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巍:健康和谐“水火既济”

2017-06-01 唐巍 易道纵横



健康和谐“水火既济”


文  /  唐巍







      摘 要:“水火既济”在六十四卦中是亨通的一卦。“水火既济”在中医那里,主要是用来说明肾水与心火的特殊关系,从根本上来讲来自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人体中的水火之象,中医里的阴阳之说,《内经》中的气血之论,古人的“水火既济”之功,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中医理论中对“水火既济”的重视。简单地说,“和谐健康”就是“水火既济”。其实,这些理论不仅体现在人的机体之中,也体现在生活当中。 


 
  一、“水火既济”的出处和本意 
  “水火既济”出自周易第六十三卦,原文是:“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意思是说,既济的卦义是亨通,这是小见吉利的贞卜,起初吉利,最后将发生变故。其中的既济,是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离,离为火。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所以卦名曰既济。既是已经的意思;济在《尔雅・释言》中解释为“济,成也”;既济,犹言事情已经成功。象曰:金榜以上题姓名,不负当年苦用功,人逢此卦名吉庆,一切谋望大亨通。 



  二、“水火既济”在中医里的意思 
  “水火既济”在六十四卦中是亨通的一卦。“水火既济”在中医那里,主要是用来说明肾水与心火的特殊关系,从根本上来讲来自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水火既济”在中医里的意思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体中的水火之象 
  人们在古代健体修身的过程中,发现人的身体之内也有水火之象。古人通过观察体会,认为人体的肾纳象为水,水应该上升,而人体的心纳象为火,火应该下降,这个过程是就“水火既济”。如果人体之内的水火不相济,人就会生病。因为只有肾水上行才能灭心火,只有心火下行才能温养肾水,只有这样心肾相交,才能阴阳和谐,人的身体才会健康。 


  (二)中医里的阴阳之说 
  对立、互限、消长和转化是阴阳关系的四个最基本的状态,也是阴阳学说最基本的内容。

(1)所谓对立,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互相对立。比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等等。其中的天、上、动属于阳,而地、下、静属于阴。

(2)所谓互限,就是说阴阳双方相互限制着对方,它们不能离开对方而独立存在,如果对方不存在自己也不存在。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没有上就无谓下,没有冷就无所谓热,所以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一方的存在是另一方存在的条件。

(3)所谓消长,是说阳阳之间的变化,阴阳互相利用,互相限制,始终处在变化发展的状态中。阴阳此消彼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这种消长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也就是说从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内部的消长是绝对的,是一刻也不停息的。以人体为例来说,在人的精力特别充沛的时候,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处在兴奋的状态,而在人的精力特别有限的时候,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处在压抑的状态。说得更细致一点:如果人不停地劳作,人的精力就会渐渐衰落,所以人体的各种器官就会逐渐由兴奋变为压抑,这种现象就是阳消阴长;如果人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人的精力就会渐渐增强,所以人体的各种器官就会逐渐由压抑变为兴奋,这种现象就是阴消阳长。

(4)所谓转化,即所谓的物极必反,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双方可以互换。举例来说,有些急性温热症,由于热毒非常严重,机体元气被大量耗伤,所以病人在持续高烧的状态下,很可能会突然出现四肢厥冷、体温下降、脉微欲绝这些症状,这就是由阳证向阴证转化的表现。可以这样说,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过程,阴阳在量变中不停地消长,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量变,然后在量变的过程中,实现阴阳的转化。一个病人,从生病到痊愈或死亡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阴阳对立、阴阳互限、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的过程。可以说中医里的阴阳之说,从哲学的角度诠释了病理过程。 


  (三)《内经》中的气血之论 
  《黄帝内经》论疾病发生变化的原理,基于阴阳而最终归结于气血。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物质是气和血。《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不居集》也说:“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源于《内经》的气血理论认为,所有疾病,不论是在皮肉筋骨,还是在脏腑、经络,都离不开气血。《医宗必读》说:“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可见,气血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翻开古代的中医学理论,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西晋葛洪的《肘后方》,再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以及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气血学说。气血学说源于内经,众多医家都以此为理论依据,治疗各种疾患。 
  从阴阳到气血,俗语讲,水火不能相容,此为天地表象之说,具体到人体之内,有“气血调合百病消”之说。 


  (四)古人的“水火既济”之功 
  “水火既济”功就是古人总结的一种功法,常行此功,能够调节人体水火,两相既济。通过习此功法,可以使人体的真气凝聚,精神增长,耳聪目明,增强气力。古人以“人体之肾纳象为水,水宜上升;而心纳象为火,火应下降”这一“水火既济”的原理为根据,总结归纳出“水火既济”功。行此功时,身体直立,两手自然下垂,舌抵上腭,提胸肋,塌肩井,反龟尾。吸气时,意想肾气上升交于心地;呼气时,意想心气下降交于肾位。如此,反复上升下降。行功时间,一刻钟即可。收功时,将口中咽津徐徐咽下,至中脘而回。由此功,也可以看出中医理论中对“水火既济”的重视。 



  三、“和谐健康”就是“水火既济” 
  如今,人们特别注重养生保健,在生活中经常通过中药、饮食、艾灸等方法,对身体加以调理。随着养生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简单地说,“和谐健康”就是“水火既济”。其实,这些理论不仅体现在人的机体之中,也体现在生活当中。 


  (一)身心和谐才会身体健康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有好的和坏的一面,这就是生活中的水火或阴阳。现代人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面对各种复杂的生活环境,在金钱和物欲面前,只有保持了身心和谐,才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会少生病或不生病。 


  (二)家庭和谐才会生活安定 
  有人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一个家庭内也有各种矛盾,也有阴阳,也有水火,所以家人之间要彼此包容,彼此关爱。只有“水火既济”,求同存异,才会家庭和谐,生活安定。 


  (三)社会和谐才会国富民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提到“和谐”。纷繁复杂的社会,不可能单纯一色,更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只有追求和谐发展,才会真正实现国富民强,如果整个社会是一个大大的机体,不和谐就会百病丛生,和谐才会少病态,才会健康快速地发展。 



待续。。。。





文:唐巍

编辑:易道文化研究会秘书处




点击以下标题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全面复兴传统文化


人体与天地的奥秘


易经:门风与涵养


易道:把握乐天知命的美好人生


唐巍:“天火同人”鹿鹤同春


道家哲学“无为”观解析


和我相处,请带上你的真诚


祝贺:首届易道文化探源国际高峰论坛圆满闭幕!







 版权申明:

⊙本平台原创、整理文章,原著为原作者观点,欢迎转载,转载本文须注明,来源:易道纵横(微信ID:yidaotangwei),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617323100@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公众号:yidaotangwei

微信号:tw_1208

长按二维码关注

 敬畏传承、科学应用、福泽民生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