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解“教育空心病”: 为什么《北大四成新生认为: 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或已放弃自己》

2018-04-16 李松蔚 徐凯文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背景复习:

1

李松蔚:如何评价《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中的观点?|空心病系列




作者|李松蔚


心理咨询师,知乎著名心理大V,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现在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工作。


*本文已获李松蔚授权



这几天,关于高校心理服务,心理测查,大学生的空虚感,危机干预等话题,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我也在高校做心理咨询工作,工作性质和凯文师兄大同小异。我的观点是:


  1. 新生心理测查,包括对重点学生的约谈,这些工作是用来救命的,其意义毋庸置疑。


  2. 这个工作可能引起一些同学反感,可以理解,没关系,这些同学也不是我们的工作对象。


  3. 在缺少常模的情况下,心理测查的数据只能用来筛选极端值。只用这一个数据来说明百分之多少的人有问题,这个说法很不严谨,也许不是凯文师兄的本意。


  4. 空虚、无意义、厌学,这些感受其实很常见,大部分不是病。当然,一小部分有危险。


  5. 我虽然和凯文师兄不在同一个学校,但有相似的经验。就是在危机干预的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无从着力的困难个案,是以前不常见的。


  6. 虽然如此,是否把他们断定为“价值观缺失”导致的?也还值得商榷。


  7. 我总觉得,意义、价值这些大词,超出了我知识和能力的范畴。所以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不太擅长拿价值观说事。能用心理学讨论的问题,还是尽量用心理学吧。


其实,上面这些东西都是专业工作的领域,本来没必要向大众解释。


现在它变成了一个公共事件(姑且这么说吧),挺哭笑不得的。凯文师兄是很好的精神科医生,却不擅长做大众传播。当年,动机在杭州老师提出“浙大病”的说法,大家都津津乐道,没有听说浙大学生站出来,说不好意思,我不愿意被你代表。讨论当然也很热烈,但主要都是正面关注,积极思考,现在想想,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我想还是跟动机老师的“网感”有一点关系吧。(刚刚问动机老师,动机老师谦虚地说:可能是浙大学生比较谦虚……)


凯文师兄这篇演讲(点击阅读:徐凯文老师在11月6号十分心理名家论坛的主题演讲《买椟还珠的时代与空心病》),从诉求上来看,其实是呼吁大家关注功利化应试教育。


我觉得这个用心挺好的,挺值得强调的。这些年的中小学教育(或者说,背后的价值观塑造,整个社会的心态)确实给很多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但是空口无凭。可能是为了增加大众的重视程度,凯文师兄想出了一个“奇招”,就是拿北大作为一个话引子。他在北大工作了一些年,可以宣称北大学生有问题。北大的学生,是中小学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最成功的学生,如果这些学生都出了问题,那这个体系是不是出了大问题?


好主意。那么,怎样说服大众相信北大学生“有问题”呢?


凯文师兄强调了三个角度:

  • 一是严重性,举了一些极端的,轻生的,危机严重的个案做例子。

  • 二是普遍性,拿出新生测查数据,提出30%,40%。

  • 三是权威性,命名为一种新的“病”,以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身份。


这三点,从学术角度来讲,确实是不严谨的。


但是从传播角度来看,似乎又相当成功。“北大四成学生出问题了?还是北大老师说的?这是一种新的心理疾病?会自杀?传统的治疗方法没用?”媒体和自媒体立刻被点燃了。


这一下好了,凯文师兄搞了一个大新闻。


但这一招也许是太成功了,反倒是一种不成功。因为所有人的注意力,讨论的焦点,完全被“北大”,“危机”、“四成”,“空心病”吸引了过去。话题激起了空前反响,但是争来争去,反而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凯文师兄真正想要批判的对象——中国的功利化应试教育体系。


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吧。


你想,北大的一个行政老师,在全国发声,宣告这一届北大学生不行,价值观缺失(“不行”两个字是我胡说的,不过,四成厌学什么的,确实也有批评的意味)。这是什么性质的事?


我要是还在北大,听到这种话,我估计也忍不了……


谁能注意到这个老师是在隔山打牛,借着诊断北大学生,去炮轰整个社会的教育体制呢?


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我不知道凯文师兄是更想推动教育改革呢,还是更想研究“空心病”?如果是空心病,是更针对那些极端的危机个案呢?还是针对大面积的,“价值观缺失”的三四成?



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有很多事要做。远远不是一个演讲,或者一场争论,就可以解决的。这算是一个开始吧。


可能还是出于我的私心,作为同在高校做心理工作,很可能也会遇到一些类似状况的师弟兼同行,我还是更希望看到凯文师兄在“空心病”这个概念上,能做出更多东西来。


  1. 形成更具体的诊断标准,进一步开发一套测量工具。


  2. 建立一套大学生的常模。


  3. 建立分级系统,极端危机个案和广义“空心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 做纵向研究,看看从大一到大四,“空心病”的变化趋势,大学教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会抵消还是会延续中小学教育带来的恶果(我尤其对北大的结果感到好奇)。


  5. 建立模型,验证“价值观”、“教育”等变量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否真的有影响。


  6. 最重要也是我最期待的,就是凯文师兄在危机工作中,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我和凯文师兄相识多年,知道他是一个真诚和实干的人。网上这些议论,一时臧否,毕竟都是口水话,听听也就算了。做实务的人,最终体现出来的价值,还是落在具体的工作中。


以上,与徐凯文、芈十四商榷,言语之中,如有冒犯请勿怪罪。


2

我们有越来越多物质的满足,

却开始越来越多地失去自我|解读“空心病”


作者|徐凯文


徐凯文

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Miss十: 十分心理创办一周年之际,我们每月一次的名家公益讲座迎来了人数最多的一次,有25个群近1万人同步收听徐凯文的讲座。


这几乎是徐凯文就年轻一代的“空心病”现象所做的首次公开演讲。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希望很多群主一起加入这次的直播——未来,十分心理每月的名家公益讲座都向各群主开放。


徐凯文是北京大学心理系年轻的副教授,同时主持着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还要到全国去做心理创伤、危机干预的教学和一线工作,非常繁忙。为什么他要专门花时间来讲90后与“空心病”的话题呢?因为这是他近5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一个非常令人揪心而困惑的现象,我们的年轻一代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峻,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功利化教育对价值观的剥夺所致。


本文呈现了凯文的主题讲座精华内容,完整版和互动环节的内容请到幸福研习社收听。


各位网友好。很感谢王珲的邀请,这是一个很特殊形式的专栏,因为我曾经也在《心理月刊》写过一段时间的专栏。


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也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见的心理问题,我会把它叫做“空心病”,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并不是很成熟的诊断名称。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

异常的精神障碍的爆发


我想从13年前开始说起。


17年前我还在北大心理系读研究生,当时《临床心理学》是必修课。这门课的主讲教师是王登峰老师,也是国内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2003年4月1日,发生了很多中国人都记忆犹新的事件,就是张国荣自杀了,他从一座大饭店的高楼上高坠死亡。


我当时除了是心理系的研究生以外,还算是一个蛮有临床经验的精神科医生。当时讨论这个案例时,我大概会这样说,“抑郁症那么难治疗吗?”因为当时我已经治疗过很多抑郁症,实际上抑郁症有很多很好的药物,效果也很不错。除此之外,还可以做电休克——我没有看过做电休克无效的抑郁症患者。


但是13年过去,我差不多在2010年的时候提出关于自杀危机干预的理论,叫“树理论”。简单讲,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自杀的问题,基本上是由三部分因素组成的:

  • 树根,一个人成长的原生家庭和环境。如果一个人原生家庭有很多问题,他很容易出现抑郁或者绝望,甚至自杀的问题;

  • 树干,主要是指他的社会知识系统,以及他的信仰、理想和价值观。

  • 树叶,是一个人的成就感、自我肯定。




当我在五六年前提出这样一个“树理论”时,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绝大多数个案都是源于家庭的问题。实际上,无论是家庭治疗、精神动力治疗还是认知行为治疗,我们都有很多成熟的方法可以去改变原生家庭对于个人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凯文将在他的“心理创伤十讲”微课系列讲座中系统探讨,购买请点击 阅读原文)。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心理伤痕,这种伤痕可能是我们痛苦的来源,是我们感到抑郁甚至于绝望的原因。


但是这种状况在最近五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中国,尤其在我每天都面对的大学生当中。问题变得越来越特殊,我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我刚开始工作一直到研究生毕业的那十年中,大多数来访者都还是神经症水平的问题,人格障碍还很少见。


而我们现在的临床工作中遇到越来越多的是人格障碍水平的个案,是那些看起来亲密感有严重问题、人际关系有严重问题,界限不清楚而且情绪特别容易失控,经常自杀自残的个案。


而更困难的个案大概是从四年前开始我所接触的一个个案。


先分享一个整体感受。最近三年中,无论是大学还是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中,咨询量都在倍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是什么因素造成了精神障碍的爆发,以及出现一些新的形式呢?它们比强迫症、神经症障碍以及人格障碍还更困难,甚至让我们感到束手无策。


比如说我今年刚送走一个我们的学生。三年多前,他大一,是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进入大学第一个月就有尝试自伤的行为,第四个月期末考试阶段就有尝试自杀的行为。


第一次危机干预是我做的。我发现他自杀的原因和我以往所有的经验都不一样,我没有看到非常典型、非常明显的家庭问题,也没有看到非常明显的创伤经历,我们看到的是他对学习有种非常矛盾、非常痛苦的心态,这个心态是既一定要让自己考第一名,一定要让自己什么都能够做到最好,但同时对学习,尤其是考试又极其地厌恶。这种厌恶甚至强到不惜用尝试自杀来回避或者处理这样的冲突。


这个同学在第一次尝试自杀行为之后——他当时也诊断为抑郁症,看过精神医生,也用抗抑郁药治疗,而他自杀的工具恰恰是抗抑郁药,我们及时发现,将他送往医院抢救,救回来,继续做咨询。但是咨询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位同学咨询的疗效和抗抑郁药治疗疗效都不明显,还是有明显的自杀倾向,所以就将他送往医疗机构,送往精神科专科医院住院治疗。


我记得当时,医院里国内非常好的精神科专科医生告诉我们,这样的情况应该很容易治疗,我们有非常好的药物——这跟我在2003年时的心态是一样的。但过了两个月,当我到医院里去探望这个同学,和他的主治医生交流他的情况时,主治医生告诉我们“看来疗效不太明显,他现在还是有非常明显的自杀倾向,其实不太有办法。”所以我们继续开始做咨询,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传统的咨询方法还是不奏效,药物治疗也不奏效,他又出现了严重的自杀倾向,最后不得不休学回家。


在休学期间我也联系和拜托了这个同学所在地方最好的心理治疗师给他做治疗,这个同学也参加了一些其它形式,比如说小组的心理治疗,但是当他休学回到学校,我去评估他的状况,我发现好像没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又过了大半年的时间。有一天,他在校外的心理咨询师紧急跟我联系,说他好像又在尝试自我伤害的行为。我们找到他,发现他已经又一次用抗抑郁药物尝试结束自己的生命。又一次抢救,又一次救回来,但是这一次,也许是他,也许是他父母,都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所以决定离开学校。


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我曾遇到过的第一个个案。非常优秀的学生,以他的智力、性格、为人处事的情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优秀的学者。但是我们和他父母,和他所有的老师一起努力了四年,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让他真正好转起来。


这样的个案在我过去三四年中经历了很多,而且越来越多,是这样的个案会让我想到一个词,叫做“空心病”。


“空心病”是什么意思呢?我征得一些典型个案来访者的同意,把他们写给我、说给我的一些话,念给大家听:


有一位同学说,

“我原来还站在一块极其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但是至少心里知道我在什么地方。现在是已经知道了,自己原来的地方是不对的。它就变成了茫茫大海上漂泊,看不到陆地,时不时感到恐惧。”


这是一位专业能力和性格都非常优秀的同学,在一次尝试自杀未遂后写下的感受。


又有一位同学这样描述自己的世界,

“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不知道在何处,所以有可能走着路就不小心掉进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断了腿拼命地喊,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这一切好难。”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会告诉我说,徐老师,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空心病”的主要表现


注:它不能算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诊断标准,但却是我过去三四年间通过接触这样一些同学不断总结出来的共同特点,他们往往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或者说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也许我可以把它姑且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大概有这么几点:


  1. 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它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同学或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 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他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似乎是一种瘾,一种毒品。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 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不堪。


  4.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我们有很多个案,在国内最好的精神专科医院治疗,用了所有的药物,甚至用了电休克治疗,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效果,也就是说看起来生物因素并不是导致他们问题的主要因素。


  5.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所以他们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比如烧炭、自缢、服药。


  6. 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


  7. 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你会发现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不是那种典型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的问题。


“空心病”产生的土壤:

公立的应试教育已成为一种癌症


首先,我们看到一些现象使“空心病”在青少年中变得越来越严重。


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现实中的成就感、成绩、聪明这样一些东西在来访者身上都是不缺的,甚至于是很多的、超人的。我们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最典型的表现是:他们经过了非常典型的今天在中国大陆普遍存在的公立的应试教育


最近10年左右,中国农村中学那种极其追求考试成绩、高考升学率的教育体制已经成为一种癌症,弥漫到几乎所有的学校,很难有幸免。这里面所有的价值观就是只关心分数,基础教育者忽视甚至放弃了对人的培养,一切让位于考试。


这种让位于考试不仅体现在对题海战术、学习成绩的盲目追求上,更重要的是它背后代表了一种强烈的价值观,即“我只要能够达到一个好的分数,我可以放弃一切、忽视一切、抛弃一切、践踏一切。”就像钱理群教授所说的那样,我们看到很多大学里的大学生都是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不是他们自身是这样的——我们的孩子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们的问题都是我们的教育者造成的。



● 钱理群教授指出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们的教育是怎么实现这些东西的呢?比如已经不再重视能够培养出什么样好学生,而在于我们怎么“掐尖”,把所有高分、高智商的学生不择手段弄到自己的学校里来,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排名机制从商业上证明我是一个好的学校,所以可以收更高的费用,收更多自费的学生。


然后,我们整个教育的价值观都变成了在升学考试中考试的内容并不是课上教的。你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参加各种高昂的课外班,完全把教育商品化。


我不仅仅是在批评这样一个教育观。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育观培养出来的同学,已经完全被训练成分数的奴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只知道高的分数可能获得奖赏,获得成就感,获得别人不能得到的东西。


我给大家看几张我在网上看到的图片,这是最近这几年我在高校系统做的一些调研的结果。



● 高三年级教室和走廊里悬挂着高考励志标语


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生不仅仅在经历压力,他们的价值观也在被扭曲、在被功利化。在这种功利化的巨大压力下,这已经不是一个挫折教育的教育模式,而是一个挫败教育,就是通过排名不断使更多的学生觉得自己是失败者。所有的人都对分数非常敏感且在意,因为考试成绩,已经成为评价一个人唯一的标准。


在这样的价值观下面,我们大概很难真正健康起来。我们的生命之所以如此脆弱,是因为支撑自己的东西是如此薄弱而不容易控制,哪怕是考场上的成功者也一样会经常自我贬低。“屌丝”这样的词是我从北大学生来访者那儿学来的,为什么这些考场上的成功者都会称自己为“屌丝”?这是整个教育的结果。


我到现在为止做过的危机干预当中,遇到过的最困难的同学个案,父母都是中学老师,而且是所谓名牌中学、超级牛校的中学老师或校长。这是整个教育观扭曲的结果,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同样是用非常残酷的方式去压榨和逼迫,考进名牌大学已经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大概是出现“空心病”非常重要或根本的原因。


在大学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比如最近在知乎上看到,北大清华又到了一年一度互掐的时候——北大清华的招生处在争夺所谓高分学生。我前两天在北大西门外等红灯时听到,有些同学可能是参加了招生组,他们也在相互抱怨,为了得到状元考生,要去伺候、讨好这些状元。


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现象。本来报考北大或清华这样的最高学府,一定是心怀敬意、满怀梦想的。但他们一开始就接触到这样一些同样带着功利价值观的招生文化,在这种文化下他还能够留下多少对高校的向往和对老师、对学校的尊重呢?

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


其实价值观对人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个人知道自己是谁,知道做什么事情是对的、是好的,知道做什么事情能够让自己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和自我肯定,是支撑我们重要因素。


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巨大的生命主题。


也许我们可以向现在的积极心理学那样,去找到所谓的幸福感,去找到亲密关系,去找到当我们有成就感时那种流畅的感觉,也许这样一些方式就会有帮助。但是那些高尚的情感,善良、公正、诚信、尊重、责任感能不能使我们内心当中更加充实?能不能帮助我们看到更美好的自己?能不能使我们体会到人生之美、人性之美?


弗洛伊德时代是强调神经症的时代,很多神经症的产生是因为强大的超我和道德感。而我们这个时代,道德感已经一步步让位于非常即时的满足,像婴儿般当下获得的名或者利。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有越来越多物质的满足,却越来越多地开始失去自我。这并不是一个居于道德层面的评判,而是我们看到现实的临床现象。


是不是这样一些问题导致了今天的人格障碍越来越多发,以及越来越多的“空心病”的问题呢? 


有没有比积极心理学更加超越、

也许更有力量的东西?


一年多前,我曾经有过一次危机干预,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北大同学,他有非常具体的计划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当时就是“空心病”的状况,内心中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任何美好。


我特别希望帮助他,所以也穷思竭虑。跟他交流的过程中,我相信我们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所以我们谈到了一件事情。


在北大的未名湖畔有一个著名的雕像,它在很偏僻的角落,这个雕像是我们的老校长,北大历史上最著名和最重要的校长蔡元培先生。北大校园里有很多非常著名、伟大人物的雕像,但我在北大15年间,唯有蔡元培先生的雕像前会有一道风景,就是一年四季,都会有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在那里献的花。也许是路人,也许是师生,也许是游客,他们会在蔡元培先生的雕像前敬奉鲜花,而且会写上他们内心的感受。


● 北大校园内蔡元培先生的雕像


我基本上每天都会路过他的雕像,会顺手拍上几张照片。这是一个雕像,并不是他的坟墓或纪念碑,一年四季都有人献花是因为什么?


我当时跟我的学生说,这件事情说明,虽然元培先生过世很久了,虽然他并不是主流的政治人物,但是他对北京大学的贡献,他传承下来的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是刻骨铭心地留在每一个北大人以及来访问北京大学的游客、友人的心中。


所以,这个世界虽然有这样和那样糟糕的部分,但是我们内心当中的真善美还是始终存留的。所以,在我讲心理咨询伦理时也经常喜欢用这样一个题目,叫做“不忘初心”,初心是助人之心,不欺本心。本心是,当我做美好的事情时,当我做对和友善的事情时,我内心的自我肯定是快乐的;而当我在做一件不那么道德的事情,或者我在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时,我内心同样会有愧疚,这是人的本性。当我跟这位同学讨论到这一点时,我清晰地记得他当时的反应,他告诉我说,“我非常感动”,他连说了三次。


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在这样的一个公开演讲中提出这个观点:有没有比积极心理学更加超越、也许更有力量的东西?比如我刚刚说的真善和美是不是同样有疗愈的作用?或者有时候正是我们内心当中自我的缺失和迷茫,导致了我们的困扰和抑郁,所有的抑郁、焦虑、恐惧,所有的病态都是其结果而不是原因。


* 再次提醒:

  • 以上是讲座精华内容

  • 完整版和互动提问环节的内容请到幸福研习社收听

问题例如:

“空心病”的产生,功利性应试教育是最大的影响因素,那么家庭教育呢?还是家庭教育已经完全服从于应试教育?

家庭内可以做什么事情来保护孩子,减轻社会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



3

“空心病”七个特征,你符合几条?


文:大将军郭 | 

微信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第一次听到“空心病”这个词是徐凯文老师在一场心理学的公益论坛上讲到的。


这让我想到了诗人艾略特的诗作《空心人》,“生命如此漫长,在渴望和痉挛之间,在潜能和存在之间…这就是世界结束的方式,并非轰然落幕,而是郁郁而终。”


这首诗描绘的就是现代人无聊、空虚与焦虑并存的生活状态,只不过它写于1925年。在时隔近一个世纪后的现在,无意义与焦虑的状态依然没有解决,“空心人”患“空心病”,没有心的人失去了灵魂。


心里空荡荡的人,不但感受不到旁人,也感知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我的理解中,这跟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并不一样,前者是弥散性的、形而上的、更接近于对生命意义的感知,而后者往往是聚焦的、指向具体事件的、阶段性的情绪状态。


说起空心病的具体判断方法
徐凯文老师列出了七点


1. 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它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 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即便他们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 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不堪。


4.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6. 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


7. 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


你会发现,空心病跟以往常见的心理问题最大的不同是,它并不由挫折、创伤等负性问题引发,出现空心状态的人在别人眼里也活的不错,他们甚至是取得了好成绩的学生、工作表现良好的同事、有钱有闲的成功人士。


引发空心病的外在原因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焦虑,对生活意义的迷茫,他们能够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就,但是这并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不过尔尔,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


他们究竟想要什么呢?

他们或许会说是有意义的人生。

那什么又是有意义的人生呢?

如果能说的清楚,怕是也不会陷入到内心的空虚。


你是否曾问过自己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我知道空心病这个概念后,我跟椒叔交流过为什么而活。当时我回答的挺肤浅,我说想到还有很多地方没去看过,很多好酒没喝过,还要很多人没看过我的文章,那么活着就是为了去做这些事情吧。


椒叔的答案是,他还没找到为什么而活,但是就想活着,觉得活着这件事本身就很有趣。


严格意义来讲,我想做的那三件事加起来都无法上升到“人生意义”的高度,我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围绕着这三件事而生活;而椒叔也暂时没有提供一个关于人生意义的答案。但我们都还自我感觉良好,至少并没有到空心的程度。


我想,跟我们一样说不清道不明自己为什么活着的人有很多,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得空心病。


真正杀死一个人的不是找不到活着的意义,而是要么放弃寻找有意义的生活,要么将自己囚禁于“意义”这件事里,却忘了切身感受生活当中、“意义”之外的一点一滴。

我们这一代人,的确容易变得空心。


正如徐凯文老师所说,空心病的罪魁祸首是教育,从小到大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串数字的魔咒,这串数字就是分数,我们被强加了这种衡量自我的标准,便渐渐写惯了把追求分数高低、工作业绩好坏、别人的要求当做人生意义,生活目标单纯而直接,就是为了这些,其他的一切都是无谓的消遣,很难在其中找到快乐的体验。


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分数、业绩、别人的要求并不是自己想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浪费了真正去发现生活滋味的机会,于是整个人变得迷茫,整颗心变得空洞。


这是教育的失败,但并未体现在每个人身上,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会盲从。


分数重要、工作表现也重要,但重要程度因人而异。如果你没有把追求它们内化成生活意义,那么如此去做可能仅仅是因为盲目和懦弱。


你害怕在世俗标准的衡量下显得失败,或者你还没用心体会自己需要什么就无脑的跟从,才会只为别人的要求和期待而活。


当你不再奋力去追求人生意义,反而更容易找到真正的人生意义。


毕竟,人生意义这件事落实在每个人身上的时候,它便不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更具体而微的话题。


它或许很难用几句话概括,或许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但它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不必用语言描述,而是用心去感受,它可以不必总结成纲领,它可以就是散乱的碎片。


如果不是整日把眼光放在争取高分、高薪这些数字上,你能看得到城市美丽的风景,你能留心到身边有趣亲切的同事,你会发现平凡的小餐馆里也有美味,你会真心实意在受到帮助的时候说上一句感谢。


这些不是人生意义,但它们是快乐,是冲动,是激情,是你热爱生活的多姿多彩的原因。


如果你愿意去用心发掘,天上的星辰可以是人生意义,书中美妙的故事可以是人生意义,家中的饭菜香可以是人生意义,你心爱的姑娘拂动的发梢也可以是人生意义。


就算它们无法聚沙成塔,不能构建出你的人生意义,但至少它们给了你动力,让你心甘情愿继续去寻找活着的理由。


内心是否充盈,取决于你把多少人多少事放在心头,如果只是看重那些世俗的要求和标准,而别无其他,那么无论满足它还是失去它,都只会落得内心的空洞。


所以,你定要在别人的要求之外,找到些真正属于自己的热爱,你定要在在僵化的数字目标之外,搭配一点别样的追求和向往,这才是预防“空心病”的最佳方法。


作者介绍: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