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官场微小说:《借调》




乡镇干部老刘被借调到县委办写材料。老刘是公认的笔杆子,县委机关上上下下也都知道他的大名。县委办李副主任给老刘腾出一张办公桌,考虑到他离家远,又在县委招待所给他开了间房。第一天到县委办上班,老刘有些恍惚,感觉像在做梦。不过他立即提醒自己:只借调一个星期,自己还是基层干部。在机关食堂吃饭,总会碰到一些熟人。这天中午,老刘打好饭刚坐下,肩膀就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是县委宣传部的张副部长。“老刘,调县里来了?”老刘忙起身和张副部长握手,“哪里,哪里,我被县委办借来写几天材料。”张副部长笑了笑,“这是刘备借荆州啊。祝贺你了!”老刘摇头叹道:“不可能的,我都这把年纪了。”张副部长凑近他低声说:“兄弟,县里好多干部,哪个不是先借再调的,你就别谦虚了,好好干吧。”老刘回味着张副部长的话,觉得也不无道理,下午写材料的时候,心思不够集中了,晚上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觉。第二天中午,老刘在食党遇到文化局办公室主任小艾。“刘老师,您调到县里了,太好了!”小艾说得很大声,老刘红着脸解释说:“我在县委办帮忙,混饭吃呢。”“您是大作家,领导看重您的文笔,怎么叫混饭吃,太谦虚了。”老刘只好苦笑摇头,食堂里认识不认识的,都朝老刘这边看,弄得他极不自在。一连几天,老刘天天遇到熟人。每个人都问他情况,他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有一次刚打完招呼,人家还没说什么,他就主动交代来由:“我被县委办调来写材料,也就几天,写完就回去。”过后老刘觉得自己很可笑,像是不打自招。于是每到饭点,他总会拖上二十分钟再进食堂,以避免尴尬。去得晚了,饭菜质量就难以保证,常常是菜少汤多。老刘把汤倒在饭里拌着吃,只图吃得放松。一周的材料写作任务完成,老刘去找李副主任汇报并道别。李副主任拉着他的手说:“老刘,这次你走不成了。新调来的县委副书记很欣赏你的文笔,要再用你半年。”老刘脸上笑着,心里却在叹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