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陈思雯 2018-05-30

东区第十一届社区艺术节闭幕式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走进四川攀枝花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于1973年建区,位于川西南、滇西北接合部,金沙江、雅砻江交汇于此,行政区域面积167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常住人口38万人,城镇化率98.8%,经济总量为全市的41%,是攀枝花市的中心城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和商贸中心。 近年来,东区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着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有力推动了东区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以地企社三方为抓手,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东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创新管理体制,高效统筹政府、企业、社会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资源,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一)统筹规划,提升阵地利用率

东区将辖区大企业、学校、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馆、游泳馆、文化宫、图书室、学校体育场地、企业离退休职工中心等场馆设施纳入东区“政企社共建共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实现一体化服务与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作用。

(二)加大投入,提升服务功能

东区加大对辖区大企业闲置场地共驻共建的力度,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积极推进综合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数字电视、电子政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党员远程教育等资源的融合,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辖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升级改造,为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升级提供了新途径。

(三)免费开放,提升服务品质

东区通过免费开放区、街道(镇)、社区(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各类阵地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书画、舞蹈、曲艺、阅读等服务活动,广受群众好评,多元文化聚集效应正在显现。

以基础设施网络覆盖为抓手,拓展公共文化活动阵地

(一)建设“748”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从2013年开始,东区区委、区政府提出公共文化服务“748”平台建设目标:“8”是指区级拥有1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大型文化广场、1个多功能固定电影放映厅、1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1个业余艺术团、1所文体活动培训中心;“4”是指街道(镇)各建立1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1个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广场、1支特色文艺队伍、1个品牌文化活动;“7”是指社区(村)各打造1个文体活动中心(室)、1个社区(农家)书屋、1个电子阅览室、1个室外文体活动广场、1个室外篮球场、1个固定电影放映点、1支特色文体队伍。东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东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748”平台街道(镇)、社区(村)标准化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经过5年努力,东区已建成区级、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区建成文化活动中心67个,社区(农家)图书室59个,辖区藏书40余万册,人均藏书1.1册。东区建成室内文化活动场所面积2.6万平方米、室外文化活动场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标准体育场馆217个、非标准体育健身场地392个,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1.53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形成了城区“一公里文化圈”。

(二)推进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东区新建区公共图书馆,计划2019年投入使用,达到国家三级图书馆标准;改造升级区文化馆,计划2018年完成改造,达到部颁三级标准。

以品牌打造为抓手,推动文体事业提档升级

(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规模化、品牌化

东区先后打造了欢乐阳光节、社区艺术节、攀枝花诗歌大会、“爱阅读,爱生活,文润东区——每天读书1小时”和“一街一特色”等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品牌。截至目前,东区共举办11届社区艺术节,演出节目1200余个,1万余人参与演出,观众达80余万人次;举办4届社区体育节,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200余项,参与群众10余万人次。

(二)拓展合作,形成资源共享机制

近年来,东区政府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会理县、木里县缔结友好文化馆,开展“一区三县”文化交流活动,实现了群众文化成果互享;与四川音乐学院合作,创作出《又见攀枝花》等反映东区风土人情的5首歌曲;引入名师大家实地采风,《花是这座城的名片》《攀枝花之恋》等文章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刊发;攀枝花诗歌大会征集到3000余名国内外诗歌爱好者的各类作品2.9万余件,其中诗词2万多首;邀请文化名人开展文学精品创作工作,创作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15件,剧本2个,进一步提升了东区的文化软实力。

(三)积极参与重大赛事,提升城市文化魅力

近年来,东区成功举办四川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2017攀枝花国际皮划艇马拉松赛、2018攀枝花CBBA全国健身锦标赛等重大国际国内赛事,吸引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赛,成功塑造出“康养+运动”的品牌。全区形成“社会参与面广、群众响应率高、活动主题突出、内容持续创新、‘康养+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文体事业品牌。

以人才建设为抓手,引领文化团队发展壮大

(一)骨干带团队,提升辖区群众文化艺术水平

2016年,东区修订下发《东区文体广新局领导干部定点联系街道(镇)及专职文体干部下社区指导文化体育工作制度》,做到9个街道1个镇文体辅导全覆盖;发动文化馆小草学堂阵地、川剧艺术人才、东区艺术团等的力量开展书画、美术、舞蹈、乐器培训;由财政投入资金,坚持开展每年2次文体辅导员培训,先后邀请二胡专家陶培力、国家一级作家李春雷及当地文艺专家10余人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目前已培训1000余人次。 2016年至2017年,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东区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区级文体专干(辅导员)100余人赴四川南充学习该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在区级层面开展了两届“文化英才”“文化之星”评选活动,激发出辖区文化工作者的热情。

(二)加强队伍建设,民间创作成果丰硕

2017年,东区下发《攀枝花市东区“一街一特色”文体队伍创建实施方案》,开展“一街一特色”文艺队伍打造工作,先后打造出湖光社区爱乐艺术团、阳城社区知音堂、枣树坡社区东北大秧歌等特色文体队伍80余支,培育社区文艺骨干1万余人,各种民间创作层出不穷。近年来,东区文艺创作共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1300余个。歌曲《钢铁铸成的攀枝花》荣获中国首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作曲金奖,歌舞《喊太阳·跳月亮》获得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一等奖。

引进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百花齐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东区通过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着眼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样化。

(一)艺术团体蓬勃发展

东区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大力引进社会组织入驻社区开展多元服务,突破了资金少、人员缺、艺术种类不丰富三大瓶颈。东区也为这些社会组织的孵化成长提供平台,通过场馆、资金、培训等领域的互助合作,让社会组织以便捷高效的方式进入东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体系中。截至2017年底,全区登记在册的社会化组织有10余家,自发成立的各类社会组织30余家,常年活跃着100余支各类群众团队。各类文艺、演出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需求,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为东区公共文化建设增色不少。

(二)数字化服务便捷高效

东区政府充分利用“互联网+”实施掌上文化服务APP、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社区等项目,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让更多群众零距离享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目前,超星移动图书馆已经全部覆盖74个街道(镇)、社区(村),受益群众1万余人次。通过总分馆建设,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资源实现大数据管理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炳草岗街道阳城社区已建成智慧城市(社区),湖光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街道示范社区”。 未来,东区将进一步探索推广流动性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流动文化展览、流动文化馆、书籍漂流等服务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人性化便捷服务,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



获取更多资讯及精彩阅读

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公共文化空中大课堂”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