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突如其来时:上海人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子弟的?(简版)

菜爸黄向阳 教理坊 2020-08-18

  2005-2019年间,上海市使用的一套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年级第二学期)中,有一节“疫情突如其来时”的课文,指导小学生了解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知道个人应该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掌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简单应急技能和方法;面对疫情,能体会病人及家属的感受,同情并愿意帮助病人;愿意主动采取隔离等预防传染的措施,不传播疾病。

  课文以一个对开页上展开。左页先有一段简短的导言:

 

  尽管我们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但传染病还是有可能突然爆发。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制度和措施,以便更好地并动员和组织大家,齐心协力阻止突发传染病的传播,竭尽全力减轻突发传染病的危害。

 

  导言之下是国家发布的一张“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组织结构图”。为了让小学能够理解,教材设计时对它进行了简化处理,还请美编把它画成了卡通画。

  这组“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组织结构图”提示学生:


  (1)如果有发病症状,个人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2)如果确诊为相关的传染病,医院应当马上采取隔离措施,如设置专门的隔离室,医务人员应当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而病人也应配合医院工作;

  (3)发现有疑似病例,医疗机构派专车接病人入院,这样做既保证病人自身能得到专业而及时的救治,同时也尽可能减少病人的接触面,保护其他人;

  (4)国家向全社会公布疫情,以减少公众不必要的猜测,也使信息通道更加畅通;

  (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病人呆过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而且还要调查病人曾经去过的地方和接触过的人,以更好地追踪疫情传播的途径;

  (6)传染病患者不能隐瞒病情,更不能私自逃离医院。


  组织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公共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一件工作的完成需要其中各个环节的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旨在使学生体会到只有在国家的组织和全社会的参与下,才能有效遏制突发传染病的暴发和蔓延,进一步理解公共卫生的含义和意义。

  与左页内容对应,课文右页的上方有一组照片,连同整页做了淡化处理的背景照片,呈现的是突发传染病时社会采取的措施,让学生知道在遭遇突发传染病时,自己和周围人可以采取的措施。


 

  这一页的重点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一则《“非典”故事》。这个故事以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左页“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组织结构图”中的基本信息,同时引导学生在具体事件中了解公害(传染病)、公益(防治传染病)、公平(对所有的人区别性保护)、公民行动(专业机构与全体公民的联合行动)。

 

  2003年4月的一天,胖胖的爸爸刚从香港出差回来,那里正流行非典型肺炎。好久没见面,邻居们都关切地问他去了哪里。他怕惹麻烦,就谎称这两天在公司加班。没过几天,他开始头痛、发热、咳嗽。胖胖的妈妈让他去看医生,可他不肯去医院。他觉得自己只是得了普通感冒,去医院反而可能染上“非典”。爸爸的病并没有好转,反倒传染给了爷爷。社区里医生上门诊治,怀疑两人感染了“非典”。急救中心派救护车把他们接到医院,并要求胖胖和他妈妈在家隔离观察。看到有救护车开进小区,邻居们都慌了。有人说胖胖的爷爷肯定没救了,有人说要出去躲一躲。大家议论纷纷,整个小区人心惶惶。

  妈妈怀着侥幸心理,想让胖胖照常上学,还叮嘱他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胖胖不愿意让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因为自己而冒染病的风险,就把学校里学到的正确做法告诉了妈妈,配合医生,坚持呆在家里不外出。后来,医生来电话说爸爸和爷爷已经得到应有的治疗和照顾,还详细地询问了他们一家人最近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妈妈都一一回答。老师和同学时常打来电话,告诉胖胖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有这么多人关心,胖胖和妈妈就在家里安心隔离,等待家人康复出院。


  故事下面还有提问,要求学生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包括胖胖及其家人和邻居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他们各自对别人的言行又会有什么反应?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共利益是如何通过利益攸关方公平博弈达成的,教材还建议学生们在思考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这个“非典”故事。

  这个故事以及围绕它的思考和角色扮演,涉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诸多伦理问题(如诚实、不传播谣言、互助、关怀、公共安全与利益等),启发学生站在不同人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初步体谅他人的感受,使他们在遇到自己或周围人得传染病时,懂得及时采取措施,不当病毒的传播者,同时能关怀得传染病的人。


  上述课文出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2019年发行的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材。总共有14届不少于70万小学生使用过这册教材。



  这是一册以社区生活为平台的公共道德启蒙教材,总共有四个单元,分别进行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和社区参与的启蒙教育,并且在其中嵌入公益、公平、公共理性、公民联合行动的公共意识教育(详见附录,本册教材教参导论《社区生活与公共道德教育》)。


附录:

社区生活与公共道德教育

 

有些东西,不是你一家的,也不是我一家的,而是大家的;

有些地方,你可以去,我也可以去,大家都可以去;

有些机构,不只为你服务,也不只为我服务,而是为大家服务。

有些制度和措施,不只针对你,也不只针对我,而是针对大家;

有些事情,是你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是大家的责任。

大家的事情,大家关心,大家参与,大家受益;

你不关心,我不参与,大家受损,大家受害。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长期承担的许多社会职能,逐渐移交给了各种社会机构。社区的社会职能在不断扩大和强化,社区生活日益丰富,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三年级小学生已有粗浅的社区生活经验,并且在低年级接受了一些比较正规的社区生活启蒙教育。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区生活为平台,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社会生活常识与公共道德启蒙教育。三年级第一学期已经进行过爱护公共设施和维护环境卫生方面的教育,三年级第二学期重点进行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参与社区建设的教育,以启发学生的社区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区生活能力。

 

一、社区与社区生活

 

  1.广义而言,社区(community)是同一居住地、同一地域或国家的人构成的社会,甚至指有共同利益或志趣的人结成的共同体。本教材所说的“社区”限指同一居住地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所组成的社会或共同体。在上海,人们所说的“社区”通常指基层政府或其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所管辖的区域,即街道、乡或镇。社区是我们的居住地,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社区的自然环境、习俗民风、政治、经济、文化和娱乐等各种活动,深深地影响着社区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每个人都以特定社区为归宿,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维护社区的利益和荣誉。

  2.上海市有二百多个大型社区,它们各具特色。其中一部分是城市社区(即街道或街区或街坊),还有一部分是农村社区(即乡或镇);有的是以商业街为中心的商业社区,有的是以工厂为中心的工业园区,有的是以大学为中心的文化教育社区;有的是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生态社区,有的是管理非常规范的、宁静祥和的安全文明社区。了解众多各具特色的社区,是了解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前提,是进行热爱新上海、建设新上海的教育的基础。

  3.社区由政府基层组织和职能机构(街道办事处、公安局派出所等)、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俱乐部等)、企业单位(银行、商店、工厂等)、公共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学校、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邮政局、电信局、消防队等)及众多家庭构成。社区中的每一工作人员都在向其他成员提供某种服务,同时也在享受其他成员提供的各种服务;国家和社会委托公务人员免费向社区全体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教育、治安、消防、环保、社会保险等);社区志愿者义务为社区全体成员或某些特殊人群提供服务。所以,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以及他们的劳动。社区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结成一个个生活共同体。社区成员和睦相处,以公平而理智的方式解决矛盾和纠纷。

  4.社区里有许多公共场所、公共机构和公共设施(礼堂、公路、桥梁、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厕所、居民健身器材、垃圾箱等)。它们是利用税收、公共经费或其它来源的资金建造的,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它们,也有责任维护它们。社区还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政治、文化、体育、娱乐和公益活动,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加强人们的交往和联系。人们在社区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使用公共设施,参加公共活动,或在公共场所活动时,都要遵守这些规则,以维持社会公平,维护公共利益。

 

二、坚守公共道德底线的教育

 

  1.社区生活是公共生活,遵循公共道德。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自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国民公德,这是中国人民在公共生活上追求的“道德理想”。近十年来,我们开始注重社会公德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1996年)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这是中国人民在公共生活上遵守的“道德原则”。上海市颁布《上海市民“七不规范”》(1993年),要求市民坚守社会公共道德底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正在实施的《上海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2004年),致力于提升市民守秩序、讲卫生、护环境、有礼貌、重信用、爱科学、献爱心的综合素质,革除行人乱穿马路、公交(地铁)站点无序、楼宇高空抛物等陋习。各个社区还制定乡规民约或其它形式的文明公约,规范人们的公共生活行为。其中,“七不规范”以及类似“不高空抛物”之类的规范,都是上海市民在公共生活上坚守的“道德规则”。

  2.作为社区的一员,首先要切实践行公共生活的道德规则,坚守“道德底线”,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遵守公共生活的道德原则,坚持“道德基准”,做一名良好的公民。进而信奉公共生活的道德理想,追求“道德高标”,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公民。

  3.过去,我国的社会公共生活不发达,形成了重私德、轻公德的传统。我国社会公德建设任重而道远,有赖于不断强化各种社会公共机构的宣传和教化职能。家庭虽然在私德教育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家庭成员通常不会系统地向年轻一代传递公共道德的遗产。学校是一种社会机构,学校生活是雏形的、典型化的社会生活,因此学校是社会公德的重要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是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力量。学校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和参与社区公共生活过程中,逐渐养成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4.小学处于社会公德的启蒙教育阶段,重点在于实施坚守道德底线的教育,引导小学生学习公共生活起码的道德规则和基本的文明礼仪,养成遵守公德的行为习惯,争取做合格的小公民。

 

三、渗透公平与公益意识的道德教育

 

  1.社会公德既不同于基于血缘和婚姻关系的家庭伦理,也不同于其它基于亲密私人关系的私生活道德,它是基于公共关系的公共生活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我们之所以要建立和遵守社会公德,主要不是因为它对我们个人有利,而是因为它对我们大家有利,对我们大家公平。社会公德强调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的利益,并且隐含着对公正、公平、公道的追求。

  2.公平原则,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原则。它首先要求在公共生活中相同的人得到相同的待遇,例如:每个公民,无论男女老少,不分贫富,都有同等的权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它同时要求在公共生活中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待遇,例如:公交车座位有限,在无法满足所有乘客乘坐需要的情况下,安排座位讲究先来后到,保证先来的乘客优先乘坐。公平原则还要求优待弱者以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人,例如,身体虚弱的老年人乘坐公交车,不必讲究先来后到,公交车为其安排了专座;在专座不够的情况,要求年轻乘客礼让座位,优待老人。

  3.公益原则,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原则。公益,即公共利益,包括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效率等。公益原则要求公共机构、制度、设施、活动为所有公民谋福利,在公共生活中既反对不顾他人的“利己行为”,也不主张牺牲自我的“利他行为”,而主张对所有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有利的“利群行为”。公益原则强调利益最大化,在不能确保每个公民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公益原则要求从公众的立场出发权衡利弊,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利益。

  4.公平和公益是社会公德的基础,公民胸怀公平、公益之心,才可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小学低年级的社会公德的启蒙教育,主要是利用外在的强化手段和儿童内在的自利倾向,训练儿童养成遵守公德的行为习惯。从三年级起的公德教育,要用生动的社会事实,启发学生去领会和体验社会公德追求公平、公益的基本精神,为学生逐渐形成公正和公益意识初步奠定基础。教师要避免把社会本位的公德教育降解为个人本位的私德教育。

  5.社会公德出于公共生活的需要,并且随着公共生活演进而不断完善。人们主要依靠理性和智慧,通过不断改善公共设施,完善公共生活制度和规则,来维护社会公德,使公德变得更具人情味,更容易遵守。公共理性是社会公德的另一个重要基础,富有公共理性的公民才可能为社会公德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6.儿童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是儿童社会公德意识萌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因此,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进行抽象、空洞的社会公德教育。要把社会公德教育与社会生活常识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社区生活,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和规范,并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学生的社会精神和公德意识,培养学生调查和参与社区生活的能力,使社会生活常识的学习过程,同时成为社会调查、社会参与、社区服务的学习过程,以及社会公德观的建构过程。

  7.在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时,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些典型公德规范或制度(如银行和医院的排队、挂号、预约制度)的形成、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以帮助学生理解公共道德的理性基础,初步掌握改进和完善公共道德的一般方法,从而使学生明白每个社会成员不仅要遵守社会公德,而且可以为改造和完善社会公德做贡献。

 

四、三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材简介

 

  1.本册教材从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社区建设等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社区和社区生活,探究公共生活中的问题,形成社会公德意识。最后一个单元除了呈现前面三个单元没有出现的内容之外,还兼有总结的功能。

  2.鉴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每周上三节品德与社会课,教材试图确保相当数量的事实性知识,以使花了大量时间的学生确实学有所得。呈现的知识,力图影响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因此,教材以陈述社区生活知识为表,以示范社会探究的方法和启发公德意识为里;从描述社区生活的事实出发,引导学生去探究社会问题,最后落实到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的培养上。

  3.社区生活的事实性知识的表述力图多样化。教材中的导语、提示、介绍、说明、评论、独白、对话、讨论、辩论、总结、图片、表格、相关链接(引用)及其它方式,既是在提示教学方法,也是在呈现作为教学内容的各种社会常识。

  4.教材设计的问题力求有启发性和探究价值。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尽可能多地用在教材内容基础上的拓展性问题,能够充分吸纳学生生活经验的开放性问题,以具体社会生活事件来表现的情境性问题,刺激学生意见分歧和认知冲突的两难问题或其它社会难题等,尽可能少用限定性问题、封闭性问题、理论化问题、单向结论的问题。

  5.教材中设计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在课堂中进行的活动,如课堂讨论、课堂辩论、角色扮演、社会模拟活动等;一类是主要在课外进行的活动,如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及其它社会活动。教材设计力图将后一类活动延伸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

  6.教材的设计力图突出社区公共生活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但表述方式尽可能隐蔽。除非答案确定无疑,否则只作引导,不给结论。

  7.教材在陈述社会事实,提出社会问题,设计活动方案,进行价值引导和行为规范的同时,兼顾社会探究、问题解决的程序与方法的指导。有的用文字明示程序与方法,有的用图片或其它方式暗示程序与方法。复杂的程序与方法,分解在多节、多课里甚至在多个单元里呈现,以求降低学习的难度。

(黄向阳)

 

引自黄向阳主编:

《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资料(三年级第二学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12页。

拓展阅读

课本中的拆拼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