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看见自己的祈祷?—张逸萍
(刊登于《传书》2011年8月号)
张逸萍
有时我们的祈祷,似乎完全无效,真像对空气讲话,怎么办?
要看见才祷告?
赵镛基在《第四度空间》教导说:你必须“能看见一个清楚的目标……如果……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那么,你就休想触摸到能回答你祷告的那一位。”有一个女人没有结婚对象,赵镛基教她具体写下心目中的对象:肤色、身高、体型、职业、爱好,写好之后大声读几遍;然后教她怎样把这位丈夫定下来:“请闭上眼睛,现在你看见你的丈夫了吗?”她说:“看到了,好清楚呦。”赵解释说:“你没有在你的想像清楚地看到你的丈夫以前,你是不能定的,因为上帝决不会答应。你在开始祷告以前,必须先把他看清楚,上帝从不回答含糊的祷告。”赵建议这女人每天这样做。后来,这女人果然和这样的一个男人结了婚。[i]
小心陷入“观想”
我们必须问:甚么是“在想像里清楚地看到”?
通常一个人的想像不是一幅清楚的图画,若要清楚地看见,必须极度的专注,而这样的专注,往往把人引至冥想状态。事实上,这是冥想方法之一,叫做“观想”(visualization,或“观照”)。(请参见﹕“积极思想/观想”。)某新纪元词典解释:“观想就像观看一样,但不是用肉身的眼睛,用的是心灵中的眼睛,或者想像,使用脑中掌管思想、记忆、主意、和主观的那些部分。”意思就是说,在心灵(或想像)中打着一个影像。
观想或观照,本是禅宗冥想,佛教徒观想菩萨,或自己身体部分,目的为把杂乱的心思收回来,叫头脑空白,达到静坐的功夫。
观想亦是今天新纪元圈子最流行的冥想法。大概因为所观想的对象,通常是积极性的,如成功、发财、健康等等,所以它又叫“积极思想”或“可能思想”等。希望嫁得英俊夫婿,就观想如意郎君;希望发财,就观想一叠钞票;想要身体健康,就观想自己跳蹦蹦。
观想还有其他名字,在心理治疗上叫“引导影像”或“视像化”等;又因它的性质,有人乾脆称之为“心像”;没想到教堂里也有人使用同样办法,还叫它做“祈祷”!
避而远之
基督徒怎能使用佛教徒的观照,或新纪元人物的积极思想,来向圣经中之神祈祷?向祂提出我们的要求?恐怕这是“献上凡火”(参利十1),不蒙上帝喜悦,反招惹愤怒!
圣经从不教导我们使用心灵影像来向神呼求。主祷文说:“你们祷告要这样说……”(太六9)圣经又说:“凡事藉着祷告……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四6)祈祷就是把心里的话告诉神。
再者,我们不应该详细规定上帝怎样为我们成就,我们只相信“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所以上边的做法不合圣经,基督徒应该避而远之。
[i]赵镛基着,《第四度空间》,第一篇孵育﹕一条信心之律。
图片来源于网络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