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产剧哪还有打戏,都是前戏

叶橙子 文娱后台 2021-04-27

之前有人评价清一色的古偶“有武侠气”。

我还觉得,这是因为每个人审美不同、对武侠的理解不同。

等到这两年,但凡是部古装剧、就必拿“武侠”做营销的妖风吹了起来,我才明白:

武侠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还有人希望看到武侠剧重拾荣光吗?自然有。

只不过相比于过去,且不论剧本演技,国产剧打戏没落都几乎成了铁板钉钉的事。

你问近期有没有看到比较强的打戏?不好意思,可能是吴京甄子丹吧↓↓


更何况,也没那么多人在乎打戏好不好看了。

被国产剧慢镜头耗尽耐心的观众们早已随遇而安,为自己寻到了新的乐子:

“你还关心打戏好不好看?这我都磕拉了!”




最近一众网剧里热度最高的《山河令》,就是这么个局面。

单看故事的铺陈立意,“江湖纷纭不过贪嗔痴”。

最开始骗过了一批男观众占比更多的武侠爱好者。

结果一看到打戏,大家伙就琢磨出不对劲了。

“这不是我们男人看的,兄弟们,撤退。”


搁在老式港台武侠剧里,能刀光剑影交错、各种机位忙着一团的打戏。

变成了落花、飞沙、桃林、桂浆、发丝、玉扇。

种种意象用文字描述起来,说是打戏镜头估计没人信。

但这又怎样呢,《山河令》的观众占比本就以女性居多。

唯美画风、柔和打戏的设计明显更利于刻画细腻心绪。


相比于老式古装剧打戏的利落干脆,现在的古装剧早已形成了某种新式套路。

比如,那些意义不大的慢镜头与定格。

一个剑拔弩张的场景,用上了额头流汗慢镜头*1、眼神对视慢镜头*2、刀锋颤抖慢镜头*1、群演定格旋转慢镜头*3。

你能从中感受到导演喷薄而出的表达欲。

像是在拿着喇叭拼命喊“这是剑拔弩张画面!这是剑拔弩张画面!”


又或是,强行让动作慢上几拍。

譬如360°呈现鞭子在空中是如何运动、刀锋是如何变动轨迹。

不知道这是想教会观众什么武林秘籍,还是给大家补习下物理。


久而久之,观众与导演之间甚至形成了一定默契。

当武打戏里突然来了个骤然拉进、又缓缓定格的慢镜头,所有人都知道:

“全体注意,我要放大招了。”

然后再给被瞬间打飞的诸多群演一个慢镜头,定格大家打飞落地前的一个瞬间。

这波的潜台词是,“打戏炸裂!太强了!”


以前的打戏,不只是刻板印象中的拳拳到肉。

稀缺的是有攻有防,能看出见招拆招,而不是乱打一气。

譬如现在古装剧偏爱的“旋转跳跃”式打戏,同样是转圈,效果完全不一样。

虚假的旋转:手臂无力、腰背软塌,杀伤力不大,但场面能拍得挺大挺好看。


真正的旋转:腰马合一,手臂、肩膀、腰背、双腿配合发力利用惯性,狠劲融贯全身。


这是因为打戏里的“旋转”本就不是为了好看、随随便便转个圈,而是讲究招式的借力蓄力。

就像上面动图里的角色拿的是一把比腿还长的重剑,单凭手臂力量很难挥起来。

所以需要拧腰转体、回旋扫荡,用腰部力量转着砍、借势下劈。


抡重剑得如此设计,可换个武器,发力样式与效果按理来说都该不一样。

但肉眼可见的是,一批古偶剧无论舞刀还是弄枪,步伐招式几乎没什么差别。

一到近战就露怯,只能频繁地切换眼神啊、伤口啊之类的慢镜头,来掩饰不足。


以至于看起来不像“交战”,反倒像《家有儿女》里夏东海和夏雨同学他爸的互相推手。


这时候,一般还会有个配角在一旁解说“如何如何厉害”。

就像这段剧情里负责忽悠小孩子的刘梅:“爸爸们这在切磋内功呢。”


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决战光明顶这段。

你能看到,张无忌几次被六大门派的高手逼入险境。

又险些避开杀招,一脸凝重,在战死的边缘反复试探。


可新版《倚天屠龙记》的光明顶片段,就光看见张无忌全场飞来飞去。

仿佛在和老和尚比谁飞的更快、力气更大。


打着打着突然来个慢镜头歪嘴一笑,笑出强大。

嘴角悠悠一笑,是打赢的信号。

只见他笑了一下,一掌打飞一个。


再歪嘴一笑,又打飞一个。


都不必拿搬出成龙甄子丹等人的天花板打戏来举例。

当年被质疑过“魔改”“天雷滚滚”的武侠改编剧,就足够吊打。



当初周易拍的《水月洞天》,打戏份额重。

慢动作只被合理用在调节视觉节奏,还完全不怕切近景。

因为这部剧就没用武替。


有人说,这是因为当初威亚技术应用不广,近战镜头又打得快,很容易显得厉害。

那不如看看时常“飞来飞去”的《楚留香传奇》。

不同武林人士的招式特点区分的一清二楚。


坦白说,《水月洞天》的主角团童家三兄弟,演员是张晋、于波、杨俊毅。

不是武术指导出身,就干脆是武英级运动员。

《楚留香传奇》里的武术指导是孙梦飞,世纪初那批的《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等等,他都参与过武术指导或动作导演的工作。

当年这批,是武打界专业团队


拿这些剧的打戏,去对比当下的古装剧,其实是有些欺负人的。

二十年过去,专业团队也得上年纪了。

随着时间流逝,当初这批正值壮年的武打团队相继退隐,对国产剧打戏落寞有着无可挽回的影响。

春晚上吴京与甄子丹的对打,有人觉着招式没对上,可他们的年纪毕竟能当不少网友的爸妈了。

回看当年《杀破狼》的花絮,招招凌厉,连道具都打断了。


武打演员后继无人,也不只是因为年轻演员真吃不下练武的苦。

当基础教育普及,城市化逐渐提供越来越多的工业岗位,被送去武校习武的孩子越来越少。

且不同于外国的特技演员,不少人出身于专业体系化的散打或拳击训练。

中国的武术传承,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停留在传统民俗范围。

国产剧打戏的戏份就此变少,质量也在下降。

王宝强在少林寺作为俗家弟子学武

更何况,观众其实也不再苛求精彩的武打戏份了。

不同的剧种,讨好的观众不一样,刻画的重点也不一样。

老派武侠剧追求精益求精的打戏,是因为江湖门派的塑造、展现富有想象力的招式本就是武侠题材的重点特色。

武林秘籍往往是纷争的起点,门派武功彼此相生相克。

不把打戏拍好,武侠的故事也就没了说服力。

但当下种类更为多样、观众群体更为垂直的古装剧,要求就没那么高。


好的打戏,是需要盯着屏幕看的。

生活节奏快起来后,电视剧大多走向了短平快的车道,生产起工业注水糖精一个比一个欢。

演员也不需要演,直接大段大段的台词交代剧情就行。

打戏这种不能靠台词推进、也不能推进剧情的部分,似乎简单带过就好。

只要有点表情、造型好看、CP眉来眼去地撒糖,大家就满足了。

这些,比打戏更让这届观众过瘾。


有些时候,把传统利落的打戏弱化,甚至是一种主动选择。

就像前文提及的《山河令》,曾流出一段打戏花絮。

能看出镜头里武替演员们技术不错,运剑挥刀大开大合、姿势很漂亮。

武指设计的招数也不错。

“一打三”的戏份,既让主角的招式行云流水、快慢有序地拆解三面进攻,三名配角的围剿还能保持速度、彼此配合。

不是被诟病的“回合制攻击”,等主角打完队友、自己再出手。


可目前放出的正片里,还是唯美画风的慢镜头居多。

《山河令》作为一部定位就偏女性向的改编剧,笔墨重点本就集中在双男主的你侬我侬上。

拳拳到肉、面目模糊、刀刀见血必然不行,还是潇洒飘逸的效果更讨人喜爱。


观众倒是也会吐槽打戏的慢动作拉胯,可敌不过它“好嗑”啊。

你让替身刀光剑影、身影矫捷地打上一架。

还不如来点招式缓慢的切磋,来点放大、放慢的微表情镜头,供观众品味。

打戏能提供的,大多数时候不过一个“爽”字。

现在观众有别的爽感来源,也就不苛求传统打戏了。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19年的《新倚天屠龙记》。

播出后被观众们痛骂“滥用慢镜头”,哪怕用2倍速观看依旧觉得尴尬。

这场风波使得导演蒋家骏只能出面道歉回应,并表示会抓紧改善动作戏部分的建议。


观众们的诉求其实很清晰——

这可是《倚天屠龙记》,打戏还在这浑水摸鱼,像话吗?


当初赵丽颖王一博的《有匪》,同样栽在了“江湖”“武侠”的造势宣发上。

如果剧方不刻意宣传自己是“久违的江湖侠义”,观众们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古偶看。

一旦把这标签往身上贴,大家的要求自然不一样。

古偶打戏“旋转跳跃我闭着眼”,可以;武侠剧拿不出真功夫,不行。


实际上,《有匪》相比于小说原著,明显进行了便于“谈恋爱”的改编。

原著中,前半部分的重心都在女主的个人成长,感情线在后半部分才更为明显。

电视剧却让男主早早出场,能互动的地方尽可能地互动。

改编成偶像剧内核后还以“侠义”的名号宣传,不仅不被看好,还有点“雷区蹦迪”意思。


中国观众在“武侠”二字上,是有情结的。

对国人而言,哪怕武侠题材再没落,内心深处也不会允许随随便便一部古装剧、武打片,冒用“武侠”的名号。

这与中国观众对打戏的微妙态度,一脉相承。

哪怕大家心知肚明,这些剧的重点不在打戏上,马马虎虎就行,不至于上纲上线揪出来批评。

但人们还是忍不住,不断地对比、不断地怀念当年。

说到底,抛开对现有国产剧的就事论事的评判,我们依旧会遗憾。

遗憾“国产影视的打戏甚至不如漫威的超英电影精彩”;

遗憾武打片的光辉灭了;

遗憾于向后眺望,我们甚至看不到复燃的火苗。

配得上“武侠”二字的打戏,真的还能出现吗?



将【文娱后台】设为星标,就可以更快看到更新啦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文娱后台”,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国产剧打戏,你上你也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