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剂信息】哈尔滨工程大学调剂信息

哈尔滨工程大学

调剂信息一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方向导师王建东招收2021年硕士(做3D打印方向)


1、导师简介

王建东,男,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焊接专业,博士学历,目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近五年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等与3D打印相关的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多个项目。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1项、装备预研项目1项、海军预研项目1项、技术基础项目1项、上海航天创新基金1项。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Optics & Laser Technology、Rapid Prototyping Journal、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中国激光、中国科学等杂志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激光熔化沉积、点阵结构及复合材料的选区激光熔化、复杂结构件的增减材复合制造等。


2、招生情况

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增材制造学科发展以及先进材料成形制造团队的发展需要,本人拟招收2021年硕士生5人,需符合以下条件:

(1)学生本科所学专业应为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等与材料及机械相关的专业,焊接专业优先;

(2)对增材制造(3D打印)有着浓烈的学习兴趣;

(3)身体健康,能够承担科研项目(热爱打篮球的优先-该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录取的同学进入实验室后需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3、学生将从事的科研方向

(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激光熔化沉积;

(2)金属点阵结构的选区激光熔化;

(3)增材制造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过程中的数值模拟。


4、学生待遇

(1)被录取的同学可以提前进入课题组进行科研工作,除学校发放的津贴外,课题组每月发放基本科研津贴+绩效科研津贴(根据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而定);

(2)研一下学期可以直接申请硕博连读,直接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学校发放博士津贴近2000元/月,除此津贴外,课题组发放的博士科研津贴与绩效津贴不低于硕士的2倍);

(3)无论硕士与博士,攻读期间发表一区SCI论文课题组奖励5000元,二区SCI论文课题组奖励3000元;

(4)科研成果优秀的同学每年年底额外发放一定的奖励;

(5)攻读硕士期间,可以出国或者国内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费用由课题组承担)。


王建东老师祝考研的同学取得好成绩,欢迎志同道合的同学加入本团队进行硕士阶段的学习,一起探索3D打印的奥妙!

联系方式:wangjd251@126.com,每天都会查看邮箱,欢迎大家交流。


调剂信息二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某交叉学科团队招收2021级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团队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河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团队落址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海滨城市——青岛,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四批“兴海”学术团队,也是落地青岛校区的第一支团队。

团队专门从事电磁材料、智能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研究,专业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并且建有北京九维华盾装备技术研究所、青岛九维华盾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具有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特色。


【导师简介】

团队负责人王向伟,男,1963年5月出生,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国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作为第1完成人于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十余项,2018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团队共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其中: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2人(王向伟、荣先辉),副教授2人(钱海宁、杨高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2人(吕永胜、彭锐晖),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1人(沙建军)。导师具体信息可登陆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主页搜索查阅,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主页http://homepage.hrbeu.edu.cn/irisweb/。


【团队在研课题】

团队目前承担基础加强计划173项目、军队后勤开放项目、国防重点实验室项目以及装备科研项目近50项,经费充足,实验仪器设备齐全,有专门的特种材料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与各军兵种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军工企业有长期合作。


【招生方向】

1、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复合材料;

(2)高分子材料;

(3)伪装隐身材料。

2、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1)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2)光电信息感知及应用;

(3)电磁设计与仿真。

3、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1)机器感知与智能控制;

(2)机器视觉与应用;

(3)模式识别与智能机器人。


【2021年招生计划】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3-4名,硕士5-8名;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博士1-2名,硕士4-6名;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1-2名,硕士3-5名。


【申请者基本要求】

1、具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自动化等相关或相近专业背景;

2、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

3、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能力,至少达到英语4级。


【学习安排】

基础课程学习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本部,课题研究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科研奖励】

除享受国家和学校相关待遇外,团队会根据具体科研工作情况,给予额外奖励。


【毕业去向】

优秀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可推荐到国内外相关研究院所深造学习;

优秀毕业生可推荐至国企/央企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亦可直接入职北京九维华盾装备技术研究所或青岛九维华盾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诚邀海内外有志于学科交叉、军工科研的学子报考本团队!


【详细信息】

具体招生及调剂信息可参见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yzb.hrbeu.edu.cn/。


【联系方式】

有意报考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如下邮箱:

E-mail:xuyangz@hrbeu.edu.cn(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张老师),涉及专业方向包括1、复合材料方向;2、高分子材料方向;3、伪装隐身材料方向。

E-mail:gaoxin_9165@163.com(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高老师),涉及专业方向包括1、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方向;2、光电信息感知及应用方向;3、电磁建模与仿真方向。

E-mail:1753941929@qq.com(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老师),涉及专业方向包括1、机器感知与智能控制方向;2、机器视觉与应用方向;3、模式识别与智能机器人方向。

简历请用Word或PDF文档,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基本信息,本科学校,本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考研学校,报考专业,考试科目,成绩,个人兴趣特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