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场|崔卫平:我们今天如何看待鲁迅|苏州半书房

2016-12-02 半书房


11月21日,著名学者、北影基础部教授崔卫平做客苏州半书房,和众多书友一起畅谈鲁迅。历史学者傅国涌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本次活动。十一月的苏城天气渐冷,但活动现场的气氛却异常热烈。



开讲之前,苏州大学大二在读的杨子艺为大家弹奏了旋律优美的古筝名曲《渔舟唱晚》,该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古筝独奏曲。而30年代去世的鲁迅先生对于中国人而言亦影响深远,越发变成了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杨子艺演奏《渔舟唱晚》


主题讲座


崔卫平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她分析了鲁迅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德国浪漫主义,然后进一步探讨“浪漫的个人”与“启蒙的个人”及其对当前中国人的影响。



1

鲁迅的德国思想来源


1902年去日本留学的鲁迅,正好赶上了西方浪潮下的一个反现代性的思潮,当时德国的浪漫主义思想颇为流行,一度传到了日本,正好被留学的鲁迅所接受,于是他开始热心介绍以施蒂纳、尼采和克尔凯廓尔为代表的“新神思宗”,即德国浪漫主义。


那么,德国浪漫主义思想为什么会出现?崔卫平认为,我们可以从德国文化以及当时发生的法国大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中去寻找原因。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对德国的思想家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的开端。但当时专制制度控制下的德国不可能发生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于是他们决心在文化上寻求出路,把人的视野从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所以德国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就是重精神而轻现实,重思维而轻存在。


崔卫平认为,鲁迅早年接触的这些德国思想,影响甚至支配了他的一生。德国浪漫主义听起来好像很遥远,但很可能跟我们非常接近。


崔卫平教授推荐《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


2

浪漫的个人与启蒙的个人


崔卫平说,鲁迅接受的这个浪漫的个人,很可能不是启蒙的个人。那么,浪漫的个人与启蒙的个人到底有怎样的不同呢?


(1)浪漫的个人


对于浪漫的个人来说,体验就是一切。在这样一个我和外部世界的对抗当中,一个人所关注的重心不是世界而是自我。由于对外部世界极度的不信任,他们只愿意在这种我与世界的冲突当中,体验个人生命的激情和活力。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从外部世界中撤回,撤回到内在世界,或者说主观世界中。


崔卫平认为,浪漫主义的冲动如果上升到政治层面,那么社会就成了一个万恶的黑社会,就变成了一个铁屋子。这种眼光很容易把世界看成漆黑一团,却看不清世界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从这个视角来看鲁迅,我们会发现鲁迅把我们的几千年的历史说成是一个“黑屋子”,把中国的传统说成是歪歪扭扭“吃人”两个字,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进入过,从来没有在大地上考虑过,没有在现实中考虑我们到底该如何具体的做。他一直是站在一个遥远的距离之外。因为他不面临具体问题,这就很容易从激进立场,走向一种逍遥的立场,甚至会像尼采一样,期待“超人”来打破这一切,而不是现实的制度建设。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可能都处于这样一种浪漫主义的余波当中,通过鲁迅,也通过马克思。很大程度上,我们都是后浪漫主义的,这正是崔卫平十分担忧的地方。


(2)启蒙的个人


关于启蒙的个人,崔卫平认为表达最好的是英国人密尔在《论自由》里所表述的: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个人不是和现实世界对抗的,而是其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他自己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他自己也知道如何为促进个人利益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从中,我们可以生发出一系列的概念,比如理性、平等、多元等。当我们认定个人知道什么对自己最好,也就认定这个人是有理性的。如果每个人知道什么对他自己来说是最好的,那么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是有意义的,都有一个平等的立场。既然我们肯定每个人选择都有意义的,都应该值得尊敬,那么这个社会肯定就是多元的。


崔卫平认为,这样一种个人的、理性的、平等的和多元的理念,需要并呼唤一套现实的制度匹配。就像以赛尔·柏林所说的,人性是曲木,需要制度来加以矫正。所以在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个人,不是和世界怎么冲突,怎么战斗,而是能够推动一种制度设计。我们要想生活在免于干涉的,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当中享受其中种种好处的话,那么个人要帮助促进这种制度配置,促进这样一种平等的、多元的一个社会制度,那么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便出现了。


启蒙的个人,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太熟悉,尤其是将其贯彻到自己的认识和日常行动中去,习惯性地尊重他人的意愿,待人平等和采取价值多元的立场等,可能是我们很多人没有做到的。

 

讲座的最后,崔卫平总结说,浪漫的个人同样也是对专制的一种批判,但是这种浪漫的个人并不导向宪政民主,并不走向现代的政治秩序,甚至有碍于我们接受一个启蒙的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我们头脑中的鲁迅,我们是否可以稍微将他的位置做一下调整?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嘉宾对话


讲座结束后,崔卫平教授与历史学者傅国涌先生展开了精彩的对话。两位从不同的视角进入,为我们呈现了鲁迅不同的侧面,对话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现场交流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书友们积极互动,与两位学者交流想法。原计划两个小时的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已近三个小时。夜色渐深,但书友们却毫无困意,精神饱满。



鲁迅对中国人的影响是不自觉的,可以说,鲁迅至今仍活在我们身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假如我们不了解鲁迅,我们就不了解自己。说不尽的鲁迅,仍需要我们认真去解读。

 

崔卫平教授认为,“没有比阅读更让人愉快的了!”,临别前,她以此言寄语苏州半书房。这,却是十分契合半书房“读了,再说”的愿景。



以往相关活动

现场 | 傅国涌:相遇最美的教育




文案 编辑|半编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