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仁医视角 | 多学科联合诊疗帮他“综合把脉”

 

多学科联合诊疗是怎么治好了他的肿瘤?
据2015中国肿瘤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估计有4292,000例恶性肿瘤新发病例,2814,000例恶性肿瘤病例死亡。
每年的4月15日到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些年肿瘤患者越来越多当然治疗肿瘤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不同科室的医生有着不同的看法,到底哪个最适合却没有一个最佳的答案。
实际上,各种疗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那么怎么样能让肿瘤病人少走弯路,通过最科学的治疗方案获得新生呢?如今MDT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出现成为肿瘤患者的新福音。
周先生的故事
今年42岁的周先生是南京某物流公司的一名大货车司机,身材健硕的他一直身体都还很不错。一年前,周先生在一次搬货的时候,被散落的木箱砸到了左腹部,慢慢他发现自己的腹部变大并且伴有疼痛,但是这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以为就是撞击后的肿胀,周先生之前也一直比较关注医疗知识,觉得自己没有便血、小便出血这种内出血的症状,所以也就没有去医院做检查。可是几个月过去了,症状不轻反重。
看着自己不断消瘦,并且去年一月份在单位体检的时候血糖指标也有点高,周先生觉得这是不是就是自己糖尿病的症状,可是人瘦了肚子却越来越大,精神状态也逐渐变差 ,甚至还出现了昏迷,他实在吃不消了,最后还是去了医院,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周先生找到了普外科主任徐泽宽教授,徐泽宽擅长胃肿瘤及胰腺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是主要侧重于胃癌的规范化根治及腔镜微创临床治疗的大专家。
周先生到底患了什么疾病?
徐泽宽表示,当时发现他腹部有一个二十几公分的低密度阴影,怀疑是血肿。当时病人自己说,三个月前有过一次腰部的轻度的外伤,因为CT上的密度又很低,认为可能是血肿。
徐泽宽说,如果当时周先生就做手术把这个所谓的血块取出,二十多公分这么大有着巨大的风险,如果在取出时有破裂,也很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可能会伤及到体内的各个器官,后面的恢复也很难说。
况且这个并不像一个完全的血肿,徐泽宽教授就建议周先生到这个多学科讨论来看门诊。徐主任口中所说的多学科讨论就是MDT翻译为多学科联合门诊,这是一种先进的诊疗方式。经过胃外科、放射科、放疗科、消化内科、化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对周先生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大家看了以后确实密度比较低,但是好像跟血肿又不太一样,所以大家讨论以后决定做穿刺,穿刺后做了免疫组化,基因检测以后,确诊他是胃间质瘤。
胃间质瘤是什么?
胃间质瘤可能大家都比较陌生,胃间质瘤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多见于中老年人。那么既然是一种胃肠道恶性肿瘤它是癌症吗?
徐泽宽教授说,周先生在初始的时候就二十几公分了,肯定是个高度复发风险的胃肠道间质瘤,因为任何病变只要大于十公分的间质瘤,它都是高度复发风险的,它相对于胃癌来说,应该说比胃癌要好,它是一个低度恶性的肿瘤,而且它现在有药物治疗,是靶向药物治疗。
周先生的抗肿瘤之路
由于周先生的肿瘤太大,所以要在手术前先进行靶向治疗,服用药物伊马替尼来看胃间质瘤能不能缩小到可以手术的标准,伊马替尼是治疗胃间质瘤效果很好的药物。周先生经历了八个月的术前治疗,在这过程当中做了CT的复查,在服药三个月的时候做过一次,肿瘤从二十几公分缩小到十几公分,在六个月的时候做了一次CT复查,从十几公分缩小到八九公分。
期间的两次复查是为了观察和了解药物对疾病治疗的疗效,这么看来,周先生靶向治疗后的效果非常明显,并且肿瘤保持在八点几大小不再缩小。根据中华医学会胃肠外科诊治指南中指出的,在我们手术的最佳时机。所以时机成熟,徐泽宽教授便安排周先生入院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周先生的胃间质瘤被全部切除,很快便恢复出院了。 
术后一个月了,周先生来到徐教授的门诊复查,经过各项检查结果看,周先生恢复的还不错。由于胃间质瘤是一个术后极易复发的肿瘤,所以周先生还是要坚持服用伊马替尼,并且每半年再来复查一次。说到自己的这次抗肿瘤之旅,周先生非常感谢MDT多学科联合诊疗。
MDT多学科联合诊疗是如何工作的?
徐泽宽教授介绍,团队里面有六个主任医师,每个周一中午11:30到13:30都会准时前来,每个人的知识面和范围不一样,优势也不一样,可以互补。
徐泽宽教授表示,MDT有两个最主要的作用,第一个会给患者一个比较明确的、目前应该最适合他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案;第二个就是它对年轻医师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
责任编辑/周宁人来源/健康新七点

欢迎点击以下视频观看节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194fl9mad&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