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力:我们如何学习?
编者按:
我们从今天开始,准备来一场——
为期三天的专题,主题是:说服力。
说服力,其实就是将知识输入、处理、再输出的过程,所以我们今天讲输入与处理,后两天讲输出。
在这三天里,我们不会讲太多技术或理论层面的东西,而只想试着把一些近年来听过、用过、且特别好使的心得,用最简单的方式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与启发。
好,那我们这就开始吧?
说服力,这个能力在现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重要了,它不是一个单独的能力,而是各种各样的能力结合在一起之后的呈现,涵盖面特别广,我们随便想想也能列出很多,比如:要博学、要逻辑、要同理、要口才好、态度也要好、等等等等。
感觉好像只有这些都具备了,
说服力才够强。
其实这些也没错,不过都太大了,一时半会儿也练不好,所以,我们把这些提炼成三个具体方向,方便大家可以马上落实,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学习能力。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说服力,在大概率上和他的学习能力几乎是可以成正比的。
比如说:现在有两个大学生,他们同时进入到同一家公司做销售,卖同样的产品、面对同样的客户、甚至你可以继续假设他们的声音、语调、语速,都是一样的。
可是,一个人花一周就弄清楚了所有公司业务和相关产品信息,另一个则花了三个月,那么请问,他们在做销售时,谁的说服力会更强呢?
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请注意,这两个人的“智商水平”和“逻辑能力”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一个人比另一个人笨,也不存在什么天才和蠢材之类的资质差别。
那为什么,学习能力却差这么多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为了提高说服力,
首先我们需要 —— 会学习。
学好了才能讲得更好,不是吗?
那如何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呢?
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我们在学习时,必须主动地 —— 深度地 —— 领会知识。
这句话可能听起来特别“虚”,
简直就是废话,跟没说一样。
但是,如果真的做到了“深度领会”知识,我们的学习能力就会立刻出现飞跃性的提高。
而这个“深度领会”
并不神秘,也一点都不虚,
我们可以很实实在在地做到落实。
这里先与大家分享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给每一个受试的学生们都发了一张英文单词表,上面很随意地罗列了很多单词。学生们被分成三组,给同样的时间来阅读这个单词表。
但是他们每一组都领到了一个不同的任务,研究人员要在学生们完成任务的同时,测试每组学生平均记住了其中多少个单词。
第一组学生的任务是,判断每个单词是大写还是小写,结果他们只记住了33%的单词;
第二组学生关注单词的发音,看看是否跟一个特定单词有同样的音韵,这一组,他们记住了52%;
而第三组的任务是,判断每个单词是不是动物的名称,结果这组学生记住了75%。
三组学生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
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那是因为,这些单词信息,可能只是进入了第一组学生的视觉区,他们连基本的默念一遍都没有,只是用眼睛扫了一遍,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学习就是这样的;
而第二组学生,让单词信息进入了他们的语音区,他们虽然没有听别人给他们念这些单词,但在寻找音韵的过程中,他们启用了自己的音感;
第三组,则让信息进入了到了语义区,他们想要分辨哪个是动物,就要一个一个细细地分辨每个单词的意思都是什么;
试想:如果再加一个第四组,他们的任务是在这些单词中选三个单词画出来,那么结果估计就会更好了。
由此可见,同样都是集中注意力接收信息,但因为信息进入大脑层次的深度不一样,学习效果就不一样。
动用更多的“感”去学习,就能让学习进入更深的脑区:不但可以进入到海马体,还能到达前额叶皮质,想得越深,就越能记住。
很多人看到上面的实验之后,会有一种简单的总结,那就是:既然启用视觉、语音、语义的差距这么明显,那么学习时不光要读、还要听、更要思考,如果能边看、边听、边读、边思考,学习效果岂不是飞跃性的?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所说的“动用更多的感”,是指认知层面上的“感”,而不是行为或形式上的“感”。
要知道,我们的视觉、听觉、都有内外两个层面,好比上面实验的第二组,他们只是自己看了字,没有读,也没有别人给他们念,但依然可以启用大脑中的“语音区”;
同理,我的眼睛不必真的去看某个画面,也可以产生画面感;我们听书,也可以有文字感,比如有人和你说他叫什么名字,你一听到他的名字,大脑就可能开始浮现那几个字到底怎么写。
因此,不管我们是看书、读书、还是听书,如果大脑中内在的那些“感”没有被调动起来,而只是用到了我们连接视觉与听觉的“外部器官”,那我们也只是过眼、过耳罢了,这些信息甚至都没有进入到我们的大脑里。
但很多人认为人有“学习风格”的区别:有的人是视觉型的,这种人适合多看;有的人是听觉型的,这种人就需要多听 —— 在我看来,这种学习风格分类就是一种“神逻辑”。
如果内在认知中的这些“视听感”没有被调动,光折腾外在的视听感官(眼、耳),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即便是单一形式的学习方式,如果内在认知都在积极参与,那不管你是愿意看、还是愿意听,都是很好的。
哪怕你只是自己默默地阅读一本书,外表和形式上没什么动作,但内心却是惊涛骇浪的,你的“感”,全都被调动起来了,那这就是“深度领会”了。
你如果能一直这么学东西,再让你去和别人讲,你觉得你会讲不好吗?
把上面的三段总结一下:
学习需要大脑内在感官积极参与,调动更深层的大脑活动,而不是在外部走一种形式。
因此,学习的目的尤为重要,如同上面三组受试的学生带着不同的任务时调动的感官不同,学习效率也会不同。
那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这里分享两种 ——
即可以激发大脑活跃度,
同时又能提升说服力的学习方法:
第一种叫做贝叶斯方法;
第二种叫做费曼学习法。
托马斯·贝叶斯是英国18世纪的数学家;理查德·费曼是美国20世纪的物理学家,这两个人都是天才,他们的学习方法有一套非常完全的理论,而我们在这里尽量去除一些技术细节,帮助大家直达中心。(日后我们会择日专门更新这个主题)
两种方法的精髓,
可以精简成一个单词:
贝叶斯方法就是:假设,
费曼学习法就是:教授。
我们先说贝叶斯方法,就是你在读书学习时,要时时刻刻提出假设,先预想一个自己的答案,再和正确答案相互印证。
我们有一位读者曾经和我说,他每次看扶摇里的故事时,自己也会想下面的读而思会怎么写,但我们平台写的读而思经常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这说明他在阅读文字的时候会先提出自己的预设,大脑中的各种感官都在积极工作。
而即便他的预设和我们的解读有出入,也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写出了他没有想到的一些点,那他就有收获;如果我们的解读不如他自己的思考,或者我们写的直接就完全错了,他也依然有收获。
同样阅读了一本书籍,用时都差不多,但是在这段时间内,人与人之间的大脑活跃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学会一个新知识,你就会获得极大的愉悦感,你会想:“啊,原来是这么回事!跟我想的太不一样了!这个认知更新太爽了!”
英文里把这种感觉叫做“Mirth”,意思是欢乐和喜悦,我看最合适的中文翻译就是“欢喜”,就像胡适先生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可如果你没有自己的预设,你很难产生知识带来的欢喜,因为新知识无法给你带来那种“对比之后的冲击力”,除非这个新知识真的是“超级颠覆”的,但阳光之下哪有那么多新鲜事呢?每天都想得到震撼,可哪有那么多震撼呢?久而久之,我们对学习的乐趣就会降低。
因此这种“假设之后验证”的学习方法,就能时常给我们带来刺激,那如果我们平时读书学习,都是这么学的,一段时间下来,这人得多猛呢?
不敢想象~
图 | 托马斯·贝叶斯
而费曼学习法就比较有名了,
就是以要“教会别人”的目的去学习。
你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然后去教授给别人,把你的教授对象定位为小学生,用最精简、用最少的文字、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去解释清楚这个概念。
而这时,你会发现——
自己真的理解了这个概念的实质。
大家可以试一试,如果你有一个一直不太理解的道理,现在你要把这个自己没搞明白的道理教给你十岁不到的小侄子,然后再去看看,这时你的思考角度会完全不同。
有趣的是,当你真正使用费曼的方法时,就会发现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一直追溯事情的基本真理,然后,从基本的真理出发,再进行逻辑推导。
然后突然,你就懂了!
依然是欢喜满满。
这两种方法都是在学习中,大脑里有至少两种声音在同时辩论,活跃度可想而知,且这种学习的方式,就是一种说服力的培养。
你要说服一个小孩子,还要说服一个提前假设出某种答案的自己,即学会了,也说服了,说服了就是学会了,学会了就能说服了,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吗?
图 | 理查德·费曼
我们上述五段都是讲自己自学的方法,
而如果您恰好是一位老师、管理者、或老板。
您不仅想要自己提高学习能力,还希望让您的学生或员工们也可以有所提高,这就给“因材施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我既不是老师也不是老板,所以我没有任何经验,但是,我想教学其实和那些足球俱乐部培养球员是一样的,虽然大家的训练内容大致上都是统一的,但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就需要在大体的方式下,制定“个人向”的培养计划。
可现实中有很多老师和管理者们,不但不按照学生的节奏走,反而还生怕学生打乱他自己的节奏。
没有鼓励,不准提问,他们只想让学生们老老实实地坐下来把自己想说的听完。
请问,这叫教学吗?
这应该叫广播。
但学生们也不要对老师们要求太高,老百姓有个说法,说:“如果你最近特别馋什么,那就说明你正好缺什么。”
这种观点在营养学上根本不成立,因为演化的机制让我们永远都爱吃糖和脂肪。
知识好像也是这样的,你想要学的,未必就是你现在真正需要的,可能老师们比你自己更清楚你当下需要什么。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生常谈:
学习终究都是自己的事,
永远不可依赖别人。
不是吗?
好的,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说着简单,但落实起来并不容易,
明后两天,我们来讲输出,
也就是说服力的具体呈现与运用。
感谢您的阅读,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