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小年对怂任泽平:脚踏实地一点,不要谈不着边的事

大财可富司机 大财可富司机 2024-01-10


这是两位千万年薪经济学家的争论——许小年任泽平一前一后,在公开场合对“新基建”发表了完全相反的看法。虽然没有正面交锋,但是火药味颇浓。


3月25日,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共同举办“如何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尽快复苏”网络视频会议上,围绕“新基建”作主题发言。任泽平表示:当前的宏观形势需要发力新基建


仅隔一天,3月26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在中欧校友总会上与校友分享《疫情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影响》主题演讲时认为:新基建是画饼充饥


众所周知,任泽平一直旗帜鲜明的倡导新基建。2月28日,他发表了《是该启动“新”一轮基建了》的研报,紧接着3月16日又发表《中国新基建研究报告》 。


任泽平表示:在目前的宏观背景下,无论是长期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还是短期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新基建都是最有效的抓手。新基建短期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推动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福利。


任泽平认为:虽然中国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方面走在全球前面,但从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来看,远超2008年金融危险对我们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疫情得到了控制,经济生产在恢复,但是现在面临新的挑战,疫情全球大流行和金融海啸,以及欧美主要经济体经济的深度衰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很难独善其身,通过贸易、外需、出口、产业链、资本流动、汇率等方方面面都会对中国进行传导。


面对长期要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创新,短期要应对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衰退,该怎么办?是像美国一样无上限地搞量化宽松,还是搞新基建和减税?他的建议是应该搞新基建。


任泽平认为,过去中国制造业强大,互联网经济繁荣发展,我们是超前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者。包括疫情时期能够在线上办公、线上开会、线上购物,生产生活效率的提升、成本的下降、民生的改善,包括互联网金融发达带来的便利,都受益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不能一方面享受新基建带来的便利,而又反对新基建,这是不合理的,叶公好龙。


任泽平表示: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的基础设施。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不是四万亿重来,重走老路。未来“新”一 轮基建主要应有五“新”:新的领域、新的地区、新的方式、新的主体和新的内涵。


任泽平表示:关于新基建当前存在五点争议:一是有观点认为,新基建是“四万亿重来”、“重走老路”、“新瓶装旧酒”。任泽平认为,这个观点是混淆了内涵。新基建的做法有1998年温和刺激模式和2008年强刺激模式,他比较赞同1998年的温和刺激,比如当时连续4年1000亿的国债项目来搞基建项目,类似这种温和的。中国本身就是超前基础设施的受益者,没有超前的基础设施就不可能有中国制造的强大,没有互联网经济的发达,就没有中国独角兽能够和美国PK的今天。客观地讲,新基建不仅是拉动投资,也是扩大消费。没有4G,没有互联网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新零售是根本不可能起来的,这不仅涉及到国家竞争力,还关系到民生生活。


二是有观点认为,减税和新基建将增加地方债务的负担。大家经常问,地方没钱怎么搞新基建?这涉及到对财政基本理念的认识。我们究竟是保财政平衡,还是保增长?究竟是要平衡财政,还是要功能财政和公共财政?财政不应该是会计和出纳,它应该是承担更多的公共财政功能。


三是有观点认为,基建投资、财政政策对民间投资有挤出效应。任泽平觉得还要考虑到它的带动效应和乘数效应。根据过去的经验,基础设施投资带动效应和乘数效应更为明显,尤其是私人需求不足的时候,更需要扩大公共支出。


四是有观点认为,新基建应该依靠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具有外部性和公共产品属性,经典理论,比如说“搭便车”、“公地的悲剧”。新基建的公共部分,应该是政府支持市场和企业一起来建设。


五是有观点认为,新基建投资占比小,对稳增长贡献不大,挑不起大梁。任泽平认为,新基建作为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成长快,潜力巨大,如果说新基建、新经济、新产业挑不了大梁,就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希望就很渺茫了,那就对中国太悲观了。中国经济要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就是让新经济、新基建挑起大梁。



曾任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等职位的许小年,一直以来,以“喜欢说实话”为业界所称道,而此次发表的主题演讲也表达了他对疫情冲击经济的最新观点。


许小年坦言:新基建画饼充饥。他表示:不要提这个馊主意了,脚踏实地一点,不要谈不着边的事情。30万亿50万亿的钱从何而来啊?


目前财政要减税的,财政已经很紧张,地方工资都发不出去。银行贷款有债务风险。宏观经济总体负债率260%,2015年去杠杆虎头蛇尾。要坚定不移去杠杆,问题都在滥发货币,鸦片止疼,但上瘾就依赖。有钱为什么直接给企业和老百姓,而去搞短期不见效益的项目,逻辑有问题。


他认为:所谓新基建,不着边的事情。八仙过海,前四仙,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北斗导航。这需要多少投资?厂房?设备?全投资在智力上的,拉动不了需求和就业。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有几个能干这些活的?这些创造不了就业。除了北斗导航,其他不是政府干的事情;后四个,5G,特高压,充电桩,高铁都是老基建了。不要过高估计5G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活端5G还用不到。自动驾驶和工业互联网是关键应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业互联网不是投资能够砸出来的,和消费互联网完全不同。充电桩就是个加油站的概念,特高压高铁都是四万亿的活,老基建。


最后,他建议:企业谨慎经营,国家层面来说,过去的方针政策是对的,改革要需求,改革要效率,从改革要GDP。去杠杆可以放下,供给侧改革要继续推进。企业发展是关键,就业,需求的关键。


关注“大财可富司机”微信公众号,在首页对话框发送“许小年”,即可获取许小年《疫情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影响》讲话全文。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大财可富司机”,这里有猛料,有故事!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空军司令"中金:从吴敬琏到梁红历任首席全唱空

李大霄,你在哪里

深度扒皮:招财大牛猫的基金大亏,别把投资人的钱不当钱

“焊武帝”李大霄的这十年

暴跌!目测这位私募大佬要啪啪打脸了

16小时赚了近百万,这届韭菜太疯狂了

一出好戏!华创证券电话会议邀请假高管被真董秘现场揭穿,大骂“傻B”

基金渠道经理因强奸罪获刑,刑事裁定书太辣眼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