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姐姐2》终于搞懂姐姐最大的魅力了

乌蝇哥 文娱后台 2021-04-27


本来以为我已经厌倦了姐系综艺,直到我去了《乘风破浪的姐姐2》录制现场。

 

我看哭了几回。

 

媒体团在那艘船的左侧,正对着艺人休息区。

 

张柏芝坐下时,全场在喊周笔畅;杨钰莹坐下时,全场在喊周笔畅。

 

杨丞琳坐下时,她跟着全场一起喊周笔畅。

 

总之全场都在喊周笔畅。

 

笔迷果然老牌秀粉,饭圈鼻祖。


 

突然想起几年前去看某个年轻人选秀的粉丝见面会。

 

各家口号整齐划一,声量一浪高过一浪,响彻那个新一线城市的上空。

 

也不知道戳中我哪个开关,霎时眼圈发酸,有种想流泪的冲动。

 

饭圈窒息操作也记不得了,脑子里蹦出了四个字:热血青春。

 

哪家综艺要雇走心演技派观众,眼泪说来就来的那种,请看到我挥舞的双手。

 

《姐姐2》一个熟女节目,我也能看哭。

 

哭点和“热血青春”同宗同源——热血不青春。

 



《姐姐2》这回听了观众的建议,不再让她们拼爱豆唱跳舞台。

 

转而唱起:

 

我的替身已换过多少轮,记忆在旧情人心中变冷,我的一生有几道旋转门……

 

——《达尔文》


 

还有:当一天掌声变少,可还有人对我笑,停下歌声和舞蹈,我是否重要

 

——《我》


 

都是没在人生的小船上浪个三四十年,唱不出其中意味的歌。

 

《姐姐2》之前,人们提到姐系,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独立大女主,她们漂亮、有钱、说了算。

 

《姐姐2》之后,姐系的概念可以更新一下了。

 

不是每个人到了30+,就自动升级成功学体系里的大女主。

 

人生不是永远昂扬往上的直线,它是波折的。会跟你兜圈子,也可能绕回起点重新来过。


我还是爱看《姐姐》,就是把她们想象成一串串波折的曲线。


绕得再千回百转,总还是能绕出一条主线。不回头,一直往前。


种种不能与人言的,都化成了一句: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给自己的歌》



这可能是另一种意义的“大女主”。


所以我投票给了杨钰莹。


90年代初,杨钰莹几乎每发一张专辑,国内歌手销量记录就被刷新一次。

 

在港台明星大举攻陷内地市场的时候,她是少有的,能走偶像路线的内地明星。

 

披着黑长直头发,穿着复古长裙,戴上金属质地的大耳环,精致摩登,是女明星本星。


 

她还爱戴贝雷帽,是另一种风格,时髦又俏皮。

 

鹅蛋脸,眉眼永远弯成半月牙。


 

现在的甜宠剧,全年的糖度份额可能也甜不过她唱一句:不要问我太阳有多高,我会告诉你我有多真。

 

杨钰莹还是内娱最早出美容书,分享扮靓心得的明星之一,相当于美容博主鼻祖了。


她是一代人的偶像启蒙。

 

考古到1995年一期《综艺大观》,杨钰莹和那英同台。

 

两人一起跳到镜头前扮鬼脸,甜到能把你的后槽牙粘住。



1995年,杨钰莹24岁,那英28岁。


转眼26年。



 

在这26年里,那英签约港台公司,从形象到歌路都包装升级,艺术性和商业性都是顶流。

 

她是第一个在台北小巨蛋和香港红磡办个唱的内地女歌手。

 

也是迄今为止,内娱唯一的金曲奖最佳女歌手。


 

也恋爱,也分手,然后结婚、生子,做导师。

 

到了自媒体时代,还经常因为“英语”出圈。

 

记者问:结婚了,是不是要在家相夫教子了?

 

那英答:你这消息也太土了。


 

然后翻个白眼,转身离开。

 

不管你从任何角度去阐释“姐系”是什么,那英都是那个“姐姐本姐”。

 

杨钰莹却没赶上那趟“升级列车”。

 

世纪之交,当华语乐坛全面走向巅峰时,她却淡出了。

 

再回来,30出头,市场已经天翻地覆,一批大物级新人进场。

 

她也试图转型过,不再唱甜歌,转向都市轻熟女风,但再也没有90年代初的风光了。

 

她成了一个怀旧符号。

 

在《姐姐2》里,杨钰莹坦诚这一点。

 

她面对镜头说,自己瓶颈期的困惑,一度觉得观众不是很需要她提供的“甜美纯真”了。


 

但是在这个节目上,当她唱起: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流连,看着天边似在眼前。

——《起风了》


 

台下一片掌声,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回来了,她还是被需要的。

 

很多老歌迷需要她,她的歌,她的人生鼓励了观众。

 

她也需要这种被需要的感觉。

 

这就是总决赛上,她唱的《分分钟需要你》的序言故事。

 


假如回到她的全盛时代,少女杨钰莹唱这首轻快的歌,恐怕和姐姐杨钰莹,是完全两种味道。

 

同台的周笔畅、杨丞琳也是一样,各自历经了几番起落。


我投票给杨钰莹,其实也是投票给她们每个人。

 

哪怕是那英,教科书级的大女主,在唱《达尔文》之前的自述部分,也在说:

 

“人生嘛,一道坎一道坎的,就像个旋转门一样。”



到底什么是“姐系”?我想就是这些姐姐跨过一道道坎,依然站在那里。

 

从这个角度看,投票结果只是个节目规则而已。

 

可能对饭圈女孩很重要,对姐姐们一点都不重要。




《姐姐1》把姐系带出了圈。


一直被忽视,甚至丑化的熟龄女性,展示了生机勃勃的一面。


激励了不只一代女性。


年轻女孩看到,会看到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哪怕你离姐姐的年龄还有段距离,一样可以“姐”起来。


不再做被凝视的瓷娃娃,就做你想成为的任何人。


本身就是姐姐的观众,也不必再被规训,抛掉年龄焦虑,任何阶段都能去追梦赤子心。


《姐姐2》把这个维度又拓宽了。


展示了女性的丰富性,支撑起这种丰富性的,就是女性的坚韧。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56岁阿姨自驾游中国”。

 

新闻里的苏阿姨,做了几十年别人的女儿、妻子、母亲、外婆。


终于在56岁的时候,自驾出发,就以自己的名义。



56年来,她一定也在一扇又一扇旋转门里,走进走出,攒了满身千回百转的故事。


也不必一一对人言。


那些故事都跟着苏姐的方向盘,留在了她驶过的一条条公路上了。


《姐姐2》总决赛现场,请了好几位女干警。



她们是巾帼女英雄,也是普通的一线工作者。


28岁的亚斯曼,塔吉克族的第一个女兵。


她父亲告诉她:男人能保卫国家,女人也能。

 

30岁的张湘梓,她在绥芬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戍边12年。


俄罗斯疫情爆发后,她是第一波冲在一线的人员,支援公路口岸勤务。

 

还有在南京航空口岸工作的周谭,疫情爆发后,提前断奶,马上冲回工作岗位。

 

90后王盈力,和每个比她高大得多的男同事一样,在东莞边检站四十度的甲板上站着工作一天。

 

她们合唱了一首“我要去看得最远的地方”,也把“姐系”的定义进一步拓宽了。

 

这不是专属于明星的人设,每个普通女性都可以“姐”起来。


 

去年《姐姐1》大爆之后,涌现了一大波姐系综艺,却没有一档能复制《姐姐》的成功。

 

有审美疲劳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很多节目只是贴上“熟女”标签,却忽略了人物背后的故事,反而背离了“姐系”的初衷。

 

姐系不应只是个口号,它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组成的。



就像《姐姐2》的名场面之一,那英她们在台上唱着:

 

我不要困难把我们击散……用力推开你我依然留下。

 

——逆光。

 

身后大屏幕,一张张回放她们从小到大的老照片,也是在回放她们的人生历程。

 

歌手唱的是给自己的歌,观众听的也是给自己的歌。

 

台上台下哭成一片。大概是因为这些歌里有鼓舞,也有被理解和安慰。




将【文娱后台】设为星标,就可以更快看到更新啦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文娱后台”,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姐姐力,就是进化成更好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