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本科学历博导出了啥样博士? 为何在中国读博士比在美国难得多? 乘年轻快努力......

2018-04-09 作者| 蒋继平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1

本科学历的博导带出来的博士是什么水平?

蒋继平 2018年4月6日


前几天在我的【在中国读博士比在美国读博士要难一些】的博文中,林之絮博友评论道:“悲哀的是中国的博士不但不被欧美承认,连中国大陆自己都要觉得土博士不如洋博士。”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的回复是:“确实有点不公”。 回复发出去以后, 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下欧美对中国学者学位认定的信息, 以确认林之絮的说法是否是真实的。


查找的结果是,在十几年前几乎所有的欧美正规大学都不承认中国大陆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但现在的情况有所改善, 许多中国名牌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欧美的一些院校已经被认可。


这样的结果是符合我的预期的。这是因为我在2011年回国参加大学同学聚会时,了解到我的本科学历的同学中有的已经是博士导师了。 这样的博导是很寻常的一位教授, 没有什么大的, 引人注目的创新成果, 也没有建立什么模型和新的理论


我当时听到这个信息, 非常感到意外,怀疑我听错了。在确证以后, 我觉得有点难以理解。 当然, 我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发表任何观点, 只是逢场作戏地说“了不起”。


现在看到林之絮的评论, 结合网上的信息,我觉得欧美在十几年前不承认中国大学颁发的研究生学位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现在的疑问是:本科学历的博导带出来的博士会是什么水平?

本科生的博导本身没有经过研究生的严格科学训练, 既不具备专业上应该有的知识技术, 也没有研究生阶段的研究经历,本科生虽然也要写科学论文, 但是, 本科生的论文要求和档次与博士论文的要求和档次是有明显不同的。


我想这是欧美正规大学在十几年前不承认中国大陆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的一个主要依据。


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 那个时候中国大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数量很有限。 博导的师资严重短缺。 这是造成这种学士带博士怪现象的一个根本原因。


当然, 我一直在国外, 对国内的这种现象背后的真实事态知道的不多, 希望读者中知道内情的给予指点。 同时, 希望读者中属于我说的那种本科学历的博导不要介意, 本文没有贬低本科生作为博导的意思,而是根据事实说话。 说真的, 本科生能当上博导, 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是值得自豪的。


2

在中国读博士比在美国读博士要难一些

蒋继平 2018年4月1日


虽然我的博士是在美国的加州大学获得的, 没有在中国读博士的亲身经历, 但是, 根据国内媒体, 尤其是科学网上披露的信息,我觉得在中国读博士比在美国读博士要难一些。我的观点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实。


首先,在中国的媒体上, 尤其是科学网上,一些研究生对读博士感到非常辛苦和艰难,有的甚至对能否顺利进入读博士的行列没有充分的信心。 在美国的媒体上, 我很少看到这样的抱怨和诉苦。


其次, 在中国,要从本科生直接进入博士课程, 需要特别的推荐, 也就是所谓的硕博连读。 在美国,几乎没有这个规定和要求,能不能直接进入博士项目, 是招生教授自己的权利和决定。


然后,在中国读博士需要经过一些列的严格考试,尤其是英语的考试要求很高。 在美国,只要导师喜欢, 不需要任何考试就可录取成为博士生。我读完硕士, 没有经过任何考试, 导师就让我做他的博士生。


再者,到现在为止, 中国的博士培养点远远少于美国。 因而, 中国每年能够招收的博士生数量远远低于美国。但是,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远远高于美国。因为这样的景况,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生, 进入读博士的概率远远低于美国的同等学历的人。所以, 在中国要进入读博士的竞争比美国高得多。


最后, 中国对博士生的要求也好像比美国严格, 尤其是对论文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更为明显。 不过, 我觉得这个有可能是个别大学或者课题组的事, 不能代表两个国家的整体情况。


总的来说, 在我的印象中, 在美国要进入读博士的行列是一件不难的事, 至少比中国容易一些,但是, 要获得博士学位, 就很难说。 换句话说,美国的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比中国低一些。这是因为美国是采用宽进严出的策略, 而中国采用的是严进宽出的方针。不过, 因为宽进,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这种高端教育,大群体中难免会有素质低下的人。 这些人在标准要求相对较高的博士层次, 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不能完成学业的结局。


我不是有意贬低一些人,我觉得一些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人, 在中国不一定能够成为博士生,有的甚至连进入博士生的机会和资格都没有。


3

努力必须乘年轻的若干理由

作者|蒋继平 2018年4月2日


在亲友的交往中, 有的年轻人要我谈谈人生奋斗的经验。我对他们说:努力奋斗要乘年轻, 你们现在还在年轻的时候,正是努力奋斗的年华,这个时候的努力奋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而, 绝不能虚度时光,贪图享受, 怕苦怕累, 要不然, 到年龄大了, 再想努力奋斗, 虽然付出同等的努力, 但是, 收到的回报却只有年轻时的几分之一。到那时, 悔恨当初不努力已经为时已晚。


我这样说是有一定理由的。 下面是我说这话的几个理由。


首先是人体生理上的原因。 年轻时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容易接受知识学问。 年纪大了, 记忆力衰退, 接受能力降低。 因而, 年轻时努力的效率比年老时高出许多。效率是走向成功的一个主要因子。


其次,越是早努力, 越是早有成就。出了成果, 就可以提升自己的身份地位。要是一个人在30岁获得博士学位, 在一个重要岗位担任要职, 福利待遇很好,要是他活到90岁, 后面的60年一直可以享受这种高层次的生活。


要是一个人年轻时不努力, 到了50岁去读博士, 即使在55岁拿到博士, 也不一定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 即使找到满意的工作,拿到高薪, 也只有5-10年的时间发挥才能,要是活到90岁,只有35年可以享受这种高层次的生活。这个道理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


其实, 要领悟这个道理很简单, 就是要懂得人的生命是一个定数人的一切成败得失是这个定数的加减乘除。努力相对于成功, 是加法,或者乘法; 享受相对于失败, 是减法, 或者是除法。这里的努力指的是对个人的影响, 是加法。


然后,一个人越早努力,越早出成就, 越早提升社会地位, 必定对自己的家庭成员起到正面的影响。假如有两个孩子, 孩子的人生起点就会随着父母的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提升。所以, 一个人的努力换来的是四个人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乘法, 也就说努力的果实有成倍的利用率。年轻时不努力,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连累配偶和孩子受苦。一个人的贪图享受害了一家人。 这是人生的除法。 到了年纪大了再去努力,即使成功了,孩子们已经沾不到这样的光,因而, 努力的果实没有成倍的利用率。


最后, 也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 有些东西跟年龄密切相关。 比如,现在有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明确规定有年龄限制, 超过一定年龄就排除在外。 所以, 努力必须在年轻时。这里不多说了, 免得浪费读者的时间。


总之, 在我的人生感悟中, 年轻时的努力奋斗是人生的加法和乘法,年轻时的贪图享受, 不思进取是人生的减法和除法。所以, 我坚决主张年轻人应该尽最大可能去努力奋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