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旗河”问之十二: 引水绝技坎儿井,何不用在塔里木?

2018-04-01 作者| 张洪泉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红旗河”问之十二:

引水绝技坎儿井,何不用在塔里木?

 © March 2018 by张洪泉

 

“红旗河”方案中的一大制约,是沙漠中长距离明渠引水。沙漠地区水蒸发力特别强,是正常生态中的几倍,并且明渠会使周围地下水水位偏高,既增加水蒸发,又加剧盐渍化。沙漠引水灌溉中的强蒸发和盐碱化,是纠缠在一起的两大难题,如何破解?实际上人类在干旱区生存的实践中,已经摸索出来一个绝技,这就是坎儿井!这种看似愚笨的应对之策,恰恰有效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它就像是抗日战争中的地道战战术,避敌之强,保存实力,有限出击,效果奇佳,实在是水利智慧的结晶,已在吐鲁番盆地应用了至少两千年。


塔里木盆地内每年约有400亿立方米的水径流,这些水都到哪里去了?实际一滴不剩,都被蒸发了,并且大部分未加有效利用,就在蓄积和输送过程中无效蒸发了,塔里木盆地的河流大都面大、水浅、弯曲、经常改道,蒸发大量的水,现在大部分的水都在西部(河流上游)蒸发,只有很少一点水在东部蒸发,造成东部半个盆地极度干燥。既然盆地内的水径流都要被蒸发掉,为什么不把它放到盆地的东端罗布泊及周围来使用和蒸发?而同时让西北的生态反转?现今大部分水在盆地西端蒸发,所带来的好处却是微不足道,两者相比,是“芝麻”和“西瓜”的差别。

 

                图12.1:塔里木盆地河流面大、水浅、弯曲、经常改道、蒸发量大

 

如何做到?

答案就在坎儿井,这种古老的旱区引水灌溉精髓,经过一定改进,发扬光大,就可在基本不影响现有人口分布和用水需求的条件下,把塔里木盆地内大约一半的水(约每年200亿立方米)省下来,引到罗布泊及周围使用,同时改善盆地内的地下水质。


首先把河道疏浚取直,使水表面积尽可能小,然后在河两侧以一定间距分步铺设多条深5米左右的地下输水管以取代地表水流(如图12.2所示),地下河主干可用4米左右直径的水泥管。塔里木盆地由西到东、由南到北,平坦而缓降,沙漠土层容易开沟,适合铺设地下管道。除了主要的河流,在塔里木盆地周围山脚下还存在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溪流,这些季节性的溪流,在春夏流入沙漠,或长或短,其水量基本都被无效蒸发了,若把它们收集起来,采用不同直径的地下管道,汇集到较大的干线,也是可观的水量。初夏雪山上冰雪的加速融化,常造成奔流而下的洪水,这也是宝贵的资源,不应轻易导入沙漠白白的蒸发掉,而应尽可能导入地下河,使其流到罗布泊。

 

图12.2:“现代坎儿井”–用地下管道代替地面河以避免水蒸发

 

地下输水管道的衔接处非但不需密封,还须有意使管内的水可以渗到外边,外边的水可以渗到管内,这样就可以把土壤中多余的盐分带走,避免土壤盐渍化。这样做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把输水管线附近的地下水变成一个可用的巨大淡水库。现今的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很丰富,但大部分矿化严重,不能饮用或灌溉。使用可以内外渗透的地下输水管道,可在春夏水流上涨时使地下水得到补充,秋冬水流低落时一部分地下水可以回流,以带走盐分。


使用“现代坎儿井”这一技术的主要思路,就是从源头开始,在水的输送过程中,不让水暴露在地面上,避免蒸发进入大气,只要没有蒸发,本来被无效蒸发的水就可以省下来,顺利流到罗布泊,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个干旱之源的门口,筑起一道强大的水幕屏障,这就像五指收拢,形成一个拳头,才更加有力,最大化的扭转高原雨影效应。


这可作为恢复西北生态的初期目标,几年之内就可以实现,一旦达到200亿立方米的引水量,中国西北的自然环境就可逐渐恢复到汉唐时期的状态,降水量大幅度增加,沙漠面积可缩小80%以上,整个河套地区成为良性循环的沃野良田,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大幅度降低,黄河的径流量相应大幅度增加。


云泉

 明涧下天山

阴渠*入云泉

蒸烟升丽日

甘露落苍原

 

2017年4月23日草,12月9日改

注*:阴渠即地下河,可谓“现代坎儿井”。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