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史金霞:阅读改变人生|苏州半书房
11月18日,独立教师史金霞《阅读改变人生》在苏州半书房举行公益讲座的消息发布不到半天,100个名额一抢而空。后书房又追加20个名额,还是不能满足家长、学生们的需求。
晚上7点,史老师开始了她从体制内离职半个月来的首次公开亮相。半书房不甚大的空间满满当当地挤下了一百四十多人,用爆棚一词形容一点不为过。两个小时,史老师娓娓而道,与大家一同领略阅读的美妙。
在书友们等待开场前,来自初心琴庐的姚莉老师带来了暖场古筝曲《落花飞》和《几多愁》。两支脱胎自南唐后主李煜名词的曲子缓缓流淌在书房中。浅浅的思愁,静静的等待。
1
史老师的开场十分特别。她从一个特别的案例说起:2013年复旦投毒案的主人公林森浩的三封家书,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阅读”:为何一名杀人犯在最后的诀别中要反复向后人提及阅读?
从根本上来讲,阅读关乎意义,阅读是一种能力。
与在大自然中栉风沐雨不同,阅读不是一种本能,不能与生俱来,必须通过后天培养。它是一种建立在“量”之上的“质”的转变,但绝不是止步于“量”的重复劳动。
与在生活中濡染浸润不同,阅读能力很难经自发而累积提升,透彻的理解力、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考力以及严谨、活跃、理性的思维,必须通过指导训练才能逐步获得。
分辨书籍(文章、影视)优劣,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
读书的几个误区
一 儿童: 不培养兴趣,目的性太强
太早关注意义
二 少年: 不养成品味,功利性过甚
目的等于意义
三 青年: 不锤炼思想沉湎心灵鸡汤
无目的无意义
孩子读书的现状
第一:不爱读书
第二:不会读书
第三:读书面窄
2
接着,史老师用两首诗的例子引领解读了当前阅读的误区以及不重视孩童的阅读意义和能力培养的现状,“目的和意义的不良关系”让许多在座的教师和家长茅塞顿开。
初一男生在富有感情地朗读《秋千》的两个译本
与此同时,一些生动的案例也呈现在了大屏幕上——这些文本摘评,全都来自于史老师的学生们。有读书功力尚浅的,也有文字领悟力较强的,她巧妙地通过师生的点评对比,深入浅出地的引导大家一起体悟“读什么”,“如何读”这两个阅读的基本问题。
3
信手拈来的案例,入情入理的点评,具体入微的指导,背后是史老师满满的感情和独特的阅读方法与教学模式:整体与立体阅读、语境阅读、重构阅读、赏析阅读……
端坐聆听
驻足聆听
若有所悟
由于时间所限,第一讲内容不得不暂时告一段落,留待下次续讲。结束后,不少书友意犹未尽,纷纷上前与史老师交流心得看法。听闻史老师前几日摔伤,稍稍康复却坚持抱恙宣讲,大家都向史老师致以诚挚的关怀和深深的敬意。
史金霞老师为书友们签名
愿以半书房之“小”
虚席以待诸君
一起探讨阅读之“大”
与万卷书相遇,与思想和自由相遇
出品|半书房文化空间
文案编辑|半编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