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泪目!抗美援朝老兵向祖国敬礼:感谢没有忘记我们!

头条君 电网头条 2021-02-04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头条君找到了当年退伍后来到供电公司继续发光发热的志愿军战士。曾经雄姿英发的他们,如今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伟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依然在他们身上长存。

听!他们讲起了当年的故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31639fidrg


我为金日成讲述战斗故事

崔廷芳 河北衡水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102师504团2营6连指导员


我叫崔廷芳,今年93岁,是河北衡水供电公司离休干部,也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我两次受到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接见。



1952年6月23日,美军对鸭绿江下游朝鲜最重要的水力发电站——水丰发电站发起进攻。

战斗中,敌方10批300余架次飞机向水丰发电站疯狂投掷500多枚炮弹。我所在的高炮部队顶住了这次疯狂轰炸,发电站仅中弹8枚,一个月后恢复了供电。



第二天,金日成到水丰电站现场视察,是我为他讲述了指挥战斗的经过。朝鲜战争结束后,我获得了金日成亲自授予的“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纪念章”。


战友用步枪射落敌机

毛德臣 辽宁丹东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公安十八师政治部军法处警卫员


我叫毛德臣,1950年10月,18岁的我参加了志愿军,被编入公安十八师警卫连,每天护送部队首长往返于各个阵地之间。为了防止被敌机发现,我们通常傍晚出发,凌晨到达目的地,最长坐过13个小时的车。



1951年4月的一天,在十八师当副班长的战友庞林在定河东村执行防空哨任务时,一架敌机俯冲而来,向在公路上行驶的物资运输车投下炸弹。“砰!砰!砰!”庞林火速赶到现场,举起手中的步枪,瞄准敌机的机头连打三枪。敌机油箱被击中,在飞出大约1公里后坠毁。这是战争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1955年,我转业到沈阳电业局,并于1959年调到丹东电业局,先后从事送电线路勘测、物资采购等工作。今天,作为一名抗美援朝老兵,我真心祝福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没有一丝恐惧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

张天才 河南洛阳汝阳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河南军区暂编七团警卫连指导员


我叫张天才,1948年入伍,1950~1958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90年在河南洛阳汝阳供电公司离休。



我所在的部队负责前线兵源的输送。许多志愿军部队到达鸭绿江边后都徒步进入朝鲜。为避免暴露,战士们几乎全在夜里行军,天一亮就在路边的壕沟里休息。夜间行军,有时无法按时赶到兵站,大家只好就地露营,吃饭就是一口炒面一把雪。



路上山高坡陡时,大家抓着树枝往上爬,鞋袜被雪水浸透,最后脚都结了冰,和袜子冻在一起脱不下来了。大家走累了,就背着枪在雪地里趴一会儿。休息太久了还不行,身子会被冻僵。

打仗的时候,大家心中就一个想法——听党的、听部队的。每天都有同班的战友倒下牺牲,但我们没有一丝恐惧,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


为了去前线,我割破手指写下血书

黄云龙 重庆市区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永胜铁流纵队宣传员


我叫黄云龙,1951年参军入伍,被编入第2野战军第10军28师政治部文工队。为了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和战友们割破手指写下血书请求参战。最终,我们的队伍以志愿军永胜铁流纵队的队名出战了。



我的很多战友都在战争中牺牲了。1953年,我回到重庆,被分配到重庆市电业局工作,参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朝鲜阿妈妮救了我们

侯正秀 河北石家庄辛集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三兵团卫生部第二医院护士


我叫侯正秀,是志愿军二十三兵团卫生部第二医院的一名护士,1951年8月入朝参战,在战地医院担任副班长,转业后在石家庄辛集市供电公司工作。



记得1951年8月的一个晚上,我和班长陈桂荣、战士刘存兰三人一组执行夜晚运送伤员任务时迷路了。伤员随时有生命危险,得赶紧治疗,这可把我们急坏了。当时,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座房子,我们赶紧过去敲门。屋里的朝鲜阿妈妮看到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徽章后,主动冒险当向导把我们送到了战地医院。



为了表示感谢,我们把自己的茶缸、炒面、毛巾都赠送给了老人。现在想起当时的那一幕,我的心里还是很温暖。


飞机轰炸两个小时,我们救了30多人

李尚春 吉林通化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独立第三团二连坦克驾驶员


我叫李尚春,96岁,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曾荣立三等功,获评二等驾驶员(坦克)称号,先后获得抗美援朝和平章等勋章九枚。我也是通化供电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


▲李尚春(中)在朝鲜战场。


1950年,部队坦克兵人员短缺。当时是重机枪射手的我,因身体素质过硬、能打仗且是共产党员,成功转为第65军坦克团二连的一名坦克驾驶员。1952年,我跟随部队奔赴朝鲜,成为了中央军委直管的坦克独立二团的一员,负责驻扎在朝鲜仁川的一个村子里。



一天夜里,美军用飞机向下投掷炸弹,瞬间半边天都烧得通红,整个村子被炸得面目全非、尸横遍野。当时,我们冒着枪林弹雨,赶紧进村救人。在飞机轰炸的两个多小时里,我们艰难地救回了30多位朝鲜村民的生命。


敌人比我们高大、武器比我们先进,但我们一点也不怕

丁一 山西大同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永胜部队铁流三支队战士


我叫丁一,1951年2月作为志愿军永胜部队铁流三支队战士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去前线的时候,我们坐在货运火车车厢里,根本不知道白天黑夜。一下火车,还没来及呼吸上一口新鲜空气,敌人的轰炸机就来了,当时就有战友牺牲。我有幸活了下来,但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感到心痛无比。



当年战场的条件非常艰苦,大雪覆盖大地,战士们顶着羊皮袄,在战壕里一趴就是一整天。我们一壶水要喝好几天,没有水就只能吃雪。能有个窝窝头、红薯吃,大家就欢喜得不得了。

战斗打响,头顶上有流弹划过晃得睁不开眼,身旁炮弹爆炸,声响震耳欲聋,但没有一个战士胆怯退缩。子弹打光了,大家就拿刺刀去肉搏。虽然敌人身材比我们高大,武器也比我们的先进很多,但是既然上了战场,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1953年5月,我所在的部队接到了新任务,撤出了朝鲜。1976年我转业到大同,现在是大同供电公司的退休职工。感谢祖国没有忘记我们。


我参加了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 

王火荣 浙江紧水滩电厂

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炮兵团战士


我叫王火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炮兵团战士,从部队转业到云和工作,后调入浙江电力筹建处筹建紧水滩电厂,并在紧水滩电厂工作至退休。



1952年12月11日,我所在的21军接到上级命令赴朝鲜作战。1953年3月14日,部队到达安东,并于当晚10点徒步跨过鸭绿江大桥,到达朝鲜新义州。经过8夜的徒步行军,部队顺利到达预定地点作战,粉碎美军在朝鲜西海岸登陆的企图。


▲王火荣(右二)在电网建设现场。


1953年6月,我们21军又快速行军到达北汉江边和兄弟部队一起参与了夏季金城反击战,也就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



连夜运输,九死一生

汤富春 浙江湖州德清县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2师后勤独立汽车连驾驶员


我叫汤富春,1953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是68军202师后勤独立汽车连驾驶员,1995年在当时的湖州德清县供电局退休。



我去朝鲜的时候正是夏季反击战的关键时期,运输任务非常繁重。但是,朝鲜的道路已经被炸得到处坑坑洼洼,运输又常受敌机袭扰。当时我们只能夜间运输,且不能开大灯。有一次,敌机向我们的汽车发射了一连串子弹,把水箱都打穿了,所幸人没受伤。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1953年9月,我完成运输任务,确保弹药物资及时送达连队,荣获了三等功。


行军5天5夜,沿途烈士陵墓成片

张树业 新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一军122师365团警卫排战士


我叫张树业,山东泰安人,1953年1月入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退休前的工作单位是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右二为张树业。


1953年,我参军赴朝鲜参战,过了鸭绿江到朝鲜以后,行军5天5夜才到达目的地。记得当时,我们看到路边有成片的烈士陵园,有二三百人的,也有二三十人的。行军路上,头顶上不停地有敌机飞过。当时飞机轰炸的场景,现在还记忆犹新。



“就是想家,想得很!”

丁克刚 新疆阿勒泰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204部队战士


我是1956年去的朝鲜,当时属于志愿军204部队,在朝鲜待了整整3年。入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要肩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



当时已经停战,我作为补充兵员赴朝鲜继续坚守,以防战争再次爆发。在部队里,我主要处理有线电话、通信方面的问题,工作获得上级的充分认可,在1957年获得了集体三等功。

累、苦我都不怕,就是想家,想得很。在夜晚放哨站岗的时候,四周黑黝黝、静悄悄的,让我觉得冷飕飕的,不是穿得不多,是心里冷,怀念家里的温暖。



可没想到,回家后,父亲、母亲、哥哥、嫂子都已经相继去世了。1971年,我进入阿勒泰电力公司,当上了一名电力工人,继续建设祖国的大西北。




美国人怕死,但我们的战士不怕

孙玉高 冀北北京送变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9师47团8连7排排长


我叫孙玉高,今年92岁了,抗美援朝战争时任50军9师47团8连7排排长,底下有4个班。退休前在冀北北京送变电公司工作。

当年打仗的时候,我们排利用朝鲜的地势特点,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美国人用毒气弹、燃烧弹袭击我们,我们就戴着简易的防毒面具、躲在防御工事里面。敌人不投弹了,我们就追着他们打。美国人并不可怕,他们怕死,但我们的战士不怕死。我们冲锋陷阵,都是“玩命”的。



当时的生活确实太苦了。路被炸了,运输非常困难。我们住在山上,就用山上的松树枝煮水喝。我是排长,要做表率,就让战士们在屋里睡,自己睡在棚子里。为什么我们能打胜仗?就因为我们官兵平等,拿战友当亲兄弟,团结一心。

1955年,我回国了,和我同去战场的兄弟没几个活下来。当了30年兵,子弹打破了脑袋,能活下来是真的很幸运。我把这些年来获得的勋章都藏在盒子里,这是我这一辈子最珍贵的东西。


用高射炮赶走美军侦察机

陈学晏(右) 四川南充高坪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16军47师独立高炮营战士

唐亚辉(左) 四川南充高坪供电公司

中国人民志愿军54军134师401团战士


我叫陈学晏,今年82岁,1957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是16军47师独立高炮营的战士,退休前在四川南充高坪供电公司工作。


▲陈学晏(中)在朝鲜战场。


1957年年底,我来到朝鲜。当时已经停战,我所在的16军47师高炮独立营驻守在三八线附近的朝鲜伍晨山下水含处。

1958年春节期间,我们发现了美方的侦察机,高炮营10余门高射机枪和20余门高射炮齐射,赶走了侦察机。之后,我们高炮营在朝鲜某火车站附近执行战斗任务,保护志愿军部队回国,坚守高炮阵地半年,于1958年11月回到祖国。


▲唐亚辉(左)和陈学晏(右)复员后合影。


我的同事叫唐亚辉,今年82岁,1957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是54军134师401团的战士,退休前也在南充高坪供电公司工作。


其实,过了这么多年,不少志愿军战士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听到鞭炮的声音都会紧张起来



郝世忠(1930.5-2001.7),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志愿军炮兵十二师二十四团二营排长、炮兵十二师后勤运输连司务长,荣立三等功两次,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抗美援朝纪念章。



在朝鲜,部队经常需要徒步在冰面上行军,经常能到“咔嚓”声,有的战士突然就掉进冰窟窿了,再也没有上来。在战斗冲锋的时候,突然而至的枪炮声,让郝世忠神经长期“紧绷”,以至于后来听到鞭炮的声音都会紧张起来。

1958年5月,郝世忠转业回到原籍。1972年1月,他参与设计、建设吴桥县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并担任首任站长



烈士家属证明书在我家代代相传

讲述人:浙江台州供电公司卢江东


二祖父是我祖父的弟弟,由于爹娘死得早,便由哥嫂当爹娘。朝鲜战争爆发后,二祖父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成为志愿军38军112师334团战防炮连战士。



没想到,他这一去,便再也没了音讯。直到几年后,祖父祖母接到了四野政治部送来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后从《天台县志》第746页可以查到:二祖父出生于1926年1月,1952年10月9日牺牲于朝鲜战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天台县人民政府根据二祖父是由其哥嫂抚养成人这一事实,对我的祖父祖母按照烈属每月发放抚恤金。

我的祖母于2001年去世,现在家里人都没有见过二祖父,但一家人却受二祖父的影响很深。二祖父没有照片,只留下一张革命军人证明书和一张烈士家属证明书,在我家代代相传。

这,不是一张纸,而是一种精神财富,在工作上,生活上,在各个方方面面,都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10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共有1265名离退休干部员工获此殊荣。

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从战场归来的老兵们投身建设新中国的火热实践。他们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成为新中国电力事业一支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别妄想吓倒、压垮中国人民。

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

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

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

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向老兵致敬!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供稿:王理客 张鹏程 孙新新 窦亚珂 韩薇 李东哲 畅欢欢 李楦 丁红梅 王勇 狄开丽 葛小米 王翔 明庭俊杰 郝亮 赵燕玲 苟中华 陈波 陈海龙 等

责编丨王一凡 视频丨张妮  美编丨李彦 执行审核丨陆旻

据说很多人都在看:(请点击下图)

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