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承认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2017-07-12 时代红旗 时代红旗

马克思主义者

必须承认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康生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你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总是学了一些,那么,总是晓得,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基础,即生产资料公有制。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总而言之一句话,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新的经济基础,那么一种新的经济基础,就必然要求新的上层建筑为这个新的经济基础服务。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要求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为这个基础服务。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就要求这个上层建筑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社会新的经济基础,必然要求新的上层建筑为这个新的经济基础服务。如果是新的经济基础,还是旧的上层建筑,旧的上层建筑必然反转过来影响新的基础。如果上层建筑是资本主义的、是旧的,必然使新的基础不巩固,那么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就不巩固。

    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如果不把旧的上层建筑去掉,我们新的经济基础就不能巩固,就会出现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到底,使新的上层建筑为新的经济基础服务。这样就会防止修正主义篡夺领导权,防止修正主义复辟,保证社会主义不变颜色。
   
    革命的基本问题,是政权问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个人,仅仅赞成阶级斗争,还不能算是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还必须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在取得政权之前,革命的基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但是,已经取得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之后,就必须巩固政权,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

    如果失掉了政权,就失掉了一切。如果政权被修正主义篡夺,如果资本主义复辟,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就不会成功,就不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这个功劳应归功于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阶级?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意见不完全一致。我们国内干部的意见也不完全一致。毛主席对于阶级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说,看一个阶级,不仅要从经济范畴的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品的分配这方面去看,而且还要从政治范畴,思想范畴来看。
 
    对于这个问题,必须看到虽然没有剥削了,没有地租的剥削,但是剥削阶级作为社会的一种力量,还在社会里面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抄了地主的家,资本家的家,还有变天帐。所以说,看阶级不单要从经济上来看,而且还要从政治范畴,思想范畴上来看。这件事是毛主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伟大发展。

    什么叫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就是阶级对阶级的专政。国家如果没有阶级了,这个专政的对象不就没有了吗?赫鲁晓夫不就对了吗?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有没有阶级,这个问题成为毛泽东思想同一切反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分水岭。
   
    在中国方面来讲,取得政权以后的十七年,大概进行了以三种范畴为主的阶级斗争。第一次是在取得政权以后,主要的是以经济范畴为主开展了阶级斗争。这就是没收了官僚资产阶级的工厂,银行等等。说是以经济范畴为主,不是说没有思想范畴的阶级斗争。这个大概在五六年以后就基本解决了。斯大林的错误就在于在三十年前就宣布在苏联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

    第二次是五七年整风反右,这场斗争主要围绕无产阶级专政,是以政治范畴为主的阶级斗争。以政治范畴为主,不是说没有经济范畴、思想范畴的阶级斗争。根据这个理论,根据这个经验,我们一九五七年莫斯科宣言中,曾经提出十月革命的九条规律,其中有一条就是要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第三次就是我们这一次。以文化思想这个范畴为主,联系到经济范畴,也联系到政治范畴。实际上,我们现在这个革命叫做文化大革命,是超过了文化革命的范畴,涉及到政治经济的革命。

    所以,可以看到十七年来我们在三种范畴内进行了三次阶级斗争。修正主义骂我们,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是国际、国内错误政策的必然结果。这是修正主义的说法。我们看来,的确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国内国际阶级斗争中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次文化大革命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原文题目:康生对新疆少数派“红二司”战士的讲话(摘编)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时代红旗注:如需转载,请养成注明作者和出处的好习惯,请勿遮挡和裁剪图片水印,保持原图文完整。)

微信扫一扫

关注时代红旗

时代红旗欢迎原创作者直接联系投稿:邮箱438726462@qq.com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1)居然把公园带回家,甚至把森林搬进城

(2)极品美图

(3)原来这叫天伦之乐啊,一直不知道,我也是醉了!

(4)这6个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笨,甚至抑郁!

(5)顶级美景

(6)《那片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