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版权贸易,被姜汉忠老师怼!成!筛!子!
上周三,木铎书声举办了第二期沙龙,主题为“如何引进外版图书”,嘉宾:姜汉忠。
沙龙很成功,30多名小伙伴前来参加线下活动,120多名同行在网上收听语音课程,大家也积极地提了很多问题。唯一没想到的是,姜老师直言快语,句句戳中要害,刷新了我们对版权的认知,提出的问题也一一被怼了回去,一点面子都不讲!下面我们分享一部分姜老师的精彩观点。(根据录音整理)
姜汉忠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顾问、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
获取版权资源的渠道
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卖紧俏货的时候,那个紧俏货绝对不会摆在柜台上。很可能是有捷足先登者,或者很熟悉的客户事先买走了。版权贸易恰恰就是这样。摆在明面上的,大多数都是积压品,都是很难卖出去的,所以信息的获得就非常非常重要。
第一,要和境外版权代理公司或代理人建立牢固持久的关系。国内有些出版机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好,买一个;明天不好,三年不买了,那版权代理商就没办法弄了,人家也要做长久生意。
第二,广交业内朋友。有些做版权的人不善交往,甚至不出门,在家里坐着,这怎么能行?他说我可以通过网络,但人与人之间不见面,这种感情总是比较陌生的,见了面以后,至少还知道你长什么模样,否则我弄半天都弄不清是谁,我整个跟一概念打交道,这恐怕是不行的。
第三,最不济的办法是用互联网去搜索。这种购买方式就是撞大运。也许你撞到比较合适的,也许你撞到不合适的,那就看你怎么撞了。采用最后这种方式,除非你是偶然为之,偶尔做一做,没有什么长久打算,这样可能还行。如果是有长久打算引进版权,依靠互联网就没办法往下做,因为它不是一个稳定的信息来源。
引进版权出了问题,肯定是程序不对
有些人就问我,姜老师,引进一本书通常要多少钱?有这么问话的吗?这一看就是外行。引进版权,你得先算账。预期卖多少、印多少?然后你的成本怎么样?边际成本、翻译成本、仓储、印刷、排版、营销等成本,你算完了以后倒推一下,就知道版税率应该是多少,预付款应该是多少。有的时候我们为了抢版权,给人家付很高的费用,这也是有问题的。程序不对,你得先算算盈亏节点在哪里。
我最讨厌的一个说法就是:姜老师,我看中一本书,美国《纽约时报》排行榜第一,我们准备给他买下来。我说,您老人家准备花多少钱,能赚得回来吗,或者说持平吗?他说,那个东西我不管了。我说,一看这出版社就不是你家开的。这也是程序混乱。
买版权和国内出书是一样的。怎么出书?你得把它整体弄好了,明白它的价值在哪儿?增值的地方在哪儿?市场卖点在哪儿?
你得搞清楚你的读者情况,以人找书,而不是以书找人。国内有这类读者,你能不能找到、送达?比如说读者是幼儿园的老师,但是你一个关系都没有,那也白费。这就说到了出版社的营销能力。
再就是出版社品牌,比如商务印书馆要出一本字典,那肯定是有品牌;北师大出版社要出一本心理学的书,肯定有品牌。你要换一个小出版社,出一本心理学的书,那肯定卖不掉,这跟品牌有关系。所以说这几个都要考察,不能忽略掉。有人上来就看排行榜,剩下什么都不管了,这就是程序不对。
书的种类不同,程序上也不同。比如说有的书图片特别多,谈版权的时候没有注意,结果图片放大不能用,合同里也没有约束这条,那就没办法了。还有个出版社引进一本社科书,买进来以后发现没人能翻译,弄了五年都翻译不出来,钱给人家了,然后又重新签合同,还得重新付钱。所以说谈判的时候这些东西都要事先考虑到。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签合同,十分钟就签字那是绝对不行的。引进各种各样的书,每次情况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合同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千万不能用制式合同。合同上说,一个字都不能删,哪能这么签合同,什么时候敢说一个字都不能删。事先没有审稿,我也能签合同,就写:如有不妥之处允许删改,但是我向你报告,你不得无故延迟或者不给我回复,拒绝批准是不可以的。你完全可以写上这种相互制约的条款,我跟英国人签合同就是这样,所以我不用看书,看书的时候按需要就删了,但我会告诉他,如果是删一句话、几个字,那就无所谓告知了。
部分观众提问
1.我在引进外版图书时,英文图书我还能看懂,但是引进其他语言图书,比如日语、韩语,我对内容把握不好,这该怎么办?
不懂,这个实在没办法,你要是不懂这种语言,没办法把握。我们有些人是通过别人给翻译,翻译完了以后看怎么样,如果这个翻译比较称职,可能还好点,但是你体会不到它原文的那个意思,比如说原文的书写程度什么的。如果有些人翻译得比较随意,那就很麻烦。我觉得如果真是对出版社负责,对你作为编辑负责的话,就做你擅长的书,不知道的就不弄。
2.如果一本书是90年代出版的,但是原出版社已经不在了,然后也找不到作者,这本书怎么出版?
找不到作者,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只有中国人才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西方人是问不出来这样问题的。找不到也得找,找不到就先出别的书。先解决版权问题再出书,而不是先出书再解决版权问题。
3.对新手版权编辑,您有什么建议?
这个问题我给你两点,一个就是毛主席讲话,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就是干着来,别怕碰钉子,别怕失败,别怕人家不理你。只要是经过几道程序以后,你就算干出来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程序上的东西简单,三五个月、一年,怎么也能拿下来了。但是,最要紧的东西可能不在这,还是人际沟通、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真正的效果你没领略过,你可不知道,我跟一个新加坡人谈判,我们俩在哪儿谈的呢?就在法兰克福书展的6号馆——中国馆的进门出门的地方,他进去我出来,我们俩一分钟就谈妥了。所以你看这个人际交往多厉害。
想看看姜老师如何火力全开
了解更多版权引进、与人沟通的秘密
长按二维码即可
报名不限时
语音反复听
只要2.9元
沙龙没听够,再读点书吧。有许多经验大法,比如代理公司资源、国外市场分析、报价策略、合同范本……
木铎沙龙调查,你想听什么课,快来告诉我吧!
编辑出版交流群
出版人都在这里
到群里讨论问题交流经验
长按二维码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