,三是由于很多老师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其他学院的课相结合。希望以后能变好点。


(4)改进选课系统
我们的选课系统需要抢,我个人建议是变成申请然后随机分配,这样或许还高效公平一些。


另外增加一些课程描述,即大家在选课同时能大概了解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亮点、学了之后会适用于哪一块等等等等。


同时选课的时间更改下,建议放到寒暑假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看课程去选择课程。


还有就是不建议以班为单位强制安排课程,除了一些基础的课程外(如高数、编程、英语等),我倒真建议跟专业有关的课程让同学以个人身份去选择,而不是以班级为单位强制安排。如果一个老师没人选,那么应该是老师想想为什么没人选自己的课。


(5)教学分流
我们现在的培养模式是很有问题的,学生都是不管以后想干啥本科都是按一个模式去培养,这样我觉得不合适。以我本科所在的土木学院为例,感觉土木本科的培养模式更像是专为设计院培养未来员工的,去地产、咨询和施工的同学很多知识都得重新学,甚至有时候完全就是另一个知识体系。


那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呢?


我们应该实现的是培养模式的分流。不敢说让每个人都找到兴趣点,但是至少给他们选择的的空间。


这种分流详细来说包含以下几点,这几点也跟大学部内互相学科以及相近学科互相选课相对应。


一是针对不同发展需求设立几种不同难度的课程。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并且在选课的时候标注,这门课适合去什么类型单位或者从事什么方向的同学学习,中文授课还是英文授课。比方说结构力学,如果是想去施工或者是地产的同学,结构力学还有必要学那么难吗?去施工的或者以后想读施工研究生的更应该去了解先进的施工技术,他们的施工教学应该比想读结构研究生或者去设计院的同学要难,但结构力学就可以比读结构研究生的同学简单啊。去地产的对财务和流程的认知把控要求会多于其他两个方向的。学习有时候就跟做实验一样,既要定性也要定量嘛。这个量要高于实际应用,因为也要考虑万一他们想转到另一个方向时知识的弥补与衔接。我们课程的设置难度应该是给同学们以选择。想有志于做研究走学术或者出国留学的同学就应该尽早开辟英文教材学习或者英文授课。土木之前有让尖子班去学习英文版的钢结构(应该是这门课,如果没记错的话),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划分。成绩好不代表他想做科研,也不代表有兴趣出国,所以应该给有兴趣有志于的人提供机会而不是一刀切。其他方面也是同理。


二是根据不同就业方向侧重性设立培养方案。这点之前也是按学院来做,但我觉得找工作时候都是按大专业来找,不太可能说这个学院就只做这个学院所定位的工作,建筑又不一定就非要去设计院,土木就不一定非要本科干施工硕士搞设计,他们也都可以去地产去咨询的嘛。那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开放一点,把学院间的侧重点变成以课程为核心,同时在课程上标注适合去什么类型的单位。


三增加各行业介绍的课程。这点现在是大一有做,但我建议在大三也开设这种必修课程,因为很多同学都是大三才开始真正有专业概念的,重点去介绍行业的前世、今生及发展趋势。而且可以讲细一点,按就业方向来分(如地产、施工等)。如果是可以大学部内互相选课就更方便了。


四是教学套餐。现在办理电话卡都会讲套餐,多少通话时间+多少短信+多少流量+多少资费等等。我们教学上也可以来一个,在课程上备注哪些课都属于哪一个套餐,全部学完之后就可以更适应哪方向的基本要求等等。


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为了打破一些现有的教学桎梏,促进大学部或者相近专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就拿建筑学部为例,咱们在外国都是被划分到CEE这里的(建筑有时候会被分到艺术或者设计那块,但也有直接分到CEE的),其实我这里提的也是希望能有一个真正的CEE。不过现在咱们也有努力,期望以后会更好吧。


(6)教学副院长、副书记和优秀青年教师定期出国进行教学交流
教学交流这个方面,校领导和教务处应该出去看看,但更应该出去看的是中层的教学副院长和优秀的青年教师。选择教学副院长、副书记是因为他对学院整体教学比较了解,选择优秀的青年教师是因为他们更敢于尝试和接受新事物,同时他们也将会是重大未来的主心骨。交流回来之后应该学院间可以召开专门的教学研讨会议,大家讲讲所见所闻,同时允许这些人去尝试教学改革或者开设新课程,等成熟之后再推广。


(7)教学上给予优秀的青年教师及有想法的教师机会
重大的教学改革阻力往往在一些老教师,也许他们课讲得不错,但也往往会面临知识陈旧的问题。而这些老教师往往又会给青年教师以压力。所以换个角度想,我们除了“最受欢迎老师奖”之外能不能再增加“优秀青年教师奖”和“教学改革奖”?给予青年教师或者一些有想法的教师一些教学改革的机会,并且在选课系统上标注出来,如果没有学生选怎么办?那说明改革的老师有问题,设计的内容不能吸引学生,老师应该修改自己的方案。


(8)增设科技类选修课
我们现在只有人文选修课,科技类选修和跨领域的学习主要依托于自学和学生社团,其实这样是不够。跨领域合作和交叉学科的意识最好在本科阶段就能交给学生,并且让他们有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像无人机跟建筑领域结合现在也是一个热门话题,近几年CMU、台大、Stanford、UCL、ETHz、东大(东京大学不是东南大学东北大学……)、UIUC等土木都有这方面的研究,如果留学之前就能进行这方面的学习或者使用其实帮助是很大的。同样的还有机器人操控、生物医学一类的课程。


这类课程的核心就是“模组化教学与使用”。也就是说重点是在原理、组装和使用操作,而不涉及深层次的开发。讲原理的时候也可以顺便发一些相关的paper给同学们看看,加深理论基础和科研有关的学习,反正数量也不会太多。比方说非机械、自动化、通信等专业的同学选择无人机这门课,重点是要知道无人机什么原理、有哪些部分、怎么更换构件、怎么操作、怎么使用,因为他们重点是将无人机跟本专业结合起来,或者是将无人机的相关思路改到使用于他那个专业的方向,当然无人机可以买,我只是举个例子,不一定就是无人机。同样的生物医学一样,土木的和艺术的学习生物医学相关的课程,可以更好做出适应于老人的建筑及产品。这些都是科技类选修课。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觉得也可以跟重医三军大等学校开设类似的课程。


(9)更改课程体系
这点重大现在的教学评价体系实在是让我无力吐槽。平时作业加期中考20%,考勤10%,期末70%,这种模式其实还是很水的。因为他侧重的是那几次考试,应付下也还是能过去的。而平时的学习也就是作业,缺少对下章的预习方面的教学。这样的考核体系下考试分数往往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专业深度,考得高的不一定就是学霸和科研大神,也有可能是考霸。


这点我觉得我们的学分制度应该学习英国,就是按学生需要花在这上面的时间来算。这样可以保证平时的学习强度。


而内容上建议多一些动手实操的课程,照本宣读实在是很无聊。


也建议上课之前将即将要上的内容告知并加到作业里面去,讲义ppt也可以一开始就全部发放下去,这样我觉得效果还好一些。


当然类似的还有翻转课堂,就是平时自己学,上课主要是解答和深入教学。


另外建议多一些可视化的图片,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相关内容。以结构力学和施工为例,我们现在的ppt上讲的内容以文字和题目居多,缺少科普类的图片。比方说那个时候讲塔吊,我们教材和ppt上连塔吊怎么升起来都没讲;讲施工工法也没有视频和动图,就一些文字;结构力学也是,整个受力和变形过程缺少相应的图示,基本都要靠学生自行想象。这点台湾科普要做的好一些,诚品书店就有买《图解结构力学》和《图解施工》,图片生动直观,非常简单易懂,我们也应该尝试下这方面的改进。顺便吐个槽,哥哥去年就自己掏钱买了这两本书捐给了土木施工教研室和结构力学教研室,现在过了一年多……呵呵,感觉自己150多块软妹币就这么打水漂了。


还有就是业界一起评分的模式。有些课我觉得不一定非要考试的嘛,做个什么东西出来,业界的人一起过来打分评估,这样不是更好么。


(10)科研成果及时总结成课程
我们的一些科研成果,尤其是比较advance的科研成果,完全可以把他转换成一门课程。这样同学们学到的知识内容也是新的,而不是十年下来学的内容都大差不差的。


(11)联合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增多
还是以建筑学部为例,现在我们有联合毕业设计。那我们在做平常课程设计的同时能否也开始尝试联合呢?当然这点我觉得还需要讨论,我只是有这个不成熟的想法而已。


关于实践性课程,先以联合毕业设计为例。我们的联合毕业设计为什么就不能直接拿一个具体的项目来做呢?或者就是联合三下乡活动,不仅仅是支教这种东西,完全可以多专业联合下乡,或者像博士生服务团一样,去了就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比方说农村建筑改造或者是小型工程项目,做出来的方案就直接拿去用了,有老师监督指导的话,质量也还是可以保障的。而且这样下来同学们的感觉想法也会不一样的。甚至说最后的方案及实操也可以拉上业界的人一起来进行评估打分,这样更贴近社会一些。


人文社科类的课也可以这样尝试,更多走入社会,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上讲课,也不一定非要是纸质卷子的形式来进行考核。像教人怎么做ppt和presentation一类的课,完全可以给小学生来展示让他们来评估,内容可以是讲物理知识或者现象或者一个概念等等等等,如果小学生都能听得懂,那么说明你才讲到位了、学到位了。


(12)seminar的下放
咱们重大的学生大部分是只活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的,这方面优秀的不优秀的在我看来都差不多,没有多少质的差别。本科生出去实习的话时间太短往往不能够深入了解社会。而招聘季请毕业工作了的学长学姐过来讲又晚了,而且由于是公开演讲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经历过处理的、保持伟光正的形象,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塑造人的最好时候是在他们纯净如水一张白纸的年纪,也就是刚刚经历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时候。所以应该在他们大一大二的时候就让他们能更了解社会,所以应该让社会上的工作人员跟学生保持接触。


这点我建议充分利用好校友资源。我们每年都有校友聚会,所以建议每次回来的校友能深入大一大二的班级,一个人对应一个班级,深入讲讲自己多年来的酸甜苦辣。有些话非常有用,也会让人更客观的看到社会的好与坏,从而让人能更加平和客观,但是这些话是上不了台面的,也不适合当着一大波人的面去公开演讲。所以只能借着班会的机会来共同交流。校友交流这部分建议每个班级每学期或者每学年一次。


当然只有校友这个环节是肯定不够,校友更偏向于专业。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请学术老师、政府官员、创业人士进入到大一大二班级当中,给他们讲讲各方面的情况,让他们更了解社会一些。算上校友这块,其实每学期1-2次就差不多了。当然这里我们要保持一个度,不要给我们的女同学添麻烦。


另外看到最近深圳校友会就开始设立导师制度,由年长又相对成功的校友,根据行业和专业来指导新来的校友,这点很有意义,非常欣慰。


(13)充分利用其出国的同学及校友
这点就像我上文说的,我去了台大可以给重大带一些,其他出国出境的同学也一样可以。重大应该同这些人保持联系,让他们把国外的先进教学方式反馈给重大,或者同知名教授请过来进行教学、科研层面的合作。)


不要小瞧这方面的校友资源,这次咱们和UCL的合作,Dr.Yun Bai 功不可没,他是1993年重大建材专业毕业的,2012年加入UCL土木学院材料系,从事就是绿色建筑材料这方面的研究。如果没有他我想我们跟UCL等英国顶级高校在绿建和绿色建材方面的合作还不一定能开展的了。


如果这次顺利的话,城环学院和材料学院完全可以顺势推荐优秀的硕士去UCL读PhD,52年校改之后重大貌似还没有直接以本校学生身份出去拿到G5或者ivy PhD的,一般都是要先出去读个硕士然后再以硕士学校的身份去申请顶尖学校的PhD。如果我们这次或者这几年能开始推出G5或者ivy的PhD,并且保持住的话,那么这对重大绝对是一个好事情。不仅是声誉上的,也是极大鼓舞重大师生信心。


这个计划,就取名为”游子“吧。
另外谈一个个人观点,申请牛校的PhD跟牛校的硕士难度真的差太多了,我们应该想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冲击到牛校的PhD(还是欧美吧,亚洲牛校比欧美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到申请PhD的时候一般都是讲英国G5和全美Top30这种级别的学校),而不是整天宣扬硕士(不过还是先恭喜建筑学院学弟拿到了MIT的offer),没有多少指导意义,牛校硕士相对一般重大学生来说不容易,但是相对其他985、211的人数来说这种人就真的不少了好么……这也不能证明我们的学术实力和声誉就真的有多强,岳飞的回答中南洋理工也有老师鄙视我们好么……52校改之后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出几个直接以本校学生身份去牛校读PhD的人,所以重点应该想的是怎么设计出一套方案来让重大有志于科研的学生有实力冲击顶尖学校的PhD。我会在下面科研建议的部分再详细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大方针思路还是照我上文提到的。


(14)人文社科下虎溪
重大人文社科的主要阵地在文字斋,这个倒很正常,但我建议人文社科类的讲座能适当进入虎溪,我还是人文,在他们一张白纸的时候最容易去塑造他们。


顺便吐个槽,文字斋讲座宣传方式能不能改一下……展板每次都放地下通道靠A区那边,网络宣传也不到位,哥哥这种扎根B区的每次去都好麻烦……


(15)二专的重新设置
我们现在的二专学位教育部是不承认的,也就是说你拿个二专只有重大承认。


我建议的是能不能把二专学位升级到教育部承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取得任意一个毕业证书也可以毕业。这样也方便同学们更好转方向。


而且我建议二专也可以在大二再给大家选一次。


重大很多同学在进来选专业时候根本就没想清楚自己要学什么,自己现在学的不一定就是他喜欢的,也不一定就是适合他的,所以与其用他现在专业上的成就束缚他,还不如让他做适合自己的事。


举一个我学长的例子,当年他是材料学院,挂科无数,惨不忍睹,差点没毕业,也没参加院内校内学生组织,也没有竞赛荣誉什么的。你是不是觉得他很渣?


但是他大学四年就大一时候靠了父母,大二开始他的学费生活费全部自己做生意挣,并开始系统自学经管金融的教材,大四时候创立了自己的广告传媒公司,先专注在校园市场,现在你们在熙街大小餐厅看到的广告基本都是他公司的,那一年他公司就入账10万。公司成立一年半以后他毅然决然把公司卖掉,从事小额贷款(工商局注册的正规信贷公司,不是高利贷那种,他当时去的是重庆本地最大的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刚去就成了销售冠军并一直保持着,那一年最后奖金提成每月接近10万。房子都是自己挣钱买的。后来在这家公司他认识了现在的partner(重庆最大的家族企业之一的少帅),现在俩人合作买了一块地种植黑枸杞,现在刚起步但是情况也不错,因为partner的关系很多企业单位都有下订单,如果顺利的话预计后面几年每年营业额可以达到千万级别。


你说他渣?他大学本科就自己养活自己,第一次创业就挣了10万,刚毕业半年就去工作还能年收入近百万,现在又毅然决然继续创业。他这种程度不知道可以吊打多少经管学院所谓的优秀人才。


当初他是学错专业了,如果把它放到经管这种学院,他就绝对是大神级的人物。


走之前我跟他聊了下,他想等公司稳定之后再争取到优秀的商学院去进修学习,或者读个MBA、EMBA之类的,把以前欠缺的知识补回来。因为他是真的喜欢,也打从心底渴望能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你现在学的不一定就是你喜欢的,也不一定即使你以后要从事的。所以给大家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去爆发出他们的能量。


(16)教学考试内容更新与实际化
考试内容更新指每年题目题型有变化。现在重大的题目每年都差不多,导致经常买了以前卷子做做就考过了,但其实不一定就真的懂了。咱们可以结合最新的热点,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这样每年考核的内容其实是有差别的,很难忽悠过,但是原理和考察点又都是一样。


重大的考试题目有时候过于理论与抽象,我觉得倒不如更改一下,一部分题目做模型简化,一部分题目直接跟生活或者实际工作直接结合,比如知乎上有个计算挂猪肉的受力情形,这种题目比单纯简化的模型有意思的多,也更容易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


(17)宏观课程再提前
这种宏观课程不是单纯讲行业的概况或者做什么,也包括对行业专有名词的提前讲解,或者制定成一个手册也可以。现在重大的很多课程都是老师按部就班地照本宣读,但是没有很好将一些整体的概念或者前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我觉得不如直接在大一大二就讲解一些专业名词,不涉及复杂理论及公式,只讲概念和大概的原理,用文字图片视频搭配就好。这样方便大家能在早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


当然也少不了对行业趋势的解读,这点放到大三或者每年讲一次也可以。我始终认为,对行业的了解认知不应该是仅仅依靠上课补充或者讲座,更应该集中讲解,讲这个行业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如土木就可以讲设计院、施工、地产、咨询、高校等等跟土木行业就业发展有关的各类型单位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3. 科研层面
(1)横向课题下放及招标
我上文就说了,重大的横向课题太多,这种横向课题会占据咱们的研究生和导师太多的时间,而且也没啥技术创新含量,社会上企业也都能做。


巴特!!!


这种横向课题对于本科生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锻炼机会,而且跟我的经验重大那些新考进来的研究生做跟本科生做没啥区别。


所以我建议,设立一个网站,老师将部分级别并不是太高的横向课题放到这个网站上去对本科生招标,同时给予一定的补助(几百块就够了,本科生还是蛮乐意的)。有意向的本科生投简历到指定邮箱,最后面试筛选等等。这种对本科生也算锻炼,同时也可以减轻研究生的压力让他们中的部分可以安心做科研,这样就形成老师指导,硕博领导,本科生参与的局面,大家共赢的局面。


如果项目过多怎么办?成立学术类社团,重大的学术类社团数目跟川大比起来简直就是……呵呵呵呵呵呵呵……


这点BIM俱乐部已经有试验,效果不错,所以建议大家也试试。


(2)青年教师专项科研基金
还是那句话,两头重点抓。青年教师比较有激情,而且重大很多青年教师其学术基础和习惯都不差,而且充满激情。但是现状是重大的青年教师缺少平台和资源,等到多年媳妇熬成婆了又人到中年没那么多激情了。那不如给他们以机会,让他们可以尽早独立承担一些校级项目,团队也自己招聘。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机会出头,同时学校有这么信任他们,我想他们会更尽全力去做。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欧美的科研团队有个地方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很多时候是一些小团队,但是这些小团队之间有无数种组合,他们组合在一起会爆发出更惊人的能量。


(3)土木杨班
这个,学下清华姚班吧,具体我就不多说了。杨院士在美国都是牛人,在台大更是说一不二(师祖们都这么厉害还让哥哥这种渣渣怎么活 ……orz)。同样的可以在其他学部也设立类似的班级。


但是!但是!!但是!!!


这点有风险!!!!


还记得吴云东院士吗?土木现在是有院士有杰青有院士候选人。但是如果周校长不在重大了,他们这些牛人也还会留在重大吗?他们可以因为什么而来,也可以因为什么而走。
所以这点有风险,做的好一群ivy、G5这个等级的PhD,做的不好直接砸招牌掉口碑,所以请慎重考虑。


电气学院同理,可以找李院士聊聊。


(4)校级科研研讨会
可以就一个固定主题,让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学院都分别派人做报告,然后再寻求合作的机会。


比方说地震,那么土木可以讲灾后结构加固及重建,新闻可以讲舆论引导,城环可以讲灾区净水,电气可以讲灾区紧急供电,航空航天可以讲无人机侦测救援。


再比如一带一路,经管可以讲国际物流和货币金融,建管可以讲国际工程合同与法规,公管可以讲怎么推动政府去积极参与。


亦或是讲到老人社会,建筑讲养老院等的设计,艺术讲老人器具的设计,
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为了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同时寻求交叉学科的合作点。


(5)RA制度
国外甚至港台早就有RA了。重大现在的RA基本都是硕士博士或者博后来担任,但是这种往往不利于研究的发展。因为重大的硕士是就业为导向的心思就不在这里,博士往往也更贴近本专业,但是他们缺少RA的另一个作用,补充。所以建议引进带有补充科研能力的RA制度。我之前跟台大还有UCL的朋友聊,他们土木系的RA往往是负责编程和开发,学生重点还是土木。


(6)转岗
其实这部分更准确的说是要
更改老师们的评价标准。重大现有的教师评价标准太看重科研,这样会无法很好稀释我们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这条配合我的中心思想来解读。具体我在下面说,个中意味大家自己体会。


一是校企转岗

即允许部分现有的属于“中间”的老师,尤其是以横向课题为主却发不出什么论文的老师,就不应该再以教授、副教授的标准和职称去衡量。而应该鼓励他们成立校企,像企业一样出去接业务,同时保留教学职务和公职,而不应该再去要求他们发paper搞学术。


二是教研转岗

即根据个人意愿,同意将部分喜欢教学同时又教得好的老师专职教学岗,不做科研评估,只做教学评估,这种情况下教学评估的要求会比一般老师要求更高。同时设立相应的职别职级(职别职级不都是人设的么……),也鼓励他们创新。


三是动态导师制度

如果导师的科研要求不达标,甚至连续多少年都不达标,那么应该建议不带学生,甚至取消导师资格,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上了就一直是


(7)编程的进阶
第一,我不建议重大学习C。C上手容易但是由于其偏底层,对于非CS专业的来说想做深有点吃力。建议学习C++或者C#等OOP,上手也快些。


第二,如我上文说的,教学应该分流,如果是有志于做科研的同学应该鼓励他们再深入学习编程,或者开设与编程结合的专业课,BIM这个领域现在主要就是API的开发和游戏引擎的应用,我们可以派出老师(上文说了)出去考察,然后确定这种进阶的课程。


第三,工科博士应该再开设编程的课程,对他们确实很有用,而且重大工科博士的能力一般都不会太差。


第四,开设相关算法的学习课程,并且允许全校学生一起去选。算法对于工科做科研实在是太重要了。


至于就业为导向的,我觉得看个人吧,不是每个就业的都一定要编程。


(8)英语的进阶
也是一样,本科生也鼓励有志于科研或者读博的同学学习英文课本,博士也建议开始英文授课。我们的博士不一定亏在专业知识,相反往往亏在英语上。


至于就业为导向,看个人爱好吧。
说到这里  
@sasunaru1001

一下,我有个软件学院的朋友,进来英语超烂无比,1级都有种要挂的冲动,但是由于专业的原因不得不整天接触英语,所以最后她就狠下心逼了一下自己,勤学苦练,最后英语雅思直接7.5,而且她是完全凭实力,没有报班也没有猜题。我觉得重大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都不是差的,只不过有时候是环境没有给大家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且相比之下,我觉得台大的学生生源真不一定就比重大的好(毕竟台湾就那么点大),但是他们的英语普遍比我们好一些,我觉得这是环境和动力造成的,不是生源的学习能力造成的。同样的就如上文陈吉学长的例子。


(9)学术基础下放
这点,我真心吐槽。重大的很多所谓的学霸,在保研之前一篇英文文献都没有看过,行业内哪些顶级期刊也不知道,就知道考试和比赛,这哪里是学霸,根本就是考霸。而造成这个现状,我觉得是由于没有人指导的原因。而且就算看中文paper看的也不多。大部分都是在保研后才开始看自己导师的paper。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我们大部分的学生在读研前的学术基础其实是非常差的,不知道期刊有哪些,不知道国际上哪些研究方向,不知道怎么做研究,甚至连怎么发现问题都不知道。更何况有时候,科研不仅仅是看paper,还有很多其他资讯要接受学习。


这里还是以BIM俱乐部为例,我们会定期翻译国外的SCI期刊(最顶级的那几本,其他暂不考虑翻译)、科技资讯(因为很多企业做的也非常先进,甚至比高校还要先进)还有行业报告(中文报告就直接发,英文报告就先翻译再发),研究基础的建立也应该是从这三个方面开始。


同样在做的还有建管学院的毛超老师(不过我们是第一个,hoho~),她创立了公众号建微知筑,也会定期翻译文献或者将国外最新的科技咨询和行业报告推送给大家,帮助大家学习。


同时我们也计划整理相关的期刊(哥哥最近实在是没时间!!!!),然后一起推送给大家。


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在本科期间,尤其是大一大二期间就给感兴趣的孩子们打下科研的思想和学术基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放任不管。


(10)重塑优异生制度
这个制度本来是很好的,但是执行过程实在是无力吐槽。现有制度的执行(包括SRTP和国创),导致我们大部分的适合科研的学生活生生的变成了考霸,出学校的时候直接被虐成渣。不信你去查查我们本科那么多优异生,最后找工作时候有几个还称得上优异。如果你说大部分优异生还是不错滴balabalaba……敢情本来给他们定位的是“顶尖”,最后成了“还不错”,就这样还值得争辩?这不是学生的错,是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的错。


所以这里要重塑优异生制度。


一是改变优异生的定义

优异生就一定是成绩好的?成绩好的不一定是学霸,也可能是考霸;拿奖的也要看什么奖;发明专利什么的,要能为社会牟利才有价值,而不仅仅是给自己加个分或者只能用来卖给别人加分;创业的话,经过市场检验才是王道。所以并不是只有拿奖成绩好的才算优异生,对于非常优秀的社团达人或者创业达人也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优异生,所以来点多元化不是坏事,渝跃团的标准不也是一直在多元化么?


二是设立奖惩机制

设立一套导师应该做的标准并公示,导师通过自愿的方式产生(如果没人请缨就找人谈话,但是尽量自愿,实在不行予以指派)。优异生可以给导师打分,对于分低但及格的老师帮助老师改进策略,对于自愿申请而又不合格的导师予以剔除并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11)改变校友捐赠模式
这点……上次北京校友会花80万捐赠了一个……水晶石……这玩意有啥用啊!!!来点现实的,80万直接资助补贴我们的学生去海外优秀大学和优秀专业学习多好!或者买点有用的科研设备也是好的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积少成多!我们缺钱!!真的缺钱!!!


(12)重塑论文评价体系
我们现在的论文评价体系简直就等于是——鼓励大家去写很low的文章……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制度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的。


现在我们的评价体系是存在这样一些弊端。


一是SCI三个区一样对待,EI不管影响因子也一样对待(都指一个专业内,不同专业之间有啥好比较的……)。这样是不对的。


二是讲到质量就不管研究方向,只看SCI几区或者影响因子,这也是不对的。
你见过CNS在乎影响因子?而有些方向最顶级的期刊可能都只有SCI二区,甚至连SCI都不是(比方说MIT机器人的那本,名字我忘了),所以有时候讲SCI也不合适。


所以我建议,先尽量根据研究的方向确定该方向的顶级期刊(如CNS和MIT那个),然后再是剩下的SCI一二三区、EI等等,同时对于剩下的期刊也进行区别对待。


用奖励来表示的话,以前SCI是统统奖励3万块,EI八千。现在改下,特定方向的该方向顶级期刊算3万,然后剩下的一区算2万5,二区2万,三区1万5,高质量的SCI会议和高质量的EI奖励1万,高质量的EI会议算5000,水一点的SCI会议、EI会议和EI期刊直接不算了。评优加分也是同理。


当然不一定非要是英文,中文也一样道理,不过我们中文评分奖励的等级划分倒是比英文好多了。


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可以自己评定期刊等级,把国际认可的优秀期刊放前面,而不是单纯看IF、SCI/EI这种东西。


重大要是真的想在学术上有立足,就一定要转型看重质量。


(13)重塑学术之星

这个当初也算是我提出的,但是后面执行的真的是……么么今年的你就改下吧……


我们的“学术之星”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那就是鼓励科研之风,树立科研榜样,所以应该设立一个较高的标准,奖项宁缺毋滥。


还有就是更改最后的实质奖励。第一届学术之星奖励就直接发800元人民币,人家发一篇论文的奖励都远远超过这个数,给800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年光我知道的很多建筑学部的paper大牛根本就懒得参加,不在乎这点钱。至于你说荣誉……你以为重大的学术之星出去大家就一定认么……想想上文的例子……人家老师又不是傻子你做的有没有水平看一下问一下马上就出来了……


要想真正吸引优秀的学术人才参加,真正去引导一种学术的氛围,就一定要投入足够的资源。
学术之星的评委完全可以轰轰烈烈一点,邀请国内外的名师来做评点,同时对于获奖的成员,重大集中资源推荐去顶级学校交流,甚至集中重大资源推荐去顶级学校读PhD(都学术了就别申master了吧……),这样才能足够吸引人。只有要有一个成功了,去了ivy、G5这种等级的PhD,那么后面大家都能看到盼头,这样就会踊跃许多。何况达到这些所需要的资源并没有那么难。


但强调一点,正是因为要投入这么多资源,所以我认为应该坚持“宁缺毋滥”“大师点评”的原则。


“宁缺毋滥”,不是随随便便发个什么SCI、EI就可以了,也不能只看重影响因子和引用,而应该看这本期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很多SCI、EI真是交了版面费就能上了,这种期刊虽然能被SCI、EI检索,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全球学术圈内可能根本就无视这些期刊,所以要找行业内有影响力的期刊。而影响因子也因为行业不同而难以给个同一的标准。引用次数如果在发出去一两年内都很高,那么往往是两种情况:一是文献综述总结类;二是由于内容浅显简单,且容易复制。不排除有变革性技术论文存在的情况,但是要真是这样我想早就会被行业报道了,而不是还这样默默无闻。所以在评定的时候应该更仔细看看。


“大师点评”,学习清华,请外校甚至外国的优秀导师前来担任评委,这样才给人以重视的感觉,这样才能更好的评出优秀的学术人才,同时给大家以学术热情。


(14)设立战略情报部门

重大是很缺战略意识的。很多老师也看得比较短视。所以各学院内需要这样一个机构去关注世界。


关注应该包括该学科主流领域的学校、教授、团队、实验室、方向、期刊(包括期刊涉及的研究方面和大陆各高校所做的方面),定期更新,并且将该成果定期发布给重大的学生和老师看,减少他们所走的弯路。


这个我也有尝试,我之前整理过一篇BIM方面的这样的科研机构名单(我的知乎回答里也有)。然后现在是在带着BIM俱乐部把他补充完整,学校范围为QS综合Top150和专业Top50,。当然主要还是针对BIM,现在也还在处理中(虽然我人一不在效率就要降下来orz……不过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15)迈向顶尖学术计划
这就是我说的另一个头,大牛。

像钟xx老师这种79年出生的大牛,最好就是给机会让他冲击IEEE的fellow,也给予足够多的自主权,他还年轻有啥不可能的,出了一个IEEE的fellow比院士还顶用。


同样的,像建管申立银老师,电气蒋兴良老师,不如都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把经历转到国际舞台上而不是院士。我建议每个学院优先设立1-2人,势头强劲的中年骨干优先。


而且这时候就不要再用文章数量来束缚他们,而应该让他们追求质量。给他们三年,几篇顶级期刊一出,其意义远远大于一堆灌水的SCI。


同时也要给他们配好班子,这个班子不仅包括硕士、博士,或者小老板,更重要的是自主权(校级领导直管,研究不受院内领导干涉)、RA(尤其是编程),当然也要有资金(钱要够)和时间(取消一年一评定,3年或者5年一评定,我之前说了,要想真正去改变什么,就要有卯足劲直冲100年的气魄)。


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能让他们优秀的学生能冲击外国顶级名校的PhD,以后也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回来


(16)灵活成立校级研究中心
最新最热的话题往往会吸引各个学院的老师去研究,但这样也会分散学校的资源导致各自为政。以BIM为例,四个学院都各做各的,钱也分散了,彼此之间也没啥合作,最后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这种情况下应该果断成立校级研究中心,以学部主任或者副校长这个级别的人总管,日常事务可以交给常务副主任,同时大胆启用新人尤其是海外留学回国的人才,这样才会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动与发展。


当技术不再那么新时候,校级中心或者转型去做更新技术方面的研究,或者就缩减编制下放给学院同时成立新的校级中心。


成立校级中心的目的是为了集中资源和整合资源去最大限度做最有意义的事。所以应该灵活处理。


(17)学术基础写作的学习与训练
重大缺少对学术基础培养与训练。


这种学术基础训练不是什么SCI写作培训(再次吐槽研究生院的SCI写作培训,一坨shi)、matlab培训这种东西,这种是关于具体技术的培训,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给予一个基础。


这种基础包括:领域本体的建立;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论文格式及技巧;文献检索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软件;英文学术写作(不是文体而是精确用词);数据库选择及介绍;期刊选择、搜索及投稿;等等等等,这应该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我建议是能尽早成为本科生选修课,让有兴趣科研的同学去选修。


我记得现在硕博有研究方法论,但是我接触到的和了解到的内容都有点问题,体系不是很全面,也不是很有针对性,也需要再修改一下。

4、学生工作、创业及其他


(1)大学联的设立
重大现在的本科和硕博切割的太大,而就算是本科之间也没有很好将社联、科协、青协等组织的资源整合起来。


我建议重大校级的本科学生会、社联、研究生会、研团委、科协等等组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学联。这个大学联要做的事情至少要有这几个:


一是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联系与互相学习

不同组织之间的特点和人物性格是相差很多的,大家彼此之间需要多交流。


二是整合资源、集中资源

举例来说,本科校会有优秀毕业生讲座,研究生会有,研团委也有,渝跃团还有。这些活动其实本来就是重复的,而且由于找的人多了(各个组织找的人往往都不一样)最后也会混杂一些莫名其妙其实也不怎么样的人进去。而且由于各自为战最后每个毕业生讲座所投入的资源其实也都分散了。换个角度去思考,如果这几个联合起来办呢?找最优秀的人去巡讲,同时给予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去宣传,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这里我只是举个例子,同样的还有校园歌手大赛,学校清华,我们就不能找出一个廖国钺造出一个廖国钺?这样可以联合起来、集中力量做大事的活动实在太多了。


三是重新确定自己的定位与职责。这点我下文再详细说明。


四是联合工作号的建立。这点我下文再详细说明。


五是战略情报部门的建立。这点也是下文详细说明。


六是提高学生组织的科学化管理。这点也是下文详细说明


(2)学生活动体系化
这点我先深深吐个槽,重大的绝大多数学生干部,好的不好的在我看来都是一个德行,就是只会埋头做事。什么意思呢?他们所做的就是以前做过的事再做一遍,好一点的呢,就把事情完成的不错,然后活动创意上再来一点“创新”(有些创新是真创新,而更多的创新不过是指跟本组织前两届的比起来,但是这个创意其实可能在N久之前就被重大内其他组织做了N遍),然后评个什么十佳、拿个什么唐立新、当个什么主席就以为自己是优秀的学生干部了。


他们的核心是“做活动”+“把活动做成什么样”+”拿了什么奖项“,顶多再加个”自己是什么样的为人“,但这种层面完完全全就是“执行者”的层面,而非“战略者”。
有句话估计大家也是经常听:“三流学生会做活动,二流学生会做服务,一流学生会引领思想”。


差别在哪里?三流把手段当做目的,二流把态度加了进去,一流才会关注本质。


真正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是懂得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也就是做活动的目的。活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我上文就说了,应该是”塑造人“,如果把做了多少活动、拿了多少奖当成是自己的目的那才叫本末倒置。我们应该为了自己的目的去设计活动、执行活动、更改活动,而不是为了做以前的活动、评个什么奖而去做活动。


这里我结合大学联建议中几点来详细解说。


明确自己的目的,这个已经说了,要“塑造人”。


明确自己的定位,即学生组织应该成为学校活动的补充和支持。什么意思呢?学校让学生上课,给学生提供老师、平台和资金支持,学生组织应该做的是补充性功能,上课上的是基本知识,怎么实践运用?比赛、实习等,这些都是实践运用的方法,学生组织举行这种活动。除了上课之外还需要哪些能力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思考能力等等等等,这些也是要进行训练的。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学生组织所要补充的部分。


明确自己定位之后就应该是设计一套成体系的活动,而不是漫无目的做活动。比方说增强凝聚力的多少次,锻炼表达能力的多少次,这几次有什么不同,确保参与者参加多少次后能达到什么效果,等等等等。是要根据需要塑造人的评价体系来设计相应的活动,而不是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讲座也是一样的道理。活动讲座等等,都应该要成体系,可多不能少,保证一个底线存在。


至于具体做哪些活动我是不太想提,因为我觉得这应该是在位的和后来者更应该思考的事,这里我只点一下。


(3)做好学生工作白皮书
很多学生工作的具体事宜其实都是重复性和体力性的活动,这种事宜(如申请教室、报账等流程)就不应该让大家去摸索,而应该把工作流程做成白皮书,然后再通过宣讲会的形式来介绍下,这样会节约效率。


(4)有效利用起学生社团
重大的学生社团一直都没有很好利用起来,做的很多活动在我看来跟过家家一样,就算是拿了奖也不代表出去以后就能发展的好,当然如果你觉得学生时代拿奖拿荣誉就是至高无上的追求的话那就当我没说。


我在上面就说了,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一些大局观,这时候就应该建立一个公众号,然后内容由各个社团共同组成。如军事爱好者协会发关于军事的,国学会发发跟历史有关的,马研会发发跟思想有关的,而且内容要深(深的前提是社团骨干成员本身要学习很多很深才可以),等等等等,共同把需要补充的知识整理出来,每日固定主题,推送信息,同时关注时事(如地震了就该土木的学生组织讲讲地震的相关知识和急救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下放给相关的社团去做。


重大的学生组织,其实整体是倾向于自娱自乐,常常是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好点的也不过就是关注社团本身的运营状态和内部关系,缺少足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缺少对外部的反馈和回报。这点是需要改进的。


(5)战略情报部门的建立
我觉得这点不光是学生组织,甚至一般的学院也该建立起来。战略情报部门应该是了解到其他各校类似组织或部门做了哪些事,分析为什么做这些事,怎么做这些事,然后反馈给本部,集思广益。不管是学生活动、教学还是科研,都可以试试。


(6)提高学生组织的科学化管理
这点首先应该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干部、学生组织评价体系。现在对学生干部的评价体系多集中于勤快踏实,然后再加上内部交流时候的一些“想法”+“人生规划”等等来评价学生干部;对学生组织的评价往往集中在“团结”+“拿奖”+“人数”+“经费”等指标。


这样的指标过于书生气,也跟社会的标准不贴切。


对学生干部的评价标准,应该参考省部级选调生评选机制或者跨国国企的HR体系,并且从大一刚进来就要让成员知道。对学生干部的评价标准,是为了让他们在一张白纸的时候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社会上的名企和政府高层需要什么样的人,而不是让大家过家家自娱自乐。你说你没有?自己主动去要啊。你说要不到?你要个10次找10家公司要要看看能不能要到。不要懒不要怕。


对学生组织的评价,应该更侧重于让其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我是最反对自娱自乐自己感动自己的学生组织,那样没有任何意思。也不要老是把学生组织的目光精力放到校内的“十佳”、“唐立新”之类,也不要老是关注校外的一些所谓的全国大奖,那样会限制大家的思路,要真正走到社会进行实践,去了解社会,再想着去改变一些事情。


(7)学生活动社会化
这点也涉及上面的部分。除了交到一群好朋友,学生活动对个人能力成长也确实有提升促进作用。但学生活动要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对大家成长帮助最大的?数量多?类型丰富?参与人数多?


我觉得都不是。


学生活动本质其实是对社会活动的一种模拟

说简单点,就是大家通过学生活动,学着社会上怎么做人做事。组织学院晚会,放到社会就是企业年会或者单位文艺汇演,再高端点就是跨年晚会、春节联欢晚会这种;篮球比赛,放到社会就是单位联谊比赛,再高端点就是NBA这种职业联赛;校园歌手大赛,放到社会就是单位系统内比赛活动,再高端点就是超女好声音这种选秀节目。


所以想要学生活动对人的培养效果达到最大,就一定要多跟社会接触,让活动能贴近社会、走向社会。


贴近社会,意思是要用社会上严苛的标准来对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举个例子,之前有学弟问我学生组织换届面试的事,我的建议是,用社会上HR顶尖水平的企业或者政府的考核标准来做参考,看看他们考察的方面和重点,自己再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然后把考察的内容提前反馈给要面试的人,让他们也能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做好准备,这样是有利于双方的成长的。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如做事的风格、谈判的技巧等等,有许许多多的方面,但都应该贴近社会活动的标准。


走向社会,是指大家的活动最好能跟社会生产直接进行关联或者互动。举个例子,重大现在的校园歌手大赛是大家唱唱歌跳跳舞就gg思密达了,我们可以学习下清华,跟录音师、唱片公司进行合作,然后直接打造出一个廖国钺。同样的还有三下乡等活动,可以直接把支教和旧房改造、危房加固等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去真正改变一些事情。我们的活动最好是可以跟社会上的人多进行互动,并参与到他们的实际社会生产活动去中,这样才会更有机会去了解社会、改变现状。


(8)抓典型树榜样
这点应该是有个长期宣传的榜样,不仅仅是标兵,毕竟标兵的评价标准跟社会是有差距的。应该找用社会上在自己领域走得相对较快较远的学生,进行长期宣传,当然这种宣传要具有可持续性,不能用那种满身噱头实际上却华而不实的人,具体这里不点名,但是我相信重大还是有很多踏实的学生的。学术这里我说几句,重大很多学生其实底子都不差,论到读博其实也都不差,如我土木学院的邱学长(IC博士)和刘学姐(GaTech博士),他们是先出国读硕士、然后再申请英美博士的,还有一种就是像我建管的孙学长,去了天大读硕士然后去的哥大读的博士,这些毕竟申请的时候身份不是重大的学生,所以不宣传也可以理解,但是!!!你们知不知道重大曾经出了个G5的博士!!!2011届建管学院邓飞学长,刘贵文院长的硕士,我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个名字,因为重大亏欠他的。录取G5博士真心不容易,而且还是不喜欢收中国学校学生当博士的UCL,也许重大合校以来就这一个G5了。然而让我感到心寒的是,重大没有对他做过任何宣传,反而宣传了一个录取UCL的硕士,即使那个姑娘拿了唐立新有发明专利,但是光录取UCL博士这一点就已经可以甩她这些“成就”几条街了。而且博士在UCL的资源和硕士在UCL的资源相差实在太多了,重大也不会好好利用,非要等到去年Dr. Yun Bai回来才跟UCL建立合作。重大有很多人虽然发了SCI、EI之类的,但是他们在申请世界顶尖名校博士的时候(是博士学位不是联合培养也不是postdo)会被打脸打的很厉害。当然也有确实很厉害能申请到的,但是比例太低。
SCI一二三四是中科院的分法,大陆玩不代表欧美也玩,更何况这个分区几乎都是按照IF来区分,这本身就是不对的。期刊要看行业内认可不认可,我举个例子,我这个领域两本杂志,一本是ASCE旗下的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IF 1.27),一本是Elsevier旗下的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IF 1.812),你觉得哪个好?IF高的那个?我说IF低的那个难发而且在欧美认可度还更高些你信不信(当然另一本也是很好的杂志,只是相比较这两本而言)。IF低是因为上面想法相对更前沿一些所以follow的人少,而且文献回顾类、总结类的相对少点,同时购买ASCE的学校不如购买Elsevier的多,导致其IF低,但是你能说这本期刊就比另一本差?


同样的还有土木领域一本IF 5.0+的,属于SCI一区,但是其实这本期刊在业界评价只是just so so,因为这本期刊编辑要求每个投这本期刊的文章必须至少引用20篇该期刊的杂志才给发,所以导致这本期刊IF直接冲到5以上,这是人为造成的高IF,并不是因为文章质量高。所以看IF和SCI几区根本一点意思都没有,要看同行评价,确定它是不是顶级期刊。


科研不是看SCI数量,你做了什么、能做什么、做的怎么样才是最关键的。


重大在抓典型树榜样的时候应该看本质,看他做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重大的榜样就一直是标兵、渝跃团这种,而不是真正能改变一些事情的人,那么只会给大家误导。所以应该多找一些真正愿意改变世界的、能改变世界的,或者是创造出这种环境对这种人进行培养。


(9)引领社会风气及现象
还记得那个《重大版南山南》和《山上山》吗?其实早在几个月前我的朋友圈就已经被其他学校版本的《南山南》刷屏了,而重大反应算非常慢的,而且这个现象并不是由重大领头带出来的。这就是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是重大先做出这种东西,让别人来follow我们呢?!


我在重大待了这么久,还没见过几个学生组织做的事能在社会上打响名气,这本身就说明大家要做的还有很多,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就算拿了什么“十佳”“校优”“全国金奖”之类的,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就算在重大都不一定有人知道,更别说出了重大了。


还有一点,真心给各位还在做学生工作的学弟妹们提个醒,不要把苦劳当做功劳然后自己感动自己,一点意义都没有。这根本不是you can you up的事了,有些事情做出来是让大家看的,自然要承担风险和评论。做的不好还不如不做,第一版那个南山南根本就是彻底的失败,以至于后来大家都被《山上山》刷屏。那你说,“至少别人愿意去做啊balabalaba……”有用?做不好就是做不好。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并且当机立断的才是优秀的学生干部,做不好还非要做的那叫无脑。


我们需要的是能果断、能做出成果的人,这样的人才更有可能走得远,而不是只知道坑着头做事却不知道思考的人。而这背后代表的,更多是一种市场意识。


(10)关心政治
我先  
@岳飞

 
这里的关心政治不是像岳飞文中提到的,开头闭口谈派系讲斗争讲历史,那不叫懂政治,那叫喜欢听故事,这样的人是极其幼稚与愚蠢的,真走上政坛也不会走得远。他们99.9%以上都是无权无势、家境一般及以下,整体翻翻墙看看一些斗争、历史、权谋方面的新闻,永远都是重复二手信息,自己却并不懂得做出预测和判断,也不会制定政策和进行社会管理,然后不停地通过看这种事情、跟别人说这种事情来让自己有种“我身处高位、我知道得多”的感觉,这叫自我麻痹。我也很反感这样的人,也但是没法子还是得忍受。


讲政治,尤其是对重大的学生来说,不管你从政不从政,首先你都要明确的是政策、法规及其影响,这跟大家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更何况就算你走上政坛你还是要知道这些政策,知道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哪些要怎么干;然后你得知道背后的原因及趋势,因为只有这样你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这个决策会持续多久,对你会有什么影响,然后你怎么调整自己的步调;三是你得能根据现状和趋势做出决策,对企业来说就是调整企业发展模式等等,对政府来说就是制定规划、社会管理等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方面,重大的主流媒体(民主湖、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等等),在此处的引导讨论近乎是0,为什么?意识缺失是一方面,水平不够也是事实。重大的青马班、树声训练营等,理念很好,可惜实际做的太差,导致效率极低,培养效果也很差。


我倒是期望着重大有一天能再出现能用于承担责任去改变这一切的人,不仅仅是政策的宣讲解读分析,而且是关于一些事物的思考。


你问我为什么不做?


我以前写的稿子、转发的稿子还少啊


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中国专区
人人网,中国领先的实名制SNS社交网络。加入人人网,找到老同学,结识新朋友。
人人网,中国领先的实名制SNS社交网络。加入人人网,找到老同学,结识新朋友。
人人网,中国领先的实名制SNS社交网络。加入人人网,找到老同学,结识新朋友。
那时候也认识了很多愿意为国奋斗的好友

@李少荃

@方亮


只不过我后来选择去努力影响身边的人,去做一些事而不是仅仅在网上说,再加上人人网的没落,我就越写越少了。不过也还是做了很多,带出了很多不错的小鬼们,痛并快乐着,有机会再跟大家聊聊。


希望会有人能承担起这份责任,再次引领一种风气和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马班没几个合格的)。然后再从校园走向社会,去真正改变一些事情


(11)改进学代会、研代会、校长座谈会等机制
不得不承认,其实重大的民主氛围在全国来说都算是很好的,我们也有诸如学代会、研代会、校长座谈会等听取学生意见建议的机制,这些本身都是非常好的。


但有个问题,学生代表中老油条(学生干部)和酱油(凑数的学生干部)太多(这么吃早餐不觉得咸么……),所以在现场提问的问题往往都有点……扯……谈不到点子上去。这里能不能学习一下人大,各种成分、比例都占一下嘛,不要每次都是一群学生干部自己开会一样,来点学霸来点少数民族来点老外,那样才high。


至于学生提案,我看了下上一届研代会的学生提案还好,虽然也不至于多深邃,但也有涉及各个方面。至于本科生……我看了调研部这几年回收的问卷提案之类,貌似都是些生活琐事……没办法毕竟是本科生……不过我觉得可以再多一些不同方面的。


我倒是希望大家能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中来,有正规途径的话可以走正规途径,网上发言作为补充,最重要的还是要在生活中实践,去改变一些事情。我也参加过这些活动,也都有提议,当然后面两个途径也有做。所以我觉得大家也可以多做一些事情。


(12)聊聊创业
先讲重大的创业中心(就是A区中门下去二楼那里),再讲讲学生。这部分估计会比较多。
创业中心那里我也接触好多年了,里面出来的很多创业策划书我也看了不少,对其部分创业的政策和宣传方式我不是特别赞同,当然也有很多好的方面,我这里只是就我觉得不够好的方面提一点点建议。


首先是支持的对象要改变。以前是提供场地+资金,这方面的评估有不少部分集中在了团委手上,最后就出现了学校的创业资金和场地被少数学生垄断,这种垄断本身我倒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本身是在,这些学生仅仅是以挣钱为目的而不是把创业当做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这种情况下中心支持了一个创业的人,他利用这笔钱折腾了两年,或许自己赚了一些,或许亏了,但结果都是一毕业就拍拍屁股走人找工作去了,企业要不关闭要不卖掉。我是坚决反对把学校支持创业的钱和场地给这种人的。要么好好就业伺机而动,要么拼一把全身心创业。从这点上来说,建议中心更多支持两类学生,一是已经有实体公司、有营业额的学生,而不是只有一份策划书或者皮包公司的学生,这种情况下他可以是还没毕业的重大学子,也可以是毕业一两年的重大校友,重大投资学生创业,不能仅仅只当做是解决就业问题,钱不能这么花,要把它当做是培养未来明星企业的机会,所以钱要投给真正把创业当终生奋斗的事业的人,而不是只想着改善自己生活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自己看上去很牛的人;第二类是拥有核心技术的学生,这里的核心技术不是说拿了什么创业奖、有了什么发明专利,那些不过是一张纸而已,不代表有核心技术,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可以转换成生产力的,我们应该投资真正有技术的人,可以直接变成钱的技术,而不是只能写在简历里的发明专利,这两个是有本质区别的,对于有技术的同学要真正派人去考察他的技术(如果可以的话支持他做一个)


这种情况下学校支持的单笔创业额度应该大一些,即少量的大块资金,而不是分割成很多块小额资金。同时也一定要仔细审查其财报以及运营状况,有困难可以适当提供资金、人脉的帮助,不好好做事只想着圈钱那不仅得还钱还得处罚金负法律责任。


另外这里我反驳一个观点,有些人会说“学校不给钱我就没有启动资金啊,没有启动资金我怎么下一步啊”。我的回答是,如果你连实践都没有实践过,连那些天使、VC都搞不定,你又凭什么确定更难猜的市场会认可你的产品服务以及想法?


然后要改变的是宣传的对象。以前我们宣传的很多都是拿了多少创业基金、有没有休学、拿了什么奖,这是绝对错误的。创业宣传的标准应该营业额、盈利能力以及市场占有量等可以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参数,而不是噱头。钱烧完了,不能盈利、市场占有量低,企业该死的还是要死,风投也不会再跟进,所以搞噱头没有意思,应该更务实一点。


三是要改变帮扶的方式。以前的都是资金+场地,这样其实还不够,这点重大应该学习下浙大,对于势头比较好的创业校友,应该安排彼此之间相互认识,同时给他们介绍校友的人脉资源,比方说,把任正非唐立新等重大杰出商界校友介绍给沈力等创业新秀(不仅包括在校生,还要包括毕业不久的校友),给他们更多的资源和帮扶,或者是介绍给来重大演讲访问的企业家或者是重大MBA、EMBA班的企业家,甚至定期安排这些创业的新秀跟前辈们交流,学习经验、提供资源,这样才有意义。


再讲讲学生这个层面。我感觉现在重大学生对创业误解很大,好像很多学生都以拿到多少钱风投、拿过多少创业大赛的奖状奖金为荣,甚至还有的小鬼自己都还没赚到钱没站稳脚跟,就急冲冲得跑去教别人怎么创业,这哪里是创业者企业家,这根本就是肤浅的屌丝。创业这个东西,首先要踏实,企业要活下去、要切切实实地赚钱、养活自己及企业的员工,而不是整天空喊口号或者用口号的伟光正来掩盖企业不能盈利维持的事实,企业生存和盈利是第一位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可以真正去谈情怀和社会责任,对于一个初创的企业来说,活到半年那就是运气,活到一年那就是谢天谢地,活到两年才敢说稍微站住了一点脚跟,所以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心浮气躁,不能老是想着出名、想着证明自己;然后要懂得坚守,这个坚守不是说一直做一个项目,而是会选择坚持去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哪怕你工作也是为了曲线救国,先积累经验、技术、人脉、资本等然后再选择创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创业是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吃不了苦的人是没法坚持到最后的,更何况这个项目不一定成功但是下个项目没准就成功了;同时还要明白自己创业的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创业,单纯的为了钱去创业都比为了装逼或者逃避工作压力而去创业要好得多,当然如果你有雄心壮志那就更好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务实,这个务实包括两点,一是要以市场及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不能想当然,只有你的目标受众满意、需要你的产品、价格和服务你才能活下去如果你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特色,那么会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二是要明白只有市场和实践才能检验创业的成功与否,而不是拿了多少风投、拿了多少创业大赛的奖状和奖金、有没有上新闻这类虚名。


就目前重大的创业氛围来看,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少,同类创业企业可替代性极高,而且浮躁的也不少。重大宣传的很多创业典范,要么就是父母公司营业额挂名到子女身上来制造虚假信息,而其公司自己开发的产品却无人使用;要么就是搞个大新闻说拉到几百万风投,然而合同签不下来,其公司所有收入仅仅是来自于各项创业比赛奖金。前一种好歹还有营业额有市场,而后一种则是十分可笑的。当一个公司没有用户没有市场没有营业额没有利润,只能靠参加各种比赛讲PPT来获得资金,这跟皮包公司又有什么区别?


真心期望重大的各位创业者能多多加油,更踏实去面对市场,走向社会,早日成为商界的明日之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