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彼得·蒂尔:所有创业公司都是基于某个秘密建立起来的​(深度)

2017-12-10 聚水谷

专注于信息产业、知识经济

ID:jushuigu01


Peter Thiel是著名的美国企业家与风险资本家,他创建了PayPal,也是Palantir的投资人,Founders’ Fund和对冲基金ClariumCapital的总裁,以及畅销书《Zero to One》的作者他同时是Facebook的第一个外部投资者,于2014年为Facebook提供了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并因此获得了2万倍的回报。

 

1.

主动思考未来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中,没有什么未来是可以确定的。你必须主动思考未来——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别人,并不是一件好事。

 

科技和商业史上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只有一次。下一个比尔·盖茨将不会研发操作系统;下一个拉里·佩奇将不会创造搜索引擎;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也不会建立社交网络。

 

如果还有人在亦步亦趋地模仿这些人,那一定有点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有羊群心态,这并不是说大众一定是错的。如果一大波群众可以各自独立地做出判断,会是相当不错的。但问题是,大多数情况下,判断不是独立地进行,人们总是望向他人。

 

当人们像羊群一样都去追逐某样东西的时候,就产生了溢价效应

 

举个例子,现在人人都在谈趋势,但人们听到的每一个趋势可能都是被过度看重了。如果你要创业,最好逆向思考(contrarianthinking——离那些时髦词语越远越好。

 

因为那些很热门的词其实是在虚张声势。而且,时髦往往意味着已经有很多人在做同样的事情了。相反,一些独一无二的事情被低估了,有一些非常好的业务没有人做,有一些非常好的投资没有人投。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随时面对着羊群效应所产生的溢价困境。因此创业者必须努力打破其中的困境,来为自己与群体带来全新的价值。

 

人们需要的不是模仿,而是特立独行。

 

比如,在他对创新的态度上:创新不是要想方设法寻找成功的固定模式,因为这样的模式是不存在的。

 

创新创业的一大挑战,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找到别人还没有发现甚至没有想到过的一些领域进行创业。

 

那些非常成功的大公司,都是在一些垄断领域,他们采取的是别人没有做过的做法。

 

在谷歌,可能只有5-10个人真正了解公司的成功之处在哪里,而且他们是不会到处跟别人讨论这一点的。垄断型企业通常会有一些商业模式是不为外人所知的。

 

如何破除这种所有人在一个领域竞争的模式,去寻找一些新的领域?

 

彼得·蒂尔认为,模仿别人是没有办法很好地突破和创新的,因为总是没有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自主的思考。

 

在硅谷,非常多有才华的创业家总是和别人在同样的领域竞争,总是思考别人对他的期待是什么,而没有很好地在更大的社会环境中想问题。

 

最后大家的结果是总在做同样的错误的事情,而没有办法进行创新。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的公司都是模仿性的,只有很少的公司进行过大的创新。那些特别有价值的公司,大部分都是能够做出大的突破的公司。

 

2.

不断自我超越

 

彼得·蒂尔有一种强大的思考模式,助其实现自我超越——这是建立在反思和形式逻辑基础上的。

 

自我超越的方法论在于:

 

跳出目前的逻辑框架,在一个升级的极大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对世界进行重新梳理、再建;

 

以缜密的形式逻辑重新架构,而获得一个更高维度的俯视视角,并发展出拯救策略;

 

在不断升级、重组过程中,跳出思维惯性,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因此彼得对于竞争的态度是:无法打败对手,就联合起来。

 

如何做到垄断?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占据一个巨大的市场。

 

然而按照彼得·蒂尔认为:垄断的第一步,不是急于占据巨大的市场,而应当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中占据一个大的份额。

 

每个初创企业都从小起步,每个垄断企业都需要统治市场,所以要成为好的初创企业,需要一开始就垄断一个小的市场。

 

PayPal就是如此,他们一开始只针对eBay网站上的两万个小商铺,确定这样的目标客户群,他们的市场份额在56个月里从0增长到40%

 

一旦垄断了利基市场,就应该逐步扩张到相关且更广阔的市场。贝佐斯创立亚马逊是为了垄断在线零售,但刻意从卖书开始。扫荡市场要方法得当,逐步扩张需要严守纪律,扩张前一定要先垄断特定的市场。

 

开创创新性垄断企业的路径是:先在利基市场取得垄断地位,再在成功的基础上扩展到临近市场,一步一步扩大垄断,不要找原有产业的麻烦,不要像Napster那样试图去毁灭原有产业,因为这样会带来麻烦,当扩张到临近产业的时候也要遵守这个原则。

 

硅谷顶级投资人本霍洛维茨也说过,每个人想听的是:他们已经相信是真实或者正确的东西;他们最不想听到的是:与他们认知系统相违背的独到观点。

 

但所有任何其他人已相信的东西中,实际上都没有任何价值可以被创造,商界中一切皆是如此。

 

彼得·蒂尔认为,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是基于某一个秘密建立起来的,每个公司背后都有一个所谓的近在眼前,但是没有人认识到的秘密。

 

他说Facebook的秘密是:在2005年、2006年能用什么办法把学校里面的年轻学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公司。后来了Facebook走出了哈佛,走到美国全社会,现在成为连接全世界所有人(除了中国以外)的巨大的社会网络。

 

彼得·蒂尔说:世界上有一些事情是常识。学校里面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常识,每个失败者都会很多的常识,真正的企业家在寻找众人皆知但又没有人认可的秘密。

 

3.

认知未来是他的谋生之道

 

彼得蒂尔说,认知未来是他的谋生之道。

 

作为一名科技领域的投资人,他的工作就是投资于新的开始,对于那些人们从未见过或做到的事情抱有信心。

 

他曾得到了一次美国最高法院书记员一职的面试机会。作为一名律师,差不多算是中了头等奖,它是律师竞争的最高舞台。然而他失败了,他感到彻头彻尾的沮丧,就像是世界崩塌。

 

但后来发现如果他不是在那次竞争中失利了,就不可能偏离从中学便开始计划好的轨道,也不会搬到加州与人一起创办了一家初创公司,更不会开创任何新的事业。

 

他回想当年想成为律师的决心,与其说是他对未来的计划,不如说是为当下而找的托辞。这样的话,如果任何人问起他未来的打算,他会这样回答:我的未来不必担心,我在未来路上做得很好。

 

然而他回想起来发现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走上既定轨道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地认真思考过这条路未来通向哪里。

 

当他与人共同创办一家科技初创公司时,采取了一种截然相反的方法,他们有意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的前进方向。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数字货币,并且用它来取代美元。

 

当时他们的团队非常年轻,开始创业的时候,他是团队里唯一一个年龄超过23岁的人。

 

发布第一款产品时,第一批用户仅仅是在他们公司工作的24名员工。当他们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其他金融界的从业人士时时,注意到了一个明显的特征:一个在银行从业的经验越丰富的人,就越确信他们的业务绝不会成功。

 

然而如今,全球每年通过PayPal完成的交易超过2000亿美元。但他们的确没能实现那个更大的目标——美元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导货币。

 

他们没能成功地用数字货币征服全世界,但在这个过程中,的确建立了一家成功的公司。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创新虽然充满了各种困难,但它并非绝无可能。

 

在人生的现阶段,你们面临的限制、禁忌和恐惧是人生中最少的阶段。

 

很多人总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事物快速更迭的时代,但众所周知,这种陈词滥调目前正到达一个拐点:创新已经日趋停滞。

 

彼得·蒂尔认为应该坚决抵制假定历史已经结束的诱惑。当然,如果我们选择相信我们无力做成任何不熟悉的事情,我们将不会犯错,但这种正确仅存在于一种自我应验的方式中,这只会是我们自己的错。

 

熟悉的轨迹和传统就像老生常谈——它们无处不在,有时是合理的,但通常除了不断重复以外没什么道理。

 


彼得·蒂尔属于那种典型的擅长长远思考的人,他们常常更清楚地看到未来,他不用去试错,需要的只是认真思考,而后想出来的东西就是趋势。

毫无疑问,彼得·蒂尔是一个伟大的思考家,或许如他所说,所以我认为你所说的离经叛道,更多的是我对自身的一种清醒认识。


附:彼得蒂尔介绍


彼得·蒂尔(Peter Thiel)出生于1964年,于1996年创办了Thiel资产管理公司(Thiel Capital Management),并在2002年更名为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目前该公司管理总值超过50亿美元的资产。蒂尔曾在1998联合创办了PayPal,并在2002年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蒂尔是国际象棋天才,12岁时就在全美排名第七。


他毕业于斯坦福法学院,1996年成立Thiel Capital,2002年改名为Clarium Capital,公司拥有的资产达55亿美元。他于1998年与他人共同创立了PayPal,2002年以15亿美元的价格售出,个人获利6千万美元。他还是Facebook的首个外部投资者。


彼得·蒂尔(Peter Thiel)被誉为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1998年创办PayPal并担任CEO,2002年将PayPal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把电子商务带向新纪元。2004年做了首笔在Facebook的外部投资,并担任董事。同年成立软件公司Palantir,服务于国防安全与全球金融领域的数据分析。蒂尔联合创办了Founders Fund基金,为LinkedIn、SpaceX、Yelp等十几家出色的科技新创公司提供早期资金,其中多家公司由PayPal的同事负责营运,这些人在硅谷有“PayPal黑帮”之称。他成立了蒂尔奖学金(Thiel Fellowship)鼓励年轻人在校园之外学习和创业。他还成立了蒂尔基金(Thiel Foundation),推动科技进步和对未来的长远思考。


2005年,投资5000万美元创办Founders Fund风险投资公司,致力于扶植Web 2.0公司,曾在2004年为Facebook创始人提供了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而这项投资为其获得2万倍的收益。皮特·泰尔目前还是为政府机构提供电脑分析公司Palantir的董事会成员。


经济上他有着典型的保守自由主义立场,主张小政府,反对政府高负债。彼得·蒂尔过往深度参与美国的各种慈善事业,名声颇佳。他还被特朗普邀请并出任总统科技顾问,他有志于竞选2018年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一职,被视为共和党内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明星。


钱颖一对话彼得·蒂尔:什么才是创新的逻辑 

 2016-04-18 HBR-China 哈佛商业评论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依靠资源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创新对中国未来发展极为重要。但是,对于什么是创新、如何推动创新等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


为此,不久前《财经》杂志邀请世界著名创业投资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就公众关心的创新问题进行了一次对谈。


彼得·蒂尔是美国硅谷的创业和投资教父,被誉为投资界的思想家。根据他在斯坦福大学讲课内容整理出版的《从0到1》是全球畅销书。今年3月份,这位传奇人物来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授《创办新企业——中美新观察》课程。


钱颖一则是著名经济学家,近年来一直呼吁和推动创新。早在2013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联合该校十几个院系创建了新型教育平台“清华x-空间”(清华x-lab),着力发现和培育创意创新创业人才。


在对谈中,两位敏锐的思想者围绕什么是创新、创新与教育的关系、政府如何推动创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这些问题富有挑战性,不同的观点互相启发,非常精彩。


他们都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要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政府最重要的是为创新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未来是不会自行发生的,未来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建立的东西,”彼得·蒂尔说,“中国一定要有远见,一定要亲自创建一个最好的未来。”





为什么要重视创新?




  • 《财经》:现在许多人在谈论创新,但是人们对于创新的理解各有不同。彼得先生在斯坦福大学先后攻读哲学和法律专业,后来成为创业家和风险投资家,对创新问题有独到认识。在您看来,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彼得·蒂尔:创新是非常难定义的,很多时候是我们看到了结果,才知道它是创新的东西。从宏观上说,创新是有能力对文明做出很大改变、而且在将来很多年里能够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东西。同时,在微观上看,一些创新的社会影响可能要很多年以后才能看得到。


实际上,微观创新和宏观创新的区别并不是那么大。比如说,很多人说Facebook只是一个沟通工具,不是很大的创新。但实际上,Facebook对人类相互沟通带来极大便利,影响非常大。还有Twitter,对人类文明可能不会有一日千里的影响,但是它在商业层面为许多公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一般来讲,宏观创新有宏观影响,微观创新有微观影响。我自己关注的是宏观方面的创新。但是,有时候微观创新会有宏观的影响,那就是最好的了。


钱颖一:最早论述创新的经济学家是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动力,市场经济长期活力的根本在于创新,而创新则来源于企业家精神,来源于企业家开发新的产品,创造新的生产方式,这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熊彼特在1950年去世,他的影响在他去世之后日渐变大。由于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所以曾任美国财政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的经济学家萨默斯说,熊彼特很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


  • 《财经》:两位虽然对创新的定义不同,但是都认为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具体来说,人类进步是以什么形式发生的?


彼得·蒂尔:人类进步可以呈现两种方式:


  • 第一种是水平进步,也称为广泛进步,意思是照搬已经取得的经验,直接从从1跨越到N;

  • 第二种是垂直进步,也称为深入进步,意思是探索新道路,从0到1的进步。


做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是把世界从1推向N,复制一个模式比创造一个新模式容易得多。但是,每一次我们创造新东西的时候,就是从0到1。


从宏观层次看,全球化就是水平进步,它把某地的有用之物推广到世界各地。中国是全球化的典范,它已经复制了发达国家的有用之物,使得它在前进道路上少走几步;垂直进步也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科技。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容易完成的方法,都是科技。


钱颖一:彼得先生在哲学层面是对的。不过我认为,从0到1的进步当然非常重要,同时也不要忽视从1到N。


因为从1到N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简单的模仿,一种是学习中创新。例如,阿里巴巴的淘宝和天猫之前有eBay、 Amazon,腾讯微信之前有Kakao Talk、Whatsapp,但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微信结合中国市场有很多创新。由于中国的N非常之大,它们带来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从0到1”。因此,我把它们称为“有创新的从1到N”。


所以,我们不能忽视N的力量。在中国N 大于13亿,这里蕴藏了巨大的能量。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市场和社会效益与N的平方成正比, N的平方的力量,又比N的一次方的力量大得多了。谁看到了中国的N的力量,谁就不会轻视从1到N的作用。


抓住中国市场巨大的N,并在1的基础上创新,释放N的力量,这是中国企业家、创业者们难得的机会。


  • 《财经》:从中国到世界,重视创新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天的人们都如此重视创新?


彼得·蒂尔:这和全球化的趋势有关。从1971年到2007年,全球化趋势非常强烈。全球化趋势在2007年达到了峰值,此后开始减弱。例如,从1971年到2007年,全球国际贸易增长值是GDP增长值的2-3倍。


另外一个现象是,2007年之前,美国所有年轻人都想去纽约做一个银行家。当时人们都说,如果你去纽约,你就可以征服全世界了。这就是全球化的一个故事。可是,2007年以后,大家都想去硅谷——并不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才导致人们跑到硅谷去——而是人们更想创新。


我个人是非常支持全球化的,也非常支持国际贸易和国家间人民的自由流动。如果终结全球化的趋势,这对于全世界来讲都是一件坏事。但是,我也认为,我们从全球化中获得的利益将越来越少。因此,人们就有更大的压力进行创新。


钱颖一:中国之所以重视创新,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开始变化。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取决于该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依靠创新驱动增长,贫穷国家主要靠资源驱动,基本不需要靠创新驱动,可以靠模仿。中国在过去的30多年中大致是这种模式。而中等收入国家介于两者之间:与发达国家相比,资源驱动仍有空间,但是与贫穷国家相比,需要更多地靠创新驱动。


中国已经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增速区间进入中高增速区间。随着潜在增长率下降,就需要更多地靠创新驱动增长。




创新与教育




  • 《财经》: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在你们看来,创新型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培养吗,创新与教育是什么关系?


彼得·蒂尔:教育和创新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关系很复杂。首先,创新是需要知识基础的。如果你要去做一些前沿事情,首先需要有全面的教育和一定的知识基础。大多数进行科学研究或者是技术创新的人,确实很聪明,而且也接受了比较高等的教育。


但是,教育确实是有一定风险的。很多人受到的教育都是帮助他们怎么样通过考试,怎么样去背诵那些已经存在的知识。结果,人们变得非常善于记住那些已经存在的知识,而不去进行更加有意思的尝试。


很多人说,中国教育的一个问题就是“填鸭式教育”,其实美国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类似问题。美国很多中上层阶级家庭都努力把孩子放到最好的学校里面去,这样孩子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一些有意思的课题。


我高中是在加州的公立学校,很自由,一年有三个月的假期,我就去做那些我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人是没有这样的自由去探索想要做的一些课题的。


钱颖一:创新型人才的根本特征是创造力。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技术创新,或是人文思想突破,都是创造力的体现。创造力包括至少三种创造性: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我称之为创造力“三要素”。


但是,我们惯用的教育模式不是培养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的。所以,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就必须要改革教育模式。当我们要激励创造性精神时,我们就不应该打击标新立异,而要鼓励勇敢;当我们要鼓励创造性思维时,我们就不应该反对胡思乱想,而要鼓励想象力,鼓励批判性思考;当我们要关注创造性能力时,就不应仅仅灌输知识,不管这些知识有多么前沿、多么基础、多么全面,而要注重能力培养。


  • 《财经》:现在,流水线式的教育体制,是不是很容易扼杀人的想象力、降低创造力?


彼得·蒂尔:教育的影响很复杂的,有利有弊。举一个例子,多读书不一定有助于想象力发展,但是如果完全不看书的话,想象力可能没有根基。如果你需要快速看很多书,而且把它们全部背诵下来,就不会有时间去进行想象了。关键在于把握好“度”。


钱颖一:正规教育本身,很难避免造成降低创造力的效果。这是因为任何培养学生的过程,尤其是我们传统的、习惯的、熟悉的一套教学方法、评估方法、选才方法,只要对提高平均水平有效,就会让“极端”的人或人的“极端”想法变得更加“正常”从而导致“趋同”现象。也就是说,正规教育过程本身有一种自然趋势,在提高“均值”的同时减少“方差”。


这就形成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上的一个“悖论”:尽管教育能够有助于提高创造性,但是这种帮助更多地体现在提高平均水平上。这种应用一旦有效,就可能使得真正的、无法预测的创造性减少。这并不是说创造性是天生的,不需要培养;而是说经过教育过程后,原来具有创造性的人也会变得没有创造性了。


我们观察到,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没有读完大学本科,马斯克没有读过硕士博士,他们受到的正规教育都“不完整”。也许恰恰是这种不完整的正规教育,才使得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幸存。


  • 《财经》:彼得·蒂尔先生的观点让我想起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学与思、学与读应该结合起来。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该思考如何建立有利于创造力教育的最佳模式。钱颖一院长多年来一直推动教育变革,在您看来,有利于创造力教育的最佳模式是什么?


钱颖一:实话实说,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有利于创造力教育的最佳模式。但是,它的必要条件是清楚的,那就是自由、宽松和容忍的教育环境。只有自由、宽松和容忍,创造性精神才得以存活,创造性思维才得以生根,创造性能力才得以发展。任何急功近利、指望灵丹妙药的快餐方式,都是不利于创造力教育的。


正规人才培养过程都是有缺陷的,不管方法多么先进。在我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候,我们要跳出这个固定的思维框子,去关注与“培养”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发现”和“保护”那些不寻常的人,那些看上去“极端”的人和有“极端”想法的人。


比培养更重要的是培育,是创造环境让杰出人才“冒”出来。当他们“冒”出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去发现,去欣赏,去保护。我们从事教育,从事培养人才,要谦卑一些,要善于去发现那些不符合已知标准但有创造力的人,要去给我们看不惯的人提供成长空间。




政府能够做什么?




  • 《财经》:事实上,近三百年来中国在创新上的成就非常有限,所以有人怀疑中国缺乏创新能力。彼得·蒂尔先生,在您看来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创新能力?


彼得·蒂尔: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细分为三个问题:


  • 第一个,创新是不是中国想要的?

  • 第二个,创新对中国是不是必要的?

  • 第三个,创新对中国是不是可能的?


创新当然是中国人想要的,但是有没有必要呢?现在技术创新的速度非常快,中国完全可以利用其他国家所创造的新技术。可是,正如钱颖一教授所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慢下来,未来必须更多依靠创新作为驱动力。


未来是不会自行发生的,未来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建立的东西。所以我建议,中国一定要有远见,一定要亲自创建一个最好的未来。


  • 《财经》:其实,中国一直在努力。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许多地方政府也提出要打造“硅谷”。在你们看来,北京或中国的其他城市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硅谷”?


彼得·蒂尔:我认为在中期内,中国还是会“复制”发达国家。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式。但我们很少问一个问题,即如何发展发达国家?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技术突破。


北京拥有很多科技公司,可能在世界上是第二大的。在过去,有很多创新都集中在硅谷,但是我认为未来十年,创新不会那么集中了。对于创新来说,并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非此不可的。


未来,对于企业来说,从0到1将会更可能,而这种趋势也将更加不分地区,因为现在全球化的趋势已经减弱了。


钱颖一:美国创新创业集中的地区中,最突出是硅谷/旧金山湾区、波士顿、纽约。前两者存在很长时间了,而纽约是新兴的。纽约作为金融中心,在金融危机以后金融业受到较大打击,但随后出现了一批创新创业企业,与纽约的商业中心、广告中心、媒体中心相关的创新创业,所以跟硅谷是不一样的。


中国也有三大主要创业创新的聚集地区:深圳、北京、上海/杭州。未来,这六个地区将很可能是全球创业创新的聚集地。虽然,目前中国的这三个地区还没达到美国的水平,但是未来发展速度会非常快。


  • 《财经》:为了促进创新,政府能够做什么,政府应该做什么?


彼得·蒂尔:我对中国的体系很不了解。从美国看,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政府使得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用走很多程序,不需要写课题申请书,当时运行的情况非常好。到了七十年代以后,需要更多的程序,有更多的程序来筛选研究课题申请,情况就不那么好了。


科学家和政客,是有很多深层次区别的。一个好的科学家一定不是一个好政客。但是,现在因为有很多程序,所以说现在得到研究经费的人,往往是是那些最会写课题申请的科学家,而不是最好的科学家。所以我建议,中国政府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程序不要过于严苛。


另一方面,在商业环境方面,也不要让开公司、创业的人觉得太难。在文化方面,要建立宽松的、容忍失败的环境。如果一个人失败之后承受的社会压力太大,其他人就不想创新了。提供一个好的创新环境非常重要。


钱颖一:从组织形式看,有两种不同的方式组织创新:一种是从上到下,政府作为创新的主要组织者,美国的登月计划、中国的“两弹一星”都属于这一类组织活动创新比较成功的例子;另一种是自下而上,主要是靠企业家创业带动创新,硅谷是典型例子。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不是主导创新,而是创造适合创新的环境。


由于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习惯性思维,我们比较容易关注前一种,比较容易忽视或者不够重视后一种,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目前,中国出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本质上是草根活动。应该主要依靠民间力量,依靠市场机制,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 首先,在创新创业上,政府要给市场和民间留出足够空间;

  • 其次,政府要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法治环境和创业友好的监管环境,适应新形势,制定新法规;

  • 第三,政府应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政府并不是直接投资和建立科技园这些“硬件”,而是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些“软件”。


总之,为创新者创造一个好环境,对中国的创新来说非常重要。



马国川|文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