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大河报》曾这样报道邓州——人文沃土 底色一脉相承

2017-05-13 冯老师为你读书


引子


你见过昆仑跪吗?

没有!


昆仑――

那是我们中国

骄傲的腰背!


你见过长城弯腰吗?

没有!


长城――

那是我们民族

自豪的脊椎!


——这是已故著名诗人、河南日报高级编辑王怀让《中国人,不跪的人》中的诗句。


激发王怀让慷慨激情的,是一个新闻事件:1995年,珠海某企业韩国女老板因工人工休期间在工作台上打盹,要求120多名工人跪下,一个叫孙天帅的小伙儿,宁愿丢了工作也不下跪。在投诉韩国老板践踏中国工人尊严、侮辱中国工人人格时,孙天帅说:“我死也不能下跪!因为我是一个有尊严,有人格和国格的中国工人!”

 

孙天帅是邓州十林镇人,他有着典型的邓州人性格,目前是大河报发行中心的一名员工。熟悉邓州的人都知道,邓州人忠诚、厚道而硬气,这是自古以来形成的民风使然。


司马迁说:“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班固《汉书 地理志》也说:“南阳,本夏禹之国。夏人上(尚)忠,其敝鄙朴。”邓国本是夏代古国,后被殷商邓国取代,但其文化底色应是一脉相承,春秋时亡国之君邓祁侯忠厚而固执己见,亦可见一斑。后来的历史上,忠勇冠绝史册的冠军侯霍去病被封于邓州,忠正声闻四海的范仲淹在邓州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如果说,这两位都只是与邓州有过一段因缘际会,那么安史之乱时,坚守睢阳、死而后已的张巡,蒙宋交战中,坚守钓鱼城、重伤蒙哥大汗的王坚,则都是土生土长的邓州人。


邓州名“邓”,或许就是因为古老的邓国奠定了这片土地的文化根基,代表着地域文化的底色。



邓州代有人才出


邓州河流纵横,形成土层深厚的冲积平原,土质多为保水、保肥性能极好的潮土、黄老土、黑老土。自古以来,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五谷丰登、人稠物穰,而自古邓国其奠定的文化根基,更使这里成为人文沃土。


邓州“代有人才出”。东汉“二十八宿”中的贾复、杜茂、刘隆,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医圣”张仲景,南北朝政治家宗懔,唐代名将张巡,南宋名将王坚,明代贤相李贤、名臣李永茂,清代云南左布政使彭而述,雍正帝师彭师抟,台湾知府高叔祥等,都是名留史册的邓州人。


至近现代,邓州仍人才济济。有协助林则徐禁烟的广东陆路提督马殿甲,同盟会员、革命烈士王庚先,著名作家姚雪垠,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澍,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韩作黎,当代军旅作家周大新等。


著名作家二月河也曾在邓州读书、生活,邓州花洲书院春风堂前,立有一块刻石,上书“二月河读书处”,下刻二月河一篇散曲体小诗:“蹊径老塘犹存,残城草树相抚。春风阁前明月清新,百花洲上斜阳迟暮。四十载烟尘如昨,八百年游子归路。指点少小新学生,知否知否,此是范子情断处。”


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时,发现百花洲一带环境幽静,景色宜人,于是筹划在此创建书院,兴建了春风楼、藏书楼、斋舍,并利用公余时间到书院讲学,一时令邓州文运大振。文脉传承,的确其来有自。


 

屡遭战火屡屡复兴


南阳盆地西通关中,南濒江汉,东连淮河,北交中原,古代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有人形象地称其为“旋转门”――东西南北皆可从此转入另一区域。


“楚既灭申,而俨然问鼎中原矣”,楚国兴起,就是先占领了南阳,然后向北向东扩张;刘邦则通过武关率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此后三国相争、南北朝对峙、宋金、宋元战争,这里都曾是前线。


因为这样的原因,历史上南阳多次遭受灭顶之灾。邓州最惨重的一次兵燹,发生在元朝末年。据邓州文史研究者杨德堂先生介绍,当时邓州人王权起兵抗元,在南阳卧龙岗大败元军,杀元军首领铁木尔,乘胜攻进南阳,擒斩元军将领达鲁葛齐、知府周喜同等元朝文武官员二十七人。后元军反击,攻破邓州,屠城烧房,王权被杀,邓人非死即逃,此后邓州近二十年无官府治理,全县仅剩数百人。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孔显任邓州知州,孔显带五十人随其来邓,在州城废墟上安营扎寨,召回流民、整顿治安、恢复生产,于洪武四年(1371年)建成邓州内城。之后,追随孔显来邓的50人分驻四乡,发展生产,原籍江西的习思敬择居堰子河畔,娶妻生子,耕读传家。


“在那次复兴邓州的过程中,习氏家族人丁兴旺,家道日昌,渐成本地大族。”在习氏祠堂前,陪同采访的邓州文联主席闫俊玲介绍说,清朝末年,习思敬的后裔习永盛移居陕西富平,这位习永盛,就是前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的爷爷。



邓国后人情系邓州


邓州城区东南约3公里,八里王村北,一座大冢兀然而立。2014年的第一场雪尚未完全消融,洁白残雪的衬托下,冢上的柏树更显苍翠、端肃。


这是被尊为“邓州第一冢”的“邓国侯吾离陵”。邓国历600余年,据说有22位国君,这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国君陵墓,因此被视为邓国的重要符号,备受当地和邓氏宗亲看重。


吾离陵南边,一座大型建筑正在施工,陪同采访的邓州宣传部副部长许光选介绍说,这里将建成“吾离堂”和“邓姓纪念馆”,以充分展示邓州古老历史,并把邓氏根亲文化发扬光大。


群体始终关注邓州、情系邓州,那就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邓姓。


 经过两千多年迁徙、繁衍,邓氏后裔如今遍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千百年来,各地邓姓族谱编撰时间不一、地点各异,却都记述着他们与邓国、邓州的渊源。


台湾《邓氏族谱》称:“台湾邓氏始祖邓显祖,明代末年,由江西宜黄县经福建移居台湾。邓显祖的先祖由邓州迁徙新野,后由新野经江西、福建而迁入广东、香港。再由福建、广东等迁入台湾繁衍发展。”


马来西亚邓威廉的《邓氏家谱》称:“邓氏家族之太始祖乃商王武丁叔父曼公德阳,被武丁封为邓侯,赐曼公为邓姓。邓氏家族由此繁衍生息。”


河南洛阳邓功举《邓氏家谱》称:“吾族以邓为氏者盖三千余年矣”,“穷流溯源,大率自南阳而迁江西,由江西而迁洪洞,从洪洞而迁庙头也。”


 四川广安《邓氏家谱》称:“吾姓始于邓国,盛于高密(指东汉新野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高密侯邓禹)。”


香港邓氏宗亲会会徽两侧,则是这样一副对联:“溯赐姓于殷商,邓国之衣冠如昨;纪封侯于东汉,云台之军令犹新。”


字里行间,故国之思昭然可见。


来源:大河报


往期栏目回看

【悦听】最好的友情便是——各自忙乱,互相牵挂( 主播/王洲舟)

【关注】习仲勋与祖居地邓州的不了情

【书评】王剑冰:无意待春日  绿柳已成荫 ——闫俊玲散文集《另一种痛》序

【大美邓州】看看镜头下的邓州有多美!——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集锦

【关注】邓州火车站要升级改造了——市委书记吴刚听取邓州火车站设计方案汇报

【大美邓州】最新邓州形象宣传片!——厉害了,word大邓州!

【散文】朱可铮:怎一个“侠”字了得——从徐晓冬“约架”说开去……

【评论】刘芽萌:现实版的《西游记》——图解戏说《人民的名义》


——让悦读润泽心灵,用经典抚慰人生!

—— “冯老师为你读书”微信公众号,集结朗读新势力,以原创美文为立足点。开辟有“关注”、“悦读”、“美文”、“行走”、“诗歌”、“词赋”、“莺啼初试”、“评论”、“人文”、“荐读”、“鉴赏”等栏目。

——如果你有原创作品,请发给我们,我们有专业团队为你倾情诵读;如果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请联系我们,我们有专业的诗人作家为你泼墨描画。

——欢迎关注“冯老师为你读书”公众号!

——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心灵的悟语,开启崭新一天的轻松惬意!   

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为以原创为主的微信公众平台,转载原创作品请注明“冯老师为你读书”!

主    编:冯  兵  

责任编辑:魏新征  王文建  

投稿邮箱:flswnds2017@163.com

推广策划:刘芽萌      联系电话:1378208806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