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米埔湿地管理培训的由来
WWF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我想,回顾国家林业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香港分会合作开创米埔湿地管理培训项目的历程,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为了保护迁徙水鸟而成立的米埔湿地管理培训项目,如今已经走过近30年历程,它体现了中国政府和WWF香港非政府组织的长期合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湿地保育人员。
1990年,国家林业局开始与WWF香港分会合作,以米埔保护区作为基地培育中国内地湿地保护管理人员,分享湿地管理、环境教育和旅游的成功经验。陈承彦1987年加入WWF米埔自然保护区,担任教育主任,1990年成为第一任培训主任,直至1994年离任。现在,他是国际鸟盟的高级保护主任,专注保护迁徙鸟类和国际合作工作,项目包括黑脸琵鹭、中华凤头燕鸥和黄胸鹀的野外调查和撰写保护计划。
1990年,国家林业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香港分会合作开创米埔湿地管理培训项目,陈承彦担任培训主任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时任WWF米埔保护区经理的梅伟义(David Melville)就倡议与中国内地的湿地保护区合作,希望共同保护东亚地区的迁徙水鸟。因此,在1988年至1989年期间,米埔保护区人员开始协助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制定管理计划,同时与国家林业局讨论于米埔成立培训基地,定期为负责湿地保护的官员举办培训。当时,培训项目成立的目的是希望改善中国内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当时很多保护区在成立初期面对严重的土地冲突,保护区只是名义上的保护区,管理局没有管理权而导致执法困难。经过双方多次讨论,第一期湿地管理培训班终于在1990年11月4日至14日成功举办,共有10名国家林业局委派的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1990年11月第一期湿地管理培训班
当时,能够被挑选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业内精英,例如印红、严旬和孟沙等,都是20世纪90年代到米埔接受培训的学员。因此,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先进的保护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当时,国家林业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每年在米埔举办2次至3次培训班,同时也在中国内地举办实地培训。1992年,陈承彦和梅伟义应邀前往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举办长达两周的培训,协助当局进行野外调查和撰写生境管理计划。实地培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教学,整个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村民都能参加,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米埔乃至中国香港的模式,提供了湿地教育和旅游方面的良好示范,启发了中国内地湿地管理人员的思考和灵感。
陈承彦说,以前的培训班都会去郊野公园和香港海洋公园考察,那里的教育设施相对米埔比较丰富,当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米埔的生态管理是参考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的管理模式,相对中国内地的保护区,米埔保护区的面积比较小,而且陆地化的过程很快,因此主动管理措施比较多和集中。最重要的是,学员回去后认真了解自己管理区域的生态系统和保护对象,根据自身需要来应用学到的管理知识,不需要完全复制米埔的模式。
陈承彦说,生态保护是漫长的工作,讲求多方以及多国合作,一些个案往往能够成为保育人员背后的推动力。他过去常常会分享黑脸琵鹭的个案。1989年开展的全球黑脸琵鹭普查只发现300多只黑脸琵鹭,到2017年黑脸琵鹭已增加到3000多只,暂时脱离“极度濒危”级别。黑脸琵鹭漫长的保育过程,充分体现了多方合作和国际协作的重要性。
在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陈承彦与中国内地(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保育人员共同召开保护黑脸琵鹭的会议
在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陈承彦与中国内地(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保育人员共同召开保护黑脸琵鹭的会议,开始寻找黑脸琵鹭的繁殖地。此后,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朝鲜和韩国共同执行了多项黑脸琵鹭保育措施。台南是黑脸琵鹭的最大越冬地,现在成立了保护区,带动生态旅游和渔业发展,令当地社区整体获益,当地社区更以黑脸琵鹭感到自豪。
陈承彦期待中国的保护区如上海崇明东滩的培训中心,可以向中国的保护区管理人员,甚至是东南亚地区的保护区示范湿地管理模式。他也鼓励保护区增进数据共享和管理经验交流,让人们能更多地了解迁徙水鸟的情况和它们所面对的威胁,实现共同研究和保护水鸟的目的。
(作者为即将离任前往香港政府部门任职的WWF米埔湿地培训主任,照片由第一任培训主任陈承彥拍摄)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17年7月26日
微信ID:lvseshi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