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年百句(3)|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编者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一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一部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开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历史。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广州律协微信公众号特开设“党史百年百句”专栏,通过学习百年党史百句名言,回顾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光辉历程,组织引导广大律师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背景拓展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指出,建党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为此,1921年8月,党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从1921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罢工浪潮风起云涌。然而,工人运动遭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残酷镇压。血的教训使党逐渐认识到,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工人阶级单枪匹马难以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要想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有了明确的纲领,还必须有与之适应的策略方针做保证。为此,党的二大制定了团结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策略。但当时,对于要不要联合资产阶级,以及对贫农与小资产阶级之外的其他阶级阶层应抱何种态度,党内还存在较大争议。
为了更好地贯彻民主革命纲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但仍保持共产党组织的独立性。党的三大揭开了国共合作的序幕,成为中国第一次大革命的起点,使中国共产党迅速走上了更广阔的政治舞台,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但在党的三大召开期间,毛泽东却发现党内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眼看着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陈独秀不但没有把农民当作真正的同盟军来看待,反而指责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认为糟得很、过火了,应该予以制止。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张国焘认为,工人阶级只能在自己政党的旗帜下进行革命,不同意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产业工人加入国民党搞党内合作。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同时也没有真正弄清革命的“敌人”是谁。
面对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失败的教训,毛泽东深入调查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于1925年秋写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书。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将中国社会划分为五大阶级:地主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逐一分析各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后,毛泽东总结道:“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这就深刻回答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为“革命的首要问题”提供了科学答案。
毛泽东对民主革命阶段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全面而精到,为革命应该如何寻找力量、如何取得同盟军,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发端。后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及中国社会各阶级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扮演的角色,都充分验证了毛泽东所作的分析,反映了毛泽东敏锐的政治眼光。
内容摘自《党员应知的百年百句名言》
吕红波 刘宇晴 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是我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