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魏新征:血沃穰原绽春华 ——“解放邓州”纪略

2017-07-01 魏新征 冯老师为你读书

“解放邓州”是解放战争(1946.6——1950.6)时期“宛西战役”中的关键一役。位于穰城路与新华路交叉口西南角城墙上的“解放邓州突破口”纪念碑、位于人民公园正南边的“英雄水闸”遗址,为邓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丰碑伟岸、巍然耸立,铭刻着英烈先贤解放邓州的丰功伟业;英雄闸下、流水淙淙,见证着邓州新城成长发展的沧桑巨变。


决战在即——风云际会   逐鹿中原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同年6月向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另一部于8月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于9月挺进豫皖苏边区,三路大军在江(长江)淮(淮河)河(黄河)汉(汉水)之间形成“品”字阵势,互为策应,开辟了广大的中原解放区,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宛西四县(邓州、镇平、内乡、淅川),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北通武关,南接汉水,唐河、白河、潦河、赵河、湍河等纵贯境内,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邓州,当时称邓县,古称“穰”,自古就是战略军事要塞,是联络国民政府控制下的南阳、襄阳两大军事重镇的关键节点。

  

攻下宛西四县,将有力巩固中原解放区的后方,控制汉水中段,承东启西,使豫陕鄂解放区与桐柏解放区连成一片;同时,掌握中原战场的主动权,使三军会师中原,一路向南,直接威胁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委指示中原野战军适时发动“宛西战役”,务必首发制敌,出奇制胜。 

  

1947年10月,冀鲁鲁豫野战军(后改为中原野战军)第十纵队4万余人奉命南下,几经辗转,于11月在河南光山县同刘邓大军会合,开辟桐柏根据地;12月在湖北应山县组建桐柏区,成立党、政、军领导机构,下设三个地委、专署、军分区。

  

时任桐柏区党委书记刘志坚,副书记赵紫阳;桐柏行署主任许子威,副主任李实;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副司令员孔庆德,政治委员刘志坚。


邓州属于桐柏区第三军分区管辖范围,当时,正处在国民政府统治区,隶属于国民政府南阳第13绥靖区,时任司令王凌云;据守邓州的主要兵力是地方民团组织,司令为丁叔恒,副司令卢肇瑞。



邓州城防——城高水深    固若金汤

 

民团组织最早肇始于彭禹廷、别廷芳、宁洗古推行“宛西自治”时,创立的用以自卫的地方武装力量。丁叔恒,原名丁家光,绰号丁大牙(1892—1950),邓州市裴营乡东丁村人,北京大学预科班本科英语系毕业,后加入中国国民党。抗日战争胜利后,丁叔恒兼任宛西四县联防自卫副指挥官,邓州、新野联防自卫少将指挥官,以及郑州绥靖公署第三支队司令等职。

  

丁叔恒在邓州当地经营多年,凭借其不俗的军事才能和广泛的人脉网络,邓州民团组织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服装统一,武器装备先进,是宛西四县战斗力最强的。

  

邓州城区位于湍河南岸,有内外两城。内城为砖城墙,用砖石垒砌,周长2000余米;外城为土城墙,用黄土夯建,周长7500余米,内外城均有护城河,整个格局呈“回”字形。护城河水自邓州城西南刁河的堰口处开渠引水,环绕内外城河一周,然后通过小草河注入湍河。

  

据我市作家涂征撰写的《解放邓县纪实》记载:1947年秋,为迎击人民解放军,丁叔恒举全县人力物力,派上万名民工,昼夜施工,加高加固内外城墙,清淤加深内外城河,使外城墙高10米,底宽8米,上宽3米,护城河宽20米,深5米。并在内外城门上建8座城楼,在城市重要部位建2座炮台,修筑明碉暗堡200多个,还请本地知名人士杨楚壁在城门题字“固若金汤”。此外,又在城墙和城河之间筑起犬牙交错的“拦马墙”,在护城河里遍插荆棘等设置“鹿寨”等。

  

同时,丁叔恒将所属的民团扩编为12个团共计121个连,总兵力13000余人,有重武器迫击炮2门,重机枪3挺,轻机枪200多挺,手枪565支,骑步枪8540余支,其它还有手榴弹、水雷、地雷、铁蒺藜、铁丝网等,使邓州城构建起几道立体防御体系。


在邓州国统区,中共地下党组织早已潜滋暗长。1947年5月,中共豫西南工作委员会在南阳秘密成立,7月下旬,宣传委员孙鼎受组织委托潜回邓州,秘密发展党员,宣传党的政策。同年12月,在邓州的刘集厚桥一带建立中共邓县县委、县爱国民主政府、县军事指挥部,首任县委书记林晓、县长江风。他们积极动员群众,恢复发展生产,并把搜集到的有关邓州城防的重要情报传送给桐柏军区,对解放邓州战略部署起了很好的配合作用。


几路大军云集宛西,战争风雷激荡,一场决胜邓州的大战正在密云不雨中。



首攻邓州——炸掉水闸    突破城墙

  

第一次解放邓州战役开始1948年元月上旬,总指挥是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鉴于邓州易守难攻的城防设施,指挥部认为,攻破邓州城的关键是,先破坏水闸,下泄城河水,摧毁邓州城第一道防线。

    

 内外城河的泄水闸,位于外城东北角(今人民公园正南面),闸门由六七寸厚木板做成,两边用石条砌成,闸门外部用土方砖石夯实,闸门内用沙袋衬砌加固,周边用铁丝网隔离,城墙上设有炮楼碉堡,并有兵力日夜盯守。

  

时值隆冬,部队派三营九连战士郭永生,担当侦探水闸位置任务。郭永生忍着刺骨的寒冷潜入水底,冒着守军的枪林弹雨,费尽周折,探摸到水闸的位置结构,为攻城指挥部制定破闸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元月12日夜,三营一连政治指导员苏有信和郭永生等18人组成爆破小组, 身扛炸药潜游至水闸底部,历经艰辛,于次日凌晨4时35分,炸开水闸,城河水倾泻直下,水位大降。

  

桐柏军区指挥部于元月15日下午5点30分下达总攻命令,担任主攻任务的28旅84团组成两个梯队,在我军强大炮火掩护下,以大东门(今穰城路与新华路交叉口西南)城墙为攻城的突破口,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梯级跟进。    

  

战士苏有信、郭永生等带领水手班,跳进冰冷的河水中,肩扛梯子,以身作桥,引导部队渡过城河、攀上城墙、冲进城里,打开了外城的突破口。随后,大队人马于元月15日夜,蜂拥而入城(外城)内。丁叔恒在请求援兵未至的情况下,于午夜时分,带少量人员从湍河涉水向西北逃命。占领外城的解放军,乘势而上,于元月16日凌晨对内城发起冲锋,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殊死搏斗,部队攻入内城。

  

第一次邓州攻城战役,历经8天7夜结束战斗,战绩显著:打伤民团副司令卢肇瑞,击毙民团团长李化云、张恪三,俘虏支队参谋处史鼎臣、第六团团长裴杰三等,俘虏民团6000余人。

  

邓州攻城的首战告捷,彰显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神勇威力,提振了中原野战军的战斗士气,给部队提供了大量物资给养和人员补给,受到桐柏军区和中共中央的特别嘉奖。1948年1月19日,新华社专题特稿予以报道,并配发《宛西的反动堡垒不是不可以打破的》社论,1月31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祝贺。


作家前涉(原名钱富民)以郭永生等英雄群体为原型创作小说《桐柏英雄》,经其改编的电影《小花》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等荣誉,几位主要演员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等,因此一夜成名,片中两首插曲至今仍传唱不衰。



再攻邓州——激烈鏖战    浴火重生

  

第一次攻克邓州城后,人民解放军为了避免国民党战机轰炸县城伤害群众,主动战略转移撤离邓州城。逃匿于内乡县的丁叔恒,率残部拜会第13绥靖区司令长官王凌云,请求支援。王即派国民党整编第九师226团、第三师9团驻防邓州城。丁叔恒派人仓促修补城防工事,还强令割去城外的小麦,造成一片开阔地,防止解放军偷袭攻城。

  

当时,撤出邓州的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部队,转移到邓州城区外围作战,他们采取迂回突袭战术,机动灵活地打击国民党军队。1948年2月13日,部队夜袭文渠集,全歼内乡民团守敌,活捉560余人;2月17日夜,又奔袭白牛街,活捉新野民团大队长,毙伤十多人,俘虏240多人,缴获枪支子弹无数。

  

1948年5月,为配合“宛西战役”,桐柏军区野战部队派出五个团的兵力,于5月2日,从唐河、新野百里集结,再攻邓州,84团仍担任主攻任务,突破口选在外城东南角(今花洲书院附近)。

  

第二次围攻邓州之际,邓县民团司令丁叔恒赴南京参加“国民代表大会”,副司令卢肇瑞负伤在外地疗养。邓州外城守军指挥官为民团支队副队长王乾一、自卫总队副总队长孟继华;驻守内城的为国民党第九师226团,团长杜守约兼任邓州城防总指挥。

  

二次攻城采取双线作战,5月3日凌晨,84团从城东南角攻入外城,几乎同时,86团从城西南角(今月牙池附近)攻入外城,天亮之后其他部队也相继攻入外城。

  


5月4日晚19时30分,解放军对内城发起攻击。内城守军第226团,全部美式装备,火力异常猛烈。攻击内城部队屡次受挫,几次冲锋均未奏效。为避免伤亡,攻城部队遂改变策略,围而不攻。7日,华东野战军第10纵28师奉命参加攻城协同作战。9日晚19时15分,在华野强大炮火增援下,攻城部队经半夜激战,克复邓州城。


二次攻城战役,自5月2日至9日夜结束,历经8天8夜;重挫了地方民团武装和国民党军队,俘虏外城指挥官孟继华、王乾一等人,俘虏国民党第九师226团团长杜守约等多名高级军官,共歼敌四千余人。


邓州自此解放,回到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怀抱,一座城市从血与火的洗礼中迎来了新生。



血沃穰原——缅怀先烈    尊崇英雄


血沃穰原肥劲草,泽被厚土绽春华。


为了铭记解放邓州而付出生命的先贤英烈,缅怀他们建树的丰功伟业,邓州市人民政府分别在攻城“突破口”、“英雄水闸”处树碑勒石纪念,并于城市东门外建设“革命烈士陵园”。把散落在邓州大地上673名烈士的遗骸,集中安放在烈士陵园,供人们祭奠拜谒。这些烈士主要来自河北邯郸地区。除了36名烈士有名字记载外,大多数都是寂寂无名、客死异乡的无名英雄。

 

参加过邓州战役的老领导、老战士,也常回邓州凭吊烈士英灵。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员张廷发上将,原总政治部主任刘志坚中将,原水利部副部长刘向三及著名作家韩作黎、姚雪垠等都曾亲临陵园进行凭吊,并题词留念。

   

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尊崇这方土地上生长出的优秀人物,敬重为这方土地建功立业的英烈先贤,善待为这方土地开创基业的英雄人物;因为,是他们,为厚土邓州、文化邓州培植了深厚的沃土。怀揣一份敬畏上路,抱持一份感恩出发,我们方能在开创邓州事业的进程中赓续传统、决胜未来。


往期栏目回看



  • 让悦读润泽心灵,用经典抚慰人生!

  • “冯老师为你读书”微信公众号,集结朗读新势力,以原创美文为立足点。开辟有“关注”、“悦读”、“美文”、“行走”、“诗歌”、“词赋”、“评论”、“人文”、“荐读”、“鉴赏”等栏目。

  • 欢迎关注“冯老师为你读书”公众号!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心灵的悟语,开启崭新一天的轻松惬意!   

本微信公众号为以原创为主的微信公众平台,转载原创作品请注明“冯老师为你读书”!

主       编:冯  兵 13838750835  

责任编辑:魏新征  13782012147  

            王文建  13603419820  

投稿邮箱:flswnds2017@163.com

推广策划:刘芽萌  13782088068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