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燃灯者” | 这三位教师的著作值得一读再读
在第34个教师节,有一种好气象开始生成,举国向教师职业致敬,“最美教师”成为本年度一个暖心的词语。
我们选择了三位优秀的师者的著作,推荐教育工作者来阅读。愿这些书,再次激起你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浓浓的热爱。
师者·于漪
(这是小编最喜欢的一张于漪老师的照片,一盏灯胜过千言)
于漪已经成为当代基础教育界的榜样和精神象征,在纪录片《师道》的第一集,她说: “教师事业真正是遗憾的事业,我一辈子做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从一盏青灯守着一方书桌开始,她钻研“用语言黏住学生”的方法, 把每一节课都当成一件艺术品。
从锦瑟年华到耄耋老者,于漪坚守教育事业已近67年,在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于漪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首次颁出的“教育事业杰出贡献奖”。
于漪老师著作等身,每个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可能都看过她的文章,蒲公英书房今天特意推荐她的3本书。
第一本
《教育的姿态》
于漪老师的随笔读起来温和隽永,在这本书中,她写到:“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成长在于教师个人内心的觉醒。只有内心的深度觉醒,教师才会真正成长;作为教师,我不在表演,我所上的课不能随着声波消失就销声匿迹了,课要教到学生的身上、心中,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那句著名的“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于漪老师对于终生从教的深刻领悟。
第二本
《语文的尊严》
于漪老师是语文教育的泰斗,如何教好语文?她在这本书中从坚守与引领、语文课程与人的发展、语文教师的使命、语文教学艺术论、闪耀教学语言的光辉、把心交给文字等6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对真正重视母语教育的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于漪老师认为对“对语文多一点尊重”,其实就是让孩子感受母语中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情结、民族睿智;让以后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文字的魅力,什么是阅读的魅力。
于漪老师写出了现今中国教育中常常被忽略的“语文的尊严”,希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生命的发展。
第三本
《于漪全集16·教师成长卷》
今年8月份,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于漪全集》。这也是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中学教师出版全集。这是基础教育领域首部特级教师全集,收录了于漪老师自1951年参加教育工作至今写作的论文、论著、序跋、书信等,共分8卷21册。
涉及于漪老师在基础教育领域所作出的诸多贡献,有办学理念、语文教育教学、学生德育工作、青年教师培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序跋书信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于老师的学术造诣、教育思想、教学成效和成长历程。
正如出版者所说:“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基础教育和语文教育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留下了她深入探索与深刻思考的印记。”
蒲公英书房本次特推荐《于漪全集16·教师成长卷》,以飨读者。
师者·李镇西
(小编搜集到的李镇西老师总是元气满满的照片)
今年暑假,乐山市徐家扁小学开设了一堂特殊的语文课。台上讲课的,是即将退休的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李镇西。他说:“这是退休前的最后一堂课。”
李镇西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采访时,饱含深情地说“我只忠实于自己的心灵,爱自己的孩子,我经常说我做事就两个准则,一个遵循我的内心,第二要对得起孩子。”
我们不妨再次打开他写的书。
第一本&第二本
《李镇西校长手记: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
《李镇西校长手记2: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
这是李镇西老师做校长期间的经历总结。作为知名教育家,他在本书中以大量的案例作出校长的日常示范,以轻松活泼的随笔式写法,以丰富而充实的内容,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更为广大一线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专业成长提供了指南。
阅读这两本书的校长或教师,一定反复咂摸“示范”与“感染”两个词,别有一番滋味。
比如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最近几年一直思考并努力践行朴素的教育。比如,你们看到我们校园里,没有口号,没有标语,甚至许多学校有的什么“校风”“教风”“学风”之类的都没有。也没有任何我陪领导人视察学校的照片,没有领导人的题词,等等。
我就想让学校朴素朴素再朴素,因为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朴素的。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实在是太喧嚣,太华丽。有的校长脑子里想的总是“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形象”“扩大影响”……做了一点点事,都要找来媒体大肆炒作。校园越来越不宁静。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良知。
第三本
《爱心与教育(20周年纪念版)》
《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老师的成名作、代表作,本书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他的“爱不等于教育,但是教育永远不能缺少爱”的教育观。
20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影响了很多教育工作者。这次李镇西结合新的思考,再一次整理和修订,出版了《爱心与教育(20周年纪念版)》。
李镇西老师在新版自序中有句话耐人寻味:“希望再过20年,拙著《爱心与教育》不再畅销,甚至无人问津。因为到那时爱已经是教育的常态,每一位教师的生活都是一部属于自己的《爱心与教育》。”
师者·吴正宪
吴正宪老师是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数学特级教师。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她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并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吴正宪老师有2本著作非常实用,建议小学数学老师细读。
第一本
《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数学日记》
数学仅仅是认识抽象枯燥的数吗?数学就是反反复复的演练吗?数学就是没完没了地完成作业吗?当我们换个角度在儿童的数学日记中再一次走进学生亲身体验的数学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看看孩子们心中的数学该是什么样。一定会有很多意外。
吴正宪老师的这本书,就是用孩子们的数学日记来呈现。
第二本
《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
数学课既是学校的重点,也是教师教学环节中最容易落入俗套的学科。
本书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教改的要求,从来自一线老师的问题中梳理出了重要的问题、难点的问题、关注度高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从教材、学生、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类,给予解答,指导教师既研究教材和教法,也研究教育思想,既研究教师的教,也研究学生的学,使广大教师在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基础上高效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吴正宪老师在书中提到,不可否认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样更便于将学生的直观认知与数学的抽象认知对接起来,但物极必反,所有的知识点都一刀切的联系生活显然是不符合人的认知需求与发展的,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研究的深入,数学自身的抽象性会越来越强,数学的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其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更体现在人的思维发展上。
2018,我们一起阅读世界的第38周
老师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你我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