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实用医学解剖(超清彩图)医学者福利

2016-08-15 传承杏林中医文化 广东医学医术临床实践继续学府

传承中医文化,传播健康知识,请分享给更多朋友。



1.    额肌——额肌通过帽状腱膜直接与枕肌相连。因此,不管枕肌或额肌,还是两部分都紧张,都能引起整个头皮紧张的感觉。额肌部分地连接到眼轮匝肌上,这两个肌肉常与头痛有关。肌连接:上方,至帽状腱膜。  下方,至眼眉表面的皮肤,部分至眼轮匝肌和鼻根部。


2.    枕肌——枕肌通过帽状腱膜直接与额肌相连。
肌连接:上方,至帽状腱膜。下方,至枕骨上项线。
相关部位:局部疼痛放散至头后部和顶部,并可涉及到同侧眼部。


3.    眼轮匝肌
肌连接:内侧,至睑内侧韧带,额骨和上颌骨及眼睑组织。上内侧,至眼眶。


4.    颧大肌和颧小肌——颧大肌和颧小肌是主要的笑肌。
肌连接:上方,至颧骨。下方,至口角组织,与口轮匝肌纤维融合。


5.    颞肌——颞肌是一个大的扇贝形肌肉,覆盖在头侧面耳的前、上和后方。所有的主诉头痛或颞颌关节(TMJ)问题的病人,都应该检查并治疗颞肌。
肌连接:上方,至颧弓上方颞窝的骨和筋膜。下方,至下颌骨冠状突和下颌支前缘。


6.    咬肌——咬肌是最重要的咀嚼肌。在TMJ有问题时,首先应该治疗咬肌。
肌连接:上方,至上颌骨颧突和颧弓。下方,咬肌浅层至下颌角外表面和下颌支的下半部;
咬肌深层至下颌支上半部,可能延伸至下颌角。


7.    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是有两个头的肌肉,主要功能为稳定、旋转和弯曲头部和颈部。所有主诉头痛的病人都应该仔细检查胸锁乳突肌。它的两个头是胸骨头和锁骨头。
肌连接:上方至乳突外侧面和枕骨上项线外侧1/2
下方:胸骨头:胸骨柄前表面锁骨头:锁骨前表面的内1/3。


8.    斜角肌——我们熟悉斜角肌是因为它容易引起疼痛。在反常的呼吸时它还作为不适宜的辅助肌。大部分的人都存在这一肌肉的问题。
胸廓出口这一词用来指由斜角肌和第一肋骨限定的整个区域,或指在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通路。腋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在至上臂的途中经过这两个肌肉之间,然后走行于第一肋和锁骨之间。
肌连接:
前斜角肌:上方,到第3至第6颈椎横突的前面。下方,到第1肋骨的上缘里面。
中斜角肌:上方,到第2至第7颈椎横突后面。下方,到第1肋骨的上缘外面。
后斜角肌:上方,到第5或第6颈椎和第7颈椎横突的后面。
下方,到第2肋骨的侧面,有时也可至第3肋骨。



9.    斜方肌——斜方肌覆盖很大区域并有多种功能。它是颈后部重要的肌肉,但也是肩部和背部的肌肉。斜方肌的问题可能引起多种疼痛和不舒适,因为它在上身疼痛和功能障碍中它起重要的作用。对大部分人来说,它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部位。 (加微信ajun900互动)    

肌连接:上斜方肌:上方和内侧,至上项线、项韧带和颈1到颈5的棘突。下方和外侧,至锁骨外1/3。
中斜方肌:内侧,至第6颈椎到第3胸椎的棘突和韧带。外侧,至肩胛骨肩峰和肩胛冈的上部。
下斜方肌:内侧,至4到12胸椎的棘突和韧带。外侧,至肩胛嵴的内侧端,接近肩胛提肌连接处的下方。
相关部位:肩部上斜方肌的激发点引起颈上部至乳突和耳上方至颞部的疼痛,也引起下颌角疼痛。
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的激发点引起颈后部颅底、肩后部和肩胛骨之间疼痛。
在中斜方肌的激发点,特别是位于接近肩峰外侧端引起上臂近端外面下至肘部的疼痛。




10.    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和头最长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和头最长肌通常是超负荷使用并常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是头痛主要涉及的肌肉。
肌连接:下方,至第1到第6胸椎的横突(头半棘肌也至第3到第6颈椎)。

上方,颈半棘肌至第2到第5颈椎的棘突;头半棘肌至枕骨基底部;头最长肌恰好至头半棘肌的外侧。


11.    头夹肌、颈夹肌——头夹肌和颈夹肌是转头和伸展颈部的肌肉,与多种头痛有关。
肌连接:下方,至第3颈椎到第6胸椎的棘突。

上方,颈夹肌连接到前两个或前三个颈椎横突的背面。头夹肌连接到乳突和紧临乳突的枕骨的一小部分。


12.    多裂肌和回旋肌——多裂肌和回旋肌是椎骨间深层的小肌肉,存在于脊柱全长。它的制约作用大于运动作用;在较大肌肉使脊柱弯曲时,它们防止个别的椎骨过度弯曲或旋转而脱位。
肌连接(颈椎):上方,第2至第5颈椎。 下方,第4至第7颈椎。
 

多裂肌——多裂肌的下部分从骶骨至腰椎非常强壮而明显。也是人体中最强的肌肉之一。在背下部疼痛的病人,你经常会发现骶骨上的敏感点。


肌连接:下方,从骶骨和骶髂韧带,腰椎乳突,胸椎横突和最后4个颈椎的关节突。
       

上方,至所有上方椎骨的棘突,包括枢椎。
回旋肌——回旋肌是三层横突棘肌中最深的一层,主要在胸部。
肌连接:下方,自一个椎骨的横突。上方,至上方靠近的2或3个椎骨的棘突根部。



13.    枕骨下肌——枕骨下肌包括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由枕骨下肌形成的三角叫做枕骨下三角,它的肌肉经常与颈后部其他肌肉引起常见的头痛。治疗这些肌肉最好的方法是按压法和伸展法。


肌连接:头下斜肌连接前两个颈椎,其余的肌肉连接前两个颈椎和枕骨。


14.    锁骨下肌——锁骨下肌这个较小的肌肉可能引起较广泛部位的疼痛。在治疗前胸部其他肌肉时,总应该同时治疗锁骨下肌。
肌连接:内侧,至第一肋软骨。外侧,至锁骨肩峰端的下表面。


15.    胸大肌——胸大肌跨越三个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和盂肱关节。它在姿势校准中起重要作用。


肌连接:下方和内侧,锁骨部分至锁骨内侧1/2。胸骨和肋骨部至胸骨柄、胸骨体和第一到第六肋软骨的前表面;腹部至外斜肌腱膜。上方和外侧,至肱二头肌沟的外侧缘。


16.    胸小肌——胸小肌将肩胛骨固定至胸部。胸小肌的疼痛通常伴有背上部肌肉的疼痛,如菱形肌。它的紧张可能累及神经,引起上臂麻木,特别是抬高上臂时。


肌连接:下方,至第3肋,常为第2肋,到第5肋的肋骨与肋软骨的连接处。上方,至肩胛骨喙突的顶部。


17.    大菱形肌和小菱形肌——菱形肌是上背部疼痛的主要原因。它们与将肩部向前拉的胸部肌肉的力量保持平衡。因此,菱形肌紧张几乎总是伴有胸部肌肉的紧张。


肌连接:
大菱形肌:上方,至前4个胸椎的棘突和相应的棘突上韧带。下方,至脊柱下方肩胛骨内侧缘。


小菱形肌:上方,至第6和第7颈椎棘突。下方,至脊柱上方肩胛骨内侧缘。


18.    背阔肌——背阔肌是一个大而有力的肌肉。它覆盖了躯干背面的下方,向背上部和侧面延伸,从背下部和骨盆部稳固上臂。
肌连接:下方,至下5或6个胸椎和腰椎的棘突,骶骨上嵴中间和髂嵴外缘。
       

上方,与大圆肌一起进入肱骨二头肌沟内侧缘。


19.    大圆肌——大圆肌与背阔肌共同工作,从肩胛骨产生力量。
肌连接:内侧,至肩胛骨下角和外侧缘下1/3。外侧,至肱骨二头肌沟内侧缘。


20.    三角肌 ——三角肌的三部分覆盖在肩部肱骨头上方,并提供巨大的力量使上臂做前、后和远离躯干的运动。


肌连接:内侧,至锁骨外1/3,肩峰外侧缘,肩胛冈下缘。外侧,至肱骨干外侧中部稍上(三角肌粗隆)。


21.    旋转套——旋转套的肌肉,即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传统的首字母缩略字为“SITS”


a)    冈上肌——冈上肌在上臂外展时,它与中三角肌一同工作。提重物如手提箱或沉重的公文包的人容易有冈上肌的问题。
肌连接:内侧,至肩胛骨冈上窝。外侧,至肱骨大结节。


b)    冈下肌——冈下肌是常有麻烦的部位,最常由沿着肩胛冈和肩胛骨内侧缘的激发点引起上臂外侧疼痛。
肌连接:内侧,至肩胛骨冈下窝。外侧,至肱骨大结节。


c)    小圆肌——小圆肌主要是冈下肌的辅助肌肉,与冈下肌有相同的功能。
肌连接:内侧,至肩胛骨外侧缘上2/3。外侧,至肱骨大结节冈下肌下方。


d)    肩胛下肌——肩胛下肌在重复举起重物时,肩胛下肌紧张。上臂不能完全抬高至头上可能是肩胛下肌紧张的体征。
肌连接:内侧,至肩胛下窝。 外侧,至肱骨小结节。

(加微信ajun900互动)    


22.    前锯肌——前锯肌与胸部肌肉一起工作,并与菱形肌对抗。它能引起胸部侧面疼痛,并以类似胸小肌的方式放射至臂部。


肌连接:下方,至头8-9肋骨侧面的中心。上方,肩胛上、下角以及介于其间的内侧缘。


23.    下后锯肌——下后锯肌转动并伸展躯干而且协助呼吸。
肌连接:内侧和下方,与背阔肌一同,从最下两个胸椎和两个或三个上部腰椎的棘突。
       

外侧和上方,至最下面四个肋骨的下缘。


24.    上后锯肌——上后锯肌通过抬高它连接的肋骨协助呼吸。


肌连接:内侧,至最下两个颈椎和最上两个胸椎的棘突。外侧,至2到5肋骨角的外侧。


25.    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跨越两个关节:盂肱关节和肘关节。是前臂最有力的旋后肌。


肌连接:近端,长头自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自肩胛骨喙突。
       

远端,至桡骨粗隆并由肱二头肌腱膜连至前臂筋膜。
功能:屈肘和后旋前臂。


26.    肱肌——肱肌是最重要的屈肘肌。肱二头肌的功能可由这一肌肉替代。


肌连接:近侧,至肱骨下1/3前表面。远端,至尺骨冠状突。


27.    喙肱肌——喙肱肌是连接到肩胛骨喙突的三个肌肉中的一个。另外两个肌肉是肱二头肌和胸小肌。


肌连接:近侧,至肩胛骨喙突。 远端,至肱骨内侧缘中部。


功能:外展和屈曲肱骨。 防止肩关节向下脱位。


28.    肱三头肌——肱三头肌对抗肱二头肌和肱肌。
肌连接:近侧:长头或肩胛骨头:至肩胛骨外侧缘盂状窝下方的盂下结节。


外侧头:至肱骨大结节下方后外侧表面;内侧头:至肱骨后表面。
     

远端:尺骨鹰嘴。


29.    肱桡肌——肱桡肌与大部分肌肉比较,它具有重要的杠杆作用,因此它是一个非常有力和有效的肘部屈肌。


肌连接:近侧,至肱骨髁上嵴外侧。 远端,至桡骨茎突基底前。


30.    竖脊肌——竖脊肌起自骶骨、髂骨和腰椎突。它们可以分成三群: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


髂肋肌群:髂肋肌群存在于竖脊肌群的最外侧,由三部分组成:腰髂肋肌、胸髂肋肌和颈髂肋肌。



31.    腰髂肋肌
肌连接:下方,起自骶骨和髂骨。上方,至下6个肋骨的下缘。


32.    颈髂肋肌
肌连接:下方,至上6个肋骨的上缘。上方,至中间颈椎的横突。


33.    胸髂肋肌——胸髂肋肌经常出现疼痛性激发点,其可位于肩胛骨下肌肉分支处,肩胛骨下方和内侧的区域是需要放松激发点的最常见的区域之一。此处的疼痛经常伴发肩部肌肉的疼痛。


肌连接:下方,下6个肋骨下缘的内侧。上方,上6个肋骨下缘。


34.    胸棘肌
肌连接:下方,至上部腰椎和最下部2个胸椎的棘突。上方,至中部和上部胸椎棘突。


功能:支撑和伸展脊柱。


35.    胸半棘肌
肌连接:下方,至第5胸椎至第11胸椎横突。上方,至前4个胸椎和第5颈椎与第7颈椎的棘突。


功能:伸展脊柱。


36.    腹直肌——腹直肌将前胸部(胸廓)与骨盆前部(耻骨)连接起来。它屈曲脊柱并抵抗脊柱伸展。
肌连接:下方,至耻骨嵴与耻骨联合。上方,胸骨剑突和第5至第7肋软骨。


37.    腹斜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走行方向分别与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相同。


肌连接:
外斜肌:上方,至第5到第12肋骨。下方,至髂嵴外侧缘前半边,腹股沟韧带和直肌鞘前层。


内斜肌:下方,至髂筋膜深部到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分,髂嵴前一半和腰筋膜。上方,至10到12肋骨和腹直肌鞘。



38.    腰方肌——腰方肌是手法治疗不容易接近的肌肉,因为它位于腰椎旁肌肉(竖脊肌)和腰部厚的筋膜层与腱膜组织的深部。


肌连接:下方,至髂嵴、髂腰韧带和下部腰椎横突。上方,至12肋骨和上部腰椎横突。


39.    腰大肌(髂腰肌)——腰肌连接到腰椎,通过向前拉腰椎和向下、向后压髂骨的前下方,使骨盆向前倾斜并使腰曲发生脊柱前凸。而且腰肌引起的疼痛可能涉及内脏。


肌连接:上方,至第12胸椎到第5腰椎椎体和椎间盘及腰椎横突。下方,与髂肌至股骨小转子。


40.    髂肌
肌连接:上方,至髂窝。下方,至腰肌腱、小转子前表面和髋关节囊。


41.    臀大肌——臀大肌是强有力的攀登肌,是髂腰肌的拮抗肌。在背下部疼痛时经常涉及
肌连接:上方,至髂骨后面臀后线,骶骨和尾骨的后面,骶结节韧带。
       

下方,至阔筋膜髂胫束(表面3/4)和股骨臀肌粗隆(近端后外1/4)。


42.    臀中肌——臀中肌与臀小肌是髋有力的外展肌。在背下部疼痛时经常涉及到它。


肌连接:上方,至髂骨臀前线和臀后线之间。下方,至大转子侧面。


43.    臀小肌与臀中肌一起是有力的髋部外展肌,它可引起远距离型疼痛,常涉及髋部和腿部疼痛。
肌连接:上方,至髂骨臀前线和臀后线之间。下方,股骨大转子。


44.    梨状肌——梨状肌是重要的髋外旋肌,同时有稳定髋关节的作用。梨状肌紧张不仅可引起涉及其本身的疼痛,还可能累及坐骨神经。这种情况称为梨状肌综合症。
肌连接:内侧和上方,至骨盆骶前孔边缘和坐骨大切迹。外侧和下方,至大转子上缘。


45.    股四头肌
肌连接:
下方: 四个头: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和股内侧肌至髌骨并从那里通过髌韧带至胫骨粗隆,股内侧肌还至胫骨内侧髁。
上方: 股直肌:至髂前下棘和髋臼的上缘。股外侧肌:至粗线外侧缘远至大转子。
     

股内侧肌:至粗线内侧缘。股中间肌:至股骨干前面上3/4处。


46.    缝匠肌——缝匠肌紧张经常影响梨状肌的伸张。如果你打算舒张梨状肌而且病人主诉感觉大腿前面紧张,在治疗前应先放松缝匠肌。
肌连接:上方,至髂前上棘。下方,至胫骨粗隆内侧缘。


47.    腘绳肌腱—腘绳肌腱用于表示大腿后面的肌肉,包括二头肌的长头、半腱肌和半膜肌。
a)    半腱肌
肌连接:上方,至坐骨结节。下方,至胫骨骨干上1/4的内侧面。
b)    半膜肌
肌连接:上方,至坐骨结节。下方,至胫骨内侧髁后部。
c)    股二头肌
肌连接:上方,长头至坐骨结节,短头至粗线下半部外侧缘。下方,至腓骨头。



48.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ITB)——髂胫束是大腿外侧面从髂棘延伸至胫骨外侧髁的阔筋膜(大腿部的深筋膜)的增强的纤维。阔筋膜张肌与其连接并拉紧深筋膜。
肌连接:上方,(阔筋膜张肌)至髂前上棘和附近的髂骨后外侧表面。
 (加微信ajun900互动)      

下方,至阔筋膜髂胫束,后者连接到胫骨外侧髁。


49.    大收肌
肌连接:上方,至坐骨结节和坐骨耻骨支。下方,至股骨粗线和收肌结节。


50.    长收肌
肌连接:上方,耻骨联合和耻骨嵴。下方,至粗线内侧缘中1/3。


51.    短收肌
肌连接:上方,至耻骨下支。下方,粗线内侧缘上1/3。


52.    耻骨肌
肌连接:上方,至耻骨嵴。下方,至股骨小转子和粗线之间的耻骨肌线。


53.    股薄肌
肌连接:上方,至耻骨联合附近耻骨体和耻骨下支。下方,至胫骨干内侧胫骨粗隆下。


54.    胫骨前肌
肌连接:近侧端,至胫骨外侧面上2/3和骨间膜 远侧端,至内侧楔骨和第1趾骨基底部。


功能:足部背屈和内翻。

55.    腓骨长肌
肌连接:近侧端,至腓骨外侧面上2/3和胫骨外侧髁。
     

远侧端,其肌腱通过外踝的后面并跨越足底至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的基底部。


56.    腓骨短肌
肌连接:近侧端,至腓骨外侧面下2/3。远侧端,至第五跖骨基底部。
功能:足部背屈和外翻。


57.    第3腓骨肌
肌连接:近侧端,通常与趾长伸肌融合。 远侧端,至第5跖骨基底部背面。
功能:协助足部背屈和外翻。


58    趾长伸肌
肌连接:近侧端,至胫骨外侧髁和腓骨前缘上2/3处。
       

远侧端,四个腱分别至第2至第5趾骨近节,中节和远节基底部背面。


59.    腘肌
肌连接:近侧端,至股骨外侧髁。远侧端,至胫骨后面比目鱼肌线上方。


注意事项:避免按压到沿膝中线走行的腘动脉和胫神经。


60.    腓肠肌——腓肠肌跨越膝和踝两个关节,它只能在膝伸直时被伸展。
肌连接:上方,两个头(外侧头和内侧头)分别来自股骨外侧髁和内侧髁。
       

下方,与比目鱼肌通过跟腱至跟骨后面下1/2。


61.    比目鱼肌——比目鱼肌的激发点是足跟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肌连接::上方,至腓骨头和腓骨干上1/3的后面、胫骨比目鱼肌线与内侧缘中1/3和一个胫骨与腓骨间腘部血管上方通过的腱弓。
           

下方,与腓肠肌一起通过跟腱至跟骨粗隆。



小编推荐

备注:进行操作时必须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或接受过专业中医药大学进修,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培训中心值得可鉴。



(右上角点击查看公众号平台)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平台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本微信号互动


中医养生

健康比财富可贵:调理疾病的案例不是你看到希望才要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痊愈的希望。如果你已经遇到让你健康的方法,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恒的支持与分享


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官方微信(ajun9800)与公众号平台!!!

健康本来就不是难事,请务必将此文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是一种美德。








传承中医文化,传播健康知识,教学真正技术




一、学校常年开班项目

中医针灸、小儿推拿、妈妈班、推拿正骨、中医诊断学、中医艾灸、小针刀火针蜂疗、平衡针灸疗法、董氏奇穴...中医一年通(中药学)、中医药大学临床成人大学(本科)、广东省传统医学确有专长(报考中医师条件)等......

二、培训优势

1、培训后可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结业证书。另外可报考:卫生系统的资格证书。

2、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省中医院、广中医附一医院、岭南中医养生协会等在职医师教授以上级别老师连手教学,教学质量优;全实临床操教学。

3、精品小班授课,手把手教学,互动性强

4、课程设计有特色,中医理论加实操,课程期间每天大量临床实操,容易掌握方法;

5、系统教学,由浅入深,零基础学习。

6、导师直接将多年的临床经验教给学员。

7、所有课程一次报名,终生免费复训。

8、学期为半个月,随到随学,循环教学,节假日都上课。 

9、学习方式 :理论实践相结合,包教包会,终身免费复训,包推荐上岗。 
10、课时 早上9:00--12:00点,下午14:00--18:00点 

三、学校提供免费福利

1、免费申请去中医馆、社区门诊、中医院康复科...等中医场所实习。

2、可申请参加本校志愿者(做公益活动)。

四、可报证书

中医康复理疗师、针灸调理师、中医按摩师、小儿推拿师、中医美容师、中医理疗保健师、中医养生指导师、中医康复理疗培训师、催乳师....等

培训合作

诚征有合法办学资质的中医培训机构加入我们,共同为社会和中医药、健康养生、未病先治等行业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管理型技术人才。

五、报考中医执业医师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学确有专长证书

 

参考资料: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令第52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和《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47号)

    解决民间中医无证难题,让民间中医进入法定执业医师行列的有效途径---卫生部传统医学确有专长考试。

广东省卫生厅《粤中医办函(2016)9号》关于开展传统医学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工作的通知。

有需要报名的朋友请登录中医药管理局网站:http://www.gdszyyj.gov.cn

下载并打印报名表格,填写完整资料寄到本校。

报名热线:

招生办公室电话 :

陈老师:15876549800(微信同号)

助理:18718916549(微信ajun9800)

课程简介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CSJ

上课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