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国情
“一带一路”建设目标是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建立一个当代中国与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愿景与规划的实现需要以语言为基础。语言相通,才可能谈及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因此,建设“一带一路”,必须语言先行。
据初步统计,“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使用的语言约2488种,占人类语言总数的1/3以上。境内语言在100种以上的国家就有8个。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语言状况,想要实现沿线各国间的语言互通,就必须厘清各个国家的语言国情。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根据交往需求可分为三个层次:
最外层:以法律等形式明确规定的官方语言;
中间层:国内多数人使用的或在社会生活中通行的通用语言;
最内层: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各种变体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掌握官方语言和通用语是现阶段沿线各国语言互通的前提。若各国间实现深度交往,则需掌握最内层的语言。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
“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中,除波黑未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其官方语言外,其余63个国家都有明确的官方语言。其中50个国家只有1种官方语言,12个国家有2种官方语言。官方语言情况复杂的是新加坡,其官方语言包括英语、马来语、华语及泰米尔语4种。
一个国家有多种官方语言有两种情况:
一是该国境内有多种通用的本土语言。
如阿富汗境内约50%的人使用达利语,35%的人使用普什图语,因此使用人数占总人口数85%左右的达利语和普什图语成为阿富汗的官方语言。
再如作为斯里兰卡官方语言的僧伽罗语和泰米尔语在斯里兰卡的使用人数占总人口的90%以上。
二是该国曾是殖民地,殖民国的语言也成为该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工作语言。
如印地语和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真正掌握英语的人却不足总人口的5%,即使算上粗通英语的人,最多有15%。但这15%的人群作为社会精英却主导着印度的社会生活。
其他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如新加坡、孟加拉国、菲律宾、巴基斯坦都曾是英国或美国的殖民地。
此外,曾为葡萄牙殖民地的东帝汶,虽然目前国内仅有7%左右的人说葡萄牙语,但葡萄牙语依然是其官方语言之一。
上述63个国家的78种官方语言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使用最为广泛,是阿联酋、阿曼、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也门、约旦、埃及、巴林、卡塔尔、巴勒斯坦、黎巴嫩、伊拉克和以色列14个国家的官方语言。
其次为英语,是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度和新加坡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
再次为俄语,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官方语言。
马来语是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官方语言,而斯里兰卡和新加坡则同将泰米尔语作为官方语言。
排除上述同一种语言作为多个国家官方语言的情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不包括华语)共计54种,涉及汉藏、印欧、乌拉尔、阿尔泰、闪—含、高加索及达罗毗荼等主要语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通用语言
通用语言由于缺乏关于通用的明确标准,情况较为复杂,大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即其通用语言,如阿尔巴尼亚境内98.8%的人使用阿尔巴尼亚语,它既是通用语言,也是法律规定的唯一官方语言。
少数国家官方语言与通用语言不一致,以现代标准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其通用语言多为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的地域变体,如埃及的通用语言为埃及阿拉伯语,巴林的通用语言为巴哈尔那阿拉伯语等。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或国际交流的发展,英语、法语、俄语等成为卡塔尔、黎巴嫩、格鲁吉亚等国除官方语言之外最重要的通用语言。
语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语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语言服务的基础。这可以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两个角度来观察。
从中国的角度
1.从中国培养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语人才来看:
目前就中国培养外语人才而言,沿线64个国家的56种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国内高校尚未开设的语言有11种,分别是宗卡语、白俄罗斯语、德顿语、格鲁吉亚语、黑山语、迪维希语、摩尔多瓦语、斯洛文尼亚语、塔吉克语、亚美尼亚语和波斯尼亚语,涉及不丹、白俄罗斯、东帝汶、格鲁吉亚、黑山、马尔代夫、摩尔多瓦、斯洛文尼亚、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波黑11个国家(这里有的是由于新独立国家出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而将原来与其他民族或国家共同使用的已有语言重新命名;不过重新命名之后,新语言与原有语言相比多多少少在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面仅有1所高校开设的语言也有此类情况)。
仅有1所高校开设的语言包括阿尔巴尼亚语、爱沙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捷克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罗马尼亚语、马其顿语、泰米尔语11种,涉及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波黑、捷克、克罗地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马其顿、斯里兰卡和新加坡13个国家。
因此,相关外语人才十分短缺。
2.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开设孔子学院对汉语人才的培养来看:
孔子学院是我国在国外培养汉语人才的重要基地,“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中,阿曼、不丹、科威特、格鲁吉亚等16个国家尚未开办孔子学院,斯洛文尼亚、立陶宛、克罗地亚等20个国家仅有1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在10所以上的仅有泰国(14所)和俄罗斯(17所)。
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角度
我们对64个国家的大学开设中文专业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其中阿曼、阿富汗等28个国家尚未有专门的中文专业,波黑、巴基斯坦等25个国家目前有1—5所大学开设中文专业。5所以上大学开设中文专业的国家有11个,多为中国周边邻国,其中俄罗斯开设中文专业的大学有300余所,泰国有55所,越南有20余所。
在28个尚未有专门中文专业的国家中,部分大学以汉语课堂、汉语中心等形式积极尝试汉语人才培养,如马其顿第一国立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语言与社会科学大学在翻译专业中专门开设了汉语方向,摩尔多瓦国立大学设有汉语中心,该中心每年为约30名摩尔多瓦学生提供学习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同时,从我国相关外语人才和相关国家汉语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角度看,不丹、东帝汶、格鲁吉亚、马尔代夫和摩尔多瓦5国所涉及的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在我国尚未开设,且其境内也没有孔子学院,除格鲁吉亚、马尔代夫各有1所大学开设中文专业外,其余3个国家均没有开设中文专业。黑山、斯洛文尼亚、亚美尼亚3个国家境内没有大学开设中文专业,各仅有1所孔子学院,但它们的官方语言我国都未开设。我国与上述8个国家间存在巨大的语言鸿沟。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涉及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等8个国家的语言服务能力也十分欠缺。
总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语言复杂多样,对语言国情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是与沿线诸国实现语言互通的基础,直接关涉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成败,有关方面应该重视。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
请作者看到文章与我们联系领取稿费
编辑 by SH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