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吕彤彤 2018-05-25


济源市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因济水发源而得名,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也是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全市面积为1931平方公里,人口72万,下辖11个镇、5个街道、2个产业集聚(开发)区。一直以来,济源弘扬“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指导方针,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顺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大趋势,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济源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2015年7月,济源市成功取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两年多来,在原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大力支持下,济源市紧紧抓住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本着“文化为魂、设施为基、活动为先、效能为本”的思路,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5-2017)》(简称“示范区创建规划”)为引领,坚持硬件设施与服务能力同步提高,统筹整合公共资源,创新文化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创新机制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济源市委、市政府对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济源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示范区创建规划,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进行专题讨论,同时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济源市大目标考核,全市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协调会议,讨论研究示范区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以便部署和推进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不断出台的相关通知以及密集的讨论会议,为济源高效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公共文化设施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而管理的关键在于落实到人。人才对于公共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镇村层面,通过设置岗位财政补贴、引进创新人才等方法,充实基层文化管理队伍,改善长期以来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相对薄弱的境况。如思礼镇通过人事代理,吸纳2名专业人才专职从事文化工作;五龙口镇采取合同聘用的方式,聘请3名专业教师负责乡村书画苑的培训授课工作,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优质师资。济源市为辖区内433个行政村(居委会、社区)统一配备村级文化协管员,专职从事文化工作,形成“镇聘、村用、市备案”的管理模式。在市级层面,“三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队伍机构和管理方式转变,如市文化馆组织退休职工和社会艺术名人组成专家咨询团,整合社会艺术人力资源成立多元化的群星艺术团;市图书馆制定《济源市图书馆理事会章程(讨论稿)》;市博物馆制定《志愿者管理制度》《志愿者培训制度》等一系列规范。

加大投入

全面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设施

资金支持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条件,自2015年开展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济源市政府逐年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支出比重,不断提升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使用效率。2017年,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到161元,比2015年的87元增加了74元,高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不断投入的资金支持,让济源市的众多公共文化场所服务设施得到了升级改造。其中济源市图书馆增设了茶水服务区,还安装了多台电子书借阅机和电子阅报机,开设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新型图书服务系统;建立全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完成6座分馆;积极推进“智能化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已完成济渎路书房、驿城书房、学院书房、小记者站书房、愉悦时光沁园书屋(与济源市大为传媒联合建设)5座“城市书房”的建设并投入运营。

同时,济源市政府引导镇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本辖区示范区创建的经费投入,如寺郎腰村集资320万元新建高标准文化服务中心,思礼镇结合文化服务中心投入200万元建成卢仝文化展馆等。不断增加的资金支持,使济源市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规范、软硬件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街道、镇、社区和村文化站都实现了WiFi覆盖,舞蹈排练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居民健身房等满足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场所一应俱全。

文化惠民

着力打造丰富多彩活动

济源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策划和组织多种丰富的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济源通过送戏下乡、舞台艺术送农民、免费演出等方式,让乡村以及边远山区的群众也能切实分享到文化建设的成果;推动公共文化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真正实现公共文化与老百姓之间“零距离”,以缩小乡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与城镇的差距;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开展送戏下乡、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活动,免费演出优秀舞台剧目多达222场;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采取政府补贴模式,以5元票价面向群众公开售票;每年列支资金126.24万元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放映免费电影6312场,实现一村(社区)一月一场电影。

定期举办主题活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济源市积极探索“文旅、文教融合”新路子,指导各镇办村居立足辖区资源优势,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开展工作。

能否激发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是检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关键。济源结合节日和地域特色文化,春节期间在承留镇南勋村举办长达一个月的戏曲大赛,清明期间在革命老区邵原镇北寨村开展革命传统宣传教育活动,4月15日至23日在大峪镇东沟村举办“济源市美丽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并在留守妇女儿童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济源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相关镇政府联合在全市有脱贫任务的8个镇,开展以“咱们一起奔小康”为主题的系列文艺会演,助力全市脱贫攻坚,让优秀文化成果惠及偏远、贫困地区群众。诚然,文化“输血”容易,文化“造血”不易。繁荣乡村文化,既要将“送”文化制度化、常态化,鼓励和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流动,又要深“种”文化,搞活民间艺术、培育乡土能人,增强乡村文化自身造血功能,让村民从看客变成主角,做自己文化生活中的主人翁。

逐渐形成特色文化品牌。在开展丰富的日常活动的基础上,济源注重“济源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启动“百姓文化济源云”平台建设项目,开展线上线下运营活动90余场,采用“超市化”供应模式让资源可选可控,供需对接更加便捷,真正实现由传统的“端菜”转变为让消费者“点菜”;同时形成具有地方性文化活动品牌20余个,如市文化馆的“‘济水韵’公益·周末小舞台”,作为响当当的济源群众文化活动“烫金名片”,已成功举办200余场,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济源市图书馆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拓展图书阅读均等化服务;“济图讲堂”也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的“主战场”。市博物馆的“济之源——济源历史文明展”“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小小考古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各镇依据自身地域和文化特点,也形成了留庄“红色文化”、思礼“卢仝文化”、五里桥“农耕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品牌。

打造特色示范典型。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中,济源采取先行打造特色示范典型的方法,2018年在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方面提出“十个一,五个有”的建设新标准,在全市选择36个示范点进行资金扶持,重点打造,使其成为济源文化建设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平台,并给全市的村(居、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起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其中柿槟新村作为一个搬迁村,在打造特色示范典型村的过程中,有诸多创新思路和亮点值得关注。柿槟新村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楼一栋,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村委会坚持经济与文化建设两手抓,借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机遇,不断夯实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规格、高标准建设包括文娱活动室、电子阅览室、舞蹈排练室、多媒体道德讲堂、民俗馆、戏台、文化长廊、多功能剧场等设施设备,并实现免费开放,成为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样板社区。柿槟新村还积极组建、培养5支业余文体团队,包括广场舞队、乒乓球队等,多次参加市里、省里举办的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该村每年举行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人好事等评选活动,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获取更多资讯及精彩阅读

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公共文化空中大课堂”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