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遵义市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2016-04-19 遵义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优质教育

——遵义市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2016年4月15日)



   遵义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因遵义会议而彪炳史册、因国酒茅台享誉五洲,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土司遗址、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辖14个县、区(市)和1个新区,总人口780万,城镇化率43%,森林覆盖率53.9%。遵义生态良好、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文化多彩,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2015年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194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7.7亿元。2015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68.3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32.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7.61亿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6.5%。


   遵义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975 所,在校生135.9万余人;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5.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6.2%;高等院校6所,在校生6万余人;特殊教育学校14所,工读学校3所;全市中小学教职工8.8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77万人。全市现有教育部首批中小学名校长领航计划1人、省级名校长工作室5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3个、省级名师50人、特级教师38人、正高级教师18人、省级骨干教师122人。市级名师工作室43个名校长工作室18个和校长教师培训基地18个。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遵义教育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培育优质教育”为主题,紧紧围绕“四有办学理念(有精神坚守、有开阔胸怀、有改革魄力、有文化品位),全面对标前沿,全面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内涵,大力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工程,稳步提升教育质量,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全市教育呈现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良好局面,全市教育不断向“贵州创一流、西南走前列、全国有影响”的目标迈进。

1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全市省级示范幼儿园达3所,公民办幼儿园总数超过1000所,新增专任教师1232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5.6%,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4个县义教均衡通过教育部评估认定,7个县(区)基本“普十五”,“遵义经验”成为全省教育关注的焦点;普通高中提速发展,全市现有省级示范性高中达23所,其中省级一类示范高中2所;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中职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现有中等职业学校24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性学校5所;高等教育跨越发展,遵义医学院、师院、医专、职院和干部学院等5所学校7万名师生入驻遵义大学城;特殊教育不断提升,在全省率先落实了6000元的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民办教育显著加强,仁怀周林学校等一批优质民办学校不断涌现。

2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实施教师队伍大培养、大培训、大提升工程,先后推出“高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培训计划、金种子校长培养计划,教师学历层次提升计划、乡村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深入开展“坐标定位”主题活动,创新名师名校长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全市教师师德素养和专业技能,力争到2020年,培养具有国培专家资格的优秀人才100名以上,构筑遵义教育创新平台,打造“中小幼”立体教育高地。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加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养管理的若干意见》,面向全国引进博士、硕士、正高级教师、名师名校长以及资深教研员。2015年,到教育部直属高校开展招聘工作,招聘267名免费师范生和硕士研究生,实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历史性突破。

3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全市以体育赛事引领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投入800万元在全市中小学开展20项大型体艺赛事活动,进一步展示素质教育成果。每年定期举办少儿拉丁舞比赛、中小学生现场书法大赛、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省级示范高中交响乐展演、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小学艺术周、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启动、中小学生DI大赛等大型赛事活动。

4教育开放步伐明显加快

   紧紧抓住上海帮扶这个契机,积极争取、主动对接,顺利实施上海帮扶项目53个,争取资金5833万元。同时,与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上海市教委、重庆市教委、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四川省绵阳市教育局等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形成“对接京沪、对标成渝、兼收并蓄、走向国际”的教育开放格局。

5教育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以“4+2”突破工程、“9+3”计划和新“两基”为重点,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采取“退高进初、退初进小”等方式,增加中心城区(县城)义务教育阶段资源。五年内拟融资13亿元在中心城区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5所,将新增学位约2.8万个,不断缓解中心城区入学难、入园难问题,为全市城镇化战略提供教育保障。学生资助实现奖、贷、助、补、减全覆盖,做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个贫困农户因学返贫、因学致贫”,加强对民生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和检查,确保各项惠民资金落到实处,全市中小学生没有出现因贫困而失学、辍学的现象。紧紧围绕质量与发展、扶智与脱贫两大根本任务,强力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十大行动”,确保到2020年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6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注重内涵建设,办学更加有精神坚守、更加有开阔胸怀、更加有改革魄力、更加有文化品位,育人质量显著提高。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全市建成二级以上学前教育集团31个,覆盖所有公办幼儿园和部分民办幼儿园;普通高中实现四大教育集团发展模式,优质龙头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不断深化。建立高中教研中心教研组,切实提高教研水平和对高考的研判能力。近几年,全市高考成绩总体上稳中有升,文、理科6个科目的平均分、及格率及文化总平均分共14个指标始终保高于省平均水平,在全省前100名尖端考生中占省比例不断稳中有升,全市普通高考一本、二本上线人数比例在全省的比重不断提高。高考录取率达86%以上,超过全省平均录取率,居全省前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